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38219800000034

第34章 让孩子像雄鹰一样机敏过人(1)

他才能保护自己

机敏过人,所以化险为夷

生活,并不是像我们给孩子讲的童话故事里那样,永远是幸福美满的。生活之中,也会有荆棘密布的小路,也会意想不到的险境。这就需要孩子有智慧,机敏处事。有时聪明的人不仅会在危难的过程中自救,可能还会在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化险为夷。

司马光就是这样的一个聪明孩子。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但是真正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还是一件事。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司马光就是凭借这样的智慧救得了同伴的性命。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些危险的处境,需要孩子动脑筋,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那是阳光灿烂的下午,上五年级的维吾尔族小姑娘玛丽娅,放学后背着书包往家走,蹦蹦跳跳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在不远的前边,五个邻班的男生正在嬉闹:一个男生摇晃一根细绳,身边一个男生伸手去抢,两个人突然大叫一声倒在地上。这是,另外三个男生相继冲上去,想把同伴拉起来,确同样惨叫着扑倒在那里。

玛丽娅愣住了,她不明白男孩子们在玩什么把戏。她走近一瞧,那五个男生一动不动,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惊恐万分,好像在拼命挣扎而又难以逃脱。

“你们怎么啦?”玛丽娅尖叫着,就要冲上去救他们。刹那间,她发现了男生们身边有一根刚刚被风刮断的电线。

玛丽娅的心狂跳起来,她突然明白了,五个男生触电了!她急切地思索着,一遍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玛丽娅虽然只是小学生,但它已经学过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她知道如果自己冒失冲上去,会和那些男生一样触电,不但救不了同伴们,连自己也要丧命的。她想起老师讲过橡胶、尼龙、木头等物体是绝缘体,可以避免触电。在紧急关头,上哪儿去找这些东西?她急得双手直拍身体,忽然转忧为喜:我不是穿着尼龙裙吗?

说时迟,那时快,玛丽娅迅速将尼龙裙揉成一团,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过去,又小心翼翼地蹲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时刻,稍有不慎,便会触电身亡。为了五个小伙伴的生命,玛丽娅毫无退缩。终于,她用厚厚的尼龙裙将电线包住了,又用全身力气猛地一扔,将致命的电线从同伴身上拉开了。

五个男生得救了!当他们清醒过来,简直不知该怎么报答玛丽娅好。

玛丽娅像个大姐姐一样认真地说:“要记住和应用学过的知识,学会保护目己喇!”

可见,在这样的一个女生临危不乱的智慧下,五个男生的性命才得以从危险中逃脱。有时智慧,是我们生命中可以化险为夷的金钥匙。这种机敏,也是能使人摆脱自我的艰难处境的救命绳索。

在战国时代,楚国名将伍子胥,因遭陷害,被迫逃离楚国。不料,逃到楚国边境,被守卫的士兵抓住了。伍子胥无奈,心生一计,对士兵:“楚王搜捕我,是因为我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现在宝珠已被我弄丢了,你要不放我走,我就说是你们把宝珠抢去,吞进肚子里了。”那士兵一听,害怕楚王会剖腹取珠,只好放伍子胥走了。

后来,伍子胥报了杀父之仇,还帮助吴国建立春秋霸主地位,成为一代著名的军事家。试想,如果伍子胥没有当时面对士兵的机敏做法,他又怎么可能会有后世的诸多成就呢?

有时,我们在讲智慧就是金钱,智慧就是力量的时候,我们也同样要正视这样的事实,智慧同样也是我们转化危险的方式。所以,我们的孩子需要机敏,需要临危不乱的判断力,需要懂得在危难中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也应该学会适时帮助别人摆脱危难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说有些人天生幸运,总能化险为夷。其实,人的一生中幸运之星不会永远青睐同一个人。在这种种的化险为夷的背后,却是一种智慧的彰显。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可以拥有永恒幸运的人。

愚钝无比,终将难逃失败命运

在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如果一个人不认真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就难免落入愚蠢的境地。许多出现在他身旁的优势,最后也会变成一种劣势。让别人为之惋惜。我们需要让孩子懂得生活,就是一个宝藏,也需要用心挖掘,才能得到珍宝。而不用心的人,可能遇到了珍宝也不会识别,最终碌碌一生,无所作为。

相传有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天生一双飞毛腿,跑得特别快,经常以此在人前夸耀!一天,他家被盗,贼人得手后慌忙逃走。

他紧追不舍,高喊道“别跑了,你跑不过我的!”

