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常少奶奶没有详说的意思,骂了一会之前伺候梁王妃的人,千恩万谢了宋宜笑的提点,坚持留下厚礼,也就告辞了。
而宋宜笑虽然怀疑梁王妃被坑恐怕另有幕后真凶,也不好拉着她追问--毕竟司空家如今虽然没什么出色的男儿,真阳大长公主还在呢,这位可是太祖皇帝陛下的亲生女儿,一辈子风风雨雨什么没见识过?
她亲自过问孙女的妊娠,谁还能再给梁王妃做手脚?
常少奶奶不深说,未必是没想到,恐怕其中内情不便外传--左右宋宜笑当初给司空家通风报信,图的也只是与司空衣萝的旧情,如今司空家跟梁王妃有和好的趋势,梁王妃的身孕也有了娘家庇护,那些个秘密她也不是很感兴趣。
是以送走常少奶奶后,也就不多想了。
这时候距离苏伯凤出事已经大半个月过去,押解中的赵悟一行人,渐渐近了京畿。
而帝都关于东宫指使青州刺史对嫡母娘家下手的谣言,再次沸沸扬扬!
“殿下当早作决断!”顾韶私下里提醒太子,“赵悟四五日后便将抵达,届时若将他们父子的行径,全部推卸到殿下头上,前朝后宫,都将籍此做文章--陛下近来身子也不是很好,不宜操心啊!”
太子听出他话语里的意思,就算赵悟原本没有拖东宫下水的想法,可若前朝后宫都打起这主意,自然有人会提醒他--显嘉帝不是说了吗?不能让苏家在这件事情里受委屈,赵悟全家的性命如今都捏在了苏家手里呢!
倘若苏家以给赵家留一线生机为代价,换取赵悟死死咬住太子,赵悟能不答应?
“若想釜底抽薪,自然是让赵悟父子永远闭嘴。”太子沉默片刻,缓缓道,“但孤手里没有人手去办这件事,未知顾相可有教我?”
他这么说,其实是暗示顾韶去安排人办好此事,届时万一出了问题,也千万不要扯上东宫。
顾韶出言之前就料到太子会这么说,此刻倒也不意外,只道:“朝廷派去的押解之人却好对付,怕就怕暗箭难防--臣也只能勉力一试!”
太子郑重道:“一切有劳顾相!”
顿了顿又说,“孤等顾相的好消息。”
这句话说出来太子又有点后悔,顾韶已经说了只能勉力一试,不管他是谦逊之词还是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眼下强调了一个“好消息”,都有逼迫的嫌疑,未免显得心浮气躁,有些失却上位者该有的镇定了。
--虽然说太子这会真心镇定不下来。
他定了定神,决定补救,“青州之事原与孤没有任何关系,有道是身正不怕影邪,顾相也不必太过担忧!”
顾韶平静颔首,看不出来是否对太子前面一句话有所介意,缓声道:“殿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
两日后,赵悟一行人在距离京畿仅仅数十里之遥的建陵县境内遭遇盗匪,据建陵县令快马急报:押解之人死伤殆尽,赵悟父子双双被砍杀于囚车内!
惟独苏伯凤,因是带伤出行,家中放心不下,派了高手陪伴在侧,方侥幸拣了一命--但随行的仆役丫鬟,却也不存一人了!
只是如此雷霆万钧的灭口行动,却让太子拍案大怒:“如今帝都上下都在传说那赵悟是受了孤的指使,才刻意纵容其子谋害苏伯凤--顾相怎可弄出如此大的动静,岂不是越发坐实了孤的罪名?!”
他都不用出去打听,猜都能猜到现在外面的谣言汹涌成什么样好不好?!
原本以为顾韶为人精细,亲自主持灭口肯定办得妥妥当当,神不知鬼不觉,叫人挑不出说嘴的地方--却没想到这位海内咸知的名臣居然会把事情办得这么蠢:现在又不是几十年前的乱世,大睿正值国富力强的承平之际,建陵县离帝都这么近,快马加鞭的话,可以说是朝发夕至,怎么可能有形成规模的盗匪?!
退一步来讲,即使有盗匪,可正常的盗匪目的不外乎是求财,下手也该找商队之类,又怎么可能瞄上押解犯人的队伍?!
须知道赵悟乃是从三品大员,为了押解他,刑部可是派出一位郎中--这可是正经科举出身的五品官!
杀官等同造反,更何况,如今朝野上下谁不知道,赵悟案乃是显嘉帝都关注、且亲自发过话的?
总而言之,现在连傻子都能猜到,建陵血案十有八.九是太子所为了!
要不是顾韶实在德高望重,太子这会又只能指望他力挽狂澜,此刻决计不会只是拍案而起那么简单--饶是如此,太子对他也没了素常的礼遇温厚,神情阴鸷的望住了这位上台不久的宰相,沉着脸等他解释。
不想被匆匆召来的顾韶脸色比他还难看:“殿下,这件事情与臣无关!”
“你说什么?”太子难以置信的望着他,第一个反应却是顾韶莫非惹下麻烦之后无力收拾,打算抽身而退,让自己这个储君给他顶缸?!
但他眉宇之间怒色才一闪,却听顾韶急急道:“殿下,臣确实派了人,但臣派的人是打算在今晚动手,是以建陵之事,与臣着实没有关系啊!”
