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38198000000011

第11章 众生是佛,本尊即我(4)

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指导下,走遍印度,主要是南印度各地,“有学无类”,拜访了110多位善知识(经中直接描写52~53位)。这些善知识职业不同,本领各异,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童子,据说还有奴隶和婆罗门。最后,善财童子回到文殊菩萨身边,文殊又劝他求见普贤菩萨,行普贤行,终于在自身之中,乃至在自身一一毛孔之中,都清清楚楚地发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一切佛土,遂发大菩提心,修无上道,志愿成佛。

文殊这样世世代代教人修道成佛,为诸佛之母,万佛之师;释迦牟尼也是文殊的弟子,受文殊教化才得成佛。现在文殊化身为菩萨,帮助释迦牟尼弘教。相传中国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和尚(557~640),就是文殊的化身。

三、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如来最后说法为涅槃经,说常乐我净,可以归人有部。

涅槃经分大乘小乘。大乘的叫《大般涅槃经》、《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也简称《涅槃经》。小乘的也有叫《大般涅槃经》的,内容跟小乘《长阿含经》中的《游行经》一样。

涅槃也有大乘小乘之分,前文已略有介绍。从话头上看,涅槃是相对于生死而言,属于对法。对法就有生灭,比如以涅槃除生死,除生死得涅槃。除就是灭,得就是生。因此是“涅槃生,生死灭”,属于生灭法。所以涅槃还在生死之中。要想涅槃真的不生不灭,了生脱死,则涅槃必不可得,必不可生,可生可得者必非涅槃。因为可得可生之法,必有得法生法者和所得所生之法,还在对法里头,不得解脱。龙树在《中论》里破一切对法,也破掉了涅椠。破掉了对法的涅槃,才是真的涅槃。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本来就没有生死之法可得,没有生死之法可破;一切法本来涅槃,所以涅槃也不可得,不可破。龙树之破,即非破也,龙树如是而破,如是而立。龙树是以破为立。真涅槃不可说,龙树不说涅槃,是名真说涅槃。

这是《金刚经》的逻辑,有金刚不坏之神力。

有人认为龙树破坏一切,还是落在一边,所以仍然主张说法。涅槃还是要说,如来还是存在。不过可以认为龙树以不说为说,是名真说;反过来,以说为不说,是名真不说。可能就是这个意思,世尊在灭度时才对大众说他49年未说一个字,没讲一句法。临涅槃时,世尊说佛性常乐我净,涅槃“常乐我净”四德,以纠正“无常、苦、无我、不净”的流弊,也是对机说法,所以也是对法。对法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乱讲是不对的。如来说,好比良医,对症下药,就是良药;庸医不看对象,以为世上真有所谓良药,或者认为良医所用,都是良药,拿来就用,结果一切药都成了毒药。药性本空,非好非坏。如来说法,也是这样,看人说话,因材施教,并无教条或一定之规。然而又并非不定,不定之中,也有定法。真法不落言诠,对法之中,自有不对之法,意在言外者也。所以即使在这本《涅槃经》中,如来也说“诸佛世尊永不毕竟入于涅槃”。这等于说,涅槃经就是《不涅槃经》。因此,世尊于涅槃会上,广说涅槃四德,实际上也无所说。当中国的慧能讲“佛性是无常”以解释涅槃经时,恐怕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当时行昌就问:涅槃经讲佛性是常,您怎么说佛性无常?慧能回答说:我说的佛性无常,跟经上说的佛性常,是一个意思。这就是妙解经义,得其神髓。

得其神髓,就能理解为何世尊在灵山会上对大众说:“我灭度后,如果谁说如来灭度,就不是我的弟子;谁说如来没有灭度,也不是我的弟子。”

这就要求我们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因地制宜。

一切法都是如此,并非佛法的特殊要求,也可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或说佛法即非佛法。既然这样,死抠经典就不行。死抠经典,把法讲错了,讲歪了,不是经典的错,是讲经人的错。如来说了:这本《涅槃经》,时机不对,莫说;国度不对,莫说;人家不请不问,莫说;此外,莫以轻心说,莫处处说,莫自我赞叹而说,莫轻蔑他人而说,莫糟踏佛法而说,莫掺杂世法而说。对说法人有很高的要求。

除了佛性常乐我净,涅槃常乐我净,《涅槃经》中另外两个重要思想就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和“一阐提人都得成佛”。

