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谋术全书
38011300000017

第17章 知人善任——用人谋略(4)

诸葛亮采纳了杨洪的意见,也有意再考验一下张裔,任他为校尉。后来,张裔听说杨洪在诸葛亮面前说他自己的弱点,就忌恨在心,总以为是杨洪别有用心,自己想争地位。诸葛亮了解到这情况后,给张裔写了一封信,坦率地批评了他以个人私见度人的这种思想。张裔看完信很受感动,他深服诸葛亮的知人善察和杨洪的荐贤无私。这以后,他和杨洪握手言和,并且与向朗一道,竭力辅佐诸葛亮处理政事,后来果真当上了长史。

谋略点评:

诸葛亮不愧为智慧的化身,他在用人上也非常有独到的见解,不仅不重资历,而且也不论门第,从不求全责备,而是用人之长。他曾说过“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这是他的一贯主张。他提出:“挑马不一定要非挑像麒麟那样的,只要马跑得快就行;选贤才不一定拿圣人做标准,关键是知识渊博,能力强。”正是因为诸葛亮善于用人,才使得像王平、马超这些人才为蜀所用,并屡立奇功。

唯才是举,曹操用人不拘品行

曹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曹操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过继给中常侍曹腾为养子,故改姓曹。由于曹操的身世和宦官有些瓜葛,在当时很为清教名流所不齿。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强调等级秩序,上流社会看不起中下层百姓,甚至在很多场合不愿与中下层人士一起聚会。饱受上流社会歧视的人生经历,使曹操深刻认识到各级官吏通过察举征辟制选拔人才时,由于受贿徇情,受托虚荐,致使“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清素清白浊如泥,高门良将怯如鸡”的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泛滥成灾。曹操就任丞相后,针对选官的积弊,在公元210年发布《求贤令》,公元214年发布《救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公元217年发布《举贤勿拘品行令》,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贵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选拔上来。曹操指出,无论是伊尹、傅说那样出身贫贱之人,管仲那样的旧敌,萧何、曹参那样的小吏,韩信、陈平那样被人污辱、受人耻笑的人,甚至像吴起那样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才干,都要加以任用。这一主张充分表现出他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心情。

曹操认为,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他明确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但凡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可以大胆起用。他举例说:陈平并不是一个淳厚的人,苏秦也并不守信用,然而陈平辅佐汉高祖奠定了西汉的帝业,苏秦救助了弱小的燕国。因此曹操认为:有才能的人即使有某些短处和缺点,又怎能废置他们不用呢?

曹操不仅用命令形式提出“唯才是举”,实践中也确实这样在做。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郃、陈琳、贾诩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的小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晔等,这些人才都是曹氏政权的顶梁柱。

曹操不仅任用司马懿等大族名士,也同样信任有“负俗之讥”的杜畿等人,且能以大业为重,不念旧恶。陈琳曾为袁绍撰写檄文,痛斥曹操,并辱及他的父亲和祖父,可陈琳归降后,曹操爱惜陈琳的文才,不仅未加惩处,还委托陈琳掌管文书往来。在当时各割据政权中,曹操得贤士最多,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正是在这些谋臣猛将的辅佐下,曹操才得以扫平群雄,统一北方,从而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曹操抛弃的“德”是有特定内容的,他并非是一般地否定“德”。照他的标准看来,有严重“品质”问题的,比如坚决反对他的祢衡、孔融等人,他是决不姑息的。“勿拘品行”也是有条件的。曹操的本意是指人的品行方面的“偏短”可以忽视,这些“偏短”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根本品质,而在根本品质上,他对将领提出了“质忠性一,守执节义”的基本要求,认为在“忠诚”和“大义”等原则问题方面,要禀性专一,坚守节操。

谋略点评:

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观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并为管理者广为借鉴。他注重从能力方面去考察和提拔有才能的人。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贵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选拔上来。曹操认为,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他明确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凡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可以大胆起用。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所不看中的“德”,不是忠诚等基本的品行,而是儒家所宣扬的“三纲六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用人才要看大局。如果一个人在总体上能够胜任你安排的工作职位,那么,在工作的非关键细节和其他方面,就应该宽容一些。任何人都有缺点,“人无完人,慎无苛求。才重一技、用其所长”,是选拔人才的基本态度。

