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2
39672900000026

第26章 建筑(6)

北京的宫殿建筑首推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曾有24个皇帝在此居住过。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落成于永乐十年,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千米、景山南门对面,面积达72万平方米,内有宫室9999间半。故宫四周是长方形围墙,四角各有九梁十八柱的角楼,城外有护城河绕城而过。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依山伴水。颐和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其中水域面积约占3/4。山水相对,湖岛相依,景色十分宜人。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兼有江南水乡的玲珑精致和北方园林的豪迈大气,园中山清水绿,亭台相连,在中外园林史上享有盛誉。

以祈年殿、回音壁和圜丘闻名于世的天坛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南端东侧,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圣地,也是现在国内现存最大的一组坛庙建筑。天坛占地2666.7公顷,分内、外两坛,以高大的围墙相隔,外坛内所有宫殿都朝南圈成圆形。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寓意“天圆地方”。

北京,以古老大气而闻名,置身于宫阁楼宇丛中,漫步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用心去体味弥漫其间的浓浓的京味,北京给世界太多太多……

三大名楼

岳阳楼、黄鹤楼与滕王阁是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三座阁楼式建筑,自古以来有“江南三大名楼”之称。

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之巅,是一座千古名楼,它以历史悠久、楼姿雄伟居三楼之首,自古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吴黄武二年(223),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吴主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的军事目的,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到了唐朝时期,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由于兵火频繁,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1868),毁于光绪十年(1884),此后近100年未曾重修。

现在的黄鹤楼是1981年开始重建的,它依山瞰江,楼雄势险,风格独异。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楼高51.4米,底层长宽各30米,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谨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自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登黄鹤楼,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

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岳阳楼历史悠久,是三国时期(215)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北宋庆历四年(1044),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名冠天下的岳阳楼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楼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根木柱,结为整体。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梁。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三楼的楼顶貌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别具一番风趣,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滕王阁

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创建。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滕王阁之所以能名贯古今,誉满天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主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写下《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历代传诵,成为千古佳句。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为“三王记滕阁”佳话。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滕王阁有“江西第一楼”之美誉。

滕王阁原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三层。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28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1985年,主体建筑9层,净高57.5米,占地达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约11米高的大台座,台座之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游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历来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歌舞宴筵的场所,因而,新建的滕王阁内陈设无不突出文化楼阁的特征。进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滕王阁处处体现和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精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北京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都在此居住,历经24个皇帝。历时570多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代用紫微垣(星座名)来比喻帝王宫殿,帝居在秦汉时又称为“禁中”,意思是门户有禁,不可随便入内,这就是皇宫又被称为紫禁城的缘由。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以明朝在南京的宫殿为蓝本,基本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后经明清历代皇帝的不断整修和扩建,成为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环绕着10米高的城墙,长约3400米,宫墙外环绕着宽52米的护城河。内有宫室9999间半,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设想: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如果他在故宫的每间房住一天,等他把所有的房子都住过一遍时,他就长到27岁了。

故宫是中国封建王权的象征,这一点在它的建筑形制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建筑格局讲究均衡对称,建筑规模庞大,防卫系统森严,建筑外形庞大而庄重,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无处不体现出威严的皇家气质。故宫的布局以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主,东西两侧建筑呈对称分布,所有的建筑从规模到屋顶样式,一律保持严格的等级差别。故宫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处理政事的地方;北为生活区,即内廷,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以及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和祭神的地方。此外,在内廷东六宫的东面还有一组宫殿,以宁寿宫为主,俗称“外东路”,是乾隆准备在让位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时居住而建造的。西六宫的西面前方由慈宁宫、寿安宫等建筑组成,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故宫有四个大门,南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穿过天安门、端门,就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位于京城南北的中轴线上,因正处于子午线上而得名。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开始兴建,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午门高37.95米,下面是高大的砖石墩台,台正面有垛墙环绕着。墩台正中有三个门洞,左右各有一掖门,俗称“三明五暗”。五座楼阁建于墩台上,俗称五凤楼,主楼面阔九间为重檐庑殿顶,其余四座楼为重檐攒尖顶,气势雄伟,辉煌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向太和门。明清时出入午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正门只供皇帝出入,此外只有皇后大婚时入宫才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平时,文武官员从东偏门出入,王公大臣从西偏门出入。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宫城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庄严、宏伟。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俗称金銮殿。明初开始兴建,原名秦天殿,后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才改为太和殴。现存殿重修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太和殿在全国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是最大的,面积2377平方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殴内外总共立有大柱84根。殿高约35米、宽约63米,殿内有金漆雕龙宝座、沥粉金漆柱,天花板上用蟠龙藻井图案。这里是封建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明清两代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读即位诏书。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高27米,是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形体壮丽,建筑精巧。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皇帝在举行大典时,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这里休息,接受内阁大臣的朝拜。每逢加皇太后徽号和祭祀前一天,皇帝要在这里阅览奏章和祭文。

三大殿中最北的一座是保和殿,高29米,是屋顶有9条脊的殿堂。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乾隆后期,殿试由太和殿改在保和殿举行。保和殿后有一块故宫内最大的石雕——丹陛石,重250吨,上面雕有九龙、祥云、寿山、福海等装饰。

保和殿后面是一片广场,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将外朝与内廷隔开。进入乾清门便是乾清官,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地方。有暖阁9间,每间都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屋子安3张床,以便皇帝随意换床睡觉,防止被人暗害。乾清宫正屋内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这个秘密立储的办法,由雍正创立。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官和坤宁宫之间,是内廷的小礼堂,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册封皇后的仪式以及庆贺皇后诞辰的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清代皇后去祭先坛前,需在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乾隆收藏的代表皇权的25颗宝玺现在仍在殿中。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在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在西六宫的南面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皇帝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养心殿最西的一间名为“三希堂”。因乾隆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珍品藏在这里而得名。

在故宫东侧有宁寿宫,建筑自成一体,俗称外东路。现在,宁寿宫的乐寿堂已成为珍宝馆,其中有几件稀世珍宝,一件是金发塔,用黄金3440两,里面存放着乾隆生母孝圣皇后的头发;一件是大禹治水玉山,重5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还有一件是象牙席,雍正时由广州牙匠编织,据记载,当时共做了5件,现在有3件传世,故宫太和门其中两件藏于故宫。

坤宁宫后的御花园、慈宁宫前的花园和宁寿宫附带的花园,是故宫内廷的三大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作为皇家御园,这三座花园都建造精美,颇具匠心,充分应用了中国传统营造园林的方法,既有与主体建筑的对称,又有局部、细节之处的不对称。园内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方寸之地大有奇巧。存在于富丽庄严的殿堂里,别具一种幽美恬静的气氛。

故宫的四角有四座高大的角楼,最初是与护城河及城墙共同构成防卫系统,后则以观赏为主。角楼高27.5米,屋顶有三层檐,共用六个顶组成,形成多角多檐、多层脊的造型,结构奇丽。面对故宫北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山分五峰,每峰各建一亭,巍峨矗立。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素有“宫殿之海”之称,她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每一块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在故宫中游览,既可以见识封建王朝最高的政治中心和帝王的居住地,又可以集中了解古代的建筑文化。

祭祀圣地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