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齐美尔(G.Simmel)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形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及“货币哲学”理论。这些理论分布在他的《齐美尔的社会学》、《货币哲学》等一系列著作中。滕尼斯则试图“尝试对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进行新的分析”,他提出了人类群体生活中的两种结合类型,即“共同体与社会”,而这些概念是建立在他对人的意志划分上,他将人的意志划分为“本质意志”(包括本能的冲动、习惯以及记忆等)和“选择意志”(包括深思熟虑、决定以及概念等)。这些思想直到今天仍然能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正是由于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存在,让人们把目光投向意大利社会学界。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以一部鸿篇巨制《普通社会学总论》而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为了更好地普及自己的思想,他接受了朋友的意见,托人把著作简化为《普通社会学纲要》。在该书中他首创了“剩余物”和“派生物”的概念,提出了精英阶层循环理论,并设计了一套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符号互动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创立者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是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他在《心灵、自我和社会》中对“主我”与“客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述,让人耳目一新。本书在“社会互动”这一章中将对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发展做全面的介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在大师们的抚养下慢慢成长。随着理论与方法的逐渐成熟,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学已经显现出了她无穷的魅力。

3.社会学理论的整合与分化(帕森斯、默顿、科塞、霍曼斯、布劳、舒茨与戈夫曼等)

由于和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的诸多渊源,没有哪一门学科像社会学这样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几个社会学理论是使用共同的基本假设,它们关注的对象也越来越分化。由于没有采用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规则,当理论出现冲突的时候,各个理论流派就陷入了口诛笔伐之中。

帕森斯(Jalco Parsons)试图结束这样的局面。这位著名的社会学家的名字后来被看作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同义词。尽管他希望能建立一套指导整个社会学的宏观理论,但这种努力却遭到了同行们的批判。

理论解释的范围越广,其抽象程度往往也越高,这种理论就更接近于哲学的思辨。帕森斯所构造的理论正是如此,这恐怕也是他的理论为什么那样晦涩难懂的原因。

无论怎样划分社会学的理论流派,结构功能主义都将占据重要的一席。帕森斯一生都致力于对社会行动系统的分析和解释,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中。该书收录了作者撰写的10篇论文,这些论文精辟地阐述了四部分内容:(1)正式组织的分析; (2)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3)政治系统的结构与过程;(4)若干社会功能的结构背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米尔斯(Mills,Charles Wright)在《权力精英》中的观点不同,帕森斯认为,米尔斯“直接影响美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在具体化过程中成为顶层实业—军事‘寡头与较弱小的政治’小伙伴的联合”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教会、教育和律师的作用,米尔斯和凡勃伦等人实际上是在根据自己的“玄学的见解来控诉现代工业社会”。帕森斯所开创的结构功能主义流派很快成为当时社会学界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他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其中,火药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热兵器时代。经过千百年的传播与使用,当西方人把它用来做弹药的时候,而在中国,火药仍然是爆竹的原料,这曾经一度成为东洋人的笑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把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兴趣引导到特殊的领域?是完全出于个人兴趣,还是由于社会及文化背景的原因?默顿(Robert K. Merton)对此做出了卓越的研究,并创立了科学社会学的奠基理论。

默顿和帕森斯同是功能主义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帕森斯的学生,他却是帕森斯关于社会学的宏观理论的有力批判者之一。他认为试图在社会学科中建立一种统领性的理论是徒劳的,因此,默顿试图建立一种社会学的中层理论。这种理论界乎“宏大理论”与“专门理论”之间,科学社会学奠基理论便是这样一种理论,该理论主要包含在其成名作《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以及《科学社会学》之中。

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这本书中,默顿一方面肯定了科学理论的发展是通过对科学内在逻辑的探索取得的,同时也是由于科学的外部因素促成的。默顿用四个步骤来证明这些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1)考证科学兴趣中心的转移;(2)考察清教与科学的关系;(3)论证经济和军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影响; (4)探讨人口和人际互动与科学的关系。

如果说默顿开创了科学社会学并提出了一套考察科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系统方法,那么贝尔纳(John D. Bernal)和本戴维(Joseph Ben. David)则从不同的角度开创了科学社会学新领域。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自然科学本身进行历史的、社会的综合研究,以便把科学导向有益于人类福祉的目的。戴维在其代表作《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中,描述了科学家这一社会角色的出现和发展,他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制约科学活动的社会条件和科学活动的客观后果上。戴维还提出了科学社会学的四种基本研究方法,并把自己的研究归结为对科学活动体制的研究。

随着整个世界对科学的愈益重视,科学社会学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足球是圆的,这似乎谁都知道。当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时候,谁能把它和“安全阀”制度联想起来呢。社会学家就有这样的一份好奇心,促使他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去找出现象背后的故事。足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部分国家甚至玩起了“足球政治游戏”,这仅仅是因为足球的欣赏性强,给人青春与活力吗?冲突理论的解释是,足球的重要在于它的欣赏性加强了各群体间的沟通与互动,那种近乎暴力的运动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情绪宣泄的途径,从而减少了对社会造成破坏性冲突的可能性。

