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全书
37990100000029

第29章 避所短,从所长

【原文】

故计①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②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③之。此谋之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

【注释】

①计:谋划。

②数:法术,这里指办法。

③索:追求。

【译文】

所以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细衡量本国的各方面力量;游说他国君主的人,则应当全面揣测别国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从其所长。所有的谋划、想法、情绪及欲望都必须以这里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问题和对付各色人物。可以尊敬,也可以轻视;可以施利,也可以行害;可以成全,也可以败坏,其使用的办法都是一致的。所以,虽然有古代先王的德行,有圣人高超的智谋,不揣度透彻所有隐蔽的和深藏的实情,将什么也追求不到。这是智谋的基础和游说的通用法则。人们对某些事情常常感到来得突然,是因为不能事先预见。能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到,这是最难的。因此说“揣情,最难把握”。

【延伸阅读】

“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是说游说他国君主,应当全面揣测别国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从其所长。

其实不仅游说别人如此,做人做事都是如此:用人要用其长、避其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为我所用;为人所用要避主短处(人性弱点)、从主长处(人性优点)才能既有用武之地,又不会有“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功高盖主”的嫌疑;学习别人要取其长处、补己短处,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读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获得有益身心的知识和道理,等等。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弥勒佛和韦陀各有其长、短,但佛祖在用人上真堪称一位高手:让弥勒佛负责“公关”,韦陀负责“理财”。果然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用人上,佛祖可谓真正做到了用之所长、避之所短、长短互补、阴阳相济。

佛祖将韦陀和弥勒佛两人的长处合二为一,获得了“1+1=无穷”的结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优化组合”,可谓达到了用人和经营管理的至高境界。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企业用人之道,具有非常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企业用人绝不能求全责备,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对企业所用之人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判断,了解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缺点,因人而异,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能收到“优化组合”的神奇效果。

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盛水量,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一个企业中,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往往是参差不齐的,而劣质的部分往往足以决定整个企业的发展高度和水平。“最短的木板”和“最弱的环节”都是企业中有用的一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稍差一些,企业管理者绝不能把它们当作烂苹果扔掉,而是要想办法去修补最短的那块木板,加固链条中最薄弱的那一环节。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唐太宗曾说:“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所以,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不但要明白修补最短木板、加固薄弱环节的道理,更应明白“有短之存,必有用短之术”的道理,将“短”用到恰恰需要“短”的地方去,此即所谓“短中见长之术”。

美国柯达公司在生产照相感光材料时,工人需要在没有光线的暗室里操作,为此,培养一个熟练的工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没有几个工人愿意从事这一工种。但柯达公司很快就发现盲人在暗室里能够行动自如,只要稍加培训和引导就可以上岗,而且他们通常要比常人熟练得多。于是,柯达公司大量招聘盲人来从事感光材料的制作工作,把原来的那一部分工人调到其他部门。这样,柯达公司充分利用了盲人的特点,既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不能不归功于“掌门人”高明的用人策略。

对高明的管理者来说,“用人之短”可说是一剂难得的良药。这需要管理者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从客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用人之短,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实际上,用人之“短”正是对“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这句话最好的理解。换句话说,某些人的“短”处正是某个岗位所需要的甚至是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举个例子来说吧:让一个“满嘴跑火车”、口无遮拦的人去当保密员,或让一个“闷葫芦”去做公关工作,岂非荒唐的用人之道?相反,如果将上述两种人的岗位调换一下,岂不就变“短”为“长”了吗?善于使用别人的短处,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方法,需要积极地思考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到。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之所长要用,要善用;人之所“短”也要用,要会用。如果能够运用得当,后者并不见得比前者的效果差。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学会针对不同人的个性、能力等实际情况安排工作,使其能迅速“对号入座”,从而可以“人尽其才”,实现企业高效率、高效益和长足的发展。

把这个道理推及我们身上,就是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长、短处和优缺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怎样去做以及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和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一展自己的人生抱负。

“避所短,从所长”在人生道路上还有另一层借鉴意义,即要取长补短,善于向他人学习。《吕氏春秋》有云:“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借用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人生在世,只有不断学习和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