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乱扯西游释厄传
38776100000077

第77章 袭据集庆路 应天缓称王

还接着说,孙悟空就像是考中了状元一般,荣归故里,也有了名姓了,最早须菩提祖师问猴儿你姓甚么,猴儿说的是自己乃老实人,无性。按说应该这就算老实巴交的人呀,也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猴儿呢,是骂了不恼打了陪礼,就不好理解了,哪个候能做到这一步?注意看,其实那时候的猴儿是无虚诈无性无恼无嗔无父母,整一个傻猴儿,其实就是个什么也无猴儿。

幸亏遇到了须菩提祖师,打杂了七年,后来才教给了佛道二合一修炼的内家功法本事,学了三年便已小成。又将道家七十二地煞变化还有筋斗云的法术这些都学的极快,基本上都是一个晚上的事儿,不愧是大地灵根孕育出来的,基本上从表面来看,现在的孙悟空就是个道教一员。这个菩提祖师对于道家的诸多内外功修炼都很在行,张嘴仙道,闭口黄庭的,一不注意,很可能以为就是道教神仙呢。

(明实录记载,朱元璋小时候和佛、道的渊源还真是有点儿。)

但是要注意,猴儿没本事的时候,相当谦虚,谦虚的都太假了,学会本领后,就心性发生了变化,不过还没有表现出来很多,说明须菩提根本就没有真正教他怎么按照孔孟之道做人。这道佛所谓的心性修持到底是什么啊,自己琢磨去吧,反正这孙悟空是越来越卖弄,骄傲,自大,最后无法无天,这或许就是须菩提所要想看到的最佳结果。

书里面那个给孙悟空指点道路的樵夫,是吴老爷子刻意安排的人物,你要是仔细看,就能看出来,那个樵夫根本就对须菩提不感冒。两家的住处相邻,但连走近点都不肯,知道菩提那一套神仙说法,拿来解乏散心还行。这樵夫自己说了一生命苦,是父母养育了捌玖年才知人事,所以坚决不肯上当去修什么行。孙悟空还打算让人家给带路呢,这下子那樵夫急了,“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好好体味下子话里的意思吧,缺知识少文化的樵夫都明白一个道理。

须菩提祖师更不傻,人老成精,何况佛之高级领导人呢,想出来个法子,咱摆出来他们道家的形象来呀,佛家的光辉灿烂还是先隐晦起来。这个须菩提祖师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呢,这本书说的是只有神龙首,下面什么也没有。

结合另一本书封神榜来判断分析,这个须菩提就是准提道人啊。西方教两大教主中的老二,最是清净,勇于妙有,脱于真空,成就寂灭。折群魔恶道,拔一切苦,性善,予一切乐,有的佛典认为就是释迦牟尼的化身。另一个接引道人,就是西游记书中说的接引佛祖,第七佛宝幢光王佛,可是呢看书的最后还有个什么南无接引归真佛,有的佛典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咱们这本西游记里面的佛的名字,乱的很。像如来,书里说过自称既是释迦牟尼佛又是阿弥陀佛,令人摸不着头脑。但什么是如来,如来的意思本来就是佛陀,很可能须菩提祖师就是其的一个化身,所以这如来其实是许多佛的综合体。

这就牵扯上了另一本书封神演义,阐释截相争人却在里面瞎搅和的故事。两者这么拿来统一分析,能明白的不少,可糊涂的更多。愚以为这封神演义成书大约是在1560年左右,是在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前面的一本书,作者一般认为是许仲琳主刀撮合成的,但争议也很大。这西游记在元朝还有明朝甚至金宋时期乃至更早,都有不同的版本或者散乱的故事,最著名即咱们现在讨论的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校之这本西游释厄传,就当是吴承恩主刀的,写书的角度和其他版本相比,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须菩提为何要冒充道家神仙,是不是上面说得那么简单呢?除了唐僧生下来就是和尚,三个徒弟包括白马都是“叛道入佛”,这个有什么说法么?尤其是孙悟空,师承沙门,却不让透露一星半点,目的就是要其混入道教神仙的行列中去。这个太复杂,三言两语的跟没说一个样。但是在西游记第七回,如来说是要去救驾,见了猴儿明着夸赞玉帝,却是暗地里酸溜溜恨不平的,再后来见到了玉帝,马上就“不敢违悖,合掌口称老僧”。

