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凯瑟琳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再加上一部分贷款全部投了进去,她在市郊买下了很大的一片荒地。这片土地由于地势沉洼,不适宜耕种,所以几乎无人问津。可是凯瑟琳经过一番考察后,便毅然决然地将其买下了。她坚信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起来,城市人会日益增多,而市区也必将随之不断扩大,向郊区延伸,不远的将来,这片无人问津的土地一定会变成黄金地段。
事实也正如凯瑟琳所预料。在她买下这块荒地不出3年的时间,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壮大,大马路一直修到了凯瑟琳买的这块土地边上。这时,人们才发现,这片土地四周风景宜人,是夏日休闲避暑的好地方,于是,这片土地的价格倍增,很多商人竞相出高价购买,面对这样的高额利润,凯瑟琳没有动摇,亲朋好友劝她赶紧出手,她依然坚持己见。这点利益已经无法诱惑凯瑟琳,她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在亲友们叹息之时,凯瑟琳已经着手下一步的计划了。她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盖起了一座汽车旅馆,命名为“假日旅馆”。由于此处地理位置非常好,既舒适又方便。开业之后,顾客盈门,生意异常兴隆。此后,凯瑟琳的生意便越做越大,她的假日旅馆开始向世界各地发展。
倘若被眼前的利益诱惑或被周围人否定就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的目标将永远无法实现。卡耐基说:“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决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而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爱默生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工作,那你就永远只能为别人工作,如果你认为你是在为自己工作,那你终将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菲尔的父亲开有一家洗衣店,他要求菲尔在店里工作,希望他将来可以接管家族事务。
但是菲尔却对洗衣店的工作提不起一点兴趣,他整日懒懒散散,无精打采,只有在父亲的强迫下才勉强做一些工作,可是他的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店里。为此,他的父亲十分苦恼和伤心,认为自己养了一个不求上进的儿子,在员工面前颇感丢脸。
一天,菲尔鼓足勇气对父亲说自己想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做一名普通的工人。父亲对他的想法完全不能理解。放弃现有蓬勃兴旺的家族事业而去别处打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简直是疯了。为此,父亲坚决反对。
可是菲尔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不顾父亲的阻挠,毅然决然地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开始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机械厂工人生涯。在这种环境下,他非但不觉得辛苦,反而感到非常快活,他总是一边工作一边吹着欢快的口哨。闲暇之余,他开始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配机械。到1944年他逝世之前,已经荣升为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制造出了“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为盟军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兴趣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往往是一个人始料未及的。刚开始的时候,影响你选择的往往是薪水高低等因素,可是时间久了,你就会慢慢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从事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作,就必然会倍感厌倦,这时候,你就会变成一个简单的赚钱机器。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生活质量的高低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工作也是充满感情因素的,它对于人生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它更是人们去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途径,能够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生活。
爱好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决定性的一步。每个人都会问:“我能够为自己的工作做点什么?”并且还会问:“我的工作又能给我带来点什么?”从事一份既能够胜任又非常喜欢的工作,才是人生真正的乐事。因为一个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快乐还是苦闷,都全部由这个人自己来承担,所以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由自己做出最后的抉择。
在选择工作时,千万不要贸然决定去从事某一行业,除非它真的可以给你带来快乐。
确定目标,即意味着为了达到目的必然要把自己逼进艰难困苦的境地中去;不能确定目标,则意味着他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
——德田虎雄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
生活不是苦难,也不是享乐,而是我们应当为之奋斗并坚持到底的事业。
福特很小的时候就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父亲不支持他的爱好,因此,好几次父子俩都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不过,父亲的意见却根本改变不了福特的意志。
自1879年12月起,福特只身前往当时机械制造业繁盛的底特律给人打工。
三年过去了,福特已经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凭借这些,他决定放弃外面的工作。他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分析,然后决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干一番自己热爱和拥有的事业。
于是他就辞职回家,在家里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这期间福特只是做些小机械来帮助父亲的农场完成一些人力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这些小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福特的信心,他决心更好更快地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奋进。
1583年,在芝加哥世博会上,福特看到了查尔斯·杜耶设计并制造的用汽油作动力的车子,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于是他决定自己制造出一辆更好的汽车。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充足的知识技能的福特上来就遇到了电点火的问题,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他还是欠缺的,于是他决定再次去底特律的爱迪生电灯公司学习电学知识原理。
于是福特来到爱迪生公司打工。在这里打工期间,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制造一辆汽车。在无数次的失败后,福特终于于1596年的6月迎来了他生命的春天——由福特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终于面世了。虽然这辆车十分简陋,但这个成功却再次鼓舞了福特的干劲。他坚信:只要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可是,这个时候,福特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爱迪生公司要以每月500美元的薪金和可分红利的条件聘请福特去做生产部门的总监,但有一个附带条件,即福特必须得专业专职,不得再分心研究汽车。而底特律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也同时对他发出邀请,请他去当工程师,不过月薪只有200美元。面对眼前这两条道路、两种选择,福特又对自己进行了一番认真而又客观地评估,他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和丰厚的薪水,最后还是决心选择自己当初选定的目标——汽车事业。
