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风情无边:美丽的修炼
38183100000005

第5章 孝顺(4)

可能是婆婆一路整理,我看到棉被叠好了,可是枕头套却没有铺好,可能是她正要铺的时候,看到床头的保险套,一时受到惊吓就夺门而出,除了棉被叠好之外,连房门也忘了关。

晚上我们要上楼睡觉的时候,婆婆叫住我老公,我忍住快要狂泄而出的笑声,快步跑上楼。老公稍后回到房间,笑着说:“你真的把老妈吓坏了。”我说:“她如果不进我们房间不就不会看见了嘛,”老公说:“我也是这样跟她说。”

从此,婆婆不常进我们房间,只是吞吞吐吐老半天,要我每天出门要记得整理一下。其实,婆婆待我极好,但是婆媳间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相处不来才会产生,很多时候是因为习惯不同、观念差异,导致一点点误会或误解,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恐怕问题会日益扩大,而终至崩溃瓦解。

我不喜欢婆婆侵犯我们夫妻的隐私,虽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如果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是每天回家看到整齐的房间就生气,晚餐吃饭时也绷着脸,不只自己难过,全家人也觉得莫名其妙。

可是这种事情也不能明说,会伤她老人家的心,其实她也是好心要帮我整理房间,因为我们还没结婚以前,都是她在整理的,她做习惯了也不觉得不妥啊!

运用一点技巧或是阴谋,虽然彼此没有点破,但也是心照不宣,彼此天下太平。

我本来还有更坏的打算呢!如果婆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心不慌不忙地把那个保险套清理掉,我还想了一个妙招。不过这个妙招英雄无用武之地,你有没有遇到这类问题呢?我倒是非常乐意提供解决之道呢。

总之,上文对婆媳相处艺术介绍了不少,不再赘述。仅想强调的是不论你的丈夫怎样对待他的母亲,这不代表你也能够那样做。可爱的女士,你需要无条件地善待婆婆,相信以后你的媳妇也会这样对你……

请对老人宽容一些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流水,一直在流;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父辈以他们的宽容承载着晚辈的伤害,对此我们难道可以无动于衷吗?

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然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

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别处求职却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天长日久,妻于开始鄙夷他的“无能”,像功臣一样对他颐指气使,居高临下。

她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拖鼻涕淌眼泪让人看着恶心。为此,她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总是不同意。有一天,他们为这件事在卧室吵了起来,妻子嚷道:“那你就跟你爹过,咱们离婚!”他一把捂住妻子的嘴说:“你小声点儿,当心让爸见!”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

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星期天,他带着孩子去看父亲,进门便看见父亲正和他的室友聊天。父亲一见孙子,就心肝肉地又抱又亲,还抬头问儿子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的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他的眼睛却渐渐涌起一层雾来。为了让他过得安宁,父亲情愿压制自己的需要——那种被儿女关爱的需要。

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在摇头,说他们这辈子最苦,要是死都不能保个全尸,太对不起自己了。这时,父亲站了起来,他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求职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都是甜的……”

所有人都结束了谈笑风生,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

屋于静静的,只听见父亲的嘴唇在抖,他已说不出话来。

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庄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为他办好有关手续,接他回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临走时,父亲一脸欣慰地与室友告别。

室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埋怨自己的儿子不孝,赞叹他父亲的福气。父亲说:“别这样讲!俗话说,庄稼是别人的好,儿女是自己的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自己的儿女,再怎么都是好的。你对小辈宽宏些,孩子们终究会想过来的……”说话间,父亲还用手给他捋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

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流水,一直在流;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父辈以他们的宽容承载着晚辈的伤害,对此我们难道可以无动于衷吗?

父母对我们的那些无私的爱一直默默地环绕着我们的成长,然而我们却理所当然地受用,或者对这些爱麻木,甚至辜负。从现在开始,我们好好体会体会那些海一般深沉的爱,想想他们的付出和我们的回报,想想以后我们该用怎样的行为来珍惜这些默默的爱。

媳妇要做婆婆的半个女儿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平时干些什么事,女婿总是比儿子积极。所以,女婿被称为丈母娘半个儿子,为什么,没有媳妇是婆婆半个女儿的说法呢?

其实,婆媳关系并没有现在人们所说的那样严重,她们之间并不存在着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你用一种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用正常的思维去思考,我想一切不愉快都会烟消云散的。

人们常说,婆媳关系不会像真正的母女一样和谐,这种说法我并否认,况且,真正的母女也会有生气,闹情绪的时候,更何况媳妇不是婆婆身上掉下来的肉,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哪有盆二产碰不可碗的呢?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发生矛盾,产生意见分歧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怎样处理,愚蠢的女人会闹个鸡犬不宁,明智的女人不会决不会为这些事情大动干戈。

有孝心的女人,要换个角度想问题。

现实中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双方不能互相理解所造成的。

俗语说:“隔层肚皮隔座山。”有很多事情发生在母女之间就不算事,但是,如果发生在婆媳之间就变成了事,比如,自己的母亲骂了你两句,你可能会抱怨,闹情绪,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忘记,反而,会为母亲着想,会从母亲的角度想她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如果说,婆婆骂你,你可能会将整个家弄个天翻地覆,把婆婆骂个底朝天,即使是婆婆出于好意地说了你两句,你也不一定想她的初衷,你很可能心里都觉得婆婆是在有意为难,于是就想着去抵抗、去冲撞,有的甚至会“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然,这些并非只发生在媳妇身上,婆婆也会有同感,要是和自己的女儿生气,过几天就会淡忘;但要是和媳妇生气,心里那个结就很难解开,甚至会渐渐变成死结。

静下心思考,婆婆和自己的自己的母亲,她们所为你做的一切,人心都是肉长的,亲生母亲为自己好是无疑的,难道婆婆对你就会存在敌意吗?何况,你是她宝贝儿子的媳妇呢?