毫无疑问,在《西游记》里面玉帝是道佛都掌管的,是俩家名义上的最高首领。但是玉帝却比较偏爱道教的,因为道教的大本营就在天庭之上,相当于是本土教派;佛教的老窝是在人间天竺国境内,有点像是外来户。

佛教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玉帝的部分认可。如来是心有不甘的,也知道玉帝是不会给佛教专门从天庭划出些区域用来办公定居,道教一伙子更加不会轻易答应的。所以才要巩固自己的西洲地盘,更重要的是要向南洲发展,来做真正的“治世之尊”,得到诸多实在的好处,其实是在和道教下一盘永远也分不出真正你死我活的围棋差不多。

而玉帝呢,整个棋盘都是自个的,佛道俩家你们在里面就折腾吧。如来和佛家在布局,玉帝也在布更大的局,反正有自己在把握内里分寸的。具体怎么把握,把握的好坏与否,那就看玉帝的本事了。

那么老吴是希望玉帝能够如愿的,也就是在盼望着大明朝的皇帝也能够真正把握住局面,佛和道与群臣百姓都是棋子。但是明朝的皇帝明显对其把握的不怎么地,让吴老爷子很是失望,只能在西游记里面大发感慨,借机劝谏罢了。

那么在明朝,哪几个皇帝处理的还算不错呢?还得说是朱元璋、朱棣和朱瞻基,其他的都谈不上,以后咱们再细说吧。

再接着说孙悟空一回来花果山,就变了脸了。凶性大发,宰了混世魔王,决计不是以前那个骂了不恼打了陪礼的老实傻猴儿了。跟许多当时致仕的官员一样,回到老家便为恶乡里纵奴行凶。吴老爷子写的很准,人大多如此,修持了心性且大道已生的孙悟空也不例外,恶根后天之性表露无疑,或许杀了混世魔王,勉强还能算是除了一霸,灭了一魔头,但是紧接着,在第三回书里,就不是除暴安良了,而是打着自保的旗号,发展壮大力量,准备闹更大的事儿。

第二回的题目是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这就迷惑了,这是什么样的妙理,让一个所谓的傻猴儿也变成了地头蛇不算,还要称霸一方?难道这就是归了本性断了魔念合就了最基本的元神性命的本质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的,因为这沙门四果的确在杀各种心魔之后,就证了果了。

元神,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不止一次,一般特指哪吒三太子,愤于李天王不念父子之情,便还了父母精血,那只剩下灵魂却去西天找如来告佛。如来便施展神通,让哪吒成了元神纯性命却是藕荷的身体。

如来知道啊,这纯元神必然是要闹事抱那剔骨挖肉之仇,但先不予提醒警示,单等李天王来求,才便以和为尚。还给了李天王个宝塔护身,又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

但是,真的解释了么?李天王后来一看哪吒宝剑挥舞,便是吓了个大惊失色,即回手取了宝塔,对峙哪吒以防万一。这咱就不再细细分析,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经过改造的元神啊,其实是睚眦必报的,逮住机会就可能要下死手的物件儿,其实就跟个不定时炸弹一样。出事了,得找佛来给再解释解释。和为尚,这和尚和尚就是这么个以和为尚,是叫个善,慈悲为本,度人为怀。

而哪吒和李天王之间的故事说白了,也是一种因果。你看,哪吒父子这么干,都算是证了什么果了。后来哪吒知道孙悟空皈依佛门后,态度明显改变了不少,不像头一次见面就打打杀杀了,相反处处帮助猴儿。为什么,两个人惺惺相惜。哪吒要宰他爹,悟空欲揍师傅。

第二回最后说到,这孙悟空的身心很多都贯通归本,也有了名号,就该准备着上天当神仙了。源因都有了,那么下步该开华结果,这个婆娑世界最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咱还接着说。

孙悟空宰了混世魔王,夺了大刀,就操演武艺,让孩儿们玩竹子木头刀枪,旗子哨子的都准备气了。猴儿担心人王、禽王、兽王给其扣个造反的帽子,这竹木刀枪哪能对敌哩,没有趁手的锋利架把式,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手下的赤尻马猴还有通背猿猴就来了说,傲来国里肯定有武器什么的。现在,混世四猴就差六耳猕猴了,注意看,为什么叫混世四猴,各位看官明白了吧,闹了半天,就是要一步步的来,野心是注定的,能力是培养锻炼出来的,目标是逐渐扩大化的,先是刀枪并用,开战拒敌,称霸一方,最终实现更大的猴儿终极理想。

