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37984200000044

第44章 别给自己背“包袱”——以平常心面对考试

在很多家庭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一直很好,但是考试成绩却总不如意,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临场发挥不好外,就是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差。他们考前总抱着“假如我没考好怎么办”这样的一个消极念头不放,由于心理负荷太重,无法轻装上阵,因此考试时无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也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如果父母在孩子考试前和考试时的日子里,在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照顾的同时,帮孩子调适好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思想上没有包袱,孩子才能以平和的心态从容地走进考场。胡敏的爸爸就是这样做的。

胡敏的爸爸在他每次要参加一些重要的考试之前,总要和他长谈一番,这次胡敏将代表学校参加市里举行的奥数赛,因此父亲决定在考前和他谈一次心。

“儿子,下个星期你就要参加奥数考试了,有什么想法吗?”

“嗨,我觉得这次考试与平常没什么两样,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瞧瞧,胡敏轻松的语气简直就像考试与自己无关似的。

“是啊,‘稳定才能战胜一切’,这可是你舅舅从部队回家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呀,我觉得用在考场上也同样重要。”

“爸爸,你就放心吧,你儿子早就‘身经百战’,哪一次上阵腿肚子抽筋、手发抖过呀,呵呵……”

“爸爸相信你,相信你会轻装上阵的。”

也许很多父母都会感到惊讶,代表学校参加奥数比赛如此重要、严肃的话题,这对父子却用轻松、玩笑的口气来谈论它。当然,还有令很多父母和孩子想不到的是,虽然胡敏将奥数考试当成“与平常没什么两样的考试”,结果这次考试的成绩却是全市第一名。

可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考试的那些日子,包括中考和高考,父母要做的事很多,不仅仅是限于让孩子吃得健康,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也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鼓励他“轻装上阵”,而不是有形或无形地施加压力……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父母在孩子考试期间要做的“事”也就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对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同等重要,即教会孩子放松心情,以平常心面对考试。

教子心经

1.帮助孩子克服考试怯场的心理

从某种角度说,考试比的就是心理素质。每次考试临近,总有些考生产生焦虑、失眠、出汗、食欲不振、厌考等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就有可能影响到考试成绩。

小力学习非常用功,平时考试成绩也挺好,但每逢大考成绩就不理想。如果是把试卷发给他,让他在家里做一次,他几乎什么都会,但同样的题,一到考场上,他就做得一塌糊涂。父母问他原因,他说:“我一进考场就紧张,尤其是监考老师走动时,我的心跳得更厉害。有的时候,我还走神,眼睛看着试题,心里却想着要是没有考好怎么办,越是这样想,越是不会做了。”

小力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考试怯场的心理。

如果发现孩子有考试怯场的心理,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减压,尽量让孩子感觉到考试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切不可制造出“临战”的紧张状态。

另外,可以让孩子在考试的前一天适当地参加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或是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充分保证睡眠的质量。但千万不要服用安眠药来帮助睡眠,因为吃药后的副作用会在第二天出现。

孩子进入考场,在试卷未发下来前,可以做深呼吸,放松四肢,轻轻地揉揉眼睛或脖子,或者安静地坐着,闭目养神,以轻松的心态准备应考。

2.分析压力来源,重建认知观念

一般而言,孩子的压力来源于三个方面:父母、老师和本人。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主要的压力是来源于其中的哪一方面,分析此种压力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及其合理性,如:要是考不好妈妈会责怪我的(此种压力来源于孩子自身)。对于此种压力,让孩子思考一下自己产生的焦虑程度是否合理,并试着进行自我调节。如孩子在考试前总想着老师说的那句“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的名单会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这句话(这种压力来自于老师)。对于此种压力,父母应在家长会上和老师沟通,把孩子的思想状况告诉老师,请他给孩子一个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多数老师会那样做的。如孩子大脑里整天装着“你没有考第一,我出门都不好意思”(这种压力来源于父母)。对此种压力,父母应反省自身的言行,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同时要注意以下细节:

1)父母自己不要把孩子的考试当成“生活中最重大的事情”;

2)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别人的孩子考试成绩如何如何;

3)不要对孩子说“考不好,别回家”之类的狠话;

4)不要对孩子说“考试是决定你前途的唯一方式”。

3.不要给孩子施加任何压力

“你一定要考第一名!”

“考不好就别上了!”

“我和你爸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如果你考不上好的大学,将来就会像我们一样,一辈子从事普通的工作,生活就没有什么盼头了。”

“这次再考不好,你就别出门了,免得丢我们的脸!”

……

当父母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施加压力时,孩子的心理负荷就会越来越重。因此,父母不能总是抱怨孩子,而应该多安慰、鼓励。如可以在考试前对孩子说“正常发挥你一定行”,“我们相信你,只要努力了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等等。

4.别让孩子成为“分奴”

在现代家庭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重视孩子考试的分数。当孩子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时,父母往往比孩子表现得还高兴,又是带孩子逛公园、吃大餐,又是买玩具作为奖励;如果考试成绩较差,父母对孩子轻则苛责,重则体罚。久而久之,孩子从自己的分数里看出了父母的“晴雨表”。为了讨父母高兴,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品”,部分孩子不管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为了考出高分,有的孩子甚至采取抄袭等方式来为自己“加分”。

毫无疑问,孩子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分数丢道德这是得不偿失的。但是客观地说,有些孩子之所以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固然与自己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有关外,也和父母教育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父母过分地看重分数,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对孩子奖惩,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当的行为,在这种行为影响下,孩子也只能为了分数而“努力”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父母本人也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分数。考得好,不要过多地用物质奖励或许诺来刺激;考得不好,也不要用“语言暴力”或体罚去“对付”孩子。总之,与其让孩子成为“分奴”,不如让孩子以真实的成绩面对自己。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去寻找好的学习方法,用正确的途径去提高成绩。

面对青春期身体变化极大的孩子,父母要多花一些精力,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正确的引导越多,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郝君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