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造联想无限
3861000000030

第30章 赢在资本时代(2)

柳传志:一开始办公司的时候,就把这个列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我坚信公司要做大,一定要有一个诚信的态度。我就特别痛恨无商不奸的这个说法和它的到处传染,所以就立志要把这方面做好。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开始就立了所谓三个信得过。一个就是叫领导信得过的,我这个领导今天其实就是个股东,当然是中国科学院,你得叫投资人信得过你。第二个你得叫客户信得过你。第三个你得叫员工信得过你。我们在诚信方面得到好处,我真的是可以说出来好多。诚信本身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原因不仅是个态度问题,我想诚信于是就诚信了。有很多东西你对自己估计过高,你答应别人的事,你做不到这都会是形成最后结果是不诚信。如果你要让你的员工、让你的客户都认识到,你努力在做,那他们会感觉好的很多。如果你做到了,而且是努力实现诺言,那你这个企业真的就在人家面前会一个非常高的一个位置。在香港我们的做法就是两条,第一就是透明,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规矩是半年宣布一次业绩,我们把它改了,三个月宣布一次,一个季度一次,让你最及时的知道我们的情况。另外把一些投资人请到公司里边,我们内部的会允许你参加,但你要保密了,参加我们预算是怎么制定的,我们内部是怎么征求问题的,你可以随便看。再一个我们坚决不造梦。它也是一个诚信问题。

诚然,面对诚信这个问题,中国企业的职业经理同样很重视。而柳传志很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是说我们自己做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我们1994年香港上市以后,是坚决没做过。在1994年以前的时候,比如像进出口的问题,应该讲是一个最大的薄弱环节,在1990年以前,我们国家的高关税,但实际上又有大量的进口的渠道,但这个制度本身是绝对不许走私的,但是有大量的渠道在这儿,国家又没有去打击,这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不公平的状况。这时候,我们在处理上确实有在政策边缘,甚至过这线的时候。”

2.业绩证明一切

面对联想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投资者对联想的未来会产生一个疑问,联想在股票下跌时如实向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柳传志认为,联想的股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如实向投资者通报。对于诚信这个问题,看了《中国青年报》对柳传志的专访,不难得出诚信对一个企业发展是如此重要。记者:那么这个增长实际上是高于投资者对联想增长的预期的,但是您刚才也提到了,可能是他们对你的要求越来越高。

柳传志:我知道这个股价跌得很厉害,他这里边都挺有道理。

记者:原因是为什么呢?

柳传志:那段我们的股价太高,高在什么呢?高在市盈率。我们高在80倍到100倍,在香港市场同我们这样的公司大概20倍左右。投资人追捧得太厉害,我们每次都是说我们把业绩做好,股价是你们看的事,我们也愿意它高,我们不愿意它低,但是我们绝对对大的形势,比如国际形势、经济形势等等,政府没法左右。我们只能说我们把事做好,只能是这么个态度。因此我们不能够说由于股票低了,我们用其他的手段保持股价上升,这不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事情。

记者:但这些话他们信吗?

柳传志:他们要看,所以这时候会使得这个股票下来,而我们自己心里怎么想呢?我做给你看,你不是下来吗?下来我买,我们有钱,不仅是我们上市公司买,我们大股东也拿钱买,说明我们真是有信心,等买了以后,(股价)再高上去,那不是我们又赚了钱吗。所以我们是这么去看待这问题的,我觉得他们想得也有道理,关键的问题是你做出来给他们看,而不是说我去修改报表这样的方法去保证股价。

记者:国内现在对很多庄家,有人认为要辨证地看,有人认为有白庄有黑庄,黑庄当然是要深恶痛绝的,但是白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使用的,您怎么看?

柳传志:坐庄本身可能是对股民是不公平的,香港的股价,像我们这股东多数都是基金,有机构投资者,他比较有理性,他也能分析。实质是投资人的钱去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的业绩好了,对投资者有所回报。坐庄本身不能把上市公司的业绩做好,它是另外一种循环,我觉得这个循环本身就不是很正常的。

记者: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家电企业纷纷进入IT,而联想也提出要向家电领域,包括向服务领域进军,好像大家的位置在互换?