这赤尻马猴还有通背猿猴别看真实本领不大,完全不是如来评价的那么高大恐怖神通无限。但人家的地位是相当关键的,到了现在,这个指点迷津的作用基本就完成了,后来跟天兵天将二郎神他们打仗,这武把抄是真不怎么样,不过逃跑躲避的本事超一流的,远远高于独角鬼王还有牛魔王几个,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狗头军师啊。

那这个混世魔王到底是有何指,以及后来孙悟空的六位结义魔王,西天路上的各种魔头,有没有相关的联系呢?这书里面对魔的看法,那是要灭杀或者皈依才行,简言之即炼魔。观音菩萨也说了,你杀魔没事,别宰人就行。为什么呢,这个魔是没法真正信佛的,只有人才有可能性。但矛盾就出来了,不是说什么众生平等吗?魔算不算众生中的一员?从四生六道的角度来看,魔是卵胎湿化生都有可能,勉强归属于畜生道。

咱们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不是说所有的魔都放任由你孙悟空灭的,也不是讲所有的人就不让猴子宰了的。已经皈依后的魔不能杀,那个普通凡人你别当着我面就给搞死就成。

窃以为这魔应该是指的心魔,一念成佛一念生魔,那是对立统一的。在古印度,沙门有佛,婆罗门有魔,两家经过了先是对立后来达成无形妥协,但在印度长期历史上,基本上都是婆罗门教占了上风头的。唐僧师徒加小白龙计五圣这西天一路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就是心魔斗争的过程,最后成了真了,但这个真就真的真吗?

扯得远了点,还接着说孙悟空,到了傲来国一座城池,人来人往,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不是废话么?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自己琢磨吧。掀起狂风连千秋宝座都吹倒了,也惊散了君王,看到馆库里面现成的器械,就给全部拿走了。

人家赤尻马猴还有通背猿猴毕竟妥当沉稳些,当初建议的是买或者造些,孙悟空哪有这个觉悟呢?这里再多说一下,那个通臂猿猴(书中第五十八回,如来所说的四猴之一)还有现在的通背猿猴,愚以为都是指的一种猴儿,或许是笔误?无伤大雅,现在讨论也没有意思。

孙悟空满载而归,给猴儿们发了一圈,排营操练,当时的花果山一共四万七千多猴儿,肯定是最大的种群部落。现在鸟枪换炮了,七十二洞的妖王都给震住了,前来参拜猴王为尊,还上供儿呢。

(1356年,朱元璋终于攻克集庆,改名为应天府。认为此地险固,有长江天堑百姓较为富足,是个成功立业的绝佳所在。)

别人都满意,孙悟空嫌弃自己的大刀着实榔槺。果然狗头军师又出馊主意了,去找龙王要件趁心的武器。可疑的是这俩种猴儿怎么知道的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的,但也不管了。

孙悟空现在武艺非凡的,立马就去了。敖广忙相迎,问问猴儿有什么本事?其实人家龙王是心里没底儿,不知道这孙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所以很客气,顺便探探口风儿。从轻的兵器开始一样一样来,试探一番,越来越心惊,实在想不起来自己还有什么玩意儿能遂了猴儿的心愿。

最后还是龙婆龙女提醒海里还有个神铁定子呢,这几天出现瑞相,可能是和来的猴子有际遇。从龙的嘴里得到的讯息是那如意金箍棒在东海根本没用啊,主要原因就是太沉了,抗抬不动的,闲着也是闲着凭他怎么改造,送出也就是了。

不想那金箍棒还真就和猴儿有缘分,其实这个缘分在古代神话里还真的有,吴先生也顺水推舟一番。关于金箍棒的原型出处,凯撒并不打算研究,这不是重点。如意金箍棒必然有它的更深寓意,否则就是根铁棒槌。而且这个“如意”二字大有玄机,绝非只是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容易携带那么简单的。

人家龙王也没有太心疼这个宝贝,花钱消灾么。不想孙悟空蹬鼻子上脸,还得要披挂,不给就要和你试试此铁,就给吓住龙王了,只好召集三个兄弟,凑了一套披挂给孙悟空,但是都甚为不平,阳奉阴违笑里藏刀,过会儿再打小报告。后来龙王果然就上天告状去了,一来是要出口恶气,二来还是打算以绝后患,万一这猴子隔三差五的老是来打秋风的,这谁受得了啊。

