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39645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失去意义。中国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人的生存经历的历史,成为后人的史鉴。我们只有将历史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方能从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做人之道和生存之道。

因此,古代哲人的思想总是能被现代人巧妙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经验和教训。本书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老庄的生存智慧、做人绝学和处世的介绍。让人们对老庄的思想进行活学活用,教给人们做人处世的道理和原则。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庄子时道家学派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后来,人们把以老子和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派别通称为道家。源远流长的道家思想智慧,对中国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文学艺术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教给人们各种做人处世的道理。正如他所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这其中的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就像老子说的:“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挡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锋芒,不要时时争强好胜。这就是老子的做人智慧。

老子不仅教人表现柔弱、愚鲁,更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滤、自然……他的思想或许很难叫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在;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能看到反面。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和韧性。

老子的思想在庄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做人最重要的在于心态。他否认认识对象的规定性,认为大小、寿夭、贵贱、生死、是非等都没有质的区别,他还把听天由命提到“至德”的高度,幻想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这就是一种逍遥人生。所以与世无争就是庄子的一个重要的做人精髓。他也认为。心态的改变是最难也是最易的,关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管你的别扭有多少。生活还得继续,你在心态上重新造一个你,你就会享受自己,而入做人的闲适之境!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老庄创立的道家思想独成一派,其中透露的做人处世的智慧不能不称为经典绝学,所告诉人们的都是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为人类提供了无限的启发。

因此,阅读本书,你不仅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老庄的思想精髓,而且还能从中学到许多做人处世方面的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