用情于谋,唐太宗以情感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有关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李 是唐太宗手下智勇双全的能臣,他先后率军打败突厥、薛延陀、高丽诸国,扬大唐国威于四方,深受太宗的宠信。一次李 得了重病,太宗打听到把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病的偏方,便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为李 治病。古人讲究“身体须发,受之父母”,不敢有损,剪掉胡须是不孝的行为,太宗这样做,可见他的爱才之心。李 病好后得知了这件事,上朝谢恩,感动得磕头直至出血,太宗安慰说:“爱卿是朕的股肱之臣,身系天下之安危,朕这样做全是为了江山社稷,爱卿何须言谢?”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特意任命李 任太子詹事。一次,太宗设宴款待大臣,席间语重心长地对李 说:“朕想把太子托付给朝廷重臣,思来想去,觉得没有比爱卿更合适的人选了。太子新登储君之位,朕把太子宫中之事委托给爱卿,虽然暂时委屈了爱卿的官阶和资历,但责任至为重要。爱卿一诺千金,过去跟从李密时,从不肯辜负李密的托付,现在岂会辜负朕的重托啊!”李 闻言泣不成声,当即咬破手指发誓,要竭忠尽力,辅佐太子。过了一会儿,李 喝得大醉,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太宗脱去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盖上。

贞观十七年(公元649年),太宗病重不起,把太子李治叫到病床边嘱咐道:“你日后继位为君,必须得到李 等得力大臣的忠心辅佐,才能稳坐江山。但你对李 没有恩惠,难以得到他的效忠。现在,朕要责罚他,将他调离京城。朕死后,你要将他调回京城,授给他仆射的官职,他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会对你竭忠尽智。”几天后,太宗真的找了个借口将李 调离京城,出任垒州都督。

不久,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依太宗之言,立即召回李 ,委以重用。李 感激两代君王对自己的恩典,尽心辅佐高宗,为国家屡建奇勋。后来,李勣以近80的高龄出任辽东道行军总管,征伐高句丽,一直打到平壤,俘虏了高句丽王高藏,将高藏献于安葬太宗的昭陵,一举洗雪了太宗征伐高句丽失利的耻辱。

谋略点评:

唐太宗对待李,既用情结其心,使其为己所用,又用权谋之术让其效力于自己的继承人。要取得下属的效忠,既要用情,又要用谋,二者不可偏废。让下属对自己感恩戴德,是取得下属效忠的前提。如果没有遇到让下属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机会,也可以像唐太宗那样,人为地制造出一个这样的机会来。

秉公无私,姚崇不因私去贤

姚崇,字元之,祖籍江苏吴兴,因祖辈世代在陕州为官,所以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姚崇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孜孜好学,胸怀大志。靠父荫做了挽郎。后来又官至州司仓参军、夏官郎中。因奏事明晰流畅,为武则天所赏识,拜夏官侍郎。圣历三年(700),升至问风阁鸾台平章事,从此任相。中宗时,出任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容宗即位后,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晋升为中书令。因反对太平公主干政而获罪,贬为中州刺史,移徐、潞二州,迁扬州长史,后又徙同州刺史。在任时,为政宽简,井井有条,为人称道。玄宗即位后,重新起用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迁紫微令。他忠心为国,勤勉用事,与另一位宰相宋璟并称“姚宋”,齐心协力辅佐玄宗,成就了“开元之治”的鼎盛局面。

在用人方面,他秉公无私,任人唯贤,史称姚崇当国,“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他正确对待魏知古一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魏知古原为睿宗朝黄门侍郎,为人方直,颇有才学。姚崇爱其才能,积极向玄宗举荐。其后,玄宗欲造玉真观,魏知古以为劳民伤财,连连上书劝谏。

