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1644年,总共经历了十六个皇帝,不包括南明政权在内。咱们简单介绍一下(万历之后的就不说了,跟西游记没关系)。
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其中1368-1398年在位,庙号太祖,年号洪武,定都南京。(儿子挺多,这里只说下朱标和朱棣,朱标的一个儿子朱允炆)明朝之初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但在1380年,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割权力归于六部。皇帝兼职宰相,设置辅臣(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内阁大臣将朝政建议写在一张纸上,附在奏章上面,称之为“票拟”,皇帝用红字审批,就是“批红”。设立了锦衣卫,末年的时候又取消了其刑狱职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先是有宰相李善长、胡惟庸,著名大臣刘基(刘伯温)、宋濂。采用酷刑处置贪官,最典型的就是“剥皮揎草”(这个刑罚是朱元璋从佛教学来的,说是地狱中对灵魂采取的一种),将犯官给拉到“皮场庙”剥皮填充稻草和石灰,并将之悬挂起来以示警戒。
朱允炆,1377年—1402年?其中1398年-1402在位,或者在大火中丧生,或是带着自己的一个儿子朱文奎从地道逃生。年号建文,无庙号。将各大学士撤销,改为学士,并增设正心殿学士。任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
朱棣,1360年-1424年,其中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庙号先是太宗,后来改为成祖。(其中一个儿子朱高炽)正式建立内阁制度,(文渊阁地处紫禁城东部,成为了内阁办公场所,入阁就是指的能进入文渊阁辅政)大学士辅政,后来逐渐给大学士增加权力(兼管六部尚书)。同时设立了东厂,还恢复锦衣卫了刑狱职能,迁都北京,(南京成为辅都城)设立了皇家产业,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任用和尚军师姚广孝、杨士奇;并组织郑和六下西洋。
朱高炽,1378年-1425年。其中1424-1425年在位,年号洪熙,庙号仁宗,长子朱瞻基。实施了迁都南京计划,但因为去世未果。部分平反方孝孺、解缙案。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
朱瞻基,1398年-1435年。其中1425-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庙号宣宗,儿子朱祁镇、朱祁钰。完善内阁政务,大学士初拟朝政处理意见,但是却由司礼监呈报皇帝审批,且朱瞻基竟然让太监来“批红”,埋下了太监干政的种子。最后一次组织郑和下西洋。继续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
朱祁镇,1427年-1464年。其中1435-1449年(年号正统)、1457-1464年(年号天顺)两度在位,庙号英宗,儿子朱见深。朱祁镇任用的太监王振,成了头一个乱政的太监(出名的还有王振党羽喜宁)。后来还有太监曹吉祥,也不是个东西,曾经是王振的党羽,最终被朱祁镇给诛杀。任用徐有贞、石亨。
朱祁钰,1428年-1457年。其中1449年-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庙号开始无,后南明时期追尊为代宗,儿子朱见济1452-1453年为太子,早夭。内阁增设诰敕房、制敕房中书舍人,权力再度扩大。任用于谦为兵部尚书(因此于谦并未入阁)、大学士王文。
朱见深,1447年—1487年。其中1464-1487年在位,年号成化,庙号宪宗。(1449年被立为太子。1452年朱祁钰将其废为沂王,1457年南宫复辟后,重新被立为太子,更名朱见深)儿子朱祐樘、兴献王朱祐杬(生子朱厚熜)。部分平反于谦冤案,恢复了叔叔朱祁钰的帝号,取消嫔妃殉葬制度。然一度设立西厂;正式给皇家产业命名为“皇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与民夺地;开了“传奉官”的头儿,“传奉官”是那些无需经过吏部选官,而由皇帝直接任命。任用了万安(万皇后的外戚,外号“万岁阁老”)、彭时、商辂(还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宦官有汪直、梁芳、钱能;宠信奸人李孜省、僧继晓。
