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37498300000104

第104章 才情与颠峰(26)

勤奋与成就

在英国伦敦附近东维格村的一个家族墓地中,有一个普通的墓穴,上面立着一块普通的墓碑,墓碑上没有任何装饰,只隽着一行短短的铭文:“F.N.1820年生,1910年卒。”不知情的人,是不会对它过多留意的,因为它简朴到甚至连姓名都是缩写。然而,就在这块普通的墓碑下面,却安眠着一位伟大的人物,一位对人类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女性。她就是人类护理事业的先驱——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她以自己毕生精力和不懈的努力,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学,提高了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并使护理工作真正成为一项神圣的的事业;在医院管理、军队卫生、社会公共卫生等领域中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依然满怀崇敬的心情,缅怀着她为维护人类健康所建树的不朽业绩。

(1)做个与众不同的人

①学会思考

1820年5月12日,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弗罗伦斯城。当时,她的父母到这里旅行,于是他们就用这座美丽的城市名为她命名。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父母的第二个女儿。姐姐生在那不勒斯,取名为芭斯诺普,简称芭斯。1821年,南丁格尔一家结束了在欧洲的游历,从意大利回到英国。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家庭在英国富裕而又有名望。她的父母都很聪明、漂亮,性格却各不相同。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有着高高的身材,举止文雅大方,性情矜持而孤傲,是个不轻易流露感情的人。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显露出不凡的天资,才智过人,博学多识,但比较慵懒,他喜欢读书、打猎、钓鱼、旅行,过自由自在的乡绅生活,有时她为他的佃户们做一些好事。母亲樊妮出身于一个显赫的世家,容貌美丽,性格豪爽大方,气质雍容华贵,喜欢招待宾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精力十分充沛。

南丁格尔一家回到英国后,平时住在汉普郡靠近罗姆西镇的住宅——恩珀蕾花园。

花园高大宽敞,离伦敦很近。他们常在春秋两季到伦敦访亲探友,参加盛大的社交活动,夏季则到优美的茵幽别墅去避暑,生活舒适、安逸,而且多彩多姿,小弗罗伦斯就是这优美、安谧的环境中渐渐长大了。她长着一头浓密的栗色头发。娇艳的脸庞上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体态轻盈秀美,举止优雅可爱。然而,母亲樊妮很快就发现,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她的脾气性格明显地不同于姐姐芭斯,也不同于常来玩的其他孩子们。她性格倔强执拗,又易动感情,常常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不安又不满的情绪中,自悲自怨。她不愿见人,但对小马、小狗、小猫、小鸟等却异常的亲近,长时间和它们在一起,不厌其烦地照看它们。对恩珀蕾花园和茵幽别墅舒适、优裕的生活,以及多种多样的热闹场面,她感到索然无味。她爱思考,爱幻想,常常在自己脑海中勾勒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自己充任其中的主角。她不怎么与母亲亲近,却把父亲当成最好的童年伙伴,从他那学到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种种新奇的知识。

弗罗伦斯和姐姐芭斯主要是跟着父亲和家庭女教师受教育的,而她们的父亲承担了主要的课程。父亲教她们希腊语、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还教历史、哲学等课程,家庭女教师只负责教音乐、绘画。父亲不仅学识广博,而且对姐妹俩的要求非常严格。对此,芭斯很不适应,缺乏学习的兴趣。小弗罗伦斯在学习上却从未感到过枯燥乏味,总是充满兴趣,一丝不苟。而且,父女俩人的脾气禀性也相投,都喜欢钻研疑难问题,喜欢运用抽象思维,推理论证,并且都是幽默诙谐,十分快乐。于是,这个家庭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分化:芭斯常常与母亲一起,帮助她布置庭堂,筹备家宴,捃待客人;而弗罗伦斯则常常和父亲在一起在书房里度过时光。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弗罗伦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她不仅掌握了多种语言和丰富的知识,而且思维敏捷,头脑清晰,语言简洁、幽默。

