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50

第50章 社会文化(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文化的概念、要素、特征,重点掌握生态学派、历史学派、功能学派、冲突学派等各学派的文化研究,明确文化的结构、类型、功能和运行过程,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学习文化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科学地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文化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文化现象,研究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社会学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原指对植物的培育和cultureultura农耕。15世纪以后,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被纳入到文化的概念之中。20世纪以后,文化概念进一步发展,将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也包含在内。中国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与文采,又指礼乐制度和法律条文等内容;“化”指“教化”和“教行”。“文”与“化”连在一起,一般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有:“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如今我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已远远超越了这一范围,与西方的“文化”概念内涵大体接近。作为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文化”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最早给文化以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这之后,许多学者都给文化下过定义,其中,比较系统地对文化概念加以扩展的有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以及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马林诺夫斯基在1930年出版的《文化论》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就那一些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社会组织是文化的一部分。”他明确地将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中国学者孙本文在1935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文化就是人类调适环境的产物”。环境包括自然界、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们的主观世界。

1952年,克罗伯和科拉克洪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文中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影响很大,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本书采用这一定义。

二、文化的基本形式

广义的文化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可计数,但就其基本形式而言,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精神文化主要指科学知识、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价值观念是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价值观念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也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

第二,语言和符号。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积淀和存储的手段,是社会成员互动的基本工具。通过语言与符号,社会成员可以学习到某个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经验,创造新的文化。语言与符号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第三,规范。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规范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它们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了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使人们的行为产生出一定的行为模式。规范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第四,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文化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之上,又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

第五,物质文化。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物、服饰、建筑物、公园等,都是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人们的观念、需求和能力。物质文化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安全有着最重要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产品日益丰富,质量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改善。

三、文化的特性

从抽象层面上看,所有文化都是建立在象征符号系统之上的,具有超生理性、超个人性和传递性与变迁性等特征。语言和言语是象征符号系统中最基本的符号,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指出:没有语言,我们便不会有政治、经济、宗教或军事组织;不会有礼仪或伦理的法规、法律;不会有科学、神学或文学;不会有游戏或音乐。没有音节分明的言语,仪式或典礼用具就不代表任何意义;没有清楚的言语,我们就不能改进任何工具。文字的出现扩大了文化符号的功能,使人类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流转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没有象征符号系统,人类的文化流传就不可能发生。

文化不能通过生理进行遗传,任何文化都是社会成员们在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个人虽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英国人类学家布朗指出,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社会成员个人的历史终结并不中断文化的连续性。这是因为,由个人活动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生活过程维持着文化结构,社会成员个人的作用是维持、延续社会文化的完整性。

文化的传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新一代人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发展与创新,由这种代际传递造成的文化积累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横向传递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是通过不同地域、民族、国家人们之间的交往实现的。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渗透已成为一种基本趋势,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文化的变迁一般由以下三种因素引起:(1)自然条件的变化;(2)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3)发明和发现。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文化变迁时指出,文化各部分在变迁时,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错位,易导致社会问题的发生。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在非物质文化中,制度首先变迁,风俗、民德随后变迁,价值观念最后变迁。

从具体层面上看,文化具有多样性、共享性、象征性和复合性等重要特征。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团体、社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人类对自然、社会、主观世界调适的产物,产生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成长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必然带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Fulton Benedict)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主题,它将各个分散的文化元素组合起来,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文化模式,从整体上表现出该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化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各阶级之间呈现出相应的文化差异。

文化的共享性是指文化具有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享的特性。任何一种人类创造,如某种物品、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只有为一定范围内的大多数成员接受,才称之为文化。文化的共享性主要是因为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在生理结构、机能及基本需要上没有根本的差别,不同的文化中必然有许多共同的基本方面,如文化的物质特性(包括住所、运输用具、衣着、器皿、工具、武器等),文化中关于科学、艺术的内容等。这些基本方面具有突出的共享性。

文化的象征性指一切具体的文化现象都是一定文化类型的象征。在一切物质、非物质产品中,都体现出创造者的文化信息。比如,石斧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和技术,它是原始文化的象征。好莱坞电影充分反映了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可口可乐、麦当劳一道,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文化的复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围绕某一社会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如:宗教活动,就包括了宗教教义、宗教仪式、宗教建筑、宗教组织等宗教文化现象。第二,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总是要和别的文化现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如:教育作为文化现象,与社会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水平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二节文化的理论研究

文化研究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1)文化的起源、积累、突变过程;(2)文化的产生、发展、分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3)文化在时间、空间发展上的不同层面;(4)文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的不同属性,如民族性、阶级性等;(5)文化的生产、分配、储存、传递及其应用;(6)文化传播、增殖、控制的方式及手段;(7)文化的冲突、分化、调适、整合过程;(8)文化变迁的动因、规律、周期;(9)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10)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文化的趋向等问题也备受关注,其应用研究涉及经济发展、都市化、社会管理、青少年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等诸多领域。19世纪以来,文化研究在争鸣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学派,各学派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了系统分析。

生态学派的文化研究。生态学派将文化的产生归结于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是由其资源和周围环境的特点及这些环境的变化决定的,代表人物有E.B.泰勒和F.拉策尔。泰勒认为,文化的分布就像动植物的清单一样,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拉策尔指出,自然对个人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特质和精神的影响起决定作用,许多民族或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例如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孤岛,民族性格中的忧患意识、团结精神十分突出。

进化学派的文化研究。该派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来研究文化。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哈登、利佩特和怀特。斯宾塞认为,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同质到异质逐渐进化的。利佩特认为,一部文化史就是人类由低级野蛮状态向高级文明状态发展的历史。19世纪的文化研究存在着简单的生物类比的倾向,到20世纪40~50年代,产生了新进化学派的文化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怀特的“工艺决定论”。他认为,工艺的发展是文化进化的基础,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传播学派的文化研究。传播学派以传播原理解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认为所有文化开始于一个或多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其他社会传播,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世界各地同时发展文明。代表人物有弗罗贝纽斯和威廉。里弗斯。弗罗贝纽斯提出了“文化圈”的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间相同要素的数量。他指出文化要素随民族迁徙而扩散,文化要素的相似性证明文化间存在历史上的同根关系。里弗斯认为各民族的联系及其文化的融合是导致人类进步的主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