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惊天动地的给予,有默默无闻的付出,但无论哪种爱,都是发自内心的真爱,都是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因为它们给予人温暖和感动。
随遇而安
一个年轻人为了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教授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等他说完,教授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地望着教授。
教授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角度看,是好的。”
我们总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再从深一点的角度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味道。
生活中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教授对年轻人说:“在人生中,我们有时需要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生活有时候是无法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聚与散、幸福或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母爱无处不在
一个医生说:在我教学和医疗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许多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孩子。与这些特殊孩子的交往教给我许多东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使我受益终生的是那个蕴藏在小背包里的强大生活勇气。这就是辛格的故事。
辛格的母亲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他在出生时就已被感染,辛格弱小的生命就这样在药物的维持下开始了。在他5岁时,医生在他的胸腔大静脉内安装了一条管子。这条管子与一个输液泵相连,输液泵就装在辛格背上的一个小背包里。药物就靠这个泵不断地通过管子输入辛格的血管。有时,他还需要吸氧来维持呼吸。
他却从不愿因此而放弃享受童年乐越的任何机会。我常看到他穿一件红色外套背着装满药品的背包,用一辆小四轮车拖着氧气瓶,在医院后花园里玩耍、奔跑。活着,使他由衷地快乐;活着,使他充满活力。这使所有认识辛格的人都感到吃惊。辛格的妈妈常逗他说,因为他跑得太快,所以需要给他穿红色衣服。这样,当他在花园里玩耍时,她很快就可以透过窗户认出他。
可怕的病魔连辛格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精力充沛的孩子也不肯放过。辛格和他的母亲都病得非常严重。很显然,辛格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了,他母亲开始告诉他关于死亡的一些事情。她安慰辛格说自己也即将离去,他们不久就会在天堂里重逢。
在辛格弥留之际,一天,他悄声说:“我就要死了,可我一点儿也不怕。我死时,请给我穿上红色衣服。妈妈说她也要来天堂,当她到那里时,我一定在玩儿,我得确保她能很快找到我。”
即使到了天堂,我们也不要脱掉那件能让母亲一眼认出自己的红色外套,有了它,我们可以确保在天堂里与母亲相遇时,能被迅速发现。
母亲无时不在。
忘了自家电话
在电信大楼营业厅交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七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计算机上点出以后,又问:“是叫张丽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然后她又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计算机上点出之后,问:“是叫张鹏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你们家的电话到底是什么号码?”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
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可能是她察觉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爱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
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费没缴吧?”“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我们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孩子,永远会受到他们的关爱。他们对儿女的关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对自己往往是小到连一个电话都被忽略,记不清。可怜天下父母心。
捡空香水瓶的老人
她的任务是跟一个捡垃圾的老婆婆生活一天。
早晨7点钟,在郊外一个空地上,几十个捡垃圾的人在交易头一天捡到的垃圾。这种场景让她想起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几百个衣衫褴褛的人在卖垃圾,收垃圾的人把他们的垃圾收走。然后,他们就提着空蛇皮袋,四散而去了。
这是一些活动在城市夹缝中的外地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她和老婆婆一边沿着她固定的线路走,一边听她说话。她熟悉她活动区内的每一只垃圾桶,每一个垃圾堆。她给她讲她的老家,讲她儿孙的故事。她讲了很多,讲人的生生死死,恩恩怨怨……
最后,到了晚上,她和老婆婆一起回到郊区老婆婆租住的一间小平房。那是一间只有7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老婆婆拉开了墙上的小布帘,在墙上有一个小木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空香水瓶!那些都是她的收藏。
香水瓶的外型大都很好看,老婆婆搜集的足有几百个。一刹那它们的美让她震惊,也让这个老婆婆的小屋和她的人生发亮了。
在繁华的都市里,有很多像小草一样卑微的生命,也有很多卑微的愿望,平时我们经常看不起它们,但它们却是生活中的乐观者、满足者,是真心热爱生活的人。
随缘自适
春天来了,桃红柳绿,风和日丽,人心为之一畅。
于是人们扶老携幼,上公园,去郊外;春也融融,情也切切,不亦乐乎。然而,转瞬之间,阴雨沉沉,数日不开,人心也仿佛为之壅塞……
自然界的阴晴寒热,总在默默地昭示着我们:人生亦是如此,生活亦当如此。不可能有永久的欢乐,也不可能有永久的痛苦。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将开始。生活永远是一种跌宕起伏的过程,概莫能外,无始无终。任何想要十全十美的愿望都是可以理解的,却是不现实的。最明智的人生态度便是顺乎社会、历史、人生的客观规律,顺乎自己的才智机遇和境况;不以晴喜,不以阴忧。今天下雨就过雨天,明天天晴就过晴日。该做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可做多好做多好。逆境无须悲观,顺境不要太陶醉,若能如此,便是一种福分了。
可是,这份明智,这种“幸福”,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可能?或者说,有几个人真正做得到随遇而安,又有几个人感受到了随缘自适的快乐?