据说在中国,《涅槃经》还没有翻译完的时候,道生就根据法显已经译出的少数经文,主张“一阐提人都得成佛”,遭到许多人的非议。他们说:一阐提人是大坏蛋,善根断尽,怎么能成佛。结果,昙无谶译出全部《涅槃经》后,大家看到其中果真有这种说法,就明白道生是“孤明先发”,很敬佩他。而《华严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命题,也蕴含着“人人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的命题。主张一阐提人都得成佛,首先就得认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不过,从“都有佛性”却不一定能够得出“都能成佛”。这些问题,在中国当时的佛教界有过热烈的讨论。仅此一端,就可见《涅槃经》在中国反响之大,据说《涅槃经》在印度流传并不广,远远不及中国。中国儒家孟子早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性论,这种精神一旦跟《涅槃经》的两大命题相遇,很容易一拍即合。

如来说,《涅槃经》的思想是秘密之藏,以前从来没有说过,因为怕说早了反而成了毒药。这么说,《涅槃经》也应当归在秘密部里面了。可见显和密也是对法,具有相对性。它们相互融含,不可死执。一切法本来涅槃,一切法都是华严法界,一切法都是妙法莲花。

四、法华经——我诸弟子,人人作佛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讲的法亦空亦有,妙不可言。虽然如此,还是不妨讲讲它的妙处。

1.导师劝众弟子做佛,而且一一为弟子授记:某某弟子,于何时何国成佛,佛号何名,佛土如何美妙,成佛后弟子如何众多,等等。这一条很伟大,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通过努力,必将成就最伟大的事业,而不是说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特权者,指挥一切,旁人只能仰其鼻息。佛陀讲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在主张人人都可成佛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涅槃经》表达了这个思想和信念,《法华经》更是如来亲自为弟子一一授记,记其未来必定成佛。从教育学上讲,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当老师。不想当老师,就很难学好,进度也不快。教然后知不足。正如英国物理学家玻姆,年轻时想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时不知如何下手。有人建议:最好写一本关于相对论的书。还没有下手学,就计划写本书,是否太狂妄?可是当过老师的人就很明白:老师要把知识讲给别人听,自己就得学好。有了这个压力,学习效果就是不一样。教学相长,不想当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必须有最远大的理想,才能有最好的学习效果。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好的学习方法和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也一定是最高的财富。——这是第一妙。

2.所传的是善知识,所以不怕弟子学了之后,反过来把师傅吞掉。

好比猫,教老虎本领,必须留一手,上树的诀窍绝对露不得。老虎翻脸不认老师时,猫老师噌的一声就上了树。佛陀惟一的愿望却是弟子们全都跟自己一样出息。这种知识,用知识产权是保护不了的,也是不能用产权去激发人们研究的。可见,最好的知识并不需要产权保护。这恐怕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研究的一个“不传之密”。——这是第二妙。

3.给弟子开课,也讲究方便。手有妙法,需要妙传。不怪弟子学不好,不怪弟子笨,只怪自己没有妙法,不会妙传。法法平等,一法妙,则一切法妙。不怕有法不妙,只怕自己想得不妙。如今都知道电脑妙,可是人脑这个妙,人心这个妙,才真是妙不可言。一切天堂地狱,都有人心来造,怎么能说不妙。知识经济要求逐步揭开人心的秘密,善知识在那边等着。如来说法,对求声闻果的,说苦集灭道四谛;对求缘觉果的,说十二因缘法;对想做菩萨的,说六波罗蜜。其实统统都是引人人于惟一佛乘:教人发现自己本来的无限光明智慧的本性,自我实现,成就佛果。如来说——时机成熟,现在可以讲《妙法莲华经》了;告诉你们,40多年来我讲的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法,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大家最终成佛;我只为此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我只有惟一佛乘;原来分开做三分说,那是权宜之说,是因为生怕你们不信,不相信有这么大的好事;其实每一分都是佛乘,都实实在在,所以三乘也不是权说,都是实说;不久我就该人于涅槃,实话实说了吧,现在正是时候。——这是第三妙。

