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38236700000074

第74章 “0”岁宝宝科学养育(20)

(3)妈妈辛辛苦苦做好的食物,可婴幼儿只吃了一口便怎么也不肯再吃了,妈妈觉得很生气。 方法:碰到这种情况,妈妈切莫因自己辛苦做了好长时间,为了不白做就非要强迫婴幼儿都吃下去,也许婴幼儿不想再吃是无意的,但妈妈强硬的态度会给婴幼儿脑海中留下很不好的记忆,下一次或许连一口都不会吃了,由此造成添加离乳食品的困难。聪明的做法是在大人吃饭时,态度十分和蔼地给婴幼儿先喂一点适合的饭菜,如鸡蛋羹、豆腐、稀粥等,然后看看婴幼儿是否喜欢,如果不喜欢,妈妈不要勉强,过几天再试试,或变换一下口味。这样做既不会给婴幼儿留下不愉快的记忆,妈妈也不用白白辛苦,反正大人可以吃掉。若是喜欢吃,下次再为婴幼儿专门做。

(4)婴幼儿喜欢吃水果,喂起来一点也不费力,但不肯好好吃蔬菜,妈妈担心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利。

方法:水果的口味酸甜,婴幼儿都喜欢接受,因此就把水果作为婴幼儿的首选固体食物,让婴幼儿可以了解到除了奶之外还有很多好口味的食物。但在一开始喂时不能喂得太多,避免使婴幼儿不愿再接受别的口味的食物。蔬菜富含维生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之一,但婴幼儿对蔬菜接受的程度远不如水果或谷类食品,妈妈在制作上就要多下些功夫。可选新鲜深色的蔬菜,做成适龄婴幼儿吃的菜泥,如加一点点盐或几滴植物油便可提高口味,一般婴幼儿都喜欢稍稍带点咸味的蔬菜。蔬菜的种类繁多,选用时最好避开婴幼儿不喜欢的蔬菜。喂时在小勺里先少放一点送进婴幼儿嘴里,若反应不错,就可以再多往嘴里送一些。有时,即使是婴幼儿接受了这种食物,也有可能在头几次会吐出一些,不过吃下去的会比吐出来的多。

如何判别婴幼儿视力发育是否正常

不同时期的视力发展水平

出生:婴幼儿刚出生后第一天,眼睛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最初几天眼球运动没有目的;数天后开始注视灯光,强光刺激可引起闭眼睛。

出生2周:婴幼儿对来自半米远的光线(如手电筒)向自身方向的移动做出两眼向内转动的动作。

出生3周后:婴幼儿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并且能分辨物体的颜色,两眼还能单方向追随物体的移动。

2个月:婴幼儿两眼可追随成人的手,并作长时间的注视。

3个月:婴幼儿两眼不仅可追随移动的物体,并且头部随之转动。

4个月:婴幼儿头部已能抬起,常常看自己的手。

6个月:婴幼儿能坐起,当头和眼随着物体做较大转动时,身体也能随之转动;对于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其他目标,婴幼儿能注视半分钟。

9个月:婴幼儿能注视画面上的单一线条,视力大约是0.1。

12个月:婴幼儿多数会抚弄玩具,能注视近物,可以按父母的指令指出鼻子、眼睛或头发。

2~3岁:婴幼儿视力大约为0.5,已快似成人程度,但此时极易丧失视力。

4~5岁:婴幼儿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8岁:婴幼儿各种眼部反射已经很稳固,视力发育基本结束。

婴儿正常的视觉反应

新生儿有瞳孔对光反应。

妈妈手持手电筒,先遮住婴儿一侧眼睛,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侧眼睛,若被光照射后瞳孔立即缩小,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同法测试另一眼。如果瞳孔不能随光照缩小则为异常。

2个月的婴儿有固视反应和瞬目反应。

妈妈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婴儿面前,若婴儿看到眼前的东西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即为瞬目反应;随后,婴儿眼睛会对眼前这个东西盯一定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固视反应。婴儿再大一些,眼睛能随着他所盯视的东西的移动而移动。

3~4个月婴儿有视运动和眼振现象。

妈妈把一个有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放在婴儿眼前,同时向水平方向移动和转动这个圆筒,此时,观察婴儿眼球是否追随圆筒左右来回转动,如果眼球随着转动即为正常视觉反应。

