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37498300000048

第48章 心理与保健(2)

(3)合理化作用:或称文饰作用。即歪曲现实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合理化作用是采用错误的推理使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合理化作用也不是“欺骗”,因为个体相信这是真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时就说葡萄是酸的。利用这一机制,可使个体在追求某一事物而得不到时冲淡内心的不安。反过来,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达到同一效果,即所谓的“甜柠檬心理”。凡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如果自己得不到葡萄,目前只有柠檬,就认定柠檬是甜的。

(4)反向作用:即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有意识地做出相反方向的举动。所谓“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都可视为是反向作用的具体表现。反向作用机制也广泛应用于精神医学的临床。精神科医生常常会运用反作用机制诱导那些患有强迫症的患者,让他们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条件联系,使他们的思维、行为或情绪朝着有意识的、有益的方向发展。这种方法在精神医学上被称为行为疗法。

(5)升华作用:是指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法表达出来,通过升华作用可自我改变冲动的目的和对象,但不抑制它们的表现,一般来说,总是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的方向,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意义及价值。

(6)转移作用:转移作用作为自我防御机制,其实质是改换冲动的方向,以另一目标进行代替。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愿望无法直接表现时,有时会转移到其他较安全的对象上去,这样就可以减轻个体精神上的负担。如一个孩子受父母责备后,就向自己的玩具出气。这种作用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当然,我们反对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给他人带来精神上的负担,甚至痛苦。假如这一作用机制使用得当,仍不失为一剂减轻个体精神负担的灵丹妙药。

影响情绪的不良因素

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引起女孩子情绪波动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

(1)个人发展受挫。有些中学生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虽经百般努力,仍然成绩平平,害怕不能继续求学,又找不到工作;由于没有工作,感到前途渺茫,心理极不平衡;有的由于职业不理想,工作不尽如人意,觉得生活乏味,百无聊赖;有的因与上级和同事关系紧张,一再受挫,深感世态炎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她们往往会消极沮丧,心情抑郁,精神萎靡,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动辄迁怒他人,脾气暴烈而怪诞,令人捉摸不定。

(2)家庭生活失常。如父母不和,经常闹纠纷;或父母离婚,继父、继母将自己视若外人;或父母违法乱纪,受到制裁,自己觉得受人歧视,因而悲观失望,甚至厌世轻生。生活中有很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的悲剧,如自杀、堕落、犯罪、精神失常等,就是由这样一些糊涂的父母造成的。

(3)父母与子女心理不相容。由于时代的发展,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精神生活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家庭中两代人相隔二三十岁,在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审美观点、穿着打扮、房间陈设等方面,都会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会发生。但如果两代人不能相互谅解,则导致心理不相容,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局面。如有些父母对女儿的行为过于挑剔,甚至嘲笑、压制;有些女孩子则由于缺乏信仰,一味追求“意志自由”,将长辈正确意见置若罔闻。这就极易在两代人之间造成矛盾和隔阂,影响整个家庭的心理气氛。

(4)与异性交往的正当需要不能满足。由于性的成熟,女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异性一起谈话、学习、工作、从事各种业余活动的愿望,有些男女青年在共同的学习、工作中,由于情投意合,培养了友谊,产生了纯洁的初恋。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这种交往可以帮助她们认识异性,培养两性道德,逐渐形成完整的个性。但是她们这种正当的需要,如果由于本人的羞涩和胆怯,或者由于家长、教师的反对和阻挠,或者由于“人言可畏”而不能获得满足,就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情绪的波动。

做父母者若要使自己的女儿顺利度过青春期,就应该学习和了解一些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各种矛盾,必要时给予巧妙的暗示和指导,并细心体察孩子情绪的微小变化,及时消除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尽量减少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差距,而不应该只是粗暴地责怪孩子心理的变化。当然,如果发现孩子情绪变化极大,超出一般范围,则要及时带她们到精神科检查、治疗。

