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39747500000026

第26章 善借外力,助你成功(5)

武王认为,目前殷商分崩离析、众叛亲离,可谓气数已尽,因此讨伐商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当即拜姜尚为统帅,率领5万大军渡过黄河向东进发。

大军行至盟津时,八百诸侯全都率兵前来助阵,于是,武王便在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一一细数了纣王荒淫无道、作恶多端的残暴行径,激励大家同心伐纣,一鼓作气奋力向前,成败在此一举,不诛纣王,坚决不撤兵。

盟誓之后,武王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直奔殷商的都城朝歌而去,沿路上势如破竹,不久便打到了距离朝歌仅70里远的牧野。武王和姜尚遂决定将大军驻扎在此地,稍事休整以后,再全力进攻朝歌。

纣王闻讯,连忙调集亲军:卫队、服劳役的奴隶以及一些助其为虐的小诸侯国来保护他。一共征集到70万人马,他亲自率领大军在牧野北面摆开很长的阵势,想跟周军决一死战。纣王觉得自己有70万大军,而周军仅有5万,他们竟敢前来讨伐,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可他没料到的是,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个个勇猛善战;而他那70万大军,其中一多半都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时受尽了纣王的残酷压迫和折磨,对他恨之入骨,根本没人愿意替他卖命。

因此,两军刚一交战,奴隶们便掉转矛头,纷纷倒戈投降,并且还帮助周军攻打商军,于是,纣王的70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立即转身逃跑。姜尚便率领周军,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朝歌。

多行不义必自毙。纣王逃回朝歌,感觉自己已经回天乏术,便派人把宫中的奇珍异宝全都搬至鹿台,然后放了一把火,****身亡。朝歌的百姓听说纣王已经死了,纷纷出来列队欢迎周军进城。武王入城后来到鹿台,看见纣王的尸体便连射三箭,取了纣王和妲己的首级,悬挂到宫廷外面的白旗下示众。另外,武王还斩了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和费仲,除掉了群凶,大快人心。

直到这时,持续了600余年的殷商王朝,伴随着作恶多端的商纣王的****而宣告彻底灭亡,一个全新的朝代——周王朝在中原大地上诞生了。

武王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他在盟津观兵时,看到了各个诸侯国对自己的需求;在牧野之战前,他还看到了殷商百姓对自己的需求。假如没有这种强烈的需求,被消灭的可能就不是纣王,而是武王了。因为纣王已经在兵力上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虽说双方是5万对70万,但是“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人”,兵心的优势在武王一方。所以,顺势而为,大败纣王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所谓借势,就是借助于某种需求。这种需求的范围越广,势就越强;需求越强烈,势就越成熟。借势与借力的区别在于:借力是自己有需求,别人来满足你的需求;借势则是别人或者社会有需求,你满足了别人和社会的需求。武王满足了众诸侯和殷商百姓的需求,消灭了殷纣,终使诸侯们臣服。倘若没有殷人的需求,就灭不了纣王;而没有各个诸侯的需求,即便是灭了纣王,结果也会变成群雄逐鹿,从而使天下大乱。

因此,有智慧的人多数不会去借物、借钱,而善于借势。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机遇,没有人生逢其时,也没有人生不逢时,关键在于你是否有看到机遇的敏锐眼光,是否有果断出击的决心以及有效利用资源、把握机遇的能力。比如一张木桌,即使它的表面光滑严密,没有一点缝隙。但如果你是一枚钉子,就一定能够挤出空间把自己钉进去。

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钱;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势。

——古语

凡事要用智慧

那些看起来无所不能的人,其实并非他们自身样样精通,而是他们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用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借敌”是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非常重视的韬略,所谓借敌,就是指利用敌人的力量来削弱敌人,从而在自己毫发无伤的情况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国末期,魏国征东大将诸葛诞因为反对司马昭专权而被司马昭的大军围困在寿春。当时,东吴对他表示坚决支持,曾先后派文钦、全怿等人率兵前去救援。为了消灭寿春城内的诸葛诞和东吴方面的军队,司马昭便用“借敌之计”使敌人内部瓦解,而后由外而攻,最终大获全胜。

首先,司马昭命人散布谣言,说东吴的救兵马上就要到了,而自己这边却兵困粮缺,无法坚持长久。而后还故意派一些老弱兵士做出筹粮的假象,诸葛诞听说这种情况后,便松懈了下来,并在城内大吃大喝。这个时候,城内开始闹起饥荒。接着,诸葛诞的亲信蒋班、焦彝因主张速战和东吴的文钦发生了矛盾,诸葛诞一气之下便表现出要杀掉蒋、焦二将的意思。二人有些害怕了,便使出城去投降了司马昭。