朱祐樘,1470年―1505年。之中1487-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庙号孝宗,儿子朱厚燳。基本废除剥皮等刑罚(嘉靖隆庆年间海瑞曾经提出恢复但未果);1498年发明牙刷;任用王恕、刘大夏。
朱厚燳,1491年-1521年。其中1505-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庙号武宗,没有后代,堂弟朱厚熜。内阁刘健、李东阳、焦芳、王鏊、杨廷和、杨一清、毛纪,名臣王守仁。宠爱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八虎”太监及张锐;任用宠臣江彬、钱宁。加封自己佛号“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又加封自己“镇国公、大将军”;设置内厂,以监督东厂、西厂、锦衣卫;一度启用西厂,后废止。
朱厚熜,1507年-1567年。其中1521-1567年在位,年号嘉靖,庙号世宗,儿子朱载垕。任用杨庭和、毛纪、张璁(孚敬)、杨一清、谢迁、翟銮、方献夫、夏言、顾鼎臣、严嵩、徐阶、袁炜。名臣俞大猷、戚继光、谭纶、汤克宽、周尚文、海瑞。
朱载垕,1537年-1572年。之中1567-1572年在位,年号隆庆,庙号穆宗,儿子朱翎钧。任用徐阶、高拱、李春芳、张居正,名臣王崇古、俞大猷、戚继光、海瑞。
朱翎钧,不再介绍了,他是老吴和李春芳寄予厚望的皇帝。
为什么要隆重的介绍这么多明朝皇帝?我们也看到了,老吴隐晦的在书中先简单的说了下朱元璋到朱瞻基的一些内容,但是最着重在西游记里面介绍的是朱祁镇到朱载垕这一段的故事,最后寄希望于万历皇帝身上。
但是仔细一看西游记,发现里面却是特别的混乱。很多人也隐约意识到了,孙悟空等人肯定有所映射了皇帝,但是西游记过于繁杂看似各种矛盾的描述,让读者难以判断具体谁映射了谁,是哪个朝代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一些师徒加上白马五人的映射明朝皇帝形象,那么咱们往下看,老吴到底是如何隐指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五行相生顺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那么就恰好是朱祁镇-朱见深-朱祐樘(朱祐杬)-朱厚燳(朱厚熜)-朱载垕。巧合么?
朱元璋给子孙后代起名,是有讲究的。首先他的二十六个儿子,名字都是单字,且都是木字旁,比如朱标、朱棣。这个时候,朱元璋并没有考虑很多。
后来朱元璋建国以后(大约是在1375年左右的时候),考证了汉唐宋的历史,决心给后代(孙子以后)起名要有个章法,不能重复的。于是规则如下,朝廷封蕃,藩王再有了后代以后,名字都要是俩字的。但是名字中的头一个字,要按照个顺序,而且这个顺序已经定好了,就是说这个字已经是固定的了。最后一个字呢,要带有火、土、金、木、水五行字旁,以后就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往下排。不过只有靖江王的后代不需要有五行字旁。
其中给各王府规定好了,名字中的头一个字如何从下面取法。
东宫拟名曰,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府曰,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府曰,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府曰,高瞻祁见佑,一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府曰,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府曰,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府曰,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府曰,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府曰,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府曰,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府曰,逊仕成聦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府曰,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府曰,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府曰,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