【提示】

婴儿的视力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婴儿可能提前一些,而有的则稍晚,不要因稍晚一些就认为视力发育有问题。只有出现明显的迟钝才有可能是视力障碍。

如何早期判别出婴儿有视力障碍

观察婴儿的眼球运动,如果眼球有震颤,即眼球左右抖动,则很可能存在视力障碍。

把一个直径10厘米的红色绒团放在距婴儿眼睛15厘米处,1个半月的婴儿,眼睛能随着红绒线团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跟至中线处。4个月的婴儿,两眼能随着红色绒线团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移动180度。

2个月的婴儿,当有人面对着他并逗他,但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触及婴儿身体,婴儿会出现应答性微笑。

4个半月的婴儿,能两眼注视放在桌面上的有颜色的小丸,如糖豆。

【提示】

婴儿如果在4个半月时达不到上述几项检查标准,可能存在视力障碍,必须及早去眼科做进一步检查。

周岁内的婴幼儿言语

言语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之一。它不是婴儿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会的。言语最初的发生过程大约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大致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牙牙学语”

约从2~3个月起,开始“牙牙学语”。其实,婴儿练习发声要早得多,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发声的开始。第一个月里,婴儿的哭声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第二个月里,哭声已经可能有所示意,“饿了”、“尿布湿了”等。婴儿哭时总是吸气短,呼气长,和说话时的呼吸状况相同。从第二个月开始,婴儿在清醒并情绪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会陆续发出一点单音:如a~a、e~e、k~k等。约在半岁左右,婴儿可以发出一些复杂组合音,如ma—ma、ba—ba、na—na、da—da等,它们像某些词,如“妈”、“爸”、“打”、“拿”,但它们尚不具有词的含义。这半年最重要的是在做听和说的语音准备。

第二阶段:开始听懂成人说出的词

婴儿约从半岁左右开始,由于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就在头脑里逐步建立了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的联系。例如,成人一边抬手,一边喊“再见、再见”。同时,另一人把着婴儿的手,让婴儿被动地抬手。经过多次重复练习,婴儿就会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开始,婴儿可以在看到成人抬手,并听到成人说“再见”时,能主动招手。以后,则无须成人抬手,只要听到成人说“再见”,婴儿就会主动抬手。在10个月左右,可以听懂成人说出的少量词的意思。

第三阶段:婴儿自己说出词

婴儿说出词的能力是从模仿成人词的声音开始的。从最容易发音,而又贴近婴儿生活的那些词开始。常见的词是“妈妈”和“爸爸”。因为这两个词的发音都比较容易,而它们分别代表的又是婴儿最亲近,最常见的人。相反,代表爸爸、妈妈的另一些词汇,如父亲、母亲、爹、娘等,由于发音难度增加等原因,则不是周岁内婴儿所能掌握的。

为了促进周岁的婴儿言词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给婴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听、说的机会。从牙牙学语时起、父母就可以和婴儿“说话”,虽然尚听不懂成人说的话的意思,但是却听到了语音,看到了成人发音时的口形,这对婴儿以后的语音练习,乃至主动张口说话都有积极作用。当婴儿自己能发出词的声音后,要多鼓励婴儿说。在可能的范围内,拒绝婴儿单凭手势和表情提出的要求,而鼓励他加上词。在婴儿生活的第一年,也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语音训练和说话练习,但由于可能进行专门训练的时间较短,基础亦较弱,因而必须适度。相比而言,丰富生活中的语言环境,加强生活中的语音和言语交流要更重要一些。

11~12个月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男婴9.77765女婴9.28756发育

大天门开始关闭

头盖骨是由数块骨头组成的,新生儿期这些骨头还没有完全结合,留有空隙,叫做囟门,也就是天门。其中头顶前面的叫做大天门,后面的叫做小天门。

随着孩子的成长,出生时处于开启状态的大天门,空隙会逐渐扩大,到孩子出生11个月以后会逐渐关闭。

11~12个月的小儿有什么特点

婴幼儿在这个月龄中可以由成人搀着走。拉着双手或一只手,腿就能迈步。走得早的婴儿,已能撒开手摇摇晃晃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