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24

第24章 社会互动(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关系的涵义、体系、类型,社会互动的涵义和经典理论,以及网络互动的特点。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关系的类型,把握网络互动的实质与特点,提高应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和解释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互动是社会学微观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个体之间出于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以符号运用为主要手段、以社会结构和文化作为背景的交往活动。通过这种交往,自我得以形成,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维持。社会互动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个体社会化、互动手段、互动功能和互动情感等方面。社会互动的模式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诸多类型。网络互动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虚拟关系,因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

第一节社会互动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在早期的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互动作了研究。作为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科学家,詹姆斯(Wiim Jmsaae)开启了社会互动研究的先河。詹姆斯认为,人类倾向于将自身看做客体,进而发展出自我感觉和对自身的态度。自我产生的机制是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对此作出反应和调整。詹姆斯将这种过程看做是人类自我的能力。詹姆斯进一步提出“自我”的几种类型: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中社会自我影响较大,它是指个体由于同他人交往而形成的自我感觉。这个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自我是通过与别人的互动而形成的。

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y)发展了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库利提出了互动背景的概念。库利认为自我产生的背景是群体。在首属群体中———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群体性质对人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是最为重要的。库利用“镜中我”使其理论形象化。镜中我是指人们总是想像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而获取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以及自我态度。

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杜威(John Dewey)提出了人类互动中的心智意识这一概念。杜威认为在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独特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心智意识。心智意识是一个过程:针对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行为路线,选择最佳的适应环境。心智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与延续。

米德对詹姆斯、库利和杜威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将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结构融合于社会互动中。这种融合的前提是米德的两个基本假设:人类有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人类有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保存下来。对于人类心智,米德将使用符号和语言的过程称作想像性预演。通过想像性预演,人们选择最合适的行动路线。心智进行想像预演的过程是这样的:掌握常规姿态的涵义;通过常规姿态领会和理解他人;想像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对于自我,米德认为由于心智的存在,人类能象征性地将自身表示为客体,对自身进行评价和估计。自我的形成主要是把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想像”归结为“自我概念”。米德指出自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最初阶段为嬉戏阶段,它是指个体对自身角色的领会。次级阶段称为团体游戏阶段,指个体领悟互动中的他人的角色。最后阶段是一般化他人阶段,指个体能够体会进而理解社会中“一般化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关于社会结构,米德认为,由于心智的存在,个体间的相互调适,社会互动就组织化为社会结构或制度。

米德没有解决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如何相互影响的问题。角色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解释。帕克(Robert Ezra Park)认为,角色与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而自我则与社会结构位置规制下的角色扮演密切联系。自我在人们的多种角色的扮演中体现,角色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位置。默雷诺(Jacob Moreno)试图将社会结构概念化为有组织、要求个体按角色行事的期望网络。林顿(Ralph Linton)进一步对角色、地位与个体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角色是地位动态的一面,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整合。个体在社会中占有某一位置,并与其他位置相联系,个体承担权利与义务的过程就是角色扮演。

舒茨(Alfred Schütz)把欧洲社会互动思想与美国社会互动思想做了融合并提出了现象学互动主义。舒茨的现象学互动主义关注的是行动者如何创造一种共享的主观世界以及这种共享的主观世界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对此,舒茨提出了“袖里乾坤”的概念。“袖里乾坤”是指人们所运用的规则、对象、概念和信息的总和。袖里乾坤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了一种参考架构或取向,从而人们可以从容地适应环境,并对事物进行解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给社会互动下一个定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个体间出于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以符号运用为主要手段、以社会结构和文化作为背景的交往活动,通过这种交往,自我得以形成,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维持。

二、社会互动的经典理论

1.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由布鲁默(Herbert Blumer)和库恩(Manford Kuhn) 进一步发展。这两个人及各自的联盟所组成的两个集团被称为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芝加哥学派与衣阿华学派两个学术派别的观点有其趋同的地方,然而更多的是对立。

(1)趋同分析。两个学派都强调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人类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制造符号。凭借在发音和自身姿态上获得一致意义的能力,人们能够有效地沟通,人们能够预期对方的反应,并彼此调适。米德称这种能力为“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如果人们不能解读他人姿态与符号,并以这种姿态为基础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就不复存在。

两个学派都认为社会互动与人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互动使人类成为动物界中独特的种类,并赋予个体以独一无二的特性。社会互动对心智和自我的产生也有重大影响。心智是进行思维的能力,托马斯称之为“情景定义”。心智使行动者能够在各种情景中进行界定、分类和调适。自我是人们情境定义的重要客体,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观点和行为。社会是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社会依赖于人们情境定义的能力。

简要地说,两个学派的观点相同之处如下: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借助符号进行互动,通过角色领会进行顺利交往;心智和自我的存在以社会互动为前提;社会互动是构建社会的基础。

