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智慧全集
38004800000035

第35章 对人恭敬,就是庄严你自己(2)

但是,拿破仑三世反驳说:“那又怎样?她高雅、妩媚、年轻、貌美、她能让我的内心充满幸福快乐。”在一篇皇家文告中,他激烈地表示他要不顾反对的意见:“我已经选上了一位我所敬爱的女人,”他宣称说,“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像她这样的女人!”

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妻子拥有财富、健康、权力、名声、美丽、爱情、尊敬——一切都符合一个十全十美的罗曼史,从来就没有什么人的婚姻圣火会燃烧得那么热烈。

然而,这圣火很快就变得摇曳不定,热度也冷却了——只剩下了余烬。拿破仑三世可以使尤琴成为一位皇后,但是,不论是爱的力量,还是帝王的权力好,都无法使这位法兰西皇后中止挑剔和唠叨。

她不断地抱怨、嫉妒、疑心,最后竟然藐视拿破仑三世的命令,甚至不给他一点私人的时间;当他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她竟然冲入他的办公室里;当他讨论最重要的事务时,她却干扰不休。她甚至认为,让他单独一个人,他会跟其他的女人亲热。

尤琴还常常跑到姐姐那里,数落她丈夫的缺点,又说又哭,又唠叨,又威胁。有时还不顾一切地冲进他的书房,不停地大声辱骂他。拿破仑三世虽然身为法国皇帝,拥有十几处华丽的皇宫,却找不到一处不受干扰的地方。

尤琴这么做,她自己又得到了一些什么呢?

答案如下:“于是拿破仑三世常常在夜间,从一处小侧门溜出去,头上的软帽挡着脸,在他的一位亲信陪同之下,真的去找一位等待着他的美丽女人,再不然就出去看看巴黎这个古城,呼吸着本来应该拥有自由的空气。”

这就是尤琴抱怨所得到的后果。不错,她是坐在法国皇后的宝座上;不错,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但在唠叨、抱怨的毒害之下,她的尊贵和美丽,并不能保住爱情。尽管她歇斯底里地哭叫着说:“我所最怕的事情,终于降临在我身上。”而这厄运之所以降临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她自找的,她的结局之所以可怜,一切都是因为她的抱怨和嫉妒所引起的。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地狱中,魔鬼为了破坏爱情而发明的一定会成功而恶毒的办法中,抱怨是最厉害的了。它永远不会失败,就像眼镜蛇咬人一样,总是具有破坏性,总是致人于死命。”

婚姻专家们认为:现代家庭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一方唠叨、抱怨个不停,而抱怨等于是自己给自己的婚姻挖掘坟墓,因此,你要想维护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就一定要学会丢掉抱怨,不要给家人施加压力。

敞开心灵,善待每一个陌生人

如果我们重视每一个陌生人,善待每一个陌生人,并主动敞开自己的心灵,你就会发现有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只要走出家门,一般情况下,离你最近的多半是陌生人。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或为了排遣孤独,希望找个人聊聊天,此时只有陌生人。因此,重视每一位陌生人是很有必要的。

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人们要找一份工作也是很困难的。阿西亚好不容易进入了一家销售公司,成为公司推销员。公司有一个硬性规定,即公司推销员在第一个月内必须完成1000美元的销售任务,否则,一个月后还是会被告之走人。

于是,阿西亚每日都奔波于大街小巷,向他熟悉的每一个人推销自己的商品。虽然那些商品物美价廉,有些人家也确实用得上,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勒紧裤腰带、捂着钱袋过日子。眼看一个月的试用期就要结束了,可阿西亚的销售额只有300美元。

就在阿西亚快绝望时,他突然想起有一位邻居对他提起过,在他们小区附近的一幢别墅里,住着一位富有的老头。但是,这个老头脾气很坏,为人吝啬。不过,听说他最近准备重新装修别墅。最后,这位邻居建议阿西亚不妨前去碰碰运气。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推销出一两件商品。

