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见米勒这样爱好绘画,而且明显地显示出绘画方面的才能,就商量着送他去学绘画。父亲咬紧牙,加倍地辛苦劳动,以便给儿子挣出上学的钱来。
终于有一天,米勒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瑟堡的学校学习绘画。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可是好景不长,父亲由于过分操劳,得病去世了。这对米勒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里,他一边务农,帮助家里减轻生活负担,一边坚持不懈地作画。把他所看到的,所要表达的感情都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所创作的《拾穗者》《播种》《牧羊女》《死神与樵夫》《扶犁的人》等等,都表现出他对农民深深的爱,歌颂了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艰辛,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泥土气息。米勒的画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他也逐渐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画家。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米勒在遭遇困难时就放弃自己的理想,那他还能成为画家吗?当然不能!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人觉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条件不足”而放弃,其实是“动力不足”。有了真正的爱好,就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足以冲破层层障碍!
高尔基说:“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可以点燃人们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
问问自己,你有远大的理想吗?你会为了实现理想而鼓起勇气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经过一番努力后,你的理想一定能变成现实,而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辉煌。
用明天的希望能战胜今天的痛苦
每天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希望,生活便充满无限活力。
雨果曾说:“不论前途如何,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失去希望,它是永恒的欣喜。它就像人类拥有的土地,年年有收益,是用不尽的,最牢靠的财产。”
的确,希望是催促人们前进的动力,也是生命存在的最主要激发因素: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相对的,只要抱有希望,生命便不会枯竭。希望,不一定是多么伟大的目标,它可以缩小到平淡生活中的一些小期待,小盼望,小快乐,小满足,譬如明天会看到太阳,明天要去听一场音乐会;下星期约了老朋友喝茶,下个月即将有一小笔奖金;阳台上的盆花即将盛开……虽然在别人眼里,或许尽是些微不足道的细碎小事,但是,对个人而言,却能带来一些乐趣,也都值得等待,这些就都是喜悦的希望。希望,可能是明天公布考试成绩得高分,或是荣登金榜;希望可能是明天见到自己心爱的人,或是获得自己渴望的答案,也可能是洞房花烛夜的日子;希望可能是工作获得上级的肯定,能表现自己的才华和成就,希望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满足,从从容容的期盼。
有一个农家女孩,生长在偏远的小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喜爱一项传统工艺:剪纸,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这个女孩从别人那里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一些外国人喜欢中国的工艺品,大老远跑到山西的农家小院去买老太太做的虎头鞋,一双十美元,值好几十块人民币呢。她想,北京是首都,外国人多,如果把自己的剪纸拿到那里一定能卖个好价钱。18岁那年,她为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她带着省吃俭用攒出来的路费,满怀希望地到了北京。但是她没有想到,北京艺术品市场里的剪纸那么便宜,她带去的作品,一块钱一张都没人要,险些连回家的路费都成了问题。这次尝试得到的答案是:此路不通,后果是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上了一笔路费。但是,女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相反,她选择了坚持继续学习剪纸艺术。
在女孩22岁那年,她为自己的剪纸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她苦苦哀求、软磨硬泡拿到了父母为她准备的一千元嫁妆钱,交了省城一家美术馆的展览费。这一次更惨,她不仅赔上了自己的嫁妆钱,还欠下了一大笔装裱费,而且成了乡邻茶余饭后的笑料,这样的后果她已经无法承受了,只好一走了之,为还钱她到深圳去打工。打工的那段日子尽管她过得很艰难,但她除了每天在流水线上拼命工作外,还挤出时间去上晚间的美术课,处处留心实现自己剪纸梦想的机会。
后来,她做了一次又一次尝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她将自己所能了解到的途径一一尝试。到艺术学校自荐、参加各种各样的评比和展出、给报纸杂志寄作品、报名参加电视台的参与节目、想方设法接触记者、联系赞助搞个人展、请工艺品店和市场代卖、去印染厂推销自己的图样设计,等等等等……她的尝试有许多都失败了,但她勇敢地承担每一次失败带来的后果,曾被中介骗子骗走了所有的作品,也曾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每失败一次都要狼狈不堪地善后,但她每一次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始终把酷爱的剪纸艺术放在第一位。后来,她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剪纸工作室,靠剪纸维持自己的生活。她满足了,快乐地认为自己获得了成功,因为日夜与她相伴的是剪纸艺术。最后农家女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剪纸艺人”。