世间所谓“只有婆婆把媳妇当作亲生女儿,媳妇把婆婆看作亲生母亲,就能处好婆媳关系”的主流论调,不仅是一种善良、美好的愿景,而且只要我们正确的对等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媳妇要做婆婆的半个女儿”要想达到这种真善美的境界,要求无论是婆,还是媳在处理双方关系上都要掌握适度的尺寸。

(1)客气,是婆媳之间必不可少的。

婆媳不能像亲生母女那样亲密无间。要保持婆媳之间良好的关系,就要既像母女又不像母女。①从媳妇方面讲,应该像孝顺母亲那样善待婆婆,还要比对母亲更细心,但又不能像对母亲那样对婆婆口无遮拦、肆意撒娇;②从婆婆方面看,要像对待女儿一样心疼媳妇,还要比对女儿更当心,但又不能像对女儿那样对媳妇无所顾忌、加以训斥。这样,彼此就可以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矛盾。

(2)说出你的难言之隐,在处理婆媳关系中很必要。

向婆婆说出你认为她没必要知道的。因为,你不说别人谁都不会知道,只有了解了才会理解,理解了才能沟通,沟通了才能增进婆媳之间的感情。你会和母亲说说生活的烦恼。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婆婆?如果婆婆了解了你因为生活的烦恼,而心情不好、情绪不稳,那么,她就会从心里对你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关爱,从而也会主动地,尽自己的所能从经济上、家务上为你分忧。如果婆婆缺乏对媳妇的内心活动的了解,只看到媳妇在家郁闷的表象,就会产生误解,而这种误解将会在沉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以致不可弥合。

此外,还应该看到,婆媳毕竟不是母女,婆媳关系也远不如母女关系那样坚如磐石,经得住践踏和敲打。如果将母女关系比做辽阔田野里的庄稼,婆媳关系不过是大棚温室里的花草,稍不留意,就会萎缩、凋零。

因此,奉劝各位婆婆和媳妇,要每日三省吾身,以心换心,对照参考坐标,看看是否达标:婆婆就要看看,心疼媳妇是否真的达到了心疼自己女儿的程度,无微不至;媳妇要看看,孝顺婆婆是否真的像孝顺母亲那样,任劳任怨。即使目前婆媳关系不错,也不可掉以轻心,为了家庭的江山永固,日常的维护和小修、小补是十分必要的。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考虑,此任务由媳妇来承担比较合适,投资少、见效快,因为婆婆“收买”媳妇常需破费“重金”,而媳妇“行贿”婆婆只用支付“小费”。其实,大多数婆婆好哄,平日甜言蜜语的作用不可小视,定时“行贿”的效果常常出人意料,遇到重大节日,抓住时机会表忠心也是一个不错的招数。估计绝大多数的婆婆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猛烈攻势下都要“中招”。

做媳妇的切记:千万不要等到婆媳之间的“裂痕”变成“窟窿”了再去修补,到那时已经来不及了,你再作揖、磕头、上供、行贿,用以联络感情,都已无济于事。

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多想想生活中彼此关爱的小细节吧!多想想生活中彼此给予对方的点滴吧!多留一份感激的情愫在心头,那么,量的积累终会导致质的转变。彼此退一步,真的会海阔天空!

用自己的孝心,回报父母的恩情

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想看到他的儿子,可儿子一直没有出现。护士查房时。老人一下子抓住了护士的手,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护士便搬来一把椅子,在床边陪坐到天亮,一直到老人的手僵硬。

古语说“百行孝为先”,这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以是否孝顺父母作为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准。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反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唾弃,这种毫无亲情可言的人,是可悲和可恨的。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他还能对别人付出自己的真诚吗?与这种人打交道时,又怎能对之放心呢?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人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病祸福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成家立业带给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孝顺父母不仅要保证他们的物质生活无忧,更要在精神生活上多下心思,特别是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比如,多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给他们解解闷。

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想看到他的儿子,可儿子一直没有出现。护士查房时,老人一下子抓住了护士的手,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护士便搬来一把椅子,在床边陪坐到天亮,一直到老人的手僵硬。这篇文章很感人,说明老年人在生命将尽的那一刻,非常渴望亲情,希望儿女能在他的身边。

“儿女们各自成家或出去打工了,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个面。”

“日子越过越殷实,但闲下来的时候却觉得很无聊。”最近,一项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比例更高。

现在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很少见面,所以,在池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

就如《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中唱到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更要趁现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多孝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