玄宗见他果然忠直敢言,就提拔他为宰相,与姚崇同列。后来魏知古摄吏部尚书,掌管东都选官之事。恰好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洛阳任职,他们想凭借魏知古与姚崇的旧关系升迁,就通过魏知古的门客向魏知古送礼。魏知古却不但不买账,而且回长安后,如实向玄宗报告了此事。一天,玄宗召姚崇问道:“你的儿子有才能吗?都在哪里?”姚崇知道玄宗骤然问此事,必定是劣子出了问题,就说:“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是必尝以事干魏知古。”玄宗原以为姚崇可能会因为爱惜儿子而隐忍此事,听到姚崇如此回答,不禁喜出望外,就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姚崇回答:“知古是我所推荐任相的,我儿子必定以为他会感念我的恩德,而去请托他。”玄宗听后,赞赏姚崇的不讲私情,但是在另一方面,却鄙薄魏知古的为人,想将他斥退。姚崇知道此事,急忙劝阻说:“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姚崇强调不能因一己私事损害国家政治,其论甚为严正,玄宗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虽然后来终于将魏知古罢为工部尚书,但总算不为己甚,仍能继续发挥其作用。

谋略点评:

魏知古是因为姚崇的引荐才当上宰相的。魏知古这个人为人方直,颇有才学,姚崇也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积极向玄宗推荐的。姚崇的两个儿子想凭借魏知古与其父的旧关系获得升迁,一向正直无私的魏知古,不念姚崇的引荐之恩,严词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应该说,魏知古不因私害公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不念旧情也就罢了,完全没有必要将此事泄露给皇上,魏知古此举,固然体现了其公而忘私,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浅薄无知、没有人情味、为了赢得好名声不顾恩情的一面,有向皇上表功取宠之嫌。魏知古此举可谓愚蠢至极,皇上不但没有褒奖他,反而认为其鄙薄不堪而欲斥退他,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反观姚崇,并没有因魏知古的薄情寡义而记恨他,至少表面上如此。当唐玄宗想要罢魏知古的官职时,姚崇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恳求唐玄宗继续留任魏知古。姚崇之举可谓高明至极,唐玄宗既然十分憎恨气量狭小的魏知古,自己若趁机落井下石,唐玄宗必然会认为自己也是和魏知古一样的气量狭小之辈,这样的蠢事姚崇是不会干的。

得人治事,曾国藩放手用人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本是文人,并不懂得行军打仗。在统帅湘军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他亲自指挥的靖港之战、湖口之战、祁门之战等几次战役,每次都是大败而归,自己还差点丧命。残酷的事实告诉曾国藩,他缺乏领军打仗的才能,“用将则胜,自将则败”。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后,曾国藩扬长避短,致力于放手使用手下的将领,自己决不插手具体作战的指挥和部署。

作为湘军统帅,曾国藩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一是对官兵进行忠君敬上的思想教育,增强军队的凝聚力,使官兵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第二是制订围剿太平军的作战方略,先夺取武昌,以两湖为根据地,再顺江东下,强攻金陵。由于他潜心思考,又借用幕僚的智慧,这一战略十分成功,第三是制订用以指导作战的基本战术,如结硬寨、打呆战、挖长壕困敌、围城打援、以静制动、反客为主等,实践证明,这些战术是行之有效的。至于在实战中究竟如何应用,则交由具体负责作战指挥的将领随机应变。

用人不疑,曾国藩的统军之道是自己负责选拔重要将领,而把具体军务一概交由将领们全权处理。曾国藩认为:“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他先后任用王鑫、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李元度、曾国荃、胡林翼等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将领,放手让这些将领自行招募、训练士兵,并由他们全权负责率军作战,自己决不越级指挥。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军事指挥才能,曾国藩统帅的湘军自然越战越强。放手让部下劳心劳力,是曾国藩以五万之众的湘军,击败太平军数十万人的秘诀所在。

谋略点评: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用人,信任并充分发挥部下的能力,让部下劳心劳力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作为领导者,选拔有才能的人并放手让其来做事,比凡事自己亲力亲为效果要好得多。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目标,是领导者的职责所在,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应交由下属全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