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38230100000024

第24章 谈判口才的实用技巧(2)

几个月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次谈判。这样,美国公司老板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就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仍然如此,两国公司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便解散谈判团,封闭所有的技术资料,以逸待劳,等待至少半年后的最后一次谈判。

没料想,通牒发出仅几天后,日本便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的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团成员召集起来。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协议书的拟稿交给美方代表签字。这使美国人迷惘了,最后勉强签了字,当然其中所规定的某些条款要明显倾向于日方。

日本人采用“装糊涂战术”,在了解美方的意图后,一鼓作气制订了详细的方案,趁美国人放松警惕时,突然出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6.谈判桌上尤需情感投入

行动漂亮要比言论漂亮好得多。

——史美尔斯

如何在一些交涉事件中以私人的立场谈判?我们可以用例子来解释。

例如,你在6个月前就想从郊区搬到城里,因为昂贵的房租,你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房子。在毫无止境地寻找之中,你获知有栋公寓正符合你家庭的需要,只是这唯一待租的公寓,已有30个人登记在你之前准备承租,你希望从名单中的31名变成第一名,你要如何做这件看来不可能的事呢?如何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呢?

直接找房东面谈,避过大厦管理员,房东才是最后决定的人。带着全家大小一块儿去,事先指导小孩的行为,穿着合宜,态度合理,没有哪个房东喜欢行为怪异的房客,也不认为理想的房客是模型化的家庭。

重点是要合情、合理、稳重,这才是房东所喜爱的房客。要记住,房东不仅出租房子,同时也在选择一家在签约期内必须相处的邻居。基于过去的经验,房客的重要性,甚至会影响到房东自己的生活。尽你所能地去了解他及他的家庭,同时使他放弃房东的身价,以“私人”立场来看你,了解你。客气地向他要求看看出租的公寓,若是他答道:“非常抱歉,在你前面还有30个人在等着。”

别被难倒,告诉他你是从远处而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他说:“我知道我的机会不大,但是,可不可以让我们看一眼,也好让我们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

即使你无法看到房子(或许尚有人居住),试着使房东让你看看相同格局的房子,至少可以看看他住的房子。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你的诚恳,运用各种策略,以获得对方的首肯。

自此之后,只要你经过附近,就去拜访他。即使他告诉你没有什么机会,还是要与他保持联系。

当房东与你交往一阵子之后,相对地付出许多时间对他诉说你的状况,让他给你些建议。详细地介绍你的公司、职位、工作时间、兴趣、嗜好等,不断地告诉他你的情况,让他了解你的家庭就像了解他自己的家庭一样清楚。

基于对你的需求有了了解,在有空房出租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当然他会看看等待的名单,但是,只会看看名单上的一个名字。名单的名字除了是个记号之外,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他现在的选择是将房子租给一个一无所知的房客,或者是把房子租给你,一位他已“熟悉”的房客。

你所获得的租房机会从第31跃到第一。你租到房子是因为房东相对投下的时间以及他对你的认识,你已完成了“公事私人化”的过程。当然,这只有在房东有绝对的支配权力之下才能奏效,否则你必须使用别的谈判技巧。

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谈判中运用技巧进行适度的感情投资,也许你会化险为夷,获得成功。

7.排除万难直奔主题

谈判结束的时间称之为“死线”,死线对谈判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让步往往在这个时候才会发生。在这一阶段,谈判者通常采用软磨硬拖的口才战术,往往使一些有经验的谈判对手就范。

强忍等待

一位美国石油商曾这样叙述沙特阿拉伯石油大亨亚马尼的谈判艺术:“他最厉害的——着是心平气和地重复——个又一个问题,最后把你搞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把自己的祖奶奶都拱手相让。”

