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①。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②。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译文
已经有了知识,还认为自己无知,最好。无知,却自以为知道,这是错误的。
只有把这种错误当做错误,所以才不会犯错误。
圣人不犯错误,因为他认识错误是错误,也就不犯错误。
注释
①“知不知,上。”“不知”是意动用法。“上”也是针对有知说的。
句谓,已经有了知识,还以为没有知识,这是上等的有知。人认知世界是个无穷,《庄子·养生主》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有尽的,而知识却是无尽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清醒地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并没有认知的领域,这个领域比自己已经谁知的领域大得多。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知识放在一个合理的限度里,这才是清醒的、正确的,所以才是上等的有知。
②“圣人不病”四句,意思是圣人不犯错误,因为他认识到错误是错误;能认识到错误之为错误,也就不犯错误。
解析
老子认为,“自以为是”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其表现是刚愎自用。老子认为,只有真正自知,人们才不会固执己见。老子说“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意思是知道自己的无知是高明的,而强不知以为知就是弊病了。老子针对当时的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病态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在对这些病态的人作了剖析之后,又将圣人的“不病”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以此进行对照。老子说圣人没有毛病的原因,是圣人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长此以往,他也就没有什么毛病了。
圣人贵在能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所以圣人日益完善,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和他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在大集体中,若要与他人和睦相处,首先我们必须克服自以为是的弱点。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错了,而他仍要奋力向前,而且自以为自己意志坚定、态度坚决,那么导致的恶劣后果,恐怕比没有目标或犹豫不前更为可怕。这种盲目心理能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刚愎自用带给人的是失败的痛苦,而不是成功的幸福。
刚愎之人常常是狂妄之徒,狂妄的人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而自己也常常因为这种无意而受伤。有一些人,并不一定没有才华,他不能施展才华的原因是太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多少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
刚愎之人,多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多是孤立之人;孤立之人,多是最终失败之人。大凡具有大将风度之人,多具有谦逊的品德,而刚愎之人,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最糟糕的要算是既刚愎而又无能之人,刚愎使他什么都敢于,无能使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团糟。
有时刚愎者尽管心中已感觉到自己错了,但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而这一点最让周围的人受不了。固执是刚愎者的一个手段,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非做不可。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别人都躲着自己。
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必定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面对一个狂妄而骄横的人,我们无需与之理论,时间自会证明他的实际价值,事实自会惩戒他的无知可笑。
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坚持虚心的原则,要明白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策略,才能处处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刚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完美无缺的,因而常常表现得骄横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总是低估对手,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导致判断失误,遭到失败。
故事
无用之用
庄子在《问世》一篇中,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来比喻说明“无用”之为有用。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位木匠大师,来到齐国的曲辕一地旅行,发现有棵巨大的栎树被当成神木祭祀,那棵树极为庞大,树荫下可供几千头牛休息,树干需百人方能环抱,高度不亚于山,在离地面七八十尺之处,有树枝长出,每枝树枝都足以造一艘船,更难得的是它竟长了几十枝。为了一睹神树的风采,来访者络绎不绝,使附近热闹得像个市场。
匠人的弟子们屏息欣赏大树,但师傅却看都不看一眼,便匆忙地走过,弟子们连忙赶上,并问道:
“师傅,自我们拜师以来,还没见过这么优秀的木材,你为何不停下来瞧瞧呢?”
“别打诳语,那块木头一无是处!用它来造船,船会沉没;拿来做棺木,很快会腐朽;做成家具,不久就会坏掉;拿来制造门窗,还会流出树汁;当做柱子,马上会引来蛀虫,你说,它有何用呢?”
大师傅结束旅行,回到家中的那天晚上,大树托梦给他:“你是拿我和谁比较呢?是对人有益处的那些树吧?像梨树、柚木它们的确有用,会结好吃的果实,但也因这些果实,它们的树枝会被折断,会被扯裂,无法享受上天所赐的寿命。它们是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减短了寿命,因自求于世俗价值,反而被践踏。大凡世间之人与物,都为了追求有用,而重复犯下愚蠢的行为。然而,我与它们不同,我一直保持着无用之身,在即将终夭寿的现在,我庆幸自己实践了无用之用。如果我有用,一定早就被砍倒了。”
匠人醒来后把梦中的情形告诉给他的弟子。弟子说:“旨意在于求取无用,那么又做什么神树让世人瞻仰呢?”匠人说:“闭嘴,别说了!它只不过是在寄托罢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神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吗?况且它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与众不同,而用常理来了解它,可不就相去太远了吗?”