宁府曰,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府曰,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鎔喜贲从。
谷府曰,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府曰,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府曰,佶幼诠勋允,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府曰,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府曰,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府曰,伟闻参望奭,箴诲洎臯夔,麒麟余积兆,奎頴晔璿玑。
伊府曰,顒勉諟訏典,襃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曰,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为什么靖江王有点例外呢?原来啊,朱元璋有三个哥哥,都早早过世了,只有老大朱兴隆还有个儿子叫做朱文正。朱文正的儿子是朱守谦。当时朱元璋封王的时候,靖江王国是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朱文正为二世,首膺靖江王封号的朱守谦为三世。
靖江王朱守谦是朱元璋的侄孙,因此他及继承王位人的待遇,相当于亲王级别,或低于亲王,但高于郡王的特殊待遇。那自然就不用名字中最后一个字也加上五行字旁了。
所以建文皇帝叫做朱允炆,他的儿子叫做朱文奎。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叫做朱高炽,往下依此类推。
也有例外的,比如虞怀王朱雄英,他是朱元璋的孙子,是朱标的长子,但其是在1374年出生的,取名的那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制定这个规则呢。不过这个朱雄英却是在1382年就去世了,因此追封虞怀王,否则就轮不到朱允炆当建文帝了。
咱们再看唐僧师徒那也都是有五行属性的。金木水火土,孙悟空-猪八戒-玉龙-唐僧-沙僧。
将以上的内容统一到一起,就能对唐僧几个有了更多的认识。
老吴就是拿朱元璋定的规矩来用唐僧师徒分别映射的,而且映射的还相当复杂,变来变去的,很容易就把读者给忽悠的无所适从。
不过呢,朱元璋却没有意识到,五行固然相生,也有相克之时。老朱后代的斗争竟然和五行相克发生了惊人的巧合。
我们看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都是很复杂矛盾的,一头雾水的,分不清这些人到底是个什么性格。尤其是孙悟空,不但会地煞七十二变,自己的本性也是七十二变的,让人迷惑不解。
其实唐僧师徒五个映射的人物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都是由多个皇帝(太子、亲王)揉合在一块了的,所以才显得悟空几个跟“四不像”似得(不仅如此,就连如来、弥勒佛、很多国王还有玉帝也都穿插着和唐僧师徒一道映射了那些明朝皇帝的,所以猛一看,那是叫个乱啊)。
咱们来整理一下具体的映射关系。木,猪八戒映射了朱标、朱棣、朱祐樘;水,玉龙映射了朱见济,朱见深;火,唐僧,映射了朱允炆,朱高炽,朱厚燳,朱厚熜;土,沙僧,映射了朱文奎,朱瞻基,朱载垕;金,孙悟空,有点特殊,分别是朱元璋,朱祁镇,朱祁钰。
凯撒认为核心映射应该是朱元璋(孙悟空)、朱允炆(唐玄奘)、朱棣(猪八戒)、朱瞻基(沙僧)、朱见深(玉龙)。
最后唐僧五圣归真,这个真,固然是有佛家归真的意思,但其实是众多明朝皇帝(最核心是孙悟空-朱元璋)最后合并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个金,朱翎钧的身上。老吴的用心良苦啊,但是朱翎钧却感觉不到的。
咱们先分析下玉龙,当然从表面来看的话,玉龙是西海、北海内部发生了争斗,关于龙王的储君之争,玉龙输给了摩昂三太子,结果差点被搞死,但老吴却是在用玉龙来映射朱见济和朱见深的合并交叉形象。