柳传志:PC产品发展的趋势,作为消费类产品必然会跟家电方面会融合。另外像PC产品作为商用,它一定要跟应用服务结合。怎么讲呢,人家买了电脑以后,到底怎么用,跟网络怎么配合起来,这东西它会形成一个集成,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毛利率,我们死守着过去的那个路肯定是不行了。

记者:在新的领域,自然地,你们的经验不会那么丰富。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对你的前途会画出一些问号。

柳传志:每年要到英国或美国去做路演,经过我们路演以后,很多投资者相信我们的能力,因为他们主要是看我们这个班子本身有没有制定战略的能力,有没有一支好的队伍能够实行战略,也有一些还是产生怀疑,这几种情况都会有。对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做出来让他们看。但是你在战略制定完以后,一定要有一个执行的过程,这执行是怎么执行呢?你内部的组织结构要调整,人员要更换。这有个磨合,在磨合期间,可能会对以前的业务有影响,但是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我们是不是坚持做的问题,我们对谁负责呢?我们对投资人的长期利益负责。我们不要盯住短期的股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拿定主意,我们认为对的我们坚决要做。

无论是电脑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关于联想的传闻都很多,而柳传志面对这些传闻却显得很坦诚,他说,诚信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和承诺,它应该贯彻在上市公司日常经营和长期战略当中。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赖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做公司就像做人,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

三、再创投资神话

柳传志曾经以自己的方式成功地打造出具有十足中国本土特色的IT企业巨头--联想;在他的第二次创业过程中,柳传志是否能由联想投资和他的本土经验,打造出一个新的神话:一个成功的本土高技术风险投资商并藉此而超越自己呢?

1.赢得投资时机

作为中国IT产业的领头羊,柳传志的联想依靠“贸”和“工”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并且最终希望通过“技”来完成自身的再度飞跃。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成功拆分,一度被人们理解为是后柳传志时代的开始,事实上也可以看作是联想藉此踏上了“技”的征程。

曾经千呼万唤,现在终于出台的联想投资,尽管被业内人士广泛理解为是联想的第三个战斗集群,但仅仅2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在国内IT界尚有声誉的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还是没有引起人们的合理关注--大家普遍认为联想投资还仅仅是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配套产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尽管柳传志的“贸、工、技”战略也曾被业界有所质疑,联想投资的适时成立却恰恰可能是柳传志的联想迈向“技”的成功关键。

2000年年初,联想将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声音不绝于耳,其时恰是互联网热潮澎湃,风险投资成为新经济“上帝”之时。包括紫光、方正及同方等不少国内的IT巨头已经开始涉足风险投资领域,而Cisco通过投资和购并不断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神话也正如日中天。联想在这个时间推出联想投资似乎是众望所归且吻合潮流发展之举。但在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分拆之声日益强烈的情况下,联想投资推出的喧嚣却渐渐消沉,几至于无。

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在2001年3月24日分拆结束,联想投资即于2001年4月24日宣告正式运营,从时间上推断,这似乎是联想整体战略中早已确定的一个步骤。当问及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是:“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拆分之后,柳传志就有更多的精力来推动联想投资的运营了。”这或许就是联想投资为了遵循集团战略,而不得不将在2000年春节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一再推迟的一个关键性理由。

但过去一年的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一年来,联想投资虽未正式发布,但也并没有甘于寂寞,投资重庆宽带和卓越网所带来的也并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

一个包括重庆路桥、华侨城、特别电工在内的国内主板上市公司参与的投资项目--重庆宽带,总盘子为2亿人民币,尽管联想仅仅投入1500万人民币,占8.11%的股权,但大家一致认为联想在其中担任的是总协调人的角色,并且负责着项目投资后的具体管理和监督。

联想在卓越网中的投资则已经获得明显增值。第一期注入200万美元,加上后来追加的100万美元的投资,联想投资在卓越网里共投入了300万美元,但新一轮融资表明,联想现在所持的股份价值已经上涨到了1500万美元,翻了5番。

尽管联想投资的正式运营被一再推迟,但对于联想投资来讲,它非但没有失去什么,相反,却因此而规避了互联网投资潮中的狂热,同时赢得了最好的投资时机。

2.企业文化决定风险投资

联想集团的成功,柳传志推重的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他为联想投资设计的蓝图似乎也依然遵循着这样的道路。

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被业界广泛认为是联想集团继杨元庆、郭为之后的第三少帅,他在柳传志的眼中是一个冷静、沉稳的人,从事投资最为适合,自然也就成了联想投资班子中的核心人选。其他核心人物,无一不是在联想集团内部挑选出来的员工。这是因为柳传志认为,联想集团做风险投资最大的资本就是联想的企业文化。联想内部员工组成的联想投资团队,将更有利于将联想在中国成功的企业文化移植到创业企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