说此三妙,也就够了。其余妙处还多——比如,如来说法之前,5000弟子从座而起,礼佛而退,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又比如,文殊如何教化释迦牟尼和过去诸佛,如何培养无数菩萨声闻成佛;一般人眼中的坏家伙、专门给释迦牟尼捣乱的提婆达多,如何在过去世作为大智慧仙人帮助释迦牟尼修道,释迦牟尼如何授记提婆达多未来必定成佛;8岁龙女如何于弹指之间,变成男身,刹那成佛;释迦牟尼如何在无穷过去世早已成佛,此番如何来人间示现出生、出家修道、成佛、******等相——其中妙趣横生之处,不可穷尽,此不一一。

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过。此经是中国智颉所创天台宗(法华宗)的主要经典。经中说法亦空亦有,归人亦空亦有部可以。

五、净土经——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人间对于净土的向往,由来已久。

由于找不到净土,大学者可以投湖自杀;为了寻求净土,大富豪可以倾家荡产,遁身山林。许多人说,如今商品经济,只剩下学校这一片净土了;也有人说,不,学校也被市场污染了。然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释迦牟尼得道弘法,都跟当时的商人有不解之缘。

人间净土果真荡然无存了吗?

真正的净土到底在哪里?

究竟有没有净土?

我们可以看看佛家的净土五经,或净土三经。

净土五经——

(1)《佛说阿弥陀经》——净土三经之一

(2)《佛说无量寿经》——净土三经之一

(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三经之一

(4)《楞严经势至菩萨念佛章》

(5)《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可见,《楞严经》和《华严经》也跟净土关系密切。

从佛典看,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乃至一一尘沙、一一毛孔,都有无量无边佛土。佛说,将三千大干世界碎为微尘,每过十亿佛土用笔点一粒微尘,点完这些微尘之后,十方佛土也点不穷尽。一一尘沙一一毛孔中美妙佛土亦复如是,超越时空,无边无际,不可穷尽。诸佛之国土,严净相好,叫做净土。

何名为净?用般若之智观照,一切法不垢不净,名之为净;心净则国土净。一切秽土,都是如来清净国土,本无净秽,随众生心念净秽不同,而显净土相、秽土相。如是,则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东方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以及通常所说的释迦牟尼佛的娑婆秽土等等,都是同一的清净国土,不垢不净,一尘不染。由此可见,《般若经》跟净土的关系同样密切。

又如《法华经》中,世尊广说此娑婆世界净土之相,并以无上神通之力,迎接他方大佛来此娑婆世界聚会,一时间,平日那个娑婆秽土忽然国土平正,遍地琉璃,七宝庄严,与西方极乐净土等同无异。可见,《法华经》跟净土缘分也不浅。

所以如来说净土经时,极赞净土经为最上最妙之经,如来所说一切诸法,统统归入净土经中。如是而观,则一切经无非净土经。所说成佛,也就是成就佛土。诸佛法身无边,周遍十方世界,何处不是佛身,何处不是佛土。

于是有《佛说阿弥陀经》,以广长舌相,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等,演说西方极乐世界绝妙功德,令其渴仰,愿生西方;并教以持名念佛无上方便法门,导其往生;佛说法时,十方一切诸佛同共称赞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人念佛时,口中念佛,心中想佛,口念心念,念念不忘,佛在心中,心则是佛;心若是佛,人则是佛;念佛者成佛,因此念佛就是佛念,自佛念自佛,念出自心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说:众生日夜念阿弥陀佛,我日夜念众生是佛。

于是有《佛说无量寿经》,广说西方极乐佛土种种差别之相,所谓上中下品。上品之中,又有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三品。中品下品,也各分三等。根据念佛者心念清净程度的不同,往生西方世界的品位也不同。以此激发修道者的上上心,最清净心。阿弥陀佛成佛之前,发下48大愿,终于成就此一上妙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前来学习。可以说这是阿弥陀佛弘愿成就的一所佛学院,十方诸佛都送他们的弟子前往修学。考试的办法就是看谁念佛念得如何。念得最好的必定生于阿弥陀佛身边;其余依次往下安排。有人说净土经讲究他力,所度众生最广,其实净土诸经对于自力的开发,也是最上等的方便法门。试想一个人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念相继,这个人该有多么大的自身神力。所说他力,也并非虚言。不过一切诸佛所说他力,即非他力,正是众生自身之力。以诸佛救度之说,成就一切众生自我救度之功,诸佛说法乃能妙用如是。又一切诸佛法身无边,怎么不在一一众生身边身中?阿弥陀佛怎么会身子小到只能出现在上上品国土中?由此可见,即使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也是弥陀和众生共力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