接着,司马昭又利用东吴将领全怿的家事,施以“反间计”。全怿的侄子全辉、全仪因家庭纠纷而带着家将由建业逃向司马昭军中。司马昭见到他们后却诡称孙权因为全怿救援不力而大怒,要把全怿在建业的家眷赶尽杀绝。全怿信以为真,当下便率领几千人马出城去投降司马昭了。司马昭在他的一系列阴谋得逞后,便开始借诸葛诞与文钦的矛盾来对城内力量进行彻底瓦解。诸葛诞和文钦因火并而发生争执,结果文钦被诸葛诞所杀,文钦之子文鸯、文虎也就出城投降了。于是司马昭便用数百名骑兵保护着这两个人在城外巡视,并大声地对城中之人喊道:“即使是文钦的儿子我们都不杀,更何况其他人呢?”这种宣传使得城内军心逐渐瓦解,守城军士便无心再战。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司马昭便命大军向寿春城展开猛烈地进攻,最终消灭了诸葛诞的势力。

其实最初,诸葛诞虽然是被包围,但是因为有增援,再加上有坚固的城堡,只要全军团结一致,时刻提高警惕,很可能还有生机。然而,他却不考虑这些,所以他败亡了。而司马昭则不一样,尽管自己实力远远超过诸葛诞,但是他并没有凭借着自己的强大而蛮干,而是用智慧的头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成功了。

生活中也是这样,交际也好,工作也好,都应当运用智慧,脑子越用越明,不用反而会生锈,智慧具有无穷的力量,在战争中运用智慧,能够不动一兵一卒而取一座城池;在交际中运用智慧,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众人的好感;在工作中运用智慧,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一项工程……

智慧表现在下一次该怎么做,美德则表现在行为本身。

——约尔旦

用人之力,避己之嫌

聪明人都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国时期,为了富国强兵,笼络天下人才,曹操下令:天下人不管人品、地位如何,有才即可被重用。该令一出,大批人才前来投奔曹操。然而,有人看重名利,有人却不屑一顾,当时的有名处士祢衡就根本不把此事看在眼里。祢衡本人恃才傲物,对大多数人都不屑一顾,曹操周围的人,他也就只认为孔融和杨修是人才。

祢衡自幼才思敏捷且傲慢放荡。24岁那年,他到都城许昌游玩,因为恃才傲物,所以在谈论周围人物时总是过于贬抑,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也只有当时任少府官的孔融知道他非常有才气,多次向曹操推荐,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对于孔融的推荐,曹操确实动了心,于是便想召见祢衡,委以重任。不曾想到祢衡一向看不起曹操,因此,对曹操的邀请根本不加理睬,甚至还狂傲地说一些无礼的话。这些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后,曹操非常恼火,恨不得把他捉来杀掉。但是,冷静下来一想,祢衡也是远近闻名的人物,倘若把他给杀了,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爱贤声誉,于是强压愤怒。但是曹操总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想:“总得想个办法来压一压祢衡的傲气,使他受一些耻辱,如此一来,他才能服从管制。”

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便计上心头。他下令召祢衡为军中专门打鼓的小吏。大朝会那天,按规定,每个鼓吏都应换上表示自己身份地位的鼓吏的衣服,曹操便想趁着宾客都在场的时候,把祢衡耍弄一番。可是没想到祢衡根本没有换上衣服就上来了,卫官喝令他下去换衣,他居然当着曹操和众宾客的面脱光衣服,赤身裸体站在那里,而后才慢慢去换上鼓吏的衣服。曹操感到很尴尬,他无奈地说:“我本想侮辱他一番,却反被他所辱。”于是,曹操便下令把祢衡送给荆州的刘表,想借刘表之手除掉祢衡,以解心头之恨。

祢衡见到刘表后,便说出一番颂德的话,但是刘表也听出来了,那实际上是在讥讽他,尽管自己很不高兴,却也没有做出什么事情来,然后就又让祢衡去见黄祖。有人觉得奇怪,便问刘表:“祢衡如此戏谑您,您怎么不把他杀了呢?”刘表说:“祢衡几次三番地侮辱曹操,曹操都不杀他,就是因为怕自己承担上不爱才的恶名,因此才让他来我这里,想借我的手杀死他,让我背上杀害贤才的罪名。现在,我再把祢衡送到黄祖那里,也让曹操知道我的见识。”黄祖这个人粗率而少心计,一次在宴会上,祢衡说他不过是个木偶人罢了。黄祖听后大怒,立即下令把祢衡杀掉。曹操得知此消息后,仰天大笑,说:“腐儒唇枪舌剑,最后还是把自己害了。”

借刀杀人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能谙此计谋的人也算是智慧高人了。曹操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铲除了自己的眼中钉。当然,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但是,其中的道理还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只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通过合理的手段就能取得成功。

人言可畏。

——阮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