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的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成就一番事业以后能够“功成身退”,然而,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功成身退”的人少之又少,“功成身退”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成就事业、争取成功,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
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大智者,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张良就是懂得“功成身退”的聪明人,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渡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相比之下,韩信却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惨遭迫害,韩信当之无愧是西汉王朝的大功臣,没有韩信单靠刘邦也许历史上就没有西汉王朝,或者西汉王朝创立的历史要向后推上若干年。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以功臣自居,在这一点上他完全没有当初带兵打仗时聪明。刘邦早就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改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之罪杀掉。
“功臣身退”才能过上恬淡快乐、怡然自得的生活,这是历朝历代共知的道理,然而人一旦处于盛名之下,往往会忘记这个道理,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有很多不知此道的人,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惟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徐达没有被朱元璋直接杀害,但也是被朱元璋间接“赐死”的,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得以善终。
国外也许没有“功臣身退”这个词,但是,他们也同样懂得这个道理。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七千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5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700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和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的残疾工人近万名。福特的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智慧感言:《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的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韬光养晦,锋芒内敛,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快乐的樱桃
从前,有这样一个村子,全村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每天浮躁不安、闷闷不乐的,他们为此很苦恼。一天,这个村子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召集来一位全村最精壮的小伙子,吩咐道:“我们必须改变村民们的这种不愉快的状态,找回属于我们的快乐,传说在遥远的南海群岛上有一个小岛屿,那里有一株樱桃树,如果能吃到上面结出的樱桃果,就会天天快乐,不知烦恼。你去采吧。”
备足干粮,配齐鞍辔,小伙子策马扬鞭,一路风尘就朝北海群岛飞驰而去。
小伙子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北海群岛,在众多岛屿中,小伙子发现了一处被绿树环绕的小岛,他欣喜的来到小岛上,看见岛上的居民都辛勤地工作着。他们身穿布衣而无怨,腹裹野菜而无悔,面挂喜色,不知疲倦。小伙子向一位正在浇灌樱桃树的师傅毕恭毕敬地询问:“师傅,这些樱桃能使您快乐吗?”
“当然。”
“能送给我吗。”
“当然。不过快乐不能仅凭借几颗樱桃果,关键是要具备快乐的根。”
“埋在泥土中的根吗?”
“不,埋在心中的根。”
智慧感言:忘掉烦恼、忘掉忧伤,勤勤恳恳地劳作,仔仔细细地品味人生,播种一颗快乐的种子在心里,然后让它在心里生根发芽,结出甜甜的樱桃果,快乐是埋在心里的根,根是快乐根,果才是快乐果。
痛苦不妨碍快乐
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的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有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这人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
在生命的进程中,当痛苦、绝望、不幸和危难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还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
六年前的一次车祸,让一位可怜的母亲丧失了唯一的儿子,六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这种丧子之痛中煎熬,她说:“我完全没办法平静,对于死去的儿子,不论我做什么,想什么,那种沉痛的感觉都无法抹去。渐渐的,我让自己很忙,那样,我便没有多余心思去思考儿子的死亡,但只要一静下来,甚至只是走路停下来一会儿,那种哀痛就全涌上心头,令我无法招架。”
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她接受了心理医生的治疗,医生告诉她:“如果觉得难过,就勇敢地难过下去,不要逃避,不要为自己找事情做,让自己专心地去面对它,这是你惟一能够得以解脱的办法。”
她按照医生的说法去做了,她说“现在,虽然想到儿子仍会难过,但情况已不一样,我不再没事找事忙,故意逃避。当丧子之痛又来时,我让它涌上心头,我看着悲痛将我灭顶,然后渐渐的消退,平静也就跟着来了。”
“最痛苦的那一刻已经过去,我已经可以不必再抗拒那种情绪。如今,我可以再次体会人生的快乐,那些痛苦已不是现在的事了,它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我人生其他的道路,还可以继续。”
面对痛苦的经历时,我们会先震惊,难以接受,接着便是不知所措和难以忍受,而且无法想象以后要怎么办,这时,我们便会想要逃避。
就如同在冬季用冰冷的水洗脸一样,要把手伸进冰冷的水盆里,通常需要很大的勇气,水的温差会令我们产生抗拒。一旦接触到水后,适应了温差,我们反而会爱上水的温度。这种抗拒和对痛苦的抗拒一样,刚开始是痛苦的,后来,面对它之后,痛苦过去了,快乐便会出现。
不断的抗拒只会延长痛苦的时间,而该面对的仍得面对。如果一味逃避,只会令自己深陷在痛苦之中。
通常痛苦不是发生时的事件,痛苦的部分在于日后的我们,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记起那件事,而在每次回忆起时,那种情绪便又涌上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周而复始,然后,我们抗拒痛苦的情绪,而痛苦却总是如影随形,怎么也摆脱不了。于是痛苦中的人会问快乐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快乐便是血、泪、汗浸泡的人生土壤里怒放的生命之花。正如惠特曼所说:“只有受过寒冻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惟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败、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的真正快乐。”而这正是人生的真谛!
我们经常看到脆弱的生命不堪一击,看到许多美丽人生尚未开始便堕入无尽的黑暗,有限的你我在无限的悲剧命运面前,不能不在沉重的痛苦中苟且生存。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一去无返。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座15世纪的教堂废墟上留着一行字: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藏在痛苦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人必然走向死亡,但不能等待死亡,在死神夺去生命色彩之前,何妨尽情涂抹自己的人生画布,这样才不枉来世一遭。但告别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来挥动,享受今天盛开的玫瑰的捷径只有一条:坚决与过去分手。
罗曼·罗兰说过:“痛苦像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开了生命的新起源。”生命有痛苦是正常的,有快乐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痛苦不放,快乐就永远不会到来,放下痛苦,抓住快乐,让生命重放光彩。而这一切,需要你给自己找一个远离痛苦的理由来安顿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