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经商如作战,商场如战场,精明的商家犹如英明的将领,领兵作战要懂得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制定作战策略的基础,从而成为“制胜”的关键,只有综合权衡敌我双方优劣长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到百战百胜。同样,在现代激烈的商场竞争中,认识和把握彼方和己方的经营活动、经营战略、竞争环境的优劣以及这些因素的瞬息万变,是在商海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胜利法则。只有对自身实力有正确的认识,准确的定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准确把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进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兵家作战讲究谋略,商家经营也要注重策略,决策和战略的正确是竞争胜利经营成功的保证。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身经百战而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源自世界公认的军事兵法宝典——《孙子兵法》,《孙子·谋玫篇》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武认为在军事战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每一次战争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则每战必败。这一军事规律阐明了“知己知彼”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更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历代商业活动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谋略被商贾所推崇,商战的思想由来已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商人尊为经商致富的祖师爷——白圭,就把《孙子兵法》用于经商之道,通过预测商情,做到知己知彼,并曾自诩:“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也。”(《史记·货殖列传》)可见,古人早就发现,《孙子兵法》与经营之道有着密切的相通之处,知己知彼的思想早就被应用于古代经济领域中,并得到了实践的有利验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谋略家范蠡从一个上将军转而成为富翁,是善于将兵家之道用于商业经营的典型。许多商人之所以只能固守于较低层次上的商业经营,始终也成不了气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商情的细心考察和研究,不能做到知彼知己。范蠡不但具有经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而目更具有高屋建瓴的独创性,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做到的。一般商家只是了解商品的来源和销路、质量和价钱等这些经营的一般道理,除此之外范蠡还要了解那里的习俗、宗教、节日、庆典、王侯巨室的生活特征、个性喜好等,了解那里四时更替的早迟、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特点,甚至对那里的国运、民情、公室废兴、有无战乱都要细心考察,用心研究,做到更加广泛深入的认知。正所谓“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孙子·用间篇》),范蠡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世贾,是因为它比一般人更了解情况。
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思想中也体现着“知己知彼”。老子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入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此言阐明了知人知己,才是明智的。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优劣,才能胜于他人,并不断战胜自己,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加重要。这一思想为现代市场竞争者取得胜利提供了有利途径,犹如现代之Sw0T分析方法,在了解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分析自身的强势和弱势,弥补不足,并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给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不断战胜自我,这样才能在综合实力上比竞争对手更高一筹,即使抓住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到“以虞待不虞者胜”(《孙子·谋攻篇》)。
“知己知彼”用于商业经营和竞争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为“知”,二为“己”,三为“彼”。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则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知”是动作行为的核心,能否“百战不殆”关键要看“知”的程度如何,是否“知常、知变、尽知、确知”。“己”和“彼”则是“知”的内容,行为指向的对象。“己”具体指商家自身的经营情况,包括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生产能力、产品销售等等。“彼”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供需、经营环境以及其他外部条件,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单独作为狭义“彼”的含义。范蠡认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史记·货殖列传》),是从市场行情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待乏原则强调要及时观察商情,掌握市场供求规律,从而做到“知彼”,根据商品供求的变化预测价格变化,以有利可图。
经营环境作为“彼”的一方面,往往是影响商家决策经营的重要因素,是“知己知彼”需考察的重点之一。“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孙子·地形篇》)范蠡在为自己选择建立商业大本营的地点时,曾经周游列国,到商品交易活跃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并了解到邹国的商家从宋国商业中心陶邑进货最多。他以战略家的眼光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是理想的货物贸易之地,于是“止于陶”,选择陶地为经营地点,成为世贾,自谓陶朱公。《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实行了移民政策,当时许多人贿赂官吏,不愿搬迁,唯独富商卓氏要求迁往较远的“纹山之下”,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厚,居民热衷于买卖,商业易于发展。几年后,卓氏成了远近闻名的世富。这种“不惟任时,且惟择地”的观念已为后世商人所接受。
“知己知彼”是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的基础。准确的信息是商家制定战略决策的根本,只有把握了真实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得出对市场变化规律的准确预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指导商家下一步的行动。现代社会不论军事战争还是商业竞争,都可以归结为信息战。在信息战中,除了捕捉对方的竞争实力外,还有其竞争的态势,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销售走势,以及竞争的策略等。谁能掌握更快更全面更精确的信息,谁就能在双方对决中占据主动。唐代的刘晏为了迅速掌握全国各地的经济信息和物价状态,在全国建立了信息网。他借鉴朝廷用驿道快马传递公文的办法,在各地设置知院官,负责收集各种庄稼好坏、市场价格的变动、四方物资的余缺等情报交给招募来的“驶足”,由他们一站接一站传递到刘晏处,再由刘晏等人综合各地信息,做出决策。由于信息灵活,渠道多,国家掌握了足够资金。虽经数十年战乱,仍保证了唐代国富民安。
