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才兼备是“精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能力建设比较重视,知道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里,能力是基础,是本钱,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但对品德就不那么重视了,认为品德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对自己没有多少实际价值。这种思想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力固然必不可少,品德也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品德也是能力。
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品德低下,性格扭曲的人很难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他不但不能有大的作为,也难以立足于社会。养成好的道德习惯,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张人生通行证。
能力是指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解决某种问题的潜能和倾向,它本身是中性的。如果把它用到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上,就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如果把它用到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上,反而会产生反作用。才能愈大,反而危害愈大。
品德是也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当今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与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没有合作,就干不成事业,就实现不了价值。与别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必须自己有良好的品德。坑蒙拐骗,表里不一,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更谈不上什么合作了。只有对人忠诚老实,对工作尽心尽责,言必行,行必果,领导才会赏识你,朋友才会信任你,别人才会帮助你,你才能取得别人的支持,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
所以,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既要重视能力建设,也要重视品德修养。做事先做人,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蒙蔽了自己求美求善的心灵。要热情地追求知识、追求美德,在掌握广博知识、强大本领的基础上,用人类正直、友善、仁爱等美好品德武装自己,实现德才相长,德才俱佳。
在企业里,既有过人的能力,又具备高尚的品格,这样的员工,永远会受到企业领导的厚爱而被委以重任。只有德才兼备的员工才能给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有可能到达辉煌的顶点。
也许你有高于其他人的本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你却并没有得到领导的重用,而你的同事,他的能力并不比你高,完成的业绩也不一定超过你,但是却受到了领导的嘉奖与青睐,得到了领导的重用与悉心的栽培,你或许为此感到苦恼与困惑,甚至于愤愤不平。
事实上,并不是领导没有发现你的才能,而是领导在选择栽培对象时,运用了他心中的标杆,这个标杆是所有企业衡量人才的准绳,那就是——德才兼备。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故事:
A、B、C三个好朋友大学毕业后南下广州求职。
他们在一家电子厂找到了工作。上班第一天,经理把三人带到车间生产流水线旁,他对领班说:“这是几位新来的员工,你要让他们尽快熟悉岗位。”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的试用期是一个月,一个月后我们再决定是否继续聘用你们。”
随着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劳动,大学里憧憬的美好未来似乎离他们渐行渐远了,但他们心里还存有一份期望,期望过了试用期后厂里会让他们做一些技术工作,至少不会还让他们当流水线的操作员了。
公司订单很多,一天二十四小时开足马力生产,三个人白班、中班、夜班交替着上。最难熬的是从半夜一点到早上八点的夜班,他们不但要上好班,还要和阵阵袭来的瞌睡虫较量。当他们下班后疲惫不堪地回到宿舍,连早餐都不想吃了,倒在床上就睡。
一个月的试用期转眼就要过完了,三人计算着日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经理最后的裁决。
试用期的最后一天是一个夜班。三人自认为表现不错,通过试用应该设问题。
那天去上夜班时,很远就看见经理在厂房门口站着。见到他们,经理就说:“实在抱歉,你们三人都没有通过公司的试用,这个夜班上完后,请你们离开工厂。”说完,他把这个月的工资交给三人后就走了。三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过了很久,A说:“上班时间到了,我们还是去上班吧!”
“把我们炒了鱿鱼,还上什么夜班?你傻啊!”B冲A吼道。
“反正工资已经拿了,最后一个夜班我才不去呢!”C说。
A心里其实也很难过,但他不愿看到因为不来上夜班而影响整条生产流水线。
“就站好最后一班岗吧!”A对另外的两个朋友说,但他们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一个夜班,多了一份疲惫,更多出一份失落,A强打精神,尽量使情绪不影响工作。下班铃响了,A离开工作台时又忍不住朝那里多望了几眼,毕竟它伴随了自己整整一个月,竟有些依恋了,不知不觉,他的泪水涌了出来。
A走出厂房,意外地发现经理正站在厂房门口,他微笑地对A说:“小A,你的试用期正式结束了,明天到厂办公楼接受新职位的任命!”A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经理看到A满脸的疑惑,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三个人都很优秀,但我们要选择一个最优秀的。你和他们相比,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品德,因此我们选择了你!”
