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遗落的名人往事
37528100000007

第7章 包公在端州(1)

在中国,包拯这个名字可谓妇孺皆知。在宋代,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然而,民间关于包公的故事大都来自河南开封,却很少有人知道包公与端州(今广东肇庆)也有一段历史渊源。

导读:

包公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扬名于开封。包公主政端州三年,为政清廉,造福一方,百姓有口皆碑。现存于肇庆的包公祠、包公井、包公府衙旧址等文化遗址无不提醒人们: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包拯留下了许许多多为官清正廉明的佳话。

北宋名臣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清官。关于他青少年时代的事迹,史书上记载很少。据包拯自己说,他“生于草茅,早从宦学”,意思是他出生在普通人家,很小就随父出外游学,准备走应试做官这条路。包拯自幼读书刻苦,儒家兴邦治国的思想和历史上贤臣名将的事迹对他影响很大,从小就立志“竭忠死义”,为国家尽力。

常言道“忠孝不可两全”。这句话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29岁的包拯考取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可是由于父母均已年迈,包拯放弃了这次机会。不久朝廷又安排他去离家乡很近的安徽和县当知县。然而,即使离家很近,包拯的父母也不愿随他一同去。于是包拯便辞官回家侍奉双亲,直至父母相继去世,他才到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等候朝廷调遣。

景 三年(1036年),包拯到天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这时离他考中进士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在天长县,包拯政绩颇佳,不久就被升任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这是42岁的包拯第一次担任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那一年是公元1040年。

包拯深知端州瘴疠横行,交通闭塞,是人人避之犹恐不及的南蛮之地,历代朝廷都是将贬谪或负罪的官员“远地州军”,发配岭南。在这自然条件恶劣、名誉受辱的境况下,包公却不计个人荣辱,慨然受命,轻车简从,千里迢迢地从富庶的中原来到这“南蛮”之地。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的状况比他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智断盗砚案

包拯到任的当天就感觉到了端州紧张的气氛。一路上,田地无人耕种,百姓无精打采;背后怨声载道,当面却怒不敢言。他几次下轿想要听听百姓究竟在议论些什么,可是,没等他走近,人群就散开了。

来到府衙,包公心事重重,当夜便挑灯查阅卷宗。其中有一个盗砚案疑点重重,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询问他得知,这桩案件的罪犯是一个老砚工,因为私藏贡砚被判刑。

私藏贡砚是有意对抗朝廷的行为,触犯的是王法,该当死罪。为什么上任知州就只判了他10年?罪犯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砚工,据查他私藏的贡砚是他自己雕刻的,既然罪犯是一位精于雕工的老砚工,那么他就没有私藏贡砚的必要。案件漏洞百出,包拯心里明白其中必有隐情。

翌日,包公下黄岗,赴砚坑,亲自来到砚工中间,进行调查研究,求取旁证。

原来,问题都源于端砚。这端砚可不能小视,它是端州的一种名贵特产,与湖笔、徽墨、宣纸齐名。端砚是砚中的极品,用端砚磨出来的墨汁“隆冬不冰”,写在纸上“虫蚁不蛀”,倍受历代文人的青睐,从唐代起就享有盛誉,成为朝廷的贡品。皇帝将它视为奖赏功臣的佳品。唐太宗就曾赏赐给开国功臣魏征一块上好端砚,魏征异常珍爱,只在给皇帝写奏疏的时候才使用;武则天也曾赐砚给贤臣狄仁杰。但这名品端砚不但没给端州百姓带来财富,反倒成了贪官污吏买官卖官的敲门砖。贪官们为占有贡砚,利用手中大权,以各种名堂,扩大贡砚生产规模,使贡砚的数量比朝廷规定的数目增加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这对穷苦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好的砚石极难开采。黑暗潮湿的长坑道直深入到西江底,砚工们要在齐腰深的水中浸泡好几天才有可能找到一块上好砚石,而且时刻都要冒着坑道坍塌而葬身砚坑的风险。采到砚石后,砚工们还要花费许多精力去精雕细刻才能制成砚台,而且稍有疏漏便有可能被治罪。这个过程可谓是呕心沥血,如履薄冰。一方方的端砚,实际上是用砚工们的血与汗换来的。由于贡砚赋役越来越重,端州老百姓已经承受不起这敲骨吸髓般的重负了,走的走,躲的躲。在端州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一首民谣:“端溪石头多,百姓苦最多,自从贡端砚,百姓砸了锅。”看到百姓们逃离,衙门的官儿们坐不住了,他们暗中谋划着卑鄙的阴谋。