农家女就是这样每天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希望,生活便充满无限活力。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个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若晨星,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四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们无从知道,但他的胆识确实让人佩服。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不给自己以希望,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面对生活,不论希望大小,只要值得我们去期待、去完成,都是美好的,而在我们进行的过程中,必然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生命便也因此更丰盈,更有意义。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信心。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那些无聊的小事上呢?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化不甘心为动力
每个人在前进的路上,都难免遇到阻力,如果只是一味怨天尤人,终究于事无补,还不如将不甘的心情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样就等于向成功迈了一大步。
小兔子青青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它们每天天刚亮就上山采蘑菇、割青草,准备过冬的粮食。因为有妈妈的陪伴,青青觉得这样的日子是幸福和快乐的。
一天,青青家来了一只跛腿的狼,它说青青妈妈借它的钱一直未还,今天是来收债的。
“可是,先生,我从来都没见过你,怎么会向你借钱呢?”青青妈妈辩解道。
“哦,是去年夏天,在拉迪山上,你碰见我,求我借给你十块钱,说你女儿病了,要看医生,难道你忘了。”那只跛腿的狼边说边上下打量着青青。
“先生,我想你是记错了,我女儿一直很健康,从来没得过什么病……”
“够了,够了!你这个啰嗦的老家伙,没钱还债就把你女儿抵押给我。”说完,跛腿狼一把抓住青青就走。
“求求你,先生,只要你放过我女儿,我跟你走。”青青妈妈为了保护青青,挺身而出。
“你,你这一把老骨头,我的牙老了,恐怕嚼不动。”跛腿狼狰狞地大笑起来。“不过,你女儿太瘦小了,还不够塞我的牙缝。好吧,看在你哀求我的份上,暂且留下你女儿,让你跟我走。”
“狼先生,求你千万别带走我妈妈。”小兔子青青极力哀求狼不要抓走它母亲,但狼一把将它推倒在地,叼着妈妈扬长而去。
小兔子青青长大后,还经常想起当年跛腿狼抓走妈妈时自己不甘心的情景,因此它寻遍千山万水,想找跛腿狼报仇。
有一次,小兔子青青在翻越一座山时,突然发现了一行脚印延伸到了一个洞口,并且洞口堆满了鸡毛、兔毛。“是狼的洞穴,一定是。”小兔子青青蹲下身子,仔细地查看那行脚印,它发现有一个脚印很浅,而其他的脚印很深。“是跛腿狼,只有跛腿狼才会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一定是它。”小兔子青青心里想,“跛腿狼,你的死期到了。”但它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斗不过跛腿狼的,可就这样放弃,它不甘心。
小兔子青青知道,光怨恨跛腿狼没有丝毫用处,而应该把那种不甘心的心情化为动力,帮自己战胜跛腿狼。
于是,它轻手轻脚地走近洞口,听到里面传出一阵阵鼾声,原来这天跛腿狼到山下的农庄里,偷走了一只鸡,临出门时,又顺手偷走了主人的一瓶老酒。回到洞里,它吃饱喝足后,正在呼呼大睡呢。
机会来了,小兔子想,如果现在跑下山去叫猎人,只怕猎人还未到,狼就醒了。“该怎么办呢?”小兔子边沉思边踱步,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对,我可以用石头把洞口堵死呀!”小兔子青青念头一起,便飞快地搬起一块一块石头,堵住了洞口。
当跛腿狼一觉醒来时,山洞口已被堵死,它被活活地饿死在山洞里。
后来,动物王国都知道这件事后,都称赞小兔子青青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
山羊记者去采访时,问小兔子青青:“是什么样的力量鼓舞你搬起了一块块比自身重几倍的石头?”
小兔子青青说:“是不甘心的心情,化为了前进的动力,才使我搬起了一块块比自身重几倍的石头。”
每个人在前进的路上,都难免遇到阻力,如果只是一味怨天尤人,终究于事无补,还不如将不甘的心情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样就等于向成功迈了一大步。
做生命之舟的舵手
我们应该做命运的主人,而不应由命运来摆布自己。
“我是命运的主人,我主宰自己的灵魂!”谁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谁就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的确,我们应该做命运的主人,而不应由命运来摆布自己。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曾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因病而仅剩下数周生命的妇人,一直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思考和谈论死亡有多恐怖。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称的蓝姆·达斯当时便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活呢?”
他刚对她这么说时,那妇人觉得非常不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
“说得对!”她说,“我一直忙着想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过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过去一个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阵子丰富多了。”
另有一位朋友,因为幼年时患了一场大病,命虽保住了,但下肢却瘫痪了。他的父亲是邮局干部,他父亲在他中学毕业后设法在邮局给他安排了一份可以坐着不动的工作,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都与常人无别。在这个岗位上,他干了三年。按说,一个重残的人,能有一份这样安稳有保障的工作,应该感到十分满足了。他的许多身体健康的同学,都还在为谋一份职业而四处奔波求人呢。但他却辞职了,因为他在人们的眼光中,不但看到了同情,更看到了怜悯,还有不屑。他的自尊心在这种目光中一次次被刺伤,所以即使是父亲的耳光和母亲的哭求都没能阻止他。
辞职后他先是开了一间小书店,但不到半年便因城市改造房屋拆迁而不得不关门。之后,他又与人合办了一家小印刷厂,也仅仅维持了一年多,便因合伙人背信弃义而倒闭。两次经商,都没成功,而且还债台高筑,这时他的父母和朋友们又来劝他说:“你一个残疾人,就别胡折腾了,多少好手好脚的人都碰得头破血流呢,何况你!”父亲劝他趁自己还在领导岗位上,让他还是老老实实回邮局上班算了。但他还是没有回头,而是又选择了开饭店。这次他吸取前两次的教训,一年下来,小饭店竟赢利两万多元,于是他又开了两家连锁店。十年之后,他的连锁饭店不但在他居住的城市生根开花,而且还不断在周边的大小城市开张。他自然也就成了事业成功的老板,且娶了漂亮能干的姑娘。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经验时,他说了很多,但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同情自己。别人如果同情你不要紧,若自己同情自己,就会成为懦夫,而没有勇气去奋斗,一辈子只能在别人的同情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