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6节职业素质课(下)
37487300000001

第1章 服从领导的安排(1)

服从,员工必备的一种素质

在军队中,军人职业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学不会服从,不养成服从观念,就不能在军队中立足。同样,在今天的企业里面,服从也是员工必须具备的一种观念。没有服从,企业就无法提高执行力。

服从是一种美德,职业人必须以服从为第一准则,没有服从观念,就不能在职场中立足。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司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没有服从理念的员工也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员工,无法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所以,要把服从作为核心理念来看待。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服从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是服从?服从就是指受到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个体发生符合他人的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其实,对于服从,人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幼儿时期服从父母,上学期间服从老师,参加工作后服从领导。

从服从的对象上,可以把服从分为对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服从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各组织和群体的协调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服从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服从主体是权威的,无论他是怎样形成的,他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另一个是客观必然性,作为客体,当主体命令下达以后,客体必须服从。

有一位老板,上世纪80年代创业,从商以前在大学做老师,可以说是新一代儒商。

聊起企业的管理问题,他有很多无奈:“我们公司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总人数800人,400人做销售,一年做1个亿的销售收入,纯利2000万,在行业内排在前三名。就目前看,已经不错了,但我着急!已经加入WTO了,我们要加快发展速度,否则国际巨头进来,我们没有好果子吃。看看行业,目前也是有很多机会,关键是这个机会能不能被我们抓住。”

“那不是好事吗?企业中最怕老板没思路,现在你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准确地把握了大局,再加上过去成功的经验,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是的,我的问题不大。关键是下面的人跟不上,尤其是分公司的老总们。总部制定了策略、计划,总是不能在分公司有效执行,总说总部的方案不好,叫他们自己出方案,又做不出来。刚开始,我以为是做计划的方式有问题,后来采取了参考下面计划的民主做法,还是不行。整个公司的效率非常低,基本上所有分公司都是这样。我又不好换人,都是和我打天下的,对企业有感情。再说换掉,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

“关键是已经养成了这样的风气。其实按道理说,公司制定了政策,分公司是执行单位。如果政策有问题,责任在总公司;如果执行有问题,责任才在分公司。”

“分公司认为,总公司不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他们不能盲目执行,否则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这就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不知道谁是老板。企业又不是分公司老总的,既然总公司作出决策,风险就由你来承担,而不是分公司。

要在企业中明确彼此的角色,首先明确谁是老板。

从下面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服从的重要性。

主管骂手下“一张采购单,连交货期都写错了”,手下的回答是:“不就是时间写错了嘛!”哪里有认错和有服从的影子?

班长命令“趴下”,难道你可以去说“我还没看见炮弹在哪儿呢!”先服从,因为他是你的上司。你或许会说“是否服从,得看上司的命令是否正确、合理”。这表示你自认为你比你的上司要高明。

训练场上一声“立正”,你就立正;一声“向后转”,你就向后转,这就是服从:第一时间按指令去做。

没有服从或对服从打折的队伍,是不可能有一个整齐的队形的。缺少服从的队伍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企业是一个有序的生产运作的队伍,企业不允许有乌合之众。

职业人应遵从这样的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于组织。先服从,有意见和不同看法可以先保留。”

服从往往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既然要服从,往往就需要放弃个人的想法或自由,而一心一意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因此,如果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角度来审视服从的话,服从实际上是利益得失的问题。一个人若能以集体利益为重,会不自觉地服从上级的命令指示。而如果在服从命令方面打折扣,即使勉强服从,也是消极应付。

而如果不服从,能否保证任务的完成?答案是不能。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只有具有服从品质的人,才会在接受命令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即使完成不了也能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各种借口来推脱责任。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连服从都做不到,怎么能具有很强的责任感、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又怎么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冲突?不服从,就代表他不接受领导交给他的任务,或是仅仅按照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服从组织的命令

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有时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得以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

作为职员,应该时刻了解自己的权限有多大。通过服从,你对公司的价值理念、运营模式都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位叫普尔顿的年轻人,上司让他去一个新的地方开辟市场。那是一块十分偏僻的地方,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很多人看来要打开销路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把这个任务分派给普尔顿之前,上司曾经三次把这个任务交给过公司里别的职员,但是都被他们推托掉了。因为这些人一致认为那个地方没有市场,接受这个任务最终结果将是一场徒劳。普尔顿在得到上司的指示后什么也没有说,只带着一些公司生产的样品出发了。

三个月后,普尔顿回到了公司,他带回的消息是那里有着巨大的市场。其实,在普尔顿出发之前,他也认定公司的产品在那里没有销路。但是,由于他的服从意识,他依然选择前往,并用尽全力去开拓市场,结果最终取得了成功。

如果你在一个公司工作,你必须服从于这个公司。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努力完成上司交给你的任务。要知道,服从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

其实每一级管理者都希望下属能够服从自己,因此,服从是领导能力的基本表现形式。如果你希望向组织中的更高层级发展,获得一个更高的职位,那么就必须学会服从。这是因为,无论处于什么层级,领导者的权力总是有限的,领导者的地位再高,他还是需要对另一个更高的领导负责,学不会服从,也就学不会领导。

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何解除了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朝鲜战争的失败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杜鲁门总统说,他之所以终止麦克阿瑟将军的政治生涯,既不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同他意见不一致,也不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而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不尊重总统的办公厅,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麦克阿瑟最后被撤职,就是因为他不服从上级。

麦克阿瑟不服从上级指令可是历来有名的。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期间,一些退伍军人及其家属到华盛顿请愿,要求政府发给现金津贴。当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到示威现场阻止。在任总统胡佛指示麦克阿瑟不要动用军队对付示威者。麦克阿瑟对总统的指示不予理睬,用军队驱散了示威的人群。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尽管对麦克阿瑟印象不佳,但对麦克阿瑟还是委以重任。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绝对统治者,他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力度非常大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但麦克阿瑟在没有经过华盛顿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驻日美军削减一半。麦克阿瑟的举动实属目中无人,杜鲁门大为恼火。战争结束后,杜鲁门两次邀请麦克阿瑟回国参加庆典,都被麦克阿瑟以“日本形势复杂困难”为由回绝。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下令撤消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最让麦克阿瑟尴尬的是,他是在新闻广播中获悉自己被撤职的。这一消息实在太突然了,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麦克阿瑟听到后,面部表情一下子呆滞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功勋卓著的他,会被总统在战场上撤消一切职务。

上司决策错误的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同时让你的上司明白,你只是建议。身为员工要谨记:你是来协助上司完成经营决策的。上司的决定,尽管不尽如你意,甚至与你的意见完全相反,当你的建议无效时,你应该完全放弃自己的意见,全心全力去执行上司的决定。在执行时,如果这项决定的确是错误的,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服从于你的领导

在企业,服从是员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员工要以“服从”为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员工不懂得服从,思想上没有服从的观念,那么将会被企业所淘汰。服从是自制的一种形式,每一个员工都应去深刻体验身为一家企业的一员,即使是很小的一分子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领导的安排。

在下属和上司的关系中,服从是第一位的,是天经地义的。下属服从上司,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上司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必须服从上司的安排。

员工要服从领导,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要敢于挑战,在难事、急事面前不低头,不管问题再多、困难再大、矛盾再复杂、任务再艰巨,也要努力克服,尽量不把矛盾上交,一定要防止和避免推诿扯皮,敷衍推卸的不负责任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