经过深入调查,包拯明白了,这位老砚工其实是被冤枉的。上任知州是想杀一儆百。“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贪官污吏如何横征暴敛都不为过,百姓稍有反抗就是错。包拯替百姓鸣不平,他发誓要平反这一冤案,还百姓清白。他这样做,既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也是为了树立官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

包拯升堂重审老砚工盗砚案,蒙受天大冤枉的老砚工被无罪释放。包拯还下令,从即日起,每年贡奉的端砚只按皇宫上贡定额制作。重见天日的老砚工欣喜若狂,涕泪纵横,放声大呼:“青天啊——”“包青天”因此威名远播。

打井送瘟神

包拯平息了端砚事件不久,端州就开始闹瘟疫,整个端州变成了一个疫区。看着百姓的生命受到威胁,包拯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治疗瘟疫的方子。一位老进士精通中医,尤其擅长治疗疫病,于是,包拯亲自拜访老进士,与他一道研究利用中草药治疗瘟疫的方子。对症的药方有了,患病的百姓也逐渐都康复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中草药无法根治瘟疫,百姓的疫病总是复发,病了好,好了又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恍然大悟。

一日,包拯穿着便衣在疫区视察,听到一位年轻人对另一位年轻人抱怨说:“如今,西江河水臭得不能喝,十斤河水一斤沙。西江又那么远,挑一担水要歇几歇。一担水有半担都是脏东西,这日子不知该怎么过。”包拯意识到百姓们的饮用水一定有问题。于是,他来到西江边上。还没等他靠近,就有刺鼻的臭气阵阵袭来。放眼望去,本应该是波光粼粼、凉风习习的江边,如今却是烈日高照,闷热无比。堤岸旁的野花耷拉着脑袋,西江江面上一片黄汤,漂浮着家禽的尸体和枯枝败叶。饮用这样的水,怎么能不感染瘟疫?要想根治疫情,就要彻底治理水源。包拯不禁想到了富庶的天长县,那里就有他带领百姓打的井,要是能让端州的百姓也像天长县的百姓一样,喝上干净的井水该多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的要为百姓排忧解难,包拯也要在端州打井。他带领百姓们挖了七口井,城内五口,城外两口,看上去状似北斗七星。

在包拯之前,没有人想到过在端州还能挖出井来。其实端州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百姓们没挖多深,就有甘洌的井水喷涌而出了。众人欢呼雀跃,争尝过后,都称赞这井水甘美无比,宛若琼浆玉液。

端州的百姓从此喝上了干净的井水,传染源断了,瘟疫自然也就根除了。后来,百姓为了纪念包公,就把这七口井称做“包公井”。

排沥建粮仓

喝水难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包拯的眉头还是紧锁着。西江江面上的黄汤和腐尸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个结。作为地方长官,他深知这西江治理问题不解决,百姓的生活就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水利建设关系到方方面面,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都与它息息相关。包拯想到了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和那些颗粒无收挨饿的农民。令包拯想不通的是,端州的土地还算肥沃,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颗粒无收?难道农业减产与西江水患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是的话,那么症结究竟在哪里?为了弄清楚问题的所在,包拯来到农民家里,来到田间地头视察。

通过视察包拯发现,端州百姓的生产工具太落后了,他们还在使用木犁。他们的生产方式也很落后,面对天灾几乎无能为力。农民种的是“望天田”,年年撒上种子,就听天由命,旱涝不保,产量很低。再加上近年来雨水太多,田地都被泡在黄汤里,农民无计可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苗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