最早在西游记第八回里面,玉龙的出场。
菩萨却与木叉,辞了悟能,半兴云雾前来。正走处,只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观音闻言,即与木叉撞上南天门里,早有邱、张二天师接着,问道,“何往?”菩萨道,“贫僧要见玉帝一面。”二天师即忙上奏,玉帝遂下殿迎接。菩萨上前礼毕道,“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启奏,饶他性命,赐与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宥,差天将解放,送与菩萨,菩萨谢恩而出。这小龙叩头谢活命之恩,听从菩萨使唤。菩萨把他送在深涧之中,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小龙领命潜身不题。
现在这个时候,玉龙先映射了朱见济的。因为朱见济幼年早死,但也算是抢了堂哥朱见深的太子位。老吴对其怜悯有加,故此安排。菩萨听玉龙说了之后,赶紧上天庭。这时两个天师早已等候多时,且赶忙上奏玉帝。玉帝一听菩萨求情,马上恩准。说明玉帝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宰了玉龙的,相反是要来试探菩萨是否要需找东土取经人。其实老吴是在希望朱见济,能够转世成就正果罢了。
到了西游记第十五回的时候,唐僧悟空来到蛇盘山鹰愁涧,遇到了玉龙。就在菩萨将玉龙变马这个时候,玉龙的映射关系就转到了朱见深的身上了。
玉龙加入取经队伍之后,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是当唐僧的坐骑。但是在宝象国那里,玉龙还是露了一鼻子的。
就是唐僧给变成老虎了,沙僧被抓了,八戒还躲着呢,玉龙只好出面迎战奎木狼。
玉龙看见妖怪在那饮酒吃人肉哩,就变做个宫娥,给妖怪斟酒来。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锺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这是小龙使的逼水法。
这还不算,小龙继续举着壶,只情斟,那酒只情高,就如十三层宝塔一般,尖尖满满,更不漫出些须。
这里就是在告诉我们,玉龙的属性就是水。或许老吴另有深意,但是咱们实在难以猜测出来。
老吴也损啊,埋汰了朱见深几句。奎木狼让小龙唱个曲儿,玉龙还就唱了,然后就舞剑,结果和妖怪打起来,却不是奎木狼的对手,就给凿了一下,自己跑了。
却说那小龙还回去马厩,变作依旧马匹,伏于槽下。可怜浑身是水,腿有伤痕,那时节—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
明白了玉龙映射了朱见深之后,就了解了老吴为什么要如此感慨的。
白马阻止了八戒的散伙企图,并建议请猴儿回来。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
玉龙说的大都不差,就是期间八戒还得刺激了猴儿,悟空才顺坡下驴来了。
基本上全书,也就是这一段的玉龙特写,再后来,撒了些马尿,就没什么了。
这也可以理解,那么朱见深两度身为太子,后来做了皇帝之后,国家没发生什么大事的,没什么可以写的。
但是历史记载,朱见深是道佛都爱的,对佛教更加重视一些,曾经给藏地的喇嘛加封称号。在朱见深的成化年间,批准了十四万和尚正式出家,还有3.6万没来及批复的(每十年一度),总计18万,是当时和尚总数的45%左右。再有就是朱见深纵容皇庄吞并农田,比如1467年,番僧扎实巴请求皇帝赐予静海地为常住田;嘉善公主要了文安地数百顷;德王要了寿张地四千余顷,朱见深都应允了。于是有大臣上疏劝谏,皇帝也答应了以后不再侵占民田。但是不久,太后的弟弟庆云伯周寿有要求赐予涿州四百六十余顷,朱见深就又同意了。于是外戚大臣纷纷上书,翊圣夫人刘氏求通州、武清县地三百余顷,长宁伯周彧求武强、武邑地六百余顷,朱见深都答应了。
于是大臣再度上疏复谏止,但是朱见深不听。反而将一些正直的反对大臣给下狱了,好在言官上疏,给求下情来。但是从此,皇庄产业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终究成为一个流民数量急剧增加的因素。皇庄之害,可以说,始于朱见深。
而且在朱见深的成化年间,奢侈享乐糜烂成风,(他的儿子朱祐樘还好些,但是过于宠爱儿子朱厚燳,就保留了许多供其开心)给自己的孙子朱厚燳树立了个典型,明武宗就是在朱见深留下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明世宗也不例外,也继承了这个光荣传统。
