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39472100000148

第148章 对电视机质量有哪些要求

为检验电视机的质量,对电视机提出了许多技术指标,但一般电视用户不可能用仪器检验这些技术指标,而只能凭视觉和听觉进行判断。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电视机质量可提出以下几项要求。

1.声音宏亮清晰,音质好,没有蜂音、哼声等干扰杂音。

2.工作稳定。在电视收看过程中保持图像的持续和稳定非常重要,否则会严重影响收看。例如:有些电视机由于结构或元件质量不好,温度不稳定,开机一段时间后工作就不稳定,需要频繁地调整有关旋钮。

3.行与场的同步调节稳定,同步范围较宽。对于晶体管电视机,调节“行频”电位器,图像一般在1/2~1/3的范围内就能稳定下来,即画面虽会左右移动,但不翻滚和闪动。调节“场频”电位器,可使图像在较大范围内稳定下来。一次调整以后,在收看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反复调节。调节行与场的电位器,如果同步范围很小或调整之后,同步又很快被破坏,说明电视机内有故障。

4.图像无扭动、漂移、跳动等现象。收看时,如果图像水平方向能同步,但时有发生抖动或局部扭动,例如顶端扭动,画面沿垂直方向滚动、跳动等现象,表明不是机外干扰,就是机内故障。

5.图像背景亮度无闪烁现象。若低频交流分量混入亮度控制或视放电路,可引起画面背景亮度发生周期性的闪烁现象,造成对图像的十扰。

6.清晰度高。清晰度是指电视机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分为垂直清晰度与水平清晰度。垂直清晰度表示垂直方向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聚焦情况及隔行扫描的准确性。水平清晰度表示水平方向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图像通道的频率特性。如果频带过窄,水平方向清晰度就差,看不清图像的细节。一般要求显像管中心位置的水平和垂直清晰度在400线左右,边缘位置在350线左右。

7.亮度和对比度适当。电视机的亮度和对比度应能根据收看环境的亮暗程度进行调节。在正常的情况下,电视机的亮度应有较充裕的调节范围,从最暗到最亮可以适应不同的收看环境,不应存在亮度较暗或亮度失控等现象。对比度的调节也应有充裕的调节范围,配合不同的亮度形成黑白对比适当的图像。对比度过小,则图像暗淡不清,对比度过强,则图像欠缺层次。一个质量良好的电视机应能反映6级以上的灰度等级,能分辨的灰度级数越多,图像的层次越丰富,图像的细节也越多。

8.画面失真小。光栅的几何失真或扫描线性不好均会引起接收画面的失真。要求画面失真小到人眼不易觉察出来。

9.无寄生信号及干扰信号。这些干扰将会引起重影、镶边、黑白横道、黑白或灰色垂直线条、雪花点、噪音等,影响图像质量。干扰往往由周围电器设备或天线不匹配及机内缺陷引起,应设法排除,使干扰小到不影响正常收看。

10.灵敏度适当。通常所说的灵敏度(即实际灵敏度)是指电视机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前提下所能正常接收的弱信号的电平,它反映了电视机接收较弱信号的能力。晶体管电视机的实际灵敏度一般在1005V左右。电视机的灵敏度必须适当,否则在接收时会发生图像很淡,噪声电平很高,即在图像上出现雪花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