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破碎的风
3823800000004

第4章

属于新一年的春天终于到来了,尽管空气里还弥漫着硫磺的气息,但我已经开始听杂乱的音乐了。

我在信里谈很多的音乐,给哥哥,小弟,XJX,还有其它朋友。

我总喜欢一个人骑车在音像街闲逛,听音箱里传出来的张扬的声音,刺耳的疼痛。然后把手里的一张张十元换成磁带,塞进背包,满足地离开。

劣质的磁带里总能传出经典的好歌,让人高兴。

那段日子回忆起来,允儿总是穿梭于各个音像店,凌乱的头发被风扬起来,显得很匆忙。后来点点说,你总是执着地痴迷于某一样东西。

允儿觉得,这是一个边缘的年龄,所有挣扎和颓废中的孩子都会喜欢破碎温暖的东西。

点点点破她,受上海孩子的影响吧。

允儿笑,不置可否。有时候影响是很模糊的概念,无形的。

3月21日,允儿开始以日记的方式给哥哥写信,写在一些很琐碎的纸片上,夹在日记本里,很平淡的样子,纸片上有当时很火的F4头像,模糊不清。她说我能够想象某一个有阳光的午后,你翻阅这些纸片的情形,一页一页地。

这样一直持续到四月初,哥哥有近半个月没有来信了。允儿握着纸片,它们有厚厚的一迭。点点说,你哥哥肯定会感动死。等退伍回来,准娶你回家洗衣服做饭。

胡说。允儿瞪她。

点点吐着舌头,乖巧得无可挑剔。

允儿给自己泡了杯红茶,然后帮点点冲速溶咖啡。她说,点点,你跟我哥在一起吧。真的我哥他很好。

点点不说话,把Eagles的专集放进随身听,拔掉耳塞,把音量调大,房间里顿时灌满了音乐。悲怆凄厉的声音像一个隐忍的伤口,被撕裂并开始疼痛。

2002年的春天,允儿喝很多的红茶和咖啡,听很多的音乐,这其中有许多是木斐推荐给她的,有许多是她要推荐给木斐的。他们是有着共同爱好的两个孩子。

点点受允儿的影响,也开始喝大量的茶和咖啡,听很多杂乱的音乐。快乐的伤感的平淡的疼痛的……

而这些东西,仅仅只能用来剥夺孩子们的睡眠。

那个时候整条街的磁带店都在减价清仓,很喧嚣的降价声,走在里面有点头痛。我很喜欢这种感觉,简单的物质满足,奢靡的快乐。

据说这条街上所有的建筑都要拆掉,用来建一个广场。后来真的拆了,断壁残垣,很令人难过。

允儿会在每个中午坐在教室里做一份数学卷子,听耳机里传出来的音乐,喝很多的茶。几个男孩子站在教室的角落里抽烟,那些烟团弥散开来,充满整个教室,这让允儿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但是点点却说他们吸烟的样子很好看。他们在吸烟的时候大声地说着粗话,谈论娱乐场和女孩子。很青涩的感觉。

白宁终于在信里谈到了甲壳虫乐队,谈他喜欢的列侬和麦卡特尼。但是允儿喜欢乔治,他是乐队的吉他手,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因为他对乐队有太多的不满。

允儿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Theband’sbreak-upanunofficialby1969althoughnotofficiallyuntil1971,hadlittletodowithHarrison。允儿还知道列侬和麦卡特尼关于金钱和权力的争执,以及大野洋子和琳达之间纠缠不清的问题。

白宁向允儿推荐《挪威的森林》,允儿没有买到,后来看到书店有卖村上春树的同名小说,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允儿决定在暑假看完。

点点找来伍佰的专集,给允儿听《挪威的森林》。允儿觉得那个男人始终在哭,哭得撕心裂肺。

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伍佰带着哭声的唱腔,歌声里有流水的悲伤。每当这时我都会把头埋在手心里或者钻到被窝里,听那个男人在哭泣。

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会放很多英文歌,Westlife、Backstreetboys、野人花园,含糊不清的暧昧。有时候看歌词上纠结在一起的英文字母,会感到刺眼的疼痛,但是只要看到卷子上满满的数字和线条就很满足了。

那一阵子,很多孩子在校园里传唱英文歌,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怀旧。然后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乐队,像中性隐士、罗克塞特、柏林乐队。我会为一盒磁带跑遍整个小城,很疯狂的奢靡。

但是我最最喜欢的歌手是卡朋特,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听她的《YesterdayOnceMore》。她有听着听着就让人泪流满面的暗嗓,给黑暗中的孩子很多温暖,很有沧桑感。后来听她的《AsTimeGoesBy》,也是那样反复地听,一样的感觉。

在一张很小的纸片上,我和XJX谈到过卡朋特,但是已经记不清楚了。我想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模糊,在不尽流淌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