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37529200000032

第32章 有一种爱叫做奉献——南川供电公司大有供电所配网班班长徐才东抗冰保电情感纪实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串数字:自1月12日到2月22日40天的时间里,未回过家1次,在抢修现场共计跌倒500多次,脸和手划伤13道口子,磨破5双手套,夜晚燃烧了35根蜡烛。他带领的配网班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恢复了11条10千伏线路33千米,低压线路22千米,保证了13000户50000居民的用电。

他,就是徐才东,南川供电公司大有供电所配网班班长。

大有镇是南川区最偏远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100多米,山高路陡,地形险恶,13000多户50000多居民95%是农民。徐才东带领配网班的7名兄弟负责这440平方公里土地的线路维护,守护着这片大山深处的光明。

2008年1月12日起,由于渝东南持续的强降雪天气,致使大有片区冰雪厚度达20到40厘米厚。严重的覆冰,导致了大有片区输电网络全部中断,交通中断,供水中断,通讯受损,食物告急,整个大有成了一座孤岛,人民群众生活全线告急!

抢修线路恢复供电成了救灾抢险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首要任务,输电线就是人民的生命线!

悬崖上的爱

1月26日22:09,35千伏松大线跳闸。此时,南川至大有唯一一条35千伏电源线路全部停电,造成大有208千米10千伏线路和13000多用户全部停电。要过年了,得让群众能看到春晚啊。因雪灾造成的故障点在何处?要抢修,必须要巡线找到故障点啊!

一想到雪地巡线,一屋子的人都沉寂了。35千伏松大线全长58千米,全架设在崇山峻岭间,平日天气晴朗巡线一次都要一整天,何况是这种恶劣天气。最关键的是线路要跨越马咀风吹岭。顾名思义,海拔1200多米的风吹岭地形险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过,这条当地人称“奈何路”的小道仅有50厘米宽,一面是峭壁,一面是万丈深渊。要在大雪覆盖、道路结冰的情况下穿越,那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没有更多的想法,也来不及考虑更多,听着窗外远方传来的小儿哭声,“我去!”熟悉的声音,总是习惯在最危急的时候响起。徐才东一边往胶鞋上绑绳子一边安排工作,临了默默地挨个拍了拍兄弟们的肩,一群平日坚强刚硬,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个个红了眼。

风萧萧兮易水寒,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带着恢复光明的希望,他奔向茫茫风雪。他踏着齐小腿深的积雪,顺着线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巡视每一基电杆。一路上,已经记不清摔了多少跟斗,已经冻得麻木的身体早已忘了疼痛。渴了,抓把雪止渴;夜深了,在老乡家借宿一宿,天微微亮接着巡视。

终于到了风吹岭

“奈何路”。望着结满了冰的小路和身旁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徐才东摸出电话拨通了妻子的号码:“友友,我们整个大有停电了,这个春节我肯定回不来了,我现在很好,你要照顾好儿子,照顾好自己。”挂断电话,他毅然摸索着向前爬行……经过整整2天的雪地巡查,终于找到了故障点:80—84号杆段因覆冰太厚造成倒杆断线。他赶紧拍照、做记录,然后坚持跋涉到公司报告情况,为公司及时制定抢修方案和准备物资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事后,当妻子问起这个电话时,徐才东笑了笑,告诉她:“其实,在悬崖上时,我很怕,也特别地想家特别地想你。可我吃的是电力饭,又是班长,停了电,我不去,就对不起良心。”一句朴实的话,道尽了一个凡人对生命的爱,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爱,一个电力工人对人民电力事业无限忠诚的爱。

大孝无言

徐才东是个孝子,认识他的人都知道。

家里上有4个姐姐,作为家里唯一的最小的儿子,母亲对他倾注了最多的爱。因为家庭贫困,4个姐姐都是小学刚毕业就辍学了。唯有徐才东,在农村务农的母亲硬是咬着牙,从地里一锄头一锄头地将他供读到了大专。为此,长期操劳的母亲落下了许多病根,因此徐才东对母亲格外孝顺。尽管工作地离家里有80多千米远,可每半个月他都会挤出时间回家探望年老多病的母亲,从不间断。