当你通过调查,把握住对方急于达成协议的心理时,就可采用这种疲劳战,迫使对方让步。

美国人曾在与一个小国的撤军谈判中尝到了“疲劳轰炸”的苦果。在谈判中,小国表面上装出无期限的样子,事实上他们也是有期限的,因为他们知道美国正处在总统竞选的关键时刻,不愿把战争无限期地拖下去,所以故意作出漠不关心的姿态。在谈判桌上,他们强忍等待,先用软话稳住美方,又用一些无关痛痒的絮语闲言消磨谈判时光,眼看美方再也没有精力耗下去了,最后,抓住这大好时机狠狠“要价”,美方终于被迫作出让步,达成了停战协议。

假装糊涂

糊涂产生智慧,“软弱”也是一种力量。紧扣“死线”的第二着就是假装糊涂,即在谈判之初多听少说,“明白”也说“不明白”,“懂”的也装“不懂”,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对方层层加码,以满足己方需要。

在一场保险索赔的谈判中,代理人运用装糊涂的策略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了多于原损失3倍的赔偿金。请看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理赔员的对话:理赔员广……第一个出价只有100元,你看怎样?

代理人:鼻子哼,表示不信。

理赔员:再多点,200元怎么样?

代理人:再多点?根本没有多!

理赔员:那么好吧,300元怎么样?

代理人:300元?哎,我不知道。

理赔员:好吧,400元。

代理人:400元?哎,我不知道。

理赔员:好吧,500元。

代理人:500元?哎,我不知道。

理赔员:好吧,600元。

代理人仍然重复着“哎,我不知道”,这句话奇迹般地发生了作用。当然,这神奇的一着也不能无限制地使用下去,也应见好就收,最后,索赔款定为950元,原客户只需索赔300元。

8.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谈判的过程是智力、技能的竞争。受到人的思想情绪、谈判内容、周围情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谈判的过程一般来说总是复杂多变的,节外生枝、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因此,谈判中特别是开始时,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这就是说,你在与人交谈中,有些话要尽量避免说死,使说话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能说“满口话”,以便给自己留下可以进退自如的余地。否则,容易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运用模糊语言是谈判中经常使用的留有余地的重要手段。模糊语言灵活性高,适应性也强。谈判中对某些复杂的论点或意料之外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时就可以运用模糊语言来避其锋芒,以争取时间做必要的研究和制定对策。比如对某些很难一下子做出回答的要求和问题,可以说:“我们将尽快给你们答复。”“我们再考虑一下。”“最近几天给你们回音。”这里的“尽快”、“一下”、“最近几天”都具灵活性,留有余地,可使自己避免盲目做出反应而陷入被动局面。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在产品销售、原料购置过程中,相互竞争的情况已是司空见惯。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就必然面临选择哪一个确定对象的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谈判就又有了“探测器”的功用,此时说话留有余地就更显得重要,它可使企业进退自如,获取更大的利益。

某服装公司新设计的冬装款式新颖别致,一上市就十分抢手。因此准备购进一大批原料大批生产。消息不径而走,很快就有本市和外地的几家毛纺厂的推销员来厂洽谈生意。该公司也有意先派出采购科的一般人员与之接触。在洽谈过程中,一方面先了解各厂的情况,暂时不定案,而以“贵方的意思我——定转告公司上级,只要品质可靠、价格合理,我想是会被考虑的”之类的话来作答。通过洽谈,在摸清情况、反复权衡的基础上确定了其中的一家,原料质高价廉,仅此一项就让公司获利不小。

在商业谈判中,为使自己进退自如,还常采用卖方叫价提得高些,买方出价有意低些的方法。一次联邦德国某公司来中国推销焊接设备,一套设备对方先报价40万美元。声明这是考虑到初次交易为赢得信誉而出的优惠价。但经我方再三讨价还价.最后以27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生意谈成的时候,对方经理又做了一个夸张的仰头喝药的动作,开玩笑地说:“27万美元卖给贵方,我可是大蚀老本了,回去怕要服毒自杀了。”事实上,该公司的这种设备曾多次以二十几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过,首次报价40万以及他的声明和玩笑,都不过是虚张声势,给自己留下足够余地的一种手段。

谈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谈判称作一种艺术,那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手段只是谈判整体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项谈判要获得成功,还须有赖于谈判者本人渊博的知识、灵活清醒的头脑、惊人的洞察能力和处事果决等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