也许我们都该来答一答云门文偃常问弟子的一个问题:
“我不问你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你十五以后有何体会?”
弟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而他自己的答案却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日日是好日。其诗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意思和一般人的看法差不到哪儿去,区别只在有无闲事挂心头。
我们都明白随缘的道理,却因种种“闲事”而无法自适。都相信“日日是好日”没错,却因“闲事”而被生活的缺憾遮蔽了视野,体会不到或根本无暇体会生活的美好。
生活中,烦恼、忧愁确实是存在的。但就其本质而言,无论你看到看不到,生活着毕竟是美好的,人生总是有意义的。
不同的幸福观
一位盲人,在剧院欣赏一场音乐会。交响乐时而凝重低缓,时而明快热烈,时而浓云蔽日,时而云开雾散。盲人惊喜地拉着身边的人说:“我看见了,看见了山川,看见了花草,看见了光明……”
一个失聪的孩子,在画展上看到一幅幅作品。他仔细地看着,目不转睛,神情专注,忽然转身,微笑着大声对父母说:“我听到了,听到了小鸟在歌唱,听到了瀑布的轰鸣,还有风儿呼啸的声音……”
一位干部,因为分流,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一时间萎靡不振,与以往判若两人。
妻子劝慰他:“仕途难道是人生的最大追求吗?你至少还有学历还有专业技术呀,你还可以重新开始你新的事业呀。你一直是个善待生活的人,我们并不会因为你不做领导而对你另眼看待,在我的眼里,你还是我的丈夫,还是孩子的父亲,我告诉你亲爱的,我现在甚至比以前更加爱你。”
丈夫望着妻子,久久不语,眼里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幸福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芸芸众生,茫茫人海,我们在努力寻找答案。其实幸福是一个多元化的命题,我们在追求着幸福,幸福也时刻在伴随着我们。
享受生命的冬天
一位老人在酷热难当的天气里仍在辛苦的劳作,亲手把纯洁的种子撒进松软的土地里。
忽然,在橡树树阴下,一个神的幻象出现在他的面前!老人非常惊讶。
“我是菩提仙,”这个神用亲切的口吻说,“你在这儿做什么,老人家?”
“如果你是菩提仙,那你还问什么?”老人回答说,“在我童年的时候,你叫我到蚂蚁那儿去,我从它们那里我学会了勤奋和积蓄。”
“你只是学到了一半儿,”菩提仙说,“再到蚂蚁那儿去一次,从它们那儿学会在你生命的冬天里去休息、去享受自己的贮藏吧。”
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是绝对必要的,休息也是绝对必要的。不懂得休息的人,品尝到的滋味只有苦涩和沉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休息是为了走的更远。
河边的橘子树
有一天,一位老和尚吩咐身边的一群小和尚,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这是老和尚第一次吩咐下来的事情,小和尚们不敢怠慢,匆匆赶往南山。
一路上,小和尚们暗暗立下决心,待会儿一定要尽可能多打些柴。眼看快到南山了,却被一条宽阔的大河挡住了去路。小和尚们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见老和尚,并向他禀明详情。见老和尚没有责怪的意思,小和尚们才一个个放下心来。
但是有一个小和尚却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橘子,递给老和尚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我看见河边有棵橘子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橘子摘下来了。”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老和尚的衣钵传人。
这世界上有很多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掉头而回,原本无可非议。盯着奔腾的河水发愁,更是许多人的常态。但是智者总能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之中,发现河边的“橘子树”,从而享受另一种人生境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一个可怜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大包袱,千里迢迢跑来找智者。
他说:“智者,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是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智者问:“你的大包袱里装的是什么?”
年轻人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智者带年轻人来到河边,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智者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什么,扛着船赶路?”年轻人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智者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走过一段人生,就要检查一下自己身上的背包,只带上必要的东西,其余的全扔掉,我们每个人都扛不动太沉的重物。”
年轻人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变得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阳光已经在心中照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