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穿着拖鞋出走
37986400000011

第11章 懂得选择与放弃(2)

放弃是一门艺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既需要你做出选择,更需要你做出放弃。与其说是抉择得当,不如说是放弃得好。放弃需要明智。该得时你便得了,该失去时,你就要大胆地主动放弃。

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就得放弃越多。那些什么都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的,其结果必然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弃,让自己的一生永远处于碌碌无为之中。

挖掘生命的深度

美国著名作家布鲁斯在《取舍之道》一书中谈了对放弃的理解,他说:“面对工作,应该学会放弃,学会放弃,就学会重新选择自己。”

同样,我们也会在生活中面临许多取舍问题,例如:你很难推拒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应酬,怕人家说你越来越牛了;在某些不适合的场合,想走时很难转身就走,怕自己的情商值太低;你很难离开一个情人,即使你知道他根本不适合你。是不是还想多得到一些什么呢?所以你也许明知耽搁无益,贪多无益,但就是舍不得,甚至不愿意放弃令自己不快乐的东西。

有些人曾经在把自己弄得很累的工作中挣扎很久;和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爱情挣扎很久;在自己的原则和人情的矛盾中挣扎很多次;凡事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就不甘心。不想和过去付出的心血该说再见时说再见,所以苦。

毫无疑问,你应该揣度,什么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为了那些不能放弃的,你放弃了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呢?大家可以看到:身为工作狂的父亲为了成就感与责任感,放弃孩子们的童年;女人为了朝朝暮暮而放弃了自己生命可能挖掘的深度;情人们为一时的计较和面子之争放弃可能有的爱情。如果说,现代人都会算投资回报率,那么没有人算得出,在得到一些看得到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流去。而每个人掌中所握的生命沙是有限的,一旦失去,就捞不回来。

假如你的脑袋像一个塞满食物的冰箱,你应当盘算,什么东西应该丢出去。否则,永远不可能有新的东西放进来。不丢出去,有些东西反而还会在里面慢慢变坏;有些东西,丢了可惜,但放了一辈子,也吃不了。所谓的“人生观”,大概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冰箱”决定内容物的去留问题吧!

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盘算,学会放弃。盘算之际,有挣扎有犹豫。没有人能够为你决定什么该舍,什么该留。所谓的豁达,也不过是明白自己能正确地处理去留和取舍的问题。

不肯丢掉一个丢掉了之后并不会对你产生多大影响的东西,只因你会对自己说,你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还怕找不到更好的?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

其实,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多一点中庸的思想,静观万物,体会与宇宙一样博大的胸襟,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秘方。

考量人生的意义

在很久很久以前,传说中有一种小虫,每遇一物便会取来负于肩上,越积越重,又不愿放下一些,终于被背上的东西压趴在地上。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负重,它爬起来继续前行,遇物又取之背负如故。它的梦想是越过一堵高墙,看看墙外的世界,却气力不支,坠地而死。

紧闭的窗户前有一只蜜蜂,它不断地振起翅翼向前冲去,撞上玻璃跌落下来,又振翅飞起撞过去……如是反复不断,直至力竭而死。

有些人甚至比以上两种昆虫更顽固。追逐梦想的人总喜欢给自己加上负荷,轻易不肯放下,自谓为“执着”。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于幻美的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等到年华逝去,才嗟叹人生的无为与空虚。

我们总是固执得任性,由“我想做什么”到“我一定要做到什么”,理想与追求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或许有另一扇窗户开着,蜜蜂掉头就能飞出去。外面是自由的天,自由的地,自由的空气,自由的心。

与人类相比,动物面对的诱惑要简单的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些诱惑中迷失了自己。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创造财富的进程中,放弃对金钱的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腰缠万贯,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古人云:无欲则刚。这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没有太多的欲望,就会活得更加简单,更加洒脱,更加自由。

在滚滚红尘中,怀一颗平和心,挡住各种诱惑;做一件平常事,学会放弃很多;当一个平凡人,简简单单生活,这也是一种独自享有的人生。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还不错,可就是学业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这时,大师说:“你的负担太重了,这样下去,你是不可能爬到山顶的,要想到山顶你必须把背上的负担全部舍弃。”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他明白了: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做人办事必须懂得这样一条变通之道: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

有些人随时淘汰那些不再需要的东西,省去了集中处理的精力,平时家中也显得简洁明快。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即便过着平凡的日子,也依然会不断地积累,大到人生感悟,小到一张名片,都是从无到有,积少成多。无论你的名誉、地位、财富、亲情,还是你的烦恼、忧愁都有很多该弃而未弃或该储存而未储存的。

人类本身就喜新厌旧,都喜欢焕然一新的感觉,不学会放弃就无论如何也无法焕然一新。学会放弃也就成了一种境界,大弃大得、小弃小得、不弃不得。学会放弃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心胸自然会更坦荡。

构筑健康的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讲述过一个亲身经历的往事:

许多年前,一个叫罗丝的年轻女人无意中读了他的一本书,找他进行心理治疗。罗丝非常漂亮,可人却非常粗俗,甚至吸毒、****。

她做的一切都使布兰登非常讨厌,可他很喜欢她,不仅是因为她外表漂亮,而是他确信她原本是个出色的女人。他在开始的时候用催眠术使她回忆她在初中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她回忆当时她很聪明,但不善于表现,怕引起同学嫉妒。布兰登让她做真空练习,她哭泣着写了这样一段话:你信任我,你没有把我看成坏人!你使我感到痛苦,也感到希望!你把我带回了真实的生活,我恨你!