社会冲突理论在美国备受推崇,目前,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科塞(Lewis Coser)高举着社会冲突理论的大旗,将冲突理论演绎到了极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认为,“可以将冲突看作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一致、伤害对方”。科塞将冲突区分为现实的冲突和非现实的冲突。“当人们在追逐受挫的要求和期望获得的某种结果发生抵触时,现实性的冲突便产生了”,比如工人的罢工。而非现实的冲突针对的并非直接的敌对目标,而是其替代物。例如,一个受到父亲责备的孩子,往往会把他的不满迁怒于其他孩子身上。另外,科塞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全阀”制度,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冲突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他通过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功能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辩证冲突论思想。他对社会冲突形成的根源、程度及其结果做出了独到的论述。

在这个时期,非常有影响的还有交换理论学派。霍曼斯将心理学视角引入社会学,并用来分析个人的行为,从而创立了“行为主义交换理论”。而布劳(Blau)舍弃了霍曼斯侧重个人的研究方法,创立了“结构主义交换理论”,并提出了复杂社会结构中各种人群的基本交换过程:吸引—竞争—分化—整合。他的交换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本书开始曾提到过,社会学的意义在于它对研究对象的解释力上。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社会学家们对同一对象的解释往往被赋予了主观的认识,从而使社会学很难获得思想上的统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理论使用了不同的视角,或许这也是社会学的理论为什么这么丰富多彩的原因了。

现象学社会学以及日常生活方法论就为我们提供种种丰富多彩的解释。

“我知道我会死,但是我害怕死。我们建议把这种基本体验称为原始焦虑。其他所有预期都是以这种原始预期发源的。”从对这种原始焦虑的分析开始,奥地利学者舒茨在社会学中开辟了一块现象学研究的园地。他的主要思想被收录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及《舒茨文集》中。

日常生活方法论(又称戏剧理论)由戈夫曼所创,该理论在“日常生活”一章中有详尽的论述。

4.社会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与中国本土社会学理论(费孝通、吉登斯与哈贝马斯等)

这个时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原有理论的反思、批判和重组。

在对帕森斯功能主义的发展上,比较有影响的有亚历山大提出的新功能主义和卢曼提出的系统功能主义。另一位理论学家科尔曼提出了理性选择理论,影响也与日俱增。

和美国的实用主义不同,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塑造的社会学家总不那样单纯,他们涉猎广泛,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文学等,几乎无所不包,韦伯、马克思还有滕尼斯无不如此。这时,哈贝马斯(Habermas)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杰出代表,他在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上均有颇多建树。在社会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沟通行动理论”,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从总体上来说,走的是唐三藏“西天取经”式的道路。孙本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与引进,在近代中国,几无出其右者。然而,真正植根于中国大地的社会学经典理论,则非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莫属。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差序格局以“我”为中心,且富有伸缩性,使得“私”心获得在这样的格局下滋长无阻,其结果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天下”。

《乡土中国》对中国传统农村的结构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成为西方社会学界了解中国农村生活的凭借。“差序格局”理论的出现成为中国本土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标志。

对部分读者来说,要明白一门学科究竟是什么模样,对其进行简单明了的梳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金庸小说系列纷繁复杂,但读者却能够明白其中的恩怨情愁,这与武林派别的划分是分不开的,“少林”、“武当”、“华山”、“峨眉”大家耳熟能详。当然,这里讲出来并不是说社会学也是一个江湖世界,但是为了便于认识和理解,社会学界对社会学的各种理论与领域也做了一些划分。

目前,比较成熟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

按照理论流派划分有:生物进化论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社会冲突论学派、社会交换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互动主义学派、社会批判学派等。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理论学派有的互相冲突,比如说社会冲突论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有的互相糅合,如功能主义学派与结构主义学派,需要由读者自己去体味。

另一种划分方法是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已经被学术界承认的有: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家庭社会学等。

这种划分需要学科历史发展的检验,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必然有新的理论流派产生。

三、社会学的功能

根据我的观察,至少在中国,人们对社会问题及其“病理”越来越显示出强烈的兴趣。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解释的“分量”,往往搬出“某种理论”来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支撑。当他们找不到一种合适的理论的时候,可能会把“某位社会学家说”、“社会学理论认为”来作为自己救命的稻草。虽然真正的社会学研究者或许会感到滑稽可笑,但是却不能否认,他们这种行为使得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社会学观念”的受众市场。但是,社会学只是用来作为“挡箭牌”或“添加剂”吗?远非如此!

仍然要重复一遍,社会学以其多样的研究方法为人类社会及社会行为提供解释,这也决定了这门学科对于我们社会生活的作用与功能。对于社会来说,社会学的功能体现在哪里呢?这里初步总结如下:

1.社会诊断与社会咨询(政策选择,企业诊断与策划等)

政策选择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政府来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对于社会的构成与运行,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解释。这对于政府基本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