插上一段儿,在西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名应天府。就开始高筑墙、广集粮还有缓称王,那么前两项都需要大量的钱呀。于是应天的富商们就倒霉了,沈万三将家底拿出了一半,才算暂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你也谦虚点啊,不要口气大得震慑吴国公哎(西游记里面东海老龙给了猴儿如意金箍棒,但是并不心疼的)。终于后来让老朱逮了个由头,发配到云南。从书中来看,分析是老沈的交友面过广,也出巨资帮助过张士诚和元廷。

孙悟空还嫌龙王们聒噪呢,就一路打出去,还回了水帘洞,卖弄了一番。这家伙,一身光鲜武器不凡的,就更吓得各洞妖王不行都来参拜。

这美猴王便更加得意,开始封将了,两个马骝元帅两个砰叭将军。这个马骝好理解,马流就是马骝乃猱也,就是一种聪明但狠毒的猴儿;这个崩芭将军太难想出其奥妙了,凯撒牵强附会的理解为,崩芭即砰叭是狙也,狙拍打胸口的声音,是善于藏匿并突然袭击的一种猿(那个后来的狙击手这个称号恐怕就是这么来的),古人或者就此称狙为崩芭。

孙悟空安排了副手维持赏罚诸事,自己却访贤会友,结交了以牛魔王为首的六个王。这牛魔王后来还出现了,但是其他五个王就没了踪影的。

(1356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汤和、邓愈和常遇春被封为元帅,攻克镇江、广德和常州等地。)

一日吃喝散伙后,悟空睡觉做梦被两个勾死人将魂灵儿给弄到幽冥界了,大怒恼性起来,就将勾死人打为肉酱,继续还打入城中,连十代冥王都给吓住了,过来问请名号。孙悟空耍了半天威风教训,诸王便托辞让手下顶缸。

就查看生死簿子找吧,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五虫内没有,十类里面只有猴属,但偏偏没有孙悟空的名字。另有个簿子,才找到了,第一回咱们介绍了,不再多说了。这猴儿便勾了生死簿,跑了,这梦也醒了。

阎王殿另有个簿子(疑似历代帝王簿),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那么从1328年农历九月十八老朱出生,到1356年六月,中间一共是28×235÷19-4≈342个月,按照19年7闰法粗略计算难以做到相当精确,但应该恰好就是农历342个月的跨度。是巧合么?明实录在1356年的农历五月,整整一个月却只有一条记载,就是“庚辰朔(初一),太平府当涂县民献瑞麦一茎二穗者,凡二本。”也恐怕是朱元璋生平第一次,收到这种祥瑞进献。“麦”者,“来”也,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以,大家估计整个月都在撺掇老朱,“天降祥瑞,您至少也该做个国公爷吧?”朱元璋肯定来回推辞了俩月,才在1356年七月初一称吴国公。所以说,估计老吴说在拿月代年,故意为之了。这个分析看着好像荒谬无比,但是在那个年月,尤其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个“麦一茎二穗”那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而且还是在刚刚攻下集庆并改名应天府仅仅隔了一个来月,这才是真正的“天命麦穗”。其实呢,关于一麦双穗,根本不算太稀奇,变异了么,一麦三穗甚至四穗的情况历史上也有发生过的。

东汉光武帝的名字为啥叫做“刘秀”?因为光武帝出生的时候,县里就有根儿稻子(可不是麦子)长了一茎九穗,因此起名叫“秀”。

估计老朱那是叫高兴,自己早就想当个王了,但是朱升给出的主意是“缓称王”。因为大家手中的力量在周边来说目前是最弱的,不能过多吸引敌人的火力。现在这个麦穗儿“来”了,自己顺理成章、众望所归、符合天命,也是该得偿心愿,那就先凑合当个吴国公罢,以后慢慢来。

至于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的问题,若认为是“1350年的时间跨度”的话。那么从西元1356年往前推的话,1350年前也就是西元六年。这一年,王莽篡汉,被推举为汉朝的“摄皇帝”。摄皇帝尽管不是皇帝,但是吴国公照样更算不上。而且二人有个共同点,都相当于摄一方之政。打着旁人的旗号,自己干自己的事儿。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等红巾军在砀山夹河寻觅到韩林儿,迎至亳州登基称帝,是为“小明王”,建国号为宋,年号龙凤。而朱元璋1356年称吴国公,名义上尊韩林儿为帝,便也采用龙凤年号,即龙凤二年。这个说法牵强么?好像有点儿,但是西游记第十四回,开篇即写到,却说那刘伯钦与唐三藏惊惊慌慌,又闻得叫声师父来也。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藏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细细看来,的确是提到了“王莽篡汉”和“自昔到今”,因此也算能说的通。除此之外,没有更接近老吴真实用意的合理解释。西元六年,王莽称摄皇帝,拉开了篡汉的序幕;过了漫长的1350年后,朱元璋称吴国公,却打着宋小明王的旗号。二者可有一比,但是在儒家眼里,都逃不得一个“篡”字。儒家关于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且毁人不倦。