一会儿,他果然超过贼人,但仍然一个劲跑下去。半路上有人问他干吗跑得这么急,他说追贼人来着。

人们问他:“贼呢,往哪儿跑去了?”

他得意地说:“我早就超过他了,瞧,现在连他的影子也见不着了。”

此人就是一个有着常人没有的能力,然而却是心机淡薄,不知天高地厚,只顾得自我得意春风,更容易忘乎所以。结果,最终也是没有什么收获。中国古代也有描绘这种不善于用心的人的故事:从前,有个叫猗于皋的人听说尾勺氏养了一只豹子,非常擅长捕猎,不禁十分羡慕。他想,要是我也能有一只豹子来帮自己捕捉动物,那该有多好!于是,他不惜用一对上好的白璧的代价将尾勺氏的豹子换到了手。

猗于皋得了豹子非常高兴,他大摆筵席,邀请朋友来喝酒庆贺。酒过三巡,他把豹子牵到院子里让朋友们观看。这头豹子果然长得勇武极了。金黄色的皮毛闪闪发亮,又小又尖的耳朵直竖在头顶,两只眼睛光芒四射,四肢直而长,走起路来轻盈而矫健。猗于皋得意地向大家夸耀说:“你们看看我这头豹子,多强壮、多勇猛!它的本领可高强了,没有它抓不到的动物,我就指望它帮我了!”

从此以后,猗于皋特别宠爱这头豹子,待它非常好。豹子的脖子上套着镀金的绳子,还系着饰有美丽纹彩的丝绸,天天都有新鲜的家畜肉吃,过的简直是达官贵人的生活。猗于皋常常一边抚摸着豹子的脑袋喂东西给它吃,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豹子啊豹子,我如此厚待你,你可不要辜负了我的希望啊,哪一天,你才能对我有所回报呢?”

有一天,一只大老鼠从房檐下跑过,猗于皋吓了一跳,急忙跑过去解开豹子,叫它去扑咬老鼠。可是豹子漫不经心地瞧了老鼠几眼,又去做它自己的事了,完全置之不理。猗于皋非常生气,指着豹子大骂道:“难道你忘了我是怎么对你的吗?竟然这样回报我!下次你再敢这样,我就要不客气了!”过了几天,又有老鼠跑过,猗于皋又让豹子去扑。豹子似乎忘了猗于皋的警告,仍旧无动于衷。猗于皋这次真的大动肝火,他愤怒地取过鞭子狠狠地抽打豹子,边打边骂:“你这没用的畜生,只知道享乐,什么事也不愿做,白让我对你好了一场!”豹子又痛又委屈,大声嗥叫着,用哀求的眼神看着猗于皋,好像是希望他体谅自己。可是猗于皋根本不顾这些,更加用力地鞭打它,豹子身上凸起了一条条的血痕。

此后,豹子的生活一落千丈,猗于皋用普通的绳索换下了镀金的绳子,把豹子关在牛羊圈里,每天只给它酒糟吃。豹子每天沮丧得流泪,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猗于皋的朋友安子听说了这件事,赶来责怪他说:“我听说巨阙宝剑虽然锋利,但补鞋却不如尖利的锥子;锦绣丝绸虽然漂亮,但用来洗脸却不如一尺粗布。花纹美丽的豹子虽然凶猛,但捉起老鼠来却不如猫。

你怎么这样蠢,为什么不用猫去捉老鼠,放开豹子去捕捉野兽呢?”猗于皋高兴了:“对呀!”=于=是他按安子说的去做,很快,猫把老鼠全捉完了,豹子也抓来了许许多多野兽,数都数不清。

可见,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适时的利用自己的才能,才会事半功倍。千万不可以用大炮打蚊子,只会浪费才能。在有些情况下,还会酿成大笑话,例如孩子们从小就听过的笨人喝汤的故事。

有一个笨人,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动脑筋、不加思索,常常做出一些糊涂事惹人家笑话。

