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38144800000146

第146章 《漂泊者》46-农友歌

接下里的流程是休息十分钟。休息期间李云波独自出去了。

很多人去围着狄胜青问东问西的。

其他人都在东一堆西一群地商量自己机构的风采展示。

龙城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于远明的意见采纳了。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弄。

于远明说要不来个借鉴吧?

怎么借鉴?

就是那个“霹雳一声震天响啊”那个,我们把词改一下就可以。

大家一听觉得好好笑,唯独袁小平阴沉着脸说,这个不严肃。

杨小兰说:那你说怎么弄?

袁小平又不知道。

苏立勇和袁晓雯都说:啥子严肃不严肃,这个表态可以,就这样定了。

于是几个人压低声音,练了一下。

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随着音乐的加大,大家陆陆续续地走进来。

等到各个各机构授牌及风采展示的环节了。

每个机构领一个KT板制作的目标牌,每个机构不等,于远明代表龙城,去领到10万的任务。

也看了一下其他的,蒲州,涪州都多,但是龙城也不是最少的。

梁州比龙城还少。只有8万。

龙城的伙伴一下子觉得压力很大。因为还没开业呢,怎么做业务?

但是现在管不了这么多了。先接下来再说吧!

前面一个个机构上台进行士气展示,蒲州的最有气势。人又多,带头的人气势也很足!

念的口号很长,记不完,就记住什么:蒲州之志,气贯长虹;蒲州一出,谁与争锋!

等到龙城登场了,于远明首先发言:尊敬的李总,亲爱的狄总。

(狄胜青听到这里,突然抬头看了于远明一眼)

我们龙城机构只有几个人,但是依然接下了这艰巨的任务。来,我们一起进行展示。

于是大家一起努力憋住笑,吼出了几句:

霹雳一声哪震乾坤哪

打倒土豪和劣绅哪

往日我们没方向哪

如今是乾坤狄总的人哪

等大家一吼完,大家哄地一声笑了!好多女的笑得脸通红通红!狄胜青也笑了,但眉宇之间却不经意地跳了一下。

李云波也笑得很开心,法令纹也多了几条。

于远明不知道,这几句临时凑出来的乾坤版《农友歌》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导致自己离开乾坤人寿。

所以说有的时候,你不经意的一个偶然动作,别人却可以认真解读,甚至过度解读。

你无心的几句话甚至一句话,或者某一个称呼都可能成为别人认识你,识别你的一个标签入口。

这是2003年底的于远明无法得知的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的一种人际关系密码!

从分公司会议回来的路上几个人就开始商量如何去完成这个任务。

十万。

说多不多,但是具体到乾坤龙城的情况来看,就很多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

业绩的多少,看谁来做。

万家一百多业务伙伴,如果确定了目标也许一天就可以完成。甚至某个绩优业务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比如有个业务员叫王琦霞的,曾经做了一个大单,那是熊明星还在龙城的时候。

王琦霞有个亲戚在北京当大老板,她一直想去给这亲戚讲保险,但对方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只有春节才回来。

很不好约,电话里也讲不清楚。更担心的是人家在电话里直接就把你拒绝了。

所以,一直等到春节,亲戚从北京回来。王琦霞才大着胆子去给他讲了一下保险。

没想到这个大老板没有反对保险,也没有问万家这个公司怎么样,直接来了一句:你们保险公司最多可以买多少保险?

这句话可把王琦霞问住了,甚至不是问住了,是吓到了!

当时还是稳了稳心,回答:我得回公司问一问。问了再回答。

但是走出门,给杨于军打电话的时候,王琦霞就紧张了,说了半天才把话抖伸展。这个问题杨于军也无法回答,叫王琦霞第二天到公司来详细商量。

于是第二天,经过情况介绍,大家商量后,给客户做了一个计划。合计保费36万,寿险保额1000万。二十年交费。

王琦霞看到这个保费,这个保额,又开始激动起来了。说话声音都发抖!是啊,佣金35%,算算这笔业务做下来了该多好!

杨于军怕王琦霞搞不定,同时也为了显示公司的重视,熊明星还把公司的小车派出来,一起去拜访客户。

没想到,和普通客户一样,问了几个平常的问题后,客户就签单了!

走出大门,王琦霞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杨于军也笑得不行!就是死劲儿憋也憋不住!

应该是万家在龙城开业以来最大的一笔保单!既有利益的计算,也有成就感的冲击!

但是很可惜,上报到总部以后,这张保单最终只承保了一半,也就是18万的保费,500万的保额。

原因很简单,再保险公司出具了风险意见,不同意承保这么多,通过生调得到的资料,认为:

1,该客户只是一个建筑包工头,不是公司法人,虽然有钱但是未来的收入具有不可预知性。

2,该客户的单一保额过高,有一定风险。

所以,最后是承保了18万的保费。也算是大单了!就此一单,王琦霞就入围了当年度的总公司高峰会!

但是具体到乾坤来说,这十万就很难!

首先,公司还没开业,不能做业务。这是保监局规定的。

其次,没有办公室,客户也不会相信。

第三,产品都不熟悉。大家还没做好卖保险的准备。

当然,分公司对于没有开业的机构如何开展业务也有一些对策。

第一,在已经有职场的机构名称后面加一个(筹),表示我们正在筹备。

第二,所有没有开业的机构,业绩全部划归到分公司本部。麻烦的是组织关系得先划到本部,正式开业后再划回来。分公司人管的工作量就比较大。组织关系不划归,人员就无法上岗,人员不上岗,就无法拥有工号,也就无法交业绩。

第三,分公司在年底业务大冲刺的时候也推出了一个方案。就是达成2万的标保,就可以参加亚布力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