建立自信学会自我适应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群中,做着某件事情,总是要有所求的,这就把自己置身于紧张因素之中。为避免紧张因素造成的不良精神状态,就需要有效的自我适应。怎样才能做到自我适应,可参考以下几点:

(1)接受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一位医德高尚的老教授,在被迫放弃医道时,抱着“只要点燃心灵的火种不灭,希望总是会有的”信念,用尽全力拥抱生活,而不是消磨生活。后来,当他重操旧业时说:“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承受。否则,定在精神重负下崩溃。”

是的,幸福的感觉不取决于将来所能持有的条件,而取决于现在所抱的态度。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为自己的失败、不幸而忧虑、惊恐和失望,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承受它,就像杨柳承受风雨一样。这样,你就会平静地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改善在心理上已经接受的那种最坏的情况,这种心理的平静,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2)随时放松自己。肌肉紧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适应外界的本能,它经常处于活动的准备状态。而放松就是摆脱外界刺激,消除所有的紧张,只想舒服和轻松。研究证明,不论引起情绪安静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使肌肉放松,因此,谁会使肌肉充分放松,谁就能睡得好、休息得充分。

(3)学会“换肩”,即从一种活动形式转换为另一种活动形式。在日常活动中,善于分析自己和分配自己的体力与脑力,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使同样需要全神贯注的不同种类的活动交替进行,才能控制意志过程,自我调整心理状态。

(4)做好准备,明确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产生力量,目标唤起行动。从事与技能水平相当的合适工作,并细致地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在既定的方向和适度要求的情况下,每前进一步都会有事业上的成就感,意志上的激励和得到工作成果后情感上的满足,从而可减轻偏离最佳程度的精神紧张度。

(5)稳定的亲情关系,亲和的“交际圈”。如果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获得家庭的和睦和与志趣、追求、年龄不同的人交往,建立满意的交际圈,精神压力会因之大为减少,而这意味着从“己所欲,施于人”中得到解脱、赞赏和慰藉。

(6)到此为止。不仅要在每一种让人烦恼忧伤的事情上,加一个“到此为止”的限制,而且更需要在自己缺乏耐心和毅力、脾气暴躁等方面加以限定,不允许自己的情感跨越这最后的防线。这样,你就抓住了每一个可能会摧毁你思想平静的爆发点,放自己精神于逍遥自在之地。

(7)幽默感。研究表明,笑可增加人体内的内啡肽水平。内啡肽有助于减轻痛苦和增进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同时,笑也能使人正视自己的不足——尤其自嘲时,别有一番冲劲儿。

要警惕心理“亚健康”

分析起来,导致女性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诱因有:

(1)感情与家庭的变故: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2)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女性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她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3)女性的社会角色限制:在高竞争强度的现代城市,很多女性对工作、家庭、情感、前途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特别女性在找工作方面比较受局限,工作紧张,操心家务,还要照顾老人教育孩子,而且家庭事务单调、琐碎,更易使人产生心理疲劳。

(4)给都市女性的“心理处方”:

①坚持独立、愉快的生活方式。

都市女性要有自己的事业或感兴趣的事,要关注社会新动向,培养自己的兴趣点,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如登山、下棋、听音乐等,安排恰当时间参加,忘记工作、生活中的心烦事,保持良好的心态。

②合理调整工作节奏。

每日工作安排要合理,不能超负荷工作时间过长,生活有规律,不过度紧张和疲劳,就会减少思想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③采取适当的方式做好情绪调节。

第一,乐观。心理疾病与人的性格和对待外界的态度有关。所以一定要让自己有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也一切都会好起来。第二,宽容。了解人性的特点,尽量宽厚地对待他人,学会谅解周围的人和事。第三,排解。寻找社会支持系统,比如亲人、好友、同学,倾诉心底烦恼、委屈,寻求宽慰。第四,宣泄。找一种方式,将积聚在心里的苦恼、忧愁、委屈、怨恨等发泄出来。第五,求医。