纵观整个成化时期,腐化和清明并存,道佛处处开花,奢华与节俭交相呼应。
或许老吴就安排玉龙给唐僧当马骑?也说不定。
那么奎木狼和百花羞公主,很可能是映射了朱见深的一个女婿和公主的。从明史来看,最为符合的就是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和永康公主。可惜里面的记载太少,难以和西游记里面的主要内容对应上。
崔元娶了公主却是在弘治年间,后来1521年的时候,朱厚熜继位,崔元因为前去迎接朱厚熜继位,立了功劳。嘉靖将其封为京山侯,礼部认为这不合乎规矩。迎立天子乃是作为臣子的本分,怎么能算是立功呢?还封了侯爵,没有这个先例。嘉靖说,在永乐年间,太宗皇帝(朱棣)取得皇位的时候,驸马都尉王宁就是因为迎立之功封为了永春侯,怎么说没有典故哩。很多大臣都认为不应该,但是嘉靖一概不听。
后来崔元因为和张延龄关系不一般,就也被逮捕下诏狱了,但是不久崔元还给放出来了。
明史说,崔元喜欢结交文人墨客。而且嘉靖对其很是信任,所以其他的大臣和外戚都不敢说什么。明朝的驸马爷没有立下一点军功却能够封侯做官,这个例子就是从崔元开始打破的。
不过呢,这个奎木狼身上,还综合了许多旁人的形象在内。比如汪直、僧继晓。
汪直,西厂首领。他本是大藤峡瑶民,但是在1467年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和少女纪氏(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一道被抓做战俘送进皇宫,做了太监和宫女。汪直先服侍万贵妃,后得到宠信,升任御马监太监。
1476年的时候,皇宫出现异状(估计是当时发生了日食,宫内有黑气弥漫),于是太监韦舍就私自带了李子龙进了大内,偷偷摸摸的不知道干啥呢,结果被锦衣卫给逮住宰了。
但是这个事情,就触动朱见深了。于是皇帝任命汪直负责侦查各种情况,后来因为汪直很有一套,就设立西厂,汪直做了提督。
此后汪直功过都不小,所以西厂废了不久之后又重设了。以后汪直还作为监军,参加了平定辽东、抗击北漠的许多战役。战功赫赫,亲信陈钺、王越打仗整人也都不含糊的。
因此,朱见深逐渐对汪直产生了戒备。终于逮了一个由头,将其打发到南京看守皇陵去了。
妖僧继晓,就是在朱见深在位的时期闹腾的,据说还会点石成金(对应着奎木狼将唐僧给变作老虎)、捉妖驱鬼的。据野史记载,朱见深竟将诸多宫女送给继晓(奎木狼在宝象国银安殿和十八个宫女作乐,还吃了一个;奎木狼自称和天庭披香殿侍女私通)。
但是呢,继晓如此胡闹,朱见深并没有将之给诛杀,相反保护有加。终于在明孝宗的初年,才宰了这个妖僧。
或者这就是老吴安排玉龙-朱见深和奎木狼打了一架,因此受伤的缘故。这个奎木狼,身份十分复杂。既是天庭道教神仙,却又和佛家有所勾扯(从乌巢禅师的偈语可以看出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黑松林就是奎木狼洞府所在区域,这个妖狐其实是妖狼更为贴切;关键是奎木狼的内丹竟然是佛家的舍利子玲珑内丹,证明其本质是个妖僧),既是宝象国的驸马,又是个法力高强的战将(汪直那也是叫个战功卓著啊)。
关于奎木狼和百花羞公主的俩儿子,被八戒沙僧给摔死了。这个情节,实在难以找到有限的史料支持。老吴肯定知道一些什么,可惜时代久远,历史的真相便慢慢被淹没了。只能隐隐约约猜测,是朱见深对一些奸佞没有下狠手而是多加维护,就只能由朱祐樘(八戒)来给其擦屁股了。
总之呢,朱见深这个皇帝就和奎木狼差不多,都是个复杂的综合体。是是非非,难以下个最终判定。
在西游记第三十七回中,乌鸡国的太子就是映射了做头一次太子时候(1449-1452年)朱见深的。因为这个时候朱见深是太子,但是皇帝却是他的叔叔朱祁钰。所以老吴在书里描写太子和母后怀疑皇帝是个假的,惹出了一些故事来。
那么玉龙的性格,就是朱见济和朱见深的结合秉性了。老吴用玉龙可怜巴巴的向观音求救,表达了对这命运早夭的幼儿充满了怜惜之情,或许他就不应该出生在帝王家;那么玉龙变马后,就彻底成了朱见深了。其命运也算是先坎坷,但是后来性子柔弱却也坚韧。对万贵妃百般宠爱,对其家人也多加照顾。对大臣忠奸都用,是个典型的“老好人”。对朝政也是半勤半惰,对百姓更是亦怜悯亦漠视。
明史对其评价比较中肯,最后说了明宪宗在位的时候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这是在说明,朱见深宠爱自己的万贵妃、纵容妖僧胡闹。
那么老吴对其看法也是很复杂的,最后没法了,干脆,玉龙你就当一匹马算了,这还倒是真符合朱见深哩。最后,老吴安排朱见深还化龙,但是却作为警戒,盘在华表柱上,希冀万历皇帝能够引以为戒啊。
接下来,咱们继续讨论旁人,请听下回接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