几年后,布兰登和罗丝在大街上邂逅,他几乎认不出她了:衣着华丽,神态自若,生气勃勃,丝毫看不出过去的创伤。寒暄后,她说:“你是没有把我当成坏女人看待的那个人,你把我看作是一个有特殊经历的人,也使我看到了这一点。那时我非常恨你!承认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人,这是我一生中从未遇到过的事。”

罗丝重新找回了自我,最终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什么真正做到放弃完美、自我接受不容易?因为自我肯定这个事实,使你必须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振作精神,抓住机遇,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就是自觉的生活,积极的心态。

要真正面对成功,就必须学会放弃完美,不刻意追求完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一个令人宽慰的事实,我们越是尽快地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尽快地向新的目标迈进。

放弃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完美,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是承认镜子里的面孔和身体就是自己的模样,你会觉得轻松一点儿,感到真实和舒服了。时间不长,你就会体会到自我接受与自信自爱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学会放弃刻意要求自我完美的想法,接受自我在公众眼里是缺乏和不足的地方,才会构建属于自己的健康思维。

放弃是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汲汲于名利者永远不知道满足。金山银山,换不来会心一笑;机关算尽,只留得千年骂名。学会放弃吧。放弃并不完全代表着失败和气馁,务实的放弃是为了更少地失去。有时,选择了放弃,也便选择了成功和获得。

请记住赫拉克利特的话,最优秀的人宁愿要一件东西,而不要其他一切。就是:宁取永恒的光辉而不要变灭的事物。

丢掉无谓的固执

一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这是人生的起点。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前提是这个目标是合理的即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合乎社会道德的。否则,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付出万分的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

福勒出身于贫苦的农场家庭,成年后虽然努力却先后失去了好几份工作。之后,他尝试推销刷子,他很喜欢这种工作。他成了一个成功的销售员。

在攀登成功的阶梯时,他又定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创办自己的公司。这个目标十分适合他的个性。他在晚上制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出售。销售额开始上升时,他就在一所旧棚房里租下一块空地,雇佣一名助手,为他制造刷子。他本人集中精力于销售。最后福勒成了一家拥有几千名销售员和数千万美元的制刷公司的董事长。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审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轻且贵,当下两人各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他就和同伴商量,扔下棉花,改背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了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布。先前发现布的樵夫只好尽其所能背起布走。又走了一段路,背布的樵夫望见不远处的地上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的同伴仍是不愿丢下棉花,并怀疑黄金不是真的。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紧回家。

谁知道刚走到山下,天竟下起雨来,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更为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背不动,实在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选择,同时别忘了及时审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要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研究问题,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为现在而活

许多事情只能以非A即B的形式选择,因而,后悔实在是不应有的情绪。错过了就别后悔,无论好与坏,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使死抱着过去的错误不放,每天懊悔、责备,也于事无补,反而会让你沮丧。

一位女士,20年前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当全职家庭主妇,并帮先生完成博士学业。现在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他的先生却提出离婚的要求——因为他有了新的对象。这位女士感到非常后悔。她回忆起20年前,她为了他放弃留学和工作,结果却换来一场空。她说:“如果我当时坚持出国,所有的一切都会不一样。我可能根本不会结婚,也不会浪费多年的青春在他身上。”

她觉得自己过去做了错误的决定,损失的不仅是机会,同时连生命也浪费了。她不去处理眼前的危机,追寻新的生活,反而被卷入悔恨的漩涡里。

那位女士20年前所做的决定,如放弃留学、与人结婚等,在当时不应该是“错误”。在那时候,也许她是很不情愿才做了这样的决定,但在衡量利弊后,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不应该后悔。

有人说得好:“不管结不结婚,到头来总会后悔!”也就是说,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些人认为是好事,另一些人可能认为是坏的,只是选择不同罢了。现在觉得庆幸的事,将来可能发现错了。如果这位女士当时做了别的选择,可能一切就会很好吗?还是会有其他问题发生。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后悔。后悔时,我们常这么说:“或许,如果我不这么固执,我们还不至于离婚。”“如果我不出去,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如果我当初早点送他上医院,也许他就不会死。”“她非常沮丧地说想自杀,那时若多给她安慰就好了。”

每个人都曾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在重新审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时,才知道自己错了。但过去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活在现在。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不能改变事实。因此,请集中心力“为现在而活”。并自我追问:“我能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学到什么?”那么你将会得到更圆满的成长。

过去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活在现在。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也不能改变现实。

别因得失而悲喜

从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上看:“得”与“失”互为因果,失中必有得,得中亦有失。失与得是事物的两方面。它们真实地、客观地存在着,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它的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