“知”作为具体的动作行为,又成为“知己知彼”思想的核心和精华。为了做到“确知、尽知”,把握真实可靠的信息,“知”的途径和方法很重要。“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用间篇》)要事先了解对方的情况,不能靠迷信和占卜的方法,也不可用以往类似事件的经验作类比,更不可用观察日月星辰位置的方法。唯一的方法是从调查研究情况入手,要设法获得真实的信息,保证情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市场调查是获取商业信息的有利手段,是商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商业经营管理必须重视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并依靠各种可靠的数据来预测市场趋势的变化,预测市场行情。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信息和情报的作用,注重实地搜集调查信息,并将信息管理手段用于经济管理领域,不同的商贾通过不同方式和手段做到知己知彼。
明代的郑成功利用“用间”的方法用于搜集商业信息,从事贸易活动,成为知己知彼的典范。他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大陆贸易,设了仁义礼智信为号的海路五商和金木水火土为号的陆路五商,五商有着广泛的活动区域和广泛的社交关系,流动性强,不仅从事贸易活动,还兼作间谍工作,负责收集情报,既是商业机构,又是间谍机构。大陆的事无论大小,俱为郑成功所知。
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的晋商,为了做到知己知彼,他们做生意对商业信息也十分重视,尽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各地物资余缺及影响商业经营因素的情报。在商业总号和分号之间,五天一信,三日一函,互通情报,为晋商寻找商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山西商人大多继承了晋帮商入重视信息这一特点,许多大的公司企业都有专门的市场预测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及时捕捉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变化措施。
中国近代企业家一般经历过“幼猎书史,长业贸迁”的道路,他们对古代军事韬略特别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之一的《孙子兵法》具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领悟能力。他们大都把商战视同兵战,把商情看作敌情,把经营决策和对策等同于指挥作战时运筹帷幄的战略战术运用。“知己知彼”被他们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中。我国民族棉纺工业的开拓者、最早引进西方科学管理法的著名实业家穆藕初,便是深得《孙子兵法》要旨并善于运用信息手段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唤起国入警觉的先觉者。他翻译出版了美国泰勒名著《科学管理法》,又翻译出版了《日本的棉业》一书(改名为《中国花纱布业指南》),以启发同业中人兴“知己知彼”之思。魏源《海国图志》的首要用意也在“知己知彼”,“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当时的进步思想,提出了国人应当放眼海外,学习和了解外国先进经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知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盛世危言·自序》)当时的进步人士普遍意识到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世界公认的军事家******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从认识客观规律,到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的行动,不可看轻这句话。”只有将知行统一起来,在掌握了准确信息并及时行动,才能不贻误商机。白圭“乐观时变”的商业经营理念,“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也就是指要根据商情变化准确预测行情,并能够及时决策,迅速行动,就像猛兽扑食、雄鹰搏兔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于竞争者进行抢购或抛售,因而能立于常胜不败之地。近代企业家古耕虞,有“猪鬃大王”之称,平时非常注意收集市场信息,研究市场变动规律,因而他每次作出的准确市场预测,几乎都成为他稳操胜券的有力保证。类似成功经验,在许多工商企业中均有出色的举措和显著的成绩。商情调查和市场预测,对于通过开展存放款业务、扶助民族工商业的近代金融业尤为重要。著名的银行界耆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指出:“今日的银行家,殊不易为,直需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而尚需中得入和。”他要求本行“一举一动皆应与商情合拍”,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从创办时仅有原始资本10万元的“小小银行”,不过十数年时间,即增资达250万元,跃居“南三行”、“北四行”的首位。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在早期经营自己的实业时,也是因为准确的分析了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并果断的给自己企业做出定位,把握了商机,为企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知己知彼谋略的精神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孙武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用兵谋略,不仅为国内古今许多企业家们所推崇,更受到国外企业家和学者的青睐。日本评论家村山孚指出:日本战后的发展靠两个武器,即美国的现代管理和中国的《孙子兵法》。美国西点军校和日本企业界都把《孙子兵法》作为人员培训的必读教材。瑞典伊莱克斯公司的首席执行总裁曾亲自深入普通老百姓家搞市场调查。为了在经营管理上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国外的某些公司对消费者有关情况的了解,竟然超过了母亲对儿女的了解。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发现,人们在每杯水中平均放3.2块冰块,每人平均每年看到该公司的69条广告。在美国,有73%的企业都有非常正规的市场调研部门,专门负责对产品的调查、预测和咨询工作,并且在每一个产品进入新市场时都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使用情况。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完全适用于企业的经营之道。“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经商之道也应该以计为首,做到“未战而庙算”。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商家无不绞尽脑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对自己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则根本无法在商战中生存,更不必说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大市场份额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彼方和己方的情况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竞争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很显然,只有重视市场信息的搜集调查,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知己知彼”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和依据,是企业发展的每一步战略都不可缺少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要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