阿西亚也早知道那个富有、吝啬的老头的脾气。但为了自己的前途,阿西亚只好硬着头皮前往别墅去拜访这位富有的吝啬鬼。

这幢别墅的主人尼古得·玛斯帕·帕都拉斯,别人都只叫他“尼克”。阿西亚在拜访他之前,特别用心地念了几遍他的名字。

当阿西亚用全名称呼他:“早安,尼古得·玛斯帕·帕都拉斯先生”时,这个富老头呆住了。过了几分钟,他都没有答话。最后,眼泪滑下他的双颊。老头说:“先生,我在这个国家15年了,从没有一个人用我真正的名字来称呼我。”

当这个富有的吝啬老头知道阿西亚前来的目的时,欣然买下了2000多美元的商品,要知道,这在当时可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也许阿西亚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出于尊重,称呼了尼克的全名,竟然换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生活中,如果我们重视每一个陌生人,善待每一个陌生人,并主动敞开自己的心灵,你就会发现有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不过,在与人打交道时,我们要记住以下几点:

恰当的称呼能拉近感情。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他人,恰当的称呼能使你和陌生人之间一见如故。

礼貌语言是通行证。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礼貌语言十分重要。如果你要和他人保持情感的热线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和称呼语,而切忌言语粗俗、轻浮。

争取对方的信任。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信任能使对方和你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一旦产生了感情的“共鸣”,谈话的双方便由陌生人升级为好朋友。

记住对方的名字。正如卡耐基所言:“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办法,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使他人感觉到自己对于别人很重要。记住他人的名字,是所有语言中最重要、最甜蜜的声音。”

骄傲者并非博学,而是因为无知

戒骄戒躁,“傲”是失败之源,是修养不够的直接体现。

骄傲是一种负面的心理,骄傲者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可惜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自己有学识,有能力,或有功劳。事实上,骄傲的真正原因并非博学,而是因为无知,是因为修养不够。

希腊古代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则小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人尊敬的一位。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善于辨析,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到了他的手里无不迎刃而解。但是他非常谦虚,从来不以权威自居,而是循循善诱,让对方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于博学而谦逊,苏格拉底被公认为最聪明的人。但是苏格拉底却一点也不这样认为。他说:“不可能!我惟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众人仍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并建议他到山上的神庙去占卜,看看天神的意见如何。于是苏格拉底来到神庙去占卜,占卜的结果明白无误:他确实是天下最聪明的人。面对神谕,苏格拉底无话可说了,但是口里仍然喃喃自语:“我惟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可是总有不少的人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这样的人,哪有不跌跟头的。

楚汉相争时,项羽勇将龙且奉命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东进入齐地,救援齐王田广。

韩信正要向高密进军,听说龙且兵到,遂召见曹参、灌婴二将,嘱咐他们:“龙且是项羽手下有名的猛将,只可智取,不可跟他硬拼,我只能用计擒住他。”于是,命令部队后撤二里,选择险要的高地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楚将龙且,以为韩信怯战,想渡河发起攻击。属下官吏向他建议:“齐王田广数万部队已经吃了败仗,又都是本地人,顾虑家室,容易逃散;他们溃逃,我们也支持不住。韩信来势很凶,恐怕挡不住。最好是按兵不动,暂不与他正面交锋,汉兵千里而来,无粮可食,无城可守,拖他们一两个月,就可不攻自破了。”

龙且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他连连摇头道:“韩信不过是一个市井小儿,有什么本领,听说他少年时要过饭,钻过人家的裤裆。这种无用之人,怕他什么!”

副将周兰上前进谏道:“将军不可轻视韩信。那韩信辅佐汉王平定三秦,平赵降燕,今又破齐,足智多谋,还望将军三思而行。”

龙且把手一摆,笑着说:“韩信遇到的对手,统统不堪一击,所以侥幸成功。现在他碰上我,他才晓得刀是铁打的,我管教他脑袋搬家!”

当下龙且派人渡水投递战书。

为准备决战,韩信命军土火速赶制一万多条布口袋。黄昏时分,韩信召部将傅宽,授予密计:“你带兵各自带上布口袋,偷偷到潍水上游,就地取泥沙装进口袋里,选择河面浅窄的地方堆上沙口袋,阻挡流水。等明天交战时,楚军渡河,我军发出号炮,竖起红旗,即命兵士捞起沙口袋,放下流水,至要至要!”