大年十一是母亲的六十大寿,他早就计划好了要好好陪陪母亲、尽尽孝心。可此时,抗冰抢险正是攻坚阶段,作为配网班班长的他怎能当逃兵?强行抑制住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徐才东继续投入到抢险工作中。他只是在大年十一那天在冰天雪地的抢险现场里给母亲打电话祝福她生日快乐。知儿莫若母,母亲听出了儿子电话里的愧疚和不安,对他说:“东子,你工作忙,妈知道。大有停电了,我晓得你们肯定有很多事要做,哪个都晓得停电是啥滋味,好好干,要注意安全。妈妈好得很,每年都要过生日嘛,明年反正还有,你安心工作。”听了母亲的话,徐才东久久无语,只是他还不知道那夜,家里的母亲执意为她的小儿子留了好大好大的一块蛋糕……

忠孝两难全,但徐才东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抗灾抢险的突出表现,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了母亲对他的教诲,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富意义的孝啊!

爸爸,你不再爱我了吗

聪明乖巧只有3岁的儿子是徐才东的心头肉,平日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市区的家里陪儿子,他一直心存愧疚,因此答应儿子过年好好陪他玩,给他买好多好多烟花,两人还拉了勾勾。

可是,突如其来的雪灾打乱了一切计划。大年三十,在海拔1200多米的马咀风吹岭,他和战友一起紧张地立杆、放线、施工……零下4摄氏度,雪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脚已经冻得像木头。

15:40,儿子的电话来了,当听说爸爸因为抢险这个春节不能回家时,儿子哭了:“爸爸,你骗人!你难道不爱我了吗?是不是小恒不听话惹你生气了?我想你,你快回来啊……”听着儿子的哭喊,这个摔倒了再爬起来,受伤了不吭一声的铁汉流泪了,心像刀绞一样地疼。

经过拼命抢修,大年三十的晚上,通电了。在下山的路上,听着风雨中隐约传来的鞭炮声,徐才东又流泪了,在心里默默对儿子说:“儿子,爸爸爱你,最最爱你,爸爸对不起你,爸爸是小狗,等我回家一定好好陪你。”

把希望捧在手上

风雪来临,大有镇供电中断、供水中断、交通中断,食物告急,整个地区成了汪洋中的小岛。

腊月二十八,传来的一个消息揪紧了供电职工的心:距离大有镇30多千米海拔1300多米的封门村470户农民的粮食已经吃完,而唯一的打米机因为没电出不了米,1400多人等着救命。

米!米!米!

电!电!电!

南川供电公司紧急调运了发电机和柴油,指派供电所为灾民送去。山路崎岖,坡陡路滑。徐才东和其他3名职工挺身而出。7:00,4条汉子肩挑手扛,顶着风雪上路。在半路,大家又一次滑倒,而这一次,却把背负柴油桶的绳子挂断了,50斤重的油桶怎么办?无油的发电机又有什么用?“我抱着去,你们抬机器。”徐才东用双手抱着油桶一路泥泞一路溜滑地前行。30千米的路程整整走了10个小时才到,早已等候在村外的乡亲发自肺腑地欢呼了起来。当乡亲们去接徐才东手上的油桶时却怎么也接不过来,这时才发现他的手因为长期在风雪中裸露和长期保持同一种姿势已经僵硬了。村长韦述俊将家里的棉被拿来暖和了他的手才将油桶,不!是生命的希望接下来。

他们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加油工作。

看着大米从打米机里出来,乡亲们又一次欢呼起来。随后,徐才东耐心将柴油机使用方法教给村民后谢绝村民挽留,又带领兄弟们一头扎进了茫茫风雪中。因为,明天的抢险正忙。

烛光里的忠诚

做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这场冰雪考验了徐才东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白天,他和班组成员一起上山查勘、抢修,重任在肩,大局当前,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他总是第一个承担下来。

晚上,他又在办公桌上,点着蜡烛,填写灾情统计,计划布置第二天的抢修工作,常常是忙到深夜一两点钟。

岳父的精神分裂病复发,做为上门女媳和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他本应赶回家中照料处理,可一直无业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悄悄隐瞒了病情。

人间因为有爱才温暖,因为有爱才会同舟共济和患难与共。徐才东,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在冰雪来临时,在灾难来临时,在挑战来临时,将对事业的忠诚,对亲人的眷恋,对人民的深厚情谊化做满腔热情奉献给了抗冰抢险。

因为他,我们知道有一种爱叫做奉献,因为有这样一种爱,才会万家灯火,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