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务实高于一切(上)
37487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它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儿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实。”唐代的严师古注释“实事求是”说:“务得事实,每求真实也。”这里是说:做学问,务必掌握详细真实的资料,以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

务实,必须靠实事求是。换句话讲,培养务实精神,首先必须在组织内形成一种实事求是的风气与氛围。实事求是是我们各级各类组织培养务实作风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许多企业和部门缺乏这种实事求是的文化氛围。相反,形式主义的东西倒是盛行。

俗话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现实工作中,有些下属不去认真领会领导精神,也不去了解工作中的详细情况,只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空喊口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是空空洞洞。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本身,都要有一种务实精神。

务实对于企业来说,是所有工作业绩的有力保障:企业品牌的市场推广需要务实型员工踏踏实实地做好品牌推广工作;产品的销售需要务实型销售人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客户拜访和客户关系维护;而企业要想拥有更多的忠诚客户,就必须依靠客户服务人员脚踏实地地开展客户服务活动。

台湾塑胶企业集团总裁王永庆就曾说过:“我认为IBM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从事电脑科技行业,而在于它一向都能脚踏实地,从基础的地方着手,并且追根究底,探求出事物的道理之后,确实加以履行。IBM有员工手册近十种,而手册内容包括从如何开车到如何对客户提供良好服务,样样都有。从这一点就可以了解,他们的踏实做事的精神,实际上超过了其他任何开发中的企业。”

一位管理界的名人曾这样说过:“企业里的管理者和员工,不缺勤也不缺智慧,最缺的就是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职业精神。”

在德国企业里,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好”的意义在德国人的字典里比原来的“好”更加深了一层,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后要先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核对,绝不放松。

对于德国人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们甚至会为了达到另外10%的完美而付出和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仅是德国人务实作风的冰山一角而已。

事实证明,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员工自身潜能的不断提升。员工通过扎扎实实地工作和学习,还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务实品质的企业员工完全可以通过踏踏实实地工作弥补学历以及资历等方面的不足,而且能够始终坚持务实工作的企业员工总是能抓住并创造机会获得成功。

此外,务实还需要有高效做保障。

当今社会,就是快鱼吃慢鱼的社会;商场如战场,谁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出手,谁就掌握了获胜的主动权。“今天的生活在20年前是富翁,今天的生活在20年后是贫民”。“富翁贫民论”的定律揭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知。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讲究一个“快”字,把效率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一定要讲究管理流程的简捷化:能够当场决定的事情,决不开会讨论;能够快速处理的事务,决不形成文件;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决不推给他人;能够今天完成的任务,决不延迟到明天……

高效务实,反对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高高在上,不愿下基层解决“繁琐问题”的务虚作风;大力提倡下现场、见实物,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服务基层,解决“瓶颈”问题。

务实精神与一切成功相关,与所有美德相连,是事业的根基、人生的基础、道德的命脉。离开了它,社会将归于涣散崩溃,生命会变得暗淡无光,企业会变成一盘散沙。因此,求真务实是企业的重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乃至道德标准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一切工作都必须贯穿始终的红线。

本书从诸多方面诠释了务实的真谛,指出了务实的现实意义,探寻了不能务实的根源,并为如何做到务实提供了有益的建议。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如何做一个务实的员工或者领导,如何树立务实精神,如何建立一个务实型的团队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务实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编者

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