其实,在人才的取舍与选择上,领导更看重德才兼备者,而这样的人才并不一定有多么伟大的思想,往往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员工除了能力之外,是否具备优秀的品格,只有德才双优的员工,才可能由优秀成为卓越。
一个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身之本,事业有成之根基。而立德并非难事,是人人可为的。无论“才”的高低,无论文凭的高低,无论职务高低,无论挣钱多少。
中国近代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过:“道德方面的成功,并不需要做与众不同的事。而且‘才’可高可低,高可做大事,低可做小事,不论他才之高低,他只要在他的岗位上作到尽善尽美,就是圣贤。”
所以,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除了在工作上做出业绩,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起自己高尚的品格。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你的终极目标,获得自己所追求的成就。
2.有德无才是“次品”
很多企业和单位里面有一种人,本性善良,不会欺瞒他人,不会投机取巧,做事情本本分分踏踏实实,但由于能力有限,考虑事情不够周详,往往不会把事情做得圆满,这种人叫做有德无才。
任何一个组织存在的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效益。因此,组织需要的不仅仅是品德高尚的人,而且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才能做出成绩。
效忠公司乃是员工必须做的事,但并不是突出的优点。所谓“在商言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赢利是公司存在的根本理由。公司需要你除了拥有忠诚等人品以外,更大程度上还需要你做好业务,对公司的发展有价值。对员工而言,通过一系列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工作业绩,最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显示你过人的才干,体现你的个人价值。
下面这个故事中,两个女孩的不同遭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有两个女孩均受雇于张先生的公司,给他当助手,替他拆阅分拣信件。两个女孩都对张先生忠心耿耿。但其中一个虽忠心有余,却办事能力低下,就连自己份内的工作也常常不能做完,结果不到两个月便被张先生解雇。另一个女孩儿却除了高效优质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常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份内的工作,而且也做得非常出色。因此,这个女孩颇受张先生的器重,不断得到升任。
每一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创造出优异的业绩,而绝不希望看到员工工作卖力却成效甚微。即使你费尽了全部的气力,却做不出一点实绩,那也是没有用的。任何一位有进取心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干并且会干,如果自己的员工都属于平庸之辈,那么这位老板肯定会倍感苦恼。
不要责怪老板薄情寡义。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仅仅依靠员工的人品是不够的。一个成功的老板背后,必须有一群能力卓著,忠心耿耿且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这些成功的员工,老板的辉煌事业将无法继续下去。所以,老板看重人品,也看重业绩,势在必然。
总之,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人品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就有理由保证自己不被列入裁员的名单中。仅靠人品获得老板的欢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拿出更好的业绩证明你的才能,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否则,只能是有德无才的次品。这样的次品即使不被裁员,也不会得到重用,以致毫无长进或怨天尤人。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是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了辞呈,并自认为总经理用人不公平。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他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说清楚了布若也不一定明白。不过,总经理忽然有了个主意。“布若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总经理问。布若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来几个给总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爱若不仅带回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爱若和布若两人,谁更有才,不言而喻。很显然,爱若德才兼备,是精品,自然受到重用;布若有德无才,是次品,只可胜任很一般的工作,不能得到提拔不足为奇。
事实表明,品格优秀,又业绩斐然的员工,是最令老板倾心的员工。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你将会被提拔,会被实际而长远地委以重任。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如果你仅仅忠诚,总无业绩可言,尽忠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老板想重用你也会犹豫,因为把重要而难办的事交给你他不放心。更进一步讲,受利润的驱使,再有耐心的老板,也绝难容忍一个长期无业绩的员工。届时,即使你忠心不贰,永不变心,老板也会变心,甘愿舍弃有忠诚无业绩的你,留下业绩突出的员工。因为,这是一个组织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你来说,最根本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当你能力得到提升时,你也同样会受到企业的重用。
3.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古人云:所谓才者,须在德才两端。德才兼备者是谓全才,有德不才者是谓庸才,无德无才者是谓蠢才,有才不德者,是谓诡才。今天的教育者说: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不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不德者是危险品。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
人们常说:“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这只是从做成做不成事来谈才能与品德。实际上,无论从哪方面讲,有才无德的人对企业和单位的危害都是最大的。
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即使他读名牌大学,掌握了高技术,拥有高水平,那他对社会有用还是有害呢?答案是非常明了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把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德有才,这是国家的栋梁,加以重用;第二类是有德无才,虽无才,但有德,所以他不会危害社会,可以小用或不用;第三类是有才无德,此类人因有才而无德,如果干起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危害极大,所以国家只能采取封杀不用或者杀头消灭的办法,让其无法危害社会、国家和人民;第四类是无德又无才者,这类人尽管无德,但是无才,因此不会对社会构成多大危害,可以不管他;唯独对有才无德者要杀头。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深思,说明良好的道德是何等的重要!
品德低下的员工,无论具备多大的才能,也不可能得到信任与重用,因为人品低下者,能力越大,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这样的员工,随时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灾难,所以当企业领导在认清“危险品员工”的时候,他们会给他设置障碍,尽量不让他的危险渗透到企业内部里去,从而避免企业管理的缺陷而造成危机,这就是俗话说的“宁缺勿滥”。
有才无德的员工无疑是企业内部的一种不稳定因素,随时都可能阻碍企业的前进。缺乏良好人品的员工对公司的危害有时甚至会大于能力平庸和有其他缺点的员工。甚至可以说,缺乏良好人品的员工能力越强、才智越高,其他优点越多,他对公司的危害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