“会不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他们提前动手了?”太子闻言,心中的怒意倒消散了不少,他就说么,顾韶怎么会蠢到在光天化日之下,制造出建陵那样的惊天血案?
如今看来,恐怕是事情不顺利……哪知才想到这里,却见顾韶叹了口气,摇头道:“殿下,这绝无可能--因为臣派人的时候就交代清楚了,他们将以赵悟在青州某位心腹的名义,前去暗杀赵悟父子,原因是那心腹帮助赵悟做过许多天怒人怨之事,惟恐赵悟此番提审,牵累到他,故而生了灭口的心思。所以那些人宁肯全军覆没,也绝不可能做下如今这样的惨案,更不可能对刑部那位郎中下手!”
毕竟区区一个青州属官,位不过四五品,担忧身家性命,派出亡命之徒,追逐千里谋害犯了事的上官,已经属于格外有魄力有能力更有孤注一掷的疯劲的存在了。
而一个寻常出身的中层官员,所能笼络到的人手,哪里来的本事,竟把押解的朝廷命官连同差役统统一锅端了?!
向来不动声色的老臣此刻也不免露出一抹颓丧,“臣接到建陵出事的消息后,已命人飞鸽传书,让他们即刻取消计划,分散隐匿!但,他们才到押解队伍附近,队伍就遭遇此等灾祸,巧合到这地步,赵悟一行人多半是个陷阱,只怕这会撤退,已经迟了!”
--确实迟了,因为就在当天晚上,带兵四处搜查“盗匪”的建陵县丞,就将顾韶派去的人堵了个正着!
虽然由于天色已晚,未能将所有人一网打尽,但混乱中被砍死的且不提,单活口也拿了三个!
而一应人证物证,自然被飞速送抵帝都!
那三个活口因是顾韶派出的死士,在刑部受了一整夜折磨,都不曾吐露只字片语--可他们不说,不代表这起案子就没有进展。
转天建陵县那边又有了突破:卯足了劲儿想将功赎罪的建陵县诸官吏,循着前一晚逃走之人的踪迹,一路追到底,最后竟追到了太子名下的一处田庄里!
“那些人决计不是臣派的!”顾韶这样对太子解释,“臣派的人……”
“这事一开始就是冲着孤来的!”太子没听完就打断道,“否则赵悟做什么才跟苏家对上,就急急忙忙写信要投靠孤?!尔后,孤还没考虑好,苏伯凤就在赵悟之子手底下残废,接着皇祖母下令提审--若非这一系列的事,孤怎会动意派人去灭口?孤若没派人掺合此事,即使连苏伯凤在内,都死于途中,又与孤何干?!”
“殿下!”顾韶惭愧之极,撩袍拜倒,道,“皆是老臣无能,致使殿下步入陷阱而不自知!何况灭口之事乃臣一人操持,却与殿下何干?”
太子却摇了摇头,平静道:“顾相起来吧,灭口之事虽然是你去办的,却出自孤之授意,孤岂可置身事外?”
他究竟受了显嘉帝二十年的言传身教,虽然因着磨砺不足的缘故,争斗手段、经验、心态等,在代国长公主等长者眼里不够看,可事到临头,却也不至于完全慌了手脚。
此刻安抚了几句顾韶,令他起了身,方道,“帝都本有诋毁孤的谣言,如今建陵县又传来凶手躲入孤田庄内的确凿消息,接下来前朝后宫必定对孤群起而攻之!”
摆手止住顾韶要说的话,“刑部在四弟的人手中,建陵县上下如今又齐心协力想脱罪,哪怕如今落入刑部的那三人始终闭口不言,二弟四弟也必极尽攻讦之能,更有皇祖母居高临下,随意可能插手策应!”
年轻的储君面上闪过一抹决绝,沉声道,“只是手足相残、祖孙相疑固然让孤痛心,孤却更不敢令父皇失望!”
顿了顿,他道,“即刻召聚咱们的人手,到书房议事!”
半晌之后,何文琼、简虚白等人齐聚书房,正襟危坐、神情凝重的听罢顾韶对于来龙去脉的描述--当然派人去灭口的事情被顾韶一个人担下了,提都没提太子,只说是他自作主张--没什么朝堂经验的梁王率先不满:“顾相此举太轻率了!”
简虚白等人却彼此交换了个眼色,心下均是了然:这么大的事情,顾韶怎么可能瞒着太子擅自动手?慢说现在失了手还被政敌抓住把柄;就算成功了,事后也未必能得太子赞许,毕竟再大度的上位者,也绝对不会喜欢手底下人在关键性的大事上瞒天过海!
“如今再说这个也无济于事。”座中除了顾韶之外官职最高、年纪也最长的何文琼抚了把短髯,出言圆场,“何况现在看来,整件事情都是一个针对殿下所设的局,就算顾相不派人去灭口,恐怕建陵血案依然会发生,而‘盗匪’依然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躲入殿下名下的产业!”
太子平静的神情看不出来喜怒:“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如今不必追究咱们自己人的是非功过了,商讨对策方是当下之务!”
“那个殉职的刑部郎中可知道是什么底细?”室中沉默片刻,简虚白先开口道,“怎么也是个五品官,此番又是奉朝廷之命前往青州解人,如今竟成了弃子,未知其家人可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