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缓解阶级矛盾。王莽和他领导下的这些依靠血缘甚至名字进入政府的官僚们能找到缓解西汉后期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办法吗?不能,或者说,有心无力。
有人说:“其实王莽当皇帝前执政多年,又推行法制。如果不是失之过急,会成为和平过渡的好榜样。”我认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王莽而言,稳住自己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地位是容易的,而巩固新政权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则要困难得多。在那个时间点上,用任何其他人坐上王莽的位置都很难走出困境。原因很简单,新帝国全盘接下了西汉留下的积重难返的烂摊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在王莽篡汉之前五十多年就已经显现出来了,而且愈演愈烈。有何表现呢?
其一,百姓流离。据《汉书》记载,元帝“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到成帝时,类似记载更是常见,如前28年,“旱,伤麦,民食榆皮……流民入函谷关。”哀帝时,“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
其二,饿殍遍地。与大流亡相对应的是******。在太平年月,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也是过着“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的日子。一旦有天灾或人祸,就出现******,甚至人相食。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过整个中国历史就两个字:“吃人”,但那是在从抽象意义上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毁灭。在有关西汉末年的这几十年的历史记载中,却是吃人的记载不绝于书。
其三,奴婢成群。没饭吃怎么办?只能到豪门里去当奴婢。结果西汉末年,那些豪族“多畜奴婢”。如王商家族“合资巨亿计,私奴以千数”,官奴婢竟达“十余万”。这些人中虽然有一极小的部分成为“豪奴”,四处横行,但绝大多数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其四,烽烟遍起。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起来反抗。在西汉末的几十年里,大大小小的起义数不胜数。史书上“盗贼并兴”、“盗贼并起”之类的字眼到处都是,而且经常是“以万数”。比如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东郡有侯氏兄弟五人聚众起义,“攻燔官寺,缚县长吏,盗取印绶,自称将军”。
老百姓如此困苦,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糕的是从西汉原封不动拿过来的行政体系也毫无执行力可言。
一方面,当时豪强地主为害一方,但是官府却拿他们没办法。例如,哀帝时有个叫赵季的黑社会老大,不但养着一大帮手下,到处收保护费,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而且他还抓着官员的小辫子,官府都不敢惹他。
另一方面,官僚们自己也是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这里所说的官僚还不一定是很大的官。例如,一个小小的栎阳令就可以“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那些朝中大员们就更不用多说了。就举一个例子。熟悉汉史的人都知道陈汤,不熟悉的人也大多听过他那句著名的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人是汉元帝时期的名将,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却“常受人金钱作章奏”,也是个贪腐之徒。可见当时官场的风气。
王莽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的,至少他看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两个,一是土地,二是奴婢。
针对这两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归纳起来,有四点。第一,土地国有,不得买卖。第二,按户分田,一户八人九百亩,田多的分给田少的。第三,奴婢不得买卖,改称为“私属”。第四,攻击本制度、破坏本制度执行的,流放。
在此之后,王莽又推行了一项配套改革,即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这项改革非常复杂,简单说,五均就是控制商业、平抑物价;赊贷就是政府借钱给平民;六筦就是将六大产业实行国家控制,酒、盐、铁的政府专卖,钱币的政府铸造和名山大泽的政府管理,再加上对商业的政府控制。
改革的结果如何呢?失败,很失败,一败涂地。改革最终的结果是断送了新帝国。
从王莽推行改革目的上来看,他是为了巩固自己新建立的这个政权。然而,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我认为,他犯了三个大错误。
第一,改革时机错误。
王莽的改革开始于9年,也就是王莽篡汉的那一年。可以说是,王莽的屁股还没把皇帝宝座坐热就开始改革了。这可不是推行改革的好时机。因为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统治力量要比较强大。这个条件在当时是不具备的。从西汉直接拿过来的行政体系没有执行力,在地方上对豪强地主软弱无力,在中央对皇亲国戚更是没有办法,而且内部还极其腐败。
二是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因为改革本身就会激化矛盾,一些原本隐藏的矛盾会暴露出来,如果当时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那么再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就可能引发****。当时,一方面在统治阶级内部,反王莽的势力很强,与王莽集团的冲突很激烈;另一方面阶级矛盾很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王莽在这个时候选择改革,就好比把一个已经极其虚弱的病人放上手术台进行大手术,风险极大。
第二,指导思想错误。
王莽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恢复儒家所言的先王时代的王道,也就是把上古时代的种种具体制度加以恢复。王莽提出的改革,几乎全部能在儒家经典上找到依据,而且是严格执行。比如说,王莽土地国有,每户八人分九百亩,这个理论依据就在《孟子》里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再比如实行五均,依据在《乐语》里。可以说,“复古”是王莽改革的核心理念。然而,历史是进步的,把被历史淘汰的东西恢复起来,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改革方案错误。
指导思想不对,改革方案当然就不对。其一,目标不对。当时,私有经营、商品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封建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王莽想退回到奴隶制度下的国有制去,怎么可能?
其二,步骤不对。没有哪个改革是一步到位的,一定是一步一步来。王莽的改革,所有政策没有一个有过渡阶段,都是一步到位。比如,一下子就规定,八个人九百亩,全天下同时实行。奴婢,说不能卖,就不能卖。想一步千里,哪有不失败的?
其三,推进的方法不对。推动改革,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必须想办法化解矛盾,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逼之以罚。而王莽呢?只知道挥着大棒蛮干。
最后,依靠的力量也不对。王莽改革依靠什么人呢?一靠政府,本来改革也的确主要靠政府。但看看他政府里的高官,几乎都是贵戚豪强。二靠富商大贾,比如六筦就是依靠大商人来推行的。靠这些人来推行改革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利用政策巧取豪夺。
也许有人会问,那你说他这个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要拯救垂死的西汉帝国或者说要为西汉帝国补锅,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王莽如果好自为之,也不至于弄得天下大乱。他最少有三件事应该做而没有做。一是削弱贵戚豪强的力量;二是整顿吏治,强化政府的力量;三是减轻税赋,缓和阶级矛盾。如果这三件事做好了,国家元气有所恢复了,这时再在制度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王莽始终没有意识到改革是一件非常难、非常复杂的事情。最终,以他自己近乎疯狂的复古热情推动的改革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激化了矛盾,再加上前面所讲过的改地名、改货币这一系列引发混乱的弊政和王莽在对外政策上的胡来,不但老百姓揭竿而起了,知识分子、地方豪族等也开始起来反王莽了。最终,在以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为主力和代表的反王莽势力的进攻下,成立仅十四年的新帝国土崩瓦解。
一通混战之后,东汉帝国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