有一次,他在家里熬一锅菜汤。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试试咸淡合不合适,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汤出来尝。这人喝了一点汤,咂了咂嘴巴,觉得似乎淡了一些,就随手把装着剩汤的木勺放到一边,抓了一把盐撒到锅里。这时,锅里的汤已经加上盐了,而木勺里的汤还是原来的汤,他也不重新舀上一勺,又拿起原来的那勺汤来尝。尝过以后,他奇怪地摸了摸脑袋,又皱了皱眉头,自言自语地说:“咦,明明加过盐了,这锅汤为什么还是这么淡呢?”于是这个人就又抓了一把盐放进锅里,但他还是没有觉察到自己究竟在哪里出了差错,仍旧还是去尝勺里的汤。勺里的汤自然还是淡的,他就又以为锅里的汤盐放得不够,于是又往锅里拼命加盐。

就这样,木勺里的汤始终没有更换过,他也重复着尝一口汤、往锅里加一把盐的过程,也不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满罐盐经他这么一折腾,已经见了底了,可他还挠着头皮,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今天真是活见鬼了,为什么盐都快要加完了,锅里的汤却还是咸不起来呢?”

孩子听完这个故事,也许都会笑话这个笨人通过没有加盐的汤来评定加过盐的汤。

在现实的生活中,这样的荒唐事情,也许不会发生。但是,这些事情背后的不善于用心生活的状况,处处彰显,迷失目标的状况,却是时时处处存在的。这种不动脑筋、愚蠢的表现,往往会把已经踏入成功大门的孩子,拖入了失败的谷底。

传授识入技巧,让孩子远离危险

孩子的童真是美好的、纯洁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的确应该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所警惕,孩子的童真固然重要,但不应该盲目地什么都相信。这样在他们长大以后会很容易被伤害。这样并不会使一个还在对世界有着美好的憧憬的孩子没有了童真,而是让他们更加远离危险。

危险往往在家长不经意之间就来到了孩子身边。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孩子懂得辨别好人坏人,懂得自我保护。下面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周末的下午,爸爸带着儿子外出,回家路过菜场,照例把车停在规定的车位。自己进了菜场,儿子自己一个人在车上玩游戏。这个菜场所在的一条街可以说是附近最热闹的一条准“步行街”,人流极大,当然,包括了各式人等。等爸爸提溜着几棵小菜从菜场出来时,不晓得这几分钟里孩子经历了他生平第一次“劫难”!

据孩子事后回忆,事情是这样的:一金发男子从正面过来,看到驾驶座位没人,就拉开驾驶员这边的车门。由于天气热,这位爸爸走时连车窗也没关上,这也让坏分子对车内情况一览无遗。此人拉开车门后就在扶手箱等处乱翻,孩子先是傻了,没明白怎么回事,然后从他的乱翻的动作中,他估计自己可能遇到坏人了,就对他大喝几声:“你干吗?!”

坏分子根本不理睬,看见孩子手边的游戏机,立马夺走,又见到家长的包包,也要抢走。孩子一下子确定了这个金发男子就是来抢东西的,于是死死拽住包,又喊:“你干嘛!”坏分子见抢不下来,走人了。

但是事情没有就此结束,更猖狂、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这人走后竟然又纠集了几个人再次走到车边,想继续“扩大战果”。而这位小朋友在他走后立即关上窗户,锁上车门,把自己锁在车里,并开始放声大哭。坏分子们见拉不开车门,又敲了几下,引起了不远处联防队的注意,便迅速逃离了。联防队的便衣开着助动车去追,但坏分子钻小区后逃走了。

父亲购物出来后,见儿子一直在车上大哭,看到自己后孩子哭得更凶了。报案后,父子俩开车去附近的警署做笔录。到达警署时,孩子已经平静了。做笔录时,这位机智的小朋友也受到警察的表扬。

可见,危险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时候慢慢地接近孩子的。我们要应该适时的让孩子了解这个社会中的潜在危险。不能因为怕孩子幼小的内心失去了对世界完美的影响,而一直蒙蔽孩子的双眼。这样,当孩子遇到危险时,孩子也无法识别坏人,也无法进行机智的自我保护,最终会陷入到无法想象的糟糕境地之中,甚至会有生命的危险。这才是我们所有的家长最不希望的状况。

所以,在平日里,我们应该加强孩子的防范意识。懂得识别危险情况,远离危险情况。我们要抓住各种契机向孩子渗透安全、自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