②在实践中出招

女儿们一天天长大了。母亲樊尼积极行动起来,要把女儿引进社交界,以便将来为他们物色到身份、地位、才貌都合格的丈夫。她扩建住宅,宴请宾客;领女儿到欧洲旅游,开阔眼界;带女儿参加晚宴、舞会、文艺沙龙等各种社交活动;使女儿结交了很多有名望学者、艺术家、政界人士。母亲的努力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人们对姐妹俩赞不绝口。特别是弗罗伦斯,她那苗条的身材,轻盈的舞步,优雅的举止,风趣的谈吐,超群的才智,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与好感。

然而,她的父母始终不知道,在弗罗伦斯欢愉的外表后面充满了忧虑与痛苦。一方面,她按照母亲所安排的样子生活着,同时,又不满意这种安排,不甘于这种生活。她意识到自己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为此,她常常感到懊恼、悔恨、郁闷,以致一次又一次生起病来。她感到上帝在召唤,要求她去效劳;她常想干些有用的事,做一番艰难的工作,或去完成一项重大的使命,但又苦于不知道做什么,怎样做。

当时,英国正陷入大困顿中,处于“饥饿的四十年代”,到处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贫病交加的饥民。弗罗伦斯对这些饥民充满了同情和关注。她在笔记本中写到:“我心中总放不下这些苦难的人群,这些可怕的景象在我眼前浮现……不论我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饥饿和贫因正在制造着死亡。”在一次交谈中,她曾询问很赏识她的普鲁士大使本森爵士:“现在,有那么多人正在蒙受苦难又孤立无援,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解除或是减轻他们的痛苦呢?”尽管这时弗罗伦斯还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但她已经开始感悟到,她的生活不能局限在那种优裕无聊的狭小天地中,她要投身于更广阔、更现实的世界里,到广大的正在蒙受苦难的人民当中去,从事切实有益的工作。

1843年夏天,南丁格尔一家人又来到茵幽别墅避暑。其间,弗罗伦斯大部分时间都与当地贫苦的病人在一起。她给他们带去药品、食物、衣物用品,耐心地看护病人,喂水喂药,很是辛苦。母亲认为她的行为荒唐之极,而弗罗伦斯却从中找到乐趣,感到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她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当一名护理人员,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将是她不可推卸的天职。这个意念越来越鲜明、强烈,这个时期似乎成为弗罗伦斯一生的转折点。

1845年夏,弗罗伦斯连续护理了两位老人:她的祖母和她家的保姆。这年秋天,当瘟疫在恩珀蕾花园农村流行起来时,她又主动投入到照顾病人的工作中。这些似乎都在向人们证明:弗罗伦斯确实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和能力。

③掌握人生的起点

经过这几次短暂的实践,她体会到,要想做好护理工作,仅仅是态度温和、有同情心、有耐心还不够,为了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应该接受一定的训练,掌握护理工作所需的专门技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她还需要学习。为此,她想到离恩珀蕾花园几英里的萨利兹伯诊疗所去学习,那里的主治医师富勒先生不但医术高明,而且是她家的老朋友。然而,她的这些想法却在家里引起轩然大波。她的母亲简直气疯了,父亲也大为不快,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寄予厚望的出类拔萃的女儿,竟然真的要去护士。这不是败坏门风,给自己,也给整个家族丢脸吗?就连芭斯也大闹起来。面对家人亲友的强烈反响,尽管弗罗伦斯没有退缩,但她还是感到了孤独,一度陷入了消沉、绝望之中。她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我真看不出,我继续生活、生存有什么积极意义。我将不再问世事,我自认不及尘埃,甚至比空虚无有还不如!”

