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人类任何活动的前提条件,战胜饥饿、摆脱贫困,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首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提出了五层次需求理论: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四是尊重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是层次递进的,尤其是作为第一层次的生理需要是一切其他需要的前提,而生理需要的满足总是伴随着贫困与反贫困的斗争史。因此可以说反贫困是人类自身内在化的主观要求,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必要条件。
世界经济的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贫困者依然如故,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主要由非贫困人口获得,贫困者往往很少能够得到,贫者与富者的差距日益拉大。世界各国的反贫困经验说明,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并不能消除社会的贫困现象,经济增长只是为反贫困创造了条件,为实施反贫困措施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手段,提供了反贫困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消除社会贫困现象,只能依靠专门的手段、方法、措施和政策,通过政府、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对贫困的不同根源对症下药进行清除,最终实现真正消灭贫困的目的。③
3.文化变迁理论
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社会或文化的变迁,一般来说是某一社会由于其内在的原因或由于和其他文化接触而引起的变迁。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内因发展的变迁一般源自于发现或者发明;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外因发展或接触的变迁一般源自于借用或者传播。④
4.文化适应理论
文化适应是指移民以融入的方式进入新的环境。迁移人口的适应模式有两种。一是改变自我,用较长的时间进行调适。调适包括:①改变职业;②改变生活方式;③调整社会关系;④参与社交活动;⑤改变居住环境。这些主要是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沃斯的研究成果,他们强调“城市社区”与“传统社区”的差别,雷德菲尔德(Redfield)又提出了“城乡连续统(folk-urbancontinuum)”的概念,他们指出: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被视为人际关系的解组、移民不断个人化、最后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会被统一到现代文化当中的。另一种适应的模式是重建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当移民形成一个移民网络的时候,迁移会在新的社区中重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如海外华人在中国人聚居区建立起来的唐人街。这些移民在美国境内形成许多与原居住社区相似的文化,被称为“姐妹社区”(daughtercommunities),他们沿用原有的生活方式,实现了文化转移。移民专家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一些少数民族的商业飞地和小生境,如对纽约唐人街的研究(1992),波茨对迈阿密的小哈瓦那的研究(1992),赖特对洛杉矶的高丽城的研究(1988)。他们的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网络的存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不仅得到了人力资本,而且通过这些网络资本在一个新环境中求得生存。⑤
四、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移民扶贫异地开发是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1993年以前,“八山半水半分田”的武义县,23个乡镇中有13个在高山、深山区,有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和石山区,其中4万人生存环境特别恶劣。但自从1993年实施“下山脱贫”的扶贫工作以后,武义县走上了“下山脱贫”这个彻底拔除穷根的康庄大道。13年来,武义县通过实施“下山脱贫”工程,使4万多人摆脱贫困。鉴于武义“下山脱贫”工作的辉煌成果,我们运用人类学田野考察方法和人类学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1)从面到点、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的调查研究武义县“下山脱贫”思路、过程及成果,进而以九龙山村为例深入“解析”“下山脱贫”。
(2)了解九龙山村搬迁的过程,即他们从高山到平地的文化变迁过程。
(3)深入调查九龙山村村民下山后对新环境、新生活的适应情况,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就业等方面的适应情况,即他们是如何进行文化适应,走向富裕道路的。
(4)调查研究九龙山村下山后是如何重新构建新的村庄,即村落是如何重构的。
(5)分析武义下山脱贫在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反贫困战略中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意义
武义下山脱贫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作为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2003年4月,肯尼亚省长代表团考察了武义县的下山脱贫工作,对武义县的扶贫攻坚战略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004年5月21日,在浙江省农办与武义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下山脱贫工作十周年”座谈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称赞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一个创举。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武义下山脱贫工作被作为扶贫典型加以介绍,把下山脱贫经验向全世界推广。因此,我们认为武义“下山脱贫”对进行人类学研究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下山脱贫”是属于移民扶贫方式,他与库区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相似,如果对武义“下山脱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将对我国的库区移民和生态移民有借鉴意义。
(2)“下山脱贫”是解决我国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武义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它省区的贫困地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武义在反贫困中,创造了下山脱贫的扶贫方法。这是一种非“输血”,又非“造血”,而是彻底改变生存环境的“换血”式反贫困战略,对全球反贫困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4)武义“下山脱贫”的制度创新很有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
(5)对武义“下山脱贫”的研究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6)“下山脱贫”中的村落重构模式可成为一种典范。
五、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经历
1.研究方法
我们应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武义下山脱贫的价值及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政府那获取下山脱贫的相关资料,掌握下山脱贫的工作流程及方法,从而对整个县的下山脱贫工作有个宏观的、整体的把握;其次以下山脱贫村——新九龙山村为调查点,对该村进行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整个搬迁过程,包括他们与政府人员是如何达成协议,如何做通接纳地村民的思想工作,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如何转变的,新居是如何建成的等等,即调查九龙山村的的文化变迁过程;第三是调查村民下山后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如何适应并能够很好的居住下来,为何没有出现一户“返潮”现象,并且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即深入调查村民的文化适应过程;最后我们运用人口迁移理论、文化变迁理论、文化适应理论、反贫困理论分析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人类学价值及意义。
参与观察法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研究者亲自参与并沉浸于一项社会活动或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环境以便对该活动、群体、环境有深入了解的方法;研究者本身成为所了解的社会、团体、活动中的一员。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一方法参与到下山脱贫农民的生活当中,深入观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适应情况。此外,我们还利用了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进行田野工作,获取了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2.田野工作经历
黄兰红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平时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人类学学科正好是人文学科中少有的,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学科。人类学理论可以指导田野实践,反过来,通过田野实践可以提升人类学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与田野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人类学专业的学生,田野考察是必不可少,它正是黄兰红的社会实践课程。
(1)2006年1月14-24日,黄兰红与其师兄覃锐钧及同学张劲夫三人去到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内容是“六巷花篮瑶的社会变迁”,调查期间每天坚持写田野日记,每次访谈都做好录音和拍照;调查结束后,共整理了8份录音。
(2)2006年3月22-28日,黄兰红再次到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进行补充调查,对六巷屯的55户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村委领导进行座谈,到乡政府收集材料,等等。
(3)2006年7月12日-8月27日,黄兰红随同徐杰舜等8人在浙江省武义县进行“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的田野调查,完成《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第四章的写作任务。
(4)2007年元月23日-2月15日,黄兰红与上海大学的博士生农辉锋师兄,以及06级的5位师弟师妹在导师的指派下到广西贺州南乡镇进行了为期24天的田野调查,调查内容是续《南乡春色》之后南乡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目前正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写作。
(5)2007年7月16日-8月31日,黄兰红独自到浙江省武义县新九龙山村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内容为九龙山村下山后的文化变迁过程及文化适应过程,完成60份调查问卷及5万字的田野调查报告,为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