爱因斯坦在荣誉面前
爱因斯坦的一个朋友见到他时说:“你的名声太大了,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我听说有两个美国大学生打赌,从美国发出一封信,信封上只写‘爱因斯坦收’,看能不能寄到,后来听说你收到了。”
“对!”爱因斯坦笑着答道:“信收到了,而且是按时收到的,这只能说明邮局工作得好,与我的名声无关。”
192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50岁生日。这天,柏林的住宅中,装了整整几篮子各地寄来的祝寿照片,全世界的报纸都发表赞扬爱因斯坦的文章。而他自己呢?最反感这一片颂扬声,生日前几天,他就悄悄地离开了柏林,到近郊的一个花匠家里躲起来了。
1955年,他的“狭义相对论”已创立了50周年,各国都组织了纪念会,爱因斯坦收到了许多邀请信,但他想,这种巡回旅行对科学有什么价值呢?显然是徒劳的,他对一个会议的发起人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一切哪怕与个人崇拜稍有瓜葛的东西,对我来说总是痛苦的。”
4.希言自然
原文
希言自然①。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②。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③!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④。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⑤。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译文
少言寡语合乎自然。
疾风刮不了一早晨,骤雨下不了一整天。谁能刮风下雨?天地才能刮风下雨。天地都不能使它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学习大道的人,有道的与大道相同,有德的与道德相同,缺失的与缺失的道德相同。与大道相同的人,大道也乐于得到他;与道德相同的人,道德也乐于得到他;与缺失道德相同,缺失的道德也乐于得到他。
注释
①希,少也。句意谓少言合乎自然。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十七章“悠兮其贵言”,均与此相应。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亦与此意同。
②故,犹“夫”也。“故”字常用为承递连词,犹今言“所以”。然亦用作提起连词,用于发端,与“夫”字相同。飘风,狂风。骤雨,暴雨。
③四句意思:飘风骤雨乃天地所为,天地所为尚不能持久,人事更不必说。凡事狂暴骤急则不能持久,欲事久长,只有依归于道。
④故,犹“夫”也。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上句总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后面分析得者与失者。德者,行为得道者。同于德,指得道。失者,行为失道者。同于失,指失道。二句意思是:行为得道者则得道,行为失道者则失道。
⑤“同于德者”四句谓,行为得道者,道也得到他;行为失道者,道也失掉他。
解析
人们必须与道和德相一致才能真正顺应自然,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从自然中受益。
对于统治者而言,少发号施令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自然界的狂风都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平衡的:疾生疾灭、迟生迟灭、有生有灭、无生无灭。
老子认为统治者实施不言之教很重要,他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说明问题,比喻贴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通过大家都熟悉的自然现象来阐释遵循自然规律的大道和大德,告诫我们只有合乎自然法则才能长久,具体而言就是合于自然,合乎自然也就是按照大道和大德来行事,按照大道来行事的人,大道也乐于得到他,愿意和他和谐相处;按照大德行事的人,大德也乐于得到他,和他永远在一起,而不合乎道德的人,道德自然远离他,最后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天地在我们的眼里是神秘莫测的,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即使蕴藏着巨大力量的天地,也必须遵循自然的道德规律,我们无法和天地相比,天地的巨大都无力对抗自然,更何况我们。我们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做到合道合德,才能和大道德融为一体,并从中获得无限的益处;与之相反,如果我们违背大道大德不但得不到益处,而且会受到大道大德的遗弃,和大道大德相背离,必然会遭遇痛苦和灾祸。
人具有主观性,正是这种主观性决定了人类会受到自然的奖惩,当人的行为合乎自然规律时;人就能从自然中受益,一旦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故事
晋文公胜在守诺
官员守诺,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如此才可政令通行。
一天,晋文公同大臣子犯讨论图霸之事。文公说:“如今百姓已逐渐安居乐业,我想使用他们,你看如何?”
子犯答道:“目前百姓虽然安于生计,但还不知道您讲不讲信用,也还不了解信用的作用,因此不宜使用。”
于是,晋文公在平时处理政务中,注意取信于民,并且在伐原的战争中,做了一次守信义的示范。
当年,晋文公帮助襄王安定王室后,周襄王为了奖励文公,赐给晋文公四个邑,即阳樊、温、原、俪予。从而使晋国的土地扩展到了黄河北岸。然而,在襄王赐予的四个邑中,原邑不愿意归顺晋国。不得已,文公只有起兵用武力征服。
晋文公同大将赵衰来到原邑。在此之前,原邑的首领原伯贯欺骗其部下和臣民,说晋兵在收归阳樊时,把阳樊的百姓全部都杀了。原人听后既恐惧又憎恨晋军,共同发誓死守原邑。
随同的赵衰见此情景,对文公说:“原人之所以不服我们晋国,是因为我们与原之间没有信用往来的缘故,君主如果取信于原人,那么原地不攻自然就会归我们了。”
文公采纳了赵衰的谋略,与原人约定,如果三天内晋军攻不下原邑,我们便自动解围而去。同时还向士兵宣布:只围3天,只带3天口粮。
到了第三天,有原人偷跑出来向晋军报告说:“城中已经探知晋军未屠杀阳樊的百姓,准备明天晚上偷偷打开城门,迎接晋军。”晋军一些将领得知这一消息,要求文公等一等再撤兵。文公坚决不同意,说:“信用是一个国家的最大财富,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全靠它。我已经发出3天为期的命令,现在如果不按期退兵,就是失信。如果我们为得到原邑而失掉信用,那就得不偿失了。”
翌日天一亮,文公就下达了撤退令。晋军立即解除对原邑的包围。
原邑民众见此情景,都说:“晋侯宁失城,不失信,真是一位有道之君。”
百姓纷纷在城楼上插上降旗,有的还偷跑出城追随晋军,原伯贯想阻止也阻止不住。晋军退了不到30里,原邑就派人来投降。
晋文公在赵衰的陪同下,单车进入原城,百姓见此,更是欢欣鼓舞。
原伯贯来见文公时,文公以王公卿士的礼节相待,并将原伯贯的家迁到河北。又委任赵衰为原地大夫,兼领阳樊。留2000兵戍守,然后班师回晋都。此次行动,使文公在民众中建立起了更高的威信。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其实,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没有信用也是难以立起来的。因此,靠信义来树立权威,就是一条重要的谋略。靠信义树立起来的权威往往基础更牢固,更具有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