关于“猢狲”,繁体字是“猢猻”。去掉“猢”,也就是灭胡;“猻”字去掉兽字旁,还剩下“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于是猴儿便姓‘孫’,即孙。

西元1352年左右,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璋”者,利器也。故老朱名字的意思中有灭元(胡)利器之说;“璋”还有男孩的意思,比如“弄璋”就是生个男孩,所以“璋”字也符合“婴儿本论”。

回来看书,那么孙悟空回去怎么说的玩的吃喝的先不管了,捅了篓子了,龙王阎王去天上打小报告了,要求玉帝派兵收降妖猴。这一部分中,透露的讯息量很多的,咱慢慢分析。

是邱弘济真人替龙王“捧奏”的,东海龙王口称臣,明显这个真人还有龙王都是道教的人物了。但是要注意,龙王可不是玉帝的亲信,它们在下界苦海混,按照书里的说法,和佛家是有一定联系的。很可能邱真人影射了丘处机等全真子,按说四大天师里面没有邱真人,应该是萨天师,也称全阳子。那么全真教主张的是什么,道儒释三教合一共同和谐发展。

地藏菩萨是“谨奏”的,讲的是贫僧具表,那说明这是以如来为首的释家人物,没有说是臣,但也没有敢明面上反对玉帝。但是由葛真人替地藏菩萨引荐上书的,为什么?原来这葛天师一派的思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人家印度教派的理论的。尤其是《度人经》这本书就能说明,引用了大量的婆罗门教的说辞,吴老爷子肯定是将葛真人给划入到释家一派里或是支持者。

玉帝先敷衍着这两伙儿离去,才问自己的所谓嫡系部队是怎么回事怎么办。话音未落,太白金星就冒出来了,不能仓促收伏啊,得先招安以体现生化之慈恩。

果然玉帝也高兴,不用轻起刀兵解决问题也行啊,先招安,不行了再打。这里跟元末历史上,南方好几家王包括吴王朱元璋在内造反的情况差不多。此时的元朝皇帝,就是元顺帝。

这太白金星就到了凡间,去花果山传旨。孙悟空很高兴,正打算上天走走呢,便急整衣冠,门外迎接并接受了以后可能拜受仙箓的建议,还打算未来将儿孙们也带上天同居住,就随着太白金星上天了。

正是那,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这是要做好梦哩,虽说有了一定实力了,但征伐逐鹿什么的,还没底呢,看看情况吧,上天当个大官也行啊。

后来猴儿还真就在天庭谋了个职位,就算是正式荣列道教一员了,所以后来才有了悟空自称“叛道入佛”的说法。

不过呢,从书里能够看出来,这个道教的选贤标准也太低了些吧。只要你是活物,有九窍八孔且可以化成人形就成。管你是人还是妖哩,那二十八星宿的神仙其实都是妖啊,估计着二郎神的那条细犬有点够呛,恐怕还不能位列仙班的。

而且道教和天庭对于凡间的妖仙是很不齿的,遇到妖怪闹事的时候,大多数神仙都主张兵戎相见,万一打不过的话再说。还有就算只要妖仙足够厉害,或者被天庭所收服,成了一家人后,对其明显大为缓和,甚至比对没本事的小神仙的态度还要好得多。比如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估计在天上的时候都是牛身形象,但恐怕轻易没人敢上去踹两脚的,呵呵。别说那么厉害的青牛精了,小小一个月宫的兔子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啊,说明天庭和道教还是对妖仙很尊重的嘛,没有种族歧视什么的。然而凡事也有例外的,就像太乙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却让狮奴给没头没脸的揍了一通儿,那是个特殊情况,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无奈之情,基本上谁都拿人家没辙呀。以后我们还要在后文中,专门说一下这个倒霉的法力通天之妖魔。

欲知授了孙悟空什么官爵如何,请听下回接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