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37529200000024

第24章 在雪雹山上抢修的日子——开县供电公司双河口供电营业所抗冰抢险纪实

2008年初,重庆开县北部山区1500平方公里的高山上,电力线路因持续覆冰发生断锞锞锞线、倒杆,供电员工疲于抢险复电,与宣汉、城口、巫溪接壤的开县满月、北泉、关面3个乡的辖区线路受损最为严重。

双河口辖区成为了重灾区:3个乡13个村的供电线路受到严重破坏,10千伏电杆断杆7基、断线23处;0.4千伏线路断线3处;0.2千伏线路倒杆45基、断线95处;损坏20千伏安变压器5台,分布在雪雹山535平方公里范围里的6000多人生活在无电的困境里。

面对这次始料未及的自然灾害,为守护光明,重庆开县供电人用“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在冰雪中展开了一场鏖战。

8名职工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为辖区3000多用户恢复了供电。这是怎样的速度?这是怎样的一种责任呀!

故障随冰雪接踵而至

1月17日,已连续下了两场大雪的双河口辖区又开始飘起了漫天雪花,平均海拔1000米的崇山峻岭间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从这天开始,故障报修此起彼伏,13个高山村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线路故障,一根根电杆被冰雪折断,一条条电线被沉重的冰凌扯断,停电了!

报修就是命令,仅有8名职工的双河口所迅速成立了抢修队,年老体弱的老职工与女职工在所里负责电费回收、材料配送。抢修队先分成两个组先开展现场勘察,然后根据工程量排序组织抢修,此次59处故障点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超过2000米,平时依靠摩托交通的山路只能靠一双脚来丈量,其中还有3个依靠悬崖峭壁上羊肠小道行走的山村,一次现场勘察往往都需要一天的时间,更别说全靠人力搬运材料上山后抢修的艰巨。

该怎么办?

没有别的选择!

在那30多个寒风刺骨的日日夜夜,大家绷紧了神经,极度疲倦。但是抢修不容大家有任何懈怠,看到一直持续不断的雨雪都默默祈祷早日放晴,只求故障不要继续出现了。

1月20日清晨,一个电话惊醒了累极了的唐金洪:“唐所长,报告你一个情况。我是双庙村村支书,10千伏满顶支线5根电杆断了!”听到这一消息,唐金洪回答:“罗支书你们别急,我们今天先到现场后再说。”

断线故障还没有处理完,又出现断杆故障。这个村是雪雹山上一个交通不便的高山村,以前架设线路的电杆全靠绞磨和葫芦牵引,通过悬崖峭壁上开辟的山路运送电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来回花了两天时间,行走了40千米山路后,双庙村的故障情况立即反馈到了公司,公司考虑到所里力量的不足,决定增派一支队伍协助双河所开展此类故障的抢修工作。电杆经过20多天的运输终于到位。

旗帜飘扬在雪雹山上

1月30日,气温再度下降,雨雪肆无忌惮地肆虐着,灾情急剧加重。供电线路覆冰极为严重,倒杆、断线急剧增加,曾经恢复供电的村落又出现断线故障了。6000多户的辖区有1000多户无电!灾情告急!

温泉客服中心副主任杨发亮作为抗灾工作组组长进驻双河口所,全面指导抢修工作。一场声势浩大的抗冰保电战役在雪雹山上打响,无情的冰雪考验着每一个人。这场冰灾,让这里的冬天显得越发的寒冷;这场冰灾,无情地锤炼着供电职工的血肉之躯!共产党员唐金洪、陈小祥、段友春、宗剑华率领全所员工与中心前来支援的抢修队员不分昼夜,全力以赴投入抗灾保电攻坚战。

满月乡、关面乡、北泉乡是开县公司此次辖区线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都位于深山腹地,到处悬崖峭壁,险恶复杂的地理环境给抢修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困难。但电杆不能及时到位!20日之前,各抢修现场遇到了影响抢修电网施工进度的瓶颈。

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还有9个村没有恢复供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此刻,开县公司紧急组织抢修队伍调往双河口辖区保证了电网抢修的进度。21日他们和温泉客服中心组织的两支抢修队伍吃住在雪雹山上,提高效率,迅速行动!

浓雾还没有散,10米之外看不见人影,由唐金洪和陈小祥率领的两支共产党员突击队正奔走在临着悬崖的山路上,早已嘶哑的嗓子喊出了这个冬天里的最强音:“同志们,这就是供电人新时代的新长征!”就是在这冰天雪地里,风雪打在他们脸上,寒风中夹杂着冻雨,像刀一样割着每寸肌肤……渴了,捧上一口雪;饿了,啃几口干粮。天不亮上山,吃住在山上,分批下山回所里休整。寒冰和艰险复杂的施工环境是抢修工作的两条“枷锁”,而勇敢与斗志却是砸碎这两条“枷锁”的利器。

在抢修施工现场,抢修队员冒着生命的危险下到深达300多米的深谷底,在倚着峭壁,临着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一个人小心翼翼通过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小道上运送电杆,他们把电杆固定在卷扬机的钢绳上异常小心地、缓慢地把沉重的电杆运过去……

“责任聚光明、真情融冰雪”“耐得天磨真铁汉,踏冰立雪大丈夫”。

这注定是一场抗灾保电的鏖战!

听双河口职工动情地谈道:杨主任春节前后一直在抗灾一线;唐所长是把妻子和儿子接到所里过的大年三十;职工文刚伟没有母亲关怀的女儿孤独地在100千米外的爷爷家无数次打电话催促父亲回家团年。

腊月三十,不能回家的抢修队员接到亲人电话:“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呀?”心头一酸,看着雪山上仍然暗淡无光的村庄,愧疚地对亲人说:“等到我们这里灯亮了,我就回去。”

光明在激情中点亮

“灯亮了,亮了!”随着阵阵欢呼声,元宵节后的2月23日18:00,已经30多天没有用上电的满月乡双庙村老百姓放起了鞭炮、端着酒与供电所的职工共庆这欢乐的时刻。看着这盏盏灯光,看着这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所长唐金洪感到无比地欣慰,30多天日夜辛劳换成了一种喜悦,如同马拉松运动员冲过终点一刹那的感受。

这个难以忘怀的寒冬,双河口供电营业所的职工和所有参加抗冰抢险的队员们用库区人民顾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奏响了一曲供电人顶风雪、冒严寒、战冰雪的高昂战歌。为了那沉寂在冰雪中的光明,他们无私地奉献着,汗水必将融化冰雪,深情将永远让雪雹山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