嫉妒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女人善妒”确有科学根据,而且女人善妒事实上与生理周期有关。也就是说,女性在每月受精高峰期时最善妒。在受精高峰期内,女性会刻意贬低其他女人的吸引力,以争取自己喜欢的男人。

这份发表在美国皇家协会出版的《生物期刊》中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女性受精高峰期消退后,她们对其他女性的看法也会转趋正面些。研究报告的作者约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生费歇尔表示,以前人们总是对女性冠以“合作”、“心肠好”等评语,但她的研究报告证实,女性是相当具有“竞争性”的。

坏脾气易带来身心疾病

医学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争强好胜、好与人竞争的人比与世无争、安然自在的人更易患冠心病;而那些往往为了使别人高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对自己的挫折和愤怒采取忍受态度,而且作出避让,以免自己的朋友、家人和其他人不愉快,强烈遏止内心情感的人,患癌症的危险比较大。

专家在研究中已经发现一些性格特征与易致疾病之间的联系,如:

竞争意识强、好胜、脾气急躁、人际关系紧张的人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好激动、易发火、好高骛远、心情压抑的人易患高血压;

心态孤独、有自卑感、家庭气氛不够和睦的人易患关节炎;

有事业心、工作有魄力,但对周围有敌意感、感情遭受挫折的人易患溃疡病;

追求完美、做事死板、固执、好争吵、嫉妒心强的人易患偏头痛;

较聪明、羞怯、软弱、女性多好哭的人易患结肠炎;

幼稚、依赖性强、盼望得到别人照顾的人易患哮喘;

性格内向、冷淡,经常克制自己情感的人易患湿疹;

自尊心强、做事责任心重、条理性强、追求完美、固执刻板的人易患抑郁症。

专家提醒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或者接受医生的治疗。

“小事糊涂”有益身心健康

医学研究表明,人若经常烦恼、忧愁,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而小事“糊涂”,即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岂非养生的妙法?

聪明的人在处理纠纷时,常用“不置可否”、“听其自然”的方法,或者称之为“冷却法”。因为感情冲动常会因时间的消逝而冷静,冷静下来后,人们就能看到这些纠纷是何等的渺小,而矛盾也常于无形之中随之化解。倘若,过分计较或只顾发泄心中的愤恨,对紧张的局势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激化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由此可见,在处理某些感情冲突时,适当“糊涂”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当你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糊涂”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它会帮你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甚至逾越难以想象的鸿沟。这是因为,“糊涂”也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

当然,“小事糊涂”绝非事事糊涂。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性,那就成了糊涂虫了。

维生素帮您找回精神健康

据国外科研及统计资料证实:在精神病人当中,由于维生素摄取不足,常易诱发精神症状加重或使旧病波动或复发。健康的成年人,若长久缺乏某些维生素也易出现精神障碍。

维生素B1或维生素C缺乏,易引发抑郁症或表情淡漠,对外交际退缩。

维生素B1缺乏多致“激素表现”攻击行为或人格变异。

当出现酒精中毒时的“情感认知障碍”或服用口服避孕药时,应讲究维生素B6的补给。

因为口服避孕药可破坏身体内的维生素B6而易出现忧郁表现,维生素B6的及时补给则可缓解这些症候所致的精神障碍。

由于酗酒、饮食营养素不完整或服用三环抗抑郁药物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因为一旦缺乏维生素B12则极易诱发器质性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身体缺乏叶酸则为多种精神疾病的诱发因素。叶酸多存于黄杏、石榴、玉米、草莓、红辣椒、黄苹果、山楂、李子、花生及菜花中。

长久服用抗结核病药物的异烟肼容易出现呻吟、狂吼、烦躁、抽搐等症状。当服用雷米封时,应同时补充或及时补给烟草酸或烟酰胺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