(2)差异分析。在人的人格结构和稳定性问题上,布鲁默强调,人们有把自身当作客体,并与其他任何客体一起置于互动情景中的能力。互动者是世界的积极创造者。个体符号化客体世界,并使客体世界组织化。人的行为总存在着潜在的自发性和不确定性。如果客体世界发生变化,那么人们就会改变情景定义,进而使行为发生改变。相反,库恩强调“核心自我”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核心自我”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化获得的关于其自身的稳定的意义和态度。由于核心自我影响和限制人们情境定义的方式,从而使人们的人格结构化并相对稳定,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可预测性。

在互动主动性问题上,布鲁默强调互动的创造性、建构性和变动性。正因为互动的主动性,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可以因人的定义和行为的转变而被替换和变更。与布鲁默相反,库恩强调核心自我和群体情境对互动的影响作用。核心自我和群体情境促成社会互动。互动中的个体受制于自我态度和个人的角色预期。但是库恩并不完全否定社会互动建构的可能性。

对于社会组织和结构,布鲁默认为社会组织、结构是暂时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是行动者进行情境定义时的一种客体。与布鲁默相反,库恩注重互动情境的结构化。库恩认为,社会情境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地位网络。这种地位网络又与相应的期望和规范相联系。虽然社会互动能够创造地位网络,然而一旦地位网络被创造出来,人们便会遵守这些地位网络的预期,坚持所形成的自我态度。简而言之,芝加哥学派认为由于社会互动的变动性,社会组织也是相应变动的;衣阿华学派认为个体的人格与社会组织是结构化的,社会互动受这些结构的规制。

在方法论方面,布鲁默坚持社会互动的非决定论。布鲁默认为,行为更多地是行动者通过连续不断地自我暗示建构出来的。社会结构并不直接导致行动。所以布鲁默在方法论上强调经验研究的重要性,坚持用归纳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在具体操作上提出了“敏感概念”的方法。敏感概念是指能够灵敏反映社会互动的概念。与布鲁默相反,库恩坚持社会互动的决定论。库恩认为对于经验世界的研究应当采取演绎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些概念的操作化,用社会生活来检验概念,从而达到对社会互动的认识。

2.自我与认同理论

在社会互动理论发展的进程中,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社会学家们广泛用认同这一范畴来阐述自我。自我和认同理论认为,自我是个体对特定场景做出反应的认同,自我是由具有高低差别的等级所构建的。在认同的等级序列中,处于高等级的认同对个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个体按照高等级的认同来组织自己的行为。这里将介绍斯特赖克以及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自我与认同理论。

(1)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er)的自我与认同理论。斯特赖克传承了衣阿华学派的传统。斯特赖克认为,个体通过自身的心智能力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标定和定义。个体在标定了自身位置和他人的认同位置时,个体就会产生自己如何行动的预期和如何引导他人角色行为的预期。同时,个体行为还将参考社会结构的性质以及情景定义。当社会结构为刚性时,个体行为与预期趋向一致,当社会结构为弹性时,个体行为与预期趋向不一致。

斯特赖克认为,认同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与所占据位置相联的自我标定的内在化。由于社会位置的多样性,所以认同表现为高低有别的等级序列,高等级的认同相对于低等级的认同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当个体履行某一认同时,个体的自尊感就依赖这种认同的履行,认同履行越是成功,越能给个体带来自尊感。斯特赖克认为,认同的等级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个体所处文化对个体认同评价的积极程度;个体与他人预期调适的一致性;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密切性;个体所依赖的其他个体的数量。斯特赖克认为,高等级的认同使个体做出与该认同相联的角色活动,个体不仅运用现有条件而且还积极创造条件履行认同。斯特赖克认为,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时,个体将接纳新的认同。

(2)麦考尔(George P.McCall)和西蒙斯(J.L.Simmons)的自我与认同理论。麦考尔与西蒙斯虽受过衣阿华学派的训练,但其理论走势却是芝加哥学派的。麦考尔与西蒙斯同样使用了认同的概念,但是与斯特赖克的认同概念不同。麦考尔与西蒙斯的认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与社会结构相关联的认同,一是由个体想像所建构的认同。麦考尔与西蒙斯认为,个体角色认同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个体角色认同仍具有等级序列性质,角色认同是人们计划与目标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仅仅具有自身的角色认同是不够的,个体力图通过角色践行来实现角色认同。角色认同的实现一方面要个体用自身理想化的观念来估量他们的行动,一方面个体还必须获取他人的角色支持。麦考尔与西蒙斯认为,由于角色认同是理想化的,所以个体的角色认同与情境中的角色支持存在着矛盾。

然而,个体试图使认同获得合法化的目的,成为推动个体行动的力量。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自身的心智能力来明确在认同序列中哪种认同是高的,以及他人的角色执行是否值得角色支持,并且解决了社会互动的模糊性、无结构性。这样,人们根据对他人角色的解释调适自身的定位和角色执行,从而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角色,谋求角色支持,以期实现角色认同的戏剧化表演。

麦考尔和西蒙斯认为,社会互动从本质上说是极其复杂和微妙的谈判。这种谈判是以报酬为中介的交换性谈判。人们的付出与回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社会互动中的矛盾是常在的。为了减少矛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运用了众多的自卫机制。比如,人们谋求社会互动中的短期信用,即相互之间的支持只是暂时的、部分的,容易发生变动。

3.角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