的确,作为一个上等家庭的受过良好教育而又聪明美丽的女子来说,弗罗伦斯的志愿是够惊世骇俗的了。人们无法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因为直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医院还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地方。那里的条件十分恶劣,管理混乱,狭小的病房里一个挨一个塞满了病床,窗户总是关闭着,里面充满了混浊的臭气;从贫民区来的病人满身污浊,酗酒、撕打、吵架屡见不鲜,嚎叫、呻吟不绝于耳。医院有如地狱,病人在痛苦中、在死亡线上挣扎。特别是护士的地位极为低下,名声极坏,人们看待她们有如酒吧里的女仆或娼妓。因为她们大多没有受过训练,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而且多是些堕落的女人。因此,就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子也宁可去当女工,做裁缝、侍女,而不愿在医院里当护士,由此可以想见,弗罗伦斯的想法在当时是多么大胆,而她毅然地为自己选定这样的理想目标,又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这时她已经25岁了,人生的目标虽然已经确立,但距离目标的实现却有重重阻力。选择需要勇气,要想真正实现它,更需要坚强的毅力。她寻找着更好的时机,她常常感到痛苦郁闷,也常常为此而彻夜不眠,甚至多次病倒,但她没有动摇,在她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着坚定的意志,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依然向前迈进。每天当晨曦还未爬上窗户,外面依然一片昏暗时,弗罗伦斯就已经起身,坐在灯下秘密地研读起有关欧洲各地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和政府编印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事业方面的蓝皮书了。当早饭的铃声响起时,她才端端正正地坐在餐桌旁,重新成为了南丁格尔家守规矩的女儿。在那些清冷、幽暗、静寂的早晨,弗罗伦斯认真搜集整理资料,专心思考问题,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写下了一本本的笔记,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资料。这种努力,为她后来从事护理工作并取得辉煌成就,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生活似乎相当平静,但弗罗伦斯的内心却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的储备使得她的眼界开阔了,头脑更为冷静、清醒,意志也更加坚定,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对目标的追求中去。在此期间,弗罗伦斯不但经受着思想、精神上的极大压力,也经历了她一生中最痛苦的情感历程。弗罗伦斯从小就易动感情,长大以后她也非常敏感,而且感情丰富、深沉。她那娇好的美丽的容貌,苗条的身材,文雅大方的举止,聪明的头脑,风趣的谈吐,以至高贵富有的家庭,使很多出身名门的年轻人为之倾倒。英俊潇洒的表兄亨利·尼克尔森曾一次又一次向她求婚。后来,聪明、富有、善解人意的理查德·蒙克顿·米尔恩斯也爱上了她。弗罗伦斯那颗年轻的心,也确曾被丘比特的爱神之箭射中。特别是当她受到打击,感到孤独、郁闷、痛苦时,她曾梦到爱情小屋,梦到她所爱恋的人。然而。她深知自己对感情生活的要求太高了,而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又是那么的迫切、执着,为了避免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她开始有意识地抑制住自己的某些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爱情、割舍了婚姻,痛苦而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④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这同时,弗罗伦斯还结交了一些很有名望而又能充分理解她的人。其中布雷斯布里奇和内阁大臣锡德尼·赫伯特对她帮助极大,赫伯特后来不仅与弗罗伦斯成为亲密的朋友,而且是她改革医疗卫生现状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1848年欧洲大陆充满了动荡。为了从痛苦、烦闷的生活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弗罗伦斯经常为家园附近那些贫病交加的农民进行义务护理。她总是悄悄地独自溜出家门,护理一天后又沿着泥泞的小路从后门返回。这种状况使家人一次次感到气恼。辛苦的奔波,使弗罗伦斯的身体和精神越来越衰弱。为了恢复健康,弗罗伦斯随布雷斯布里奇夫妇去埃及、希腊等地度假休养。1850年,在返回英国途中,她前往德国访问了向往已久的凯撒沃兹慈善机构。在那里,牧师弗利德纳创办了护理训练班,专门培养医疗护理人员,此时那里已颇具规模,拥有一所医院、一所育婴室、一个孤儿院和一所培训女教师的学校。这次访问是对弗罗伦斯最好的精神治疗,她感到,自己内心的烦恼在这里化解了,她看到,在凯撒沃兹这样的地方,有许多工作可做,从中可以获得她梦寐以求的快乐、友爱和幸福。她的身体内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她觉得自己“勇敢起来,仿佛什么力量也不能再把我难倒”。她非常激动,并迅速写了一本小册子,向英国的妇女们介绍凯撒沃兹的情况。然而,这次拜访却使得她与家人原有的纠纷理更加恶化。家人的态度已从最初的关心、爱护,转为一种较量。她再次陷人了令人痛苦的家庭关系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