于是他放弃了眼前令人艳羡的丰厚的薪水,毫不犹豫地去了那家薪水不高但会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的底特律汽车公司。在与这家汽车公司合作期间,福特始终没有放弃向更高目标发展的信念。他为自己设定了更远大的目标,不允许自己有满足现状的惰性,积极地寻求和实现更宏伟的蓝图。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01年密歇根举行的汽车大赛上,福特把自己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设计的26匹马力的赛车开上赛场,以优异的成绩击败了上届赛车冠军温登,荣登冠军的宝座。
赛车的胜利使福特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响遍全美国。1903年,福特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及各方的帮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给世界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的福特汽车公司就此诞生。
试想,倘若福特当初在自己的小工厂里不再努力向前迈进一步,倘若在短期薪金利益的取舍上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那么今天的福特汽车王国将不可能存在。所以,认真审视评估自己的爱好、信心、目标等诸多因素吧,然后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正确选择。只有评估得正确,目标选得准,在遇到阻力时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当然,对目标也不要盲目选择,而应有个全面的把握,做到单纯定位、明确要点、预知阻力、全力以赴、避免盲从、专心致志,从而最终走向成功。
想着成功,成功就会在内心形成。在雄心勃勃的动力下,你可以控制环境,创造人生。
——贝尔博士
有目标才有出路
有目标的人,勇往直前;没有目标的人,一如水上的浮萍,东漂西荡、不知何去何从。
有一个军阀每次对犯人执行死刑前都会让犯人选择:是选择一枪毙命还是选择从墙上的一个黑洞进去。在这里面对这种选择的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意进入那个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的黑洞。
一天,酒酣耳热后,军阀看起来非常兴奋。旁边有人见此情景便大胆地前去问道:“将军,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从这个黑洞走进去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然会发生非常大的事情了。走进这个黑洞的人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地逃生了,然而却没有人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军阀回答道。
由此看来,看不到目标比死亡更可怕。人们往往习惯把别人的成功看做是运气,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是命运的安排,因此放弃了努力,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其实,这样的人不知道一个伟大的奥秘,那就是:你的上帝就是你神圣的目标,只有它能够引领你去成功的殿堂同幸运之神约会。
目标对于人生如同空气对于生命一样不可或缺。没有目标的人无法取得成功,就像没有了空气人就无法生存一样。
人生一旦没有了目标,人就很容易陷入跟理想无关的繁杂事务中。一个人一旦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就会成为琐事的奴隶,取得成功当然就无从谈起了。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契诃夫
坚强的意志力会使目标最终实现
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终有一天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有人去向美国薪水最高的职业经理请教成功的秘诀,那个职业经理说:“我还没有成功呢!没有人会真正成功,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
但凡成功者都如此,他们总是在向目标不断努力,毫不懈怠,他们从来都不会满足于现状,每当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内心就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向他们召唤,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失败最致命的敌人。要想追求高质量的人生,全靠我们的勇气、信仰、恒心、毅力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可是,通常,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是感到沮丧的时候,或是处于险境的时候,往往充满恐惧、怀疑和失望,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意志,致使自己多年来的计划毁于一旦。倘若最终半途而废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做呢。因此,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而言,身处逆境时更应该有意识地去挖掘、培养自己的意志力,这样才能掠去思想上的阴影,看见灿烂的阳光。
很多人都从自己的经历中体验过坚韧不拔的神奇功效。他们往往把面前的失败当做一时的失意。这样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开倒车。他们所具有的是一种无形的,但是面临挫折却能悄无声息、慨然应之的力量。这便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几乎人人都能体验到,即使是非常普通、简单的工作,倘若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也不可能取得突出的成绩。
我们都知道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其实当时电灯的原理已经很清楚了,即:把一根通电后发光的材料放在真空的玻璃泡里。当时的科学家们仍在研究如何让电灯更轻便、成本更低廉、照明时间更长,其中的核心问题便是灯丝的寿命。爱迪生、斯旺等许多科学家都在不同国家、地域进行着实验。
当时,爱迪生已是一位改进了电话、发明了留声机计器数等小奇迹的著名“魔术师”,面对眼前的显赫声名,他从未满足过,一个目标完成了,他就会马上为下一个目标努力。
研究灯丝的过程劳苦而漫长,他尝试用炭化的纸、玉米、棉线、木材、稻草、麻绳、马鬃、胡子、头发等纤维和几种金属丝来做灯丝的材料,试验过的材料多达1600多种。终于,在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究后,他找到了能够持续发光45小时的灯丝。在这45个小时中,他和助手们纹丝不动地盯着这盏灯,直到灯丝烧断。这个成果已经令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羡慕不已了,可是爱迪生却并没有满足:“既然它可以坚持45个小时,过一段时间,我就要让它坚持100个小时。”
一位记者问爱迪生:“一旦你真的用电灯取代了煤气灯,那你可要发大财了。”爱迪生说:“我的目的倒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想跟别人争个先后。我已经让他们抢先开始研究了,所以现在我必须追上他们,我也相信我能做到。”他就这样站在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解释了自己的研究行为,他的人生宗旨就是超越自我、不断进取。
两个月后,灯丝的寿命居然达到了170个小时。《先驱报》整版报道他的成果,溢美之辞几乎用尽:“伟大发明家在电力照明方面的胜利”、“不用煤气,不出火焰,比油便宜,却光芒四射”、“15个月的血汗”等等。新年即将到来,爱迪生把40盏灯挂在从研究所到火车站的大街上,让它们同时发亮来迎接出站的旅客,其中更多的人是专门赶来看奇迹的。他们都是只见过煤气灯的人,令他们最惊讶的不是电灯能发亮,关键是这些电灯能够说亮就亮、说灭就灭,好像爱迪生在天空中对它们吹气似的。其中一个老人说:“看起来真漂亮,可我即使是死了也不明白这些烧红的发卡是怎么装到玻璃瓶子里去的。”“爱迪生万岁”的欢呼响彻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