韩信命众将今夜静养,明日见红旗竖起,立即全力出击。第二天,他又命曹参、灌婴两军留守西岸,自己率兵渡到东岸,大声挑战道:“龙且快来送死!”

龙且本是火炮性子,他跃马出营,怒气冲冲,举刀直奔韩信,韩信急忙退进阵中,众将出阵抵挡。韩信拍马就走,众将也忙退兵,向潍水奔回。

龙且哈哈大笑,说道:“我早说过韩信是个软蛋,不堪一击嘛!”说着,领头追去,周兰等随后紧跟,迫近潍水,那汉兵却渡过河西去了。

龙且正追赶得起劲,哪管水势深浅,也就跃马西渡。周兰看见河水忽然浅了,有些怀疑,急迫上去,想劝住龙且。楚军两三千人刚刚渡到河中,猛然一声炮响,河水忽然上涨,高了好几尺,接着便汹涌澎湃,如同滚筒卷席一般。河里的楚兵站立不稳,被汹涌的大浪卷走,不久便是满河浮尸。

这时汉军阵中红旗竖起,曹参、灌婴从两旁杀来。韩信率众将杀回来。不管龙且如何骁勇,周兰如何精细,也冲不出汉军的天罗地网。结果是龙且被斩,周兰被擒,两三千楚兵统统当了俘虏。

听龙且对韩信的评价,可见他并不真正了解对方。他听到的事情,无非是韩信出身低微、忍胯下之辱等谗言。以此为据而交战于韩信,岂有不败之理?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有一个巧妙的比喻,用来说明骄傲的原因。他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像分母,他的实际才能像分数值,自我评价越高,实际能力就越低。

不要凭印象来判断一个人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本质”,由于看不到“本质”,则无法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光环效应”的例子俯拾皆是。

一个演员在某一部影片中表演非常成功,紧接着就会片约不断,哪怕那个角色并不适合她,但导演也会选择她,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另外,由于人们崇拜权威,迷信权威,因此只要是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认可的事物或观点,即使有疑问,我们也会全盘接受。

事实上,“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它很容易把人的思维引向歧途,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人们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因此,面对某一事物时,常常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麦哲伦在计划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时,他知道要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获得卡洛尔罗斯国王的批准,而且还需要他提供物质方面的帮助。

当时,自哥伦布航海成功以来,许多投机者或骗子为求得资助频频出入王宫。麦哲伦为表明自己与这些人不同,他知道必须运用一些策略来说服国王。于是,麦哲伦便决定采用“光环效应”,即在觐见国王时特地邀请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同往。

帕雷伊洛将地球仪摆在国王面前,历数麦哲伦航海的必要性及将给西班牙王国带来的种种好处。结果,卡洛尔罗斯国王毫不犹豫地为麦哲伦颁发了航海许可证。

但在麦哲伦等人结束航海后,人们才发现了他对世界地理的错误认识及他所计算的经度和纬度的诸多偏差。

由此可见,帕雷伊洛劝说的内容无关紧要,卡洛尔罗斯国王只是因为那是“专家的建议”,就认定他的劝说值得信赖。

现代社会里,很大一部分人都在无意识地利用着光环效应,大多数人只要一见是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认可的,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话语。

一位演讲者在一所大学两个班级分别做了内容相同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一个班的学生与演讲者一见如故,亲密攀谈;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

同一个人结果何以相异悬殊?原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做的一个心理实验。演讲前,凯利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可亲、平易近人;而对另一个班则说,演讲者是如何冷峻严肃,不易接近。

结果,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学生们看到的都被自己涂上了色彩,“光环效应”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光环效应在对认识他人时影响很大。因此,在真正了解一个人前,切不可太看重事前得到的印象,而要根据他现在的言行来判断他。

另外,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本质”。由于看不到“本质”,则无法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这样我们就容易被他的表面现象所蒙蔽,从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