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施肥知识(上)
37479300000061

第61章 氮、磷、钾化肥的适用量与比例

(1)氮化肥适用量:据上海市农科院1980~1983年在10个郊县布置109个田间试验点结果,早稻、晚稻每亩施氮素7.6~10.2千克(折合碳酸铵45~60千克),水稻亩产394.7~433.4千克。据广东、湖南、广西、福建、湖北等省(区)农科院土肥所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氮素5.5~12千克,水稻平均亩产达350~400千克以上。

(2)磷化肥适用量:水稻施用磷肥的效果各地不一。据湖南省农科院磷化肥用量试验结果,每亩施磷3.0千克较为适宜,每千克磷素增产水稻6~25.5千克。福建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经过121个点水稻磷肥试验结果是,每亩施磷素4.0千克,可以满足水稻对磷肥吸收的需要。可见,水稻磷肥用量掌握在每亩施磷素3.0~4.0千克为宜。

(3)钾化肥适用量:在水稻高产栽培过程中,钾素不仅有促进水稻碳、氮正常代谢的作用,而且在增强抗病方面的效应也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区)由于高温多雨,钾素被淋溶损失严重,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不高。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氮、磷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水稻逐渐表现出钾素营养不足,致使不少地区水稻品质低劣,水稻施用氮肥效果下降,造成水稻产量停留在一定水平上。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从土壤中摄取钾量大为增加,打破了土壤中原有养分的平衡。据湖南、福建、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农科院试验证明,当水稻田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低于80~100ppm(1ppm=1μg/g)时,就必须增施钾肥,以补偿土壤钾素的亏损,建立新的养分平衡,才能保证水稻持续高产。

根据全国钾肥试验资料看,各地水稻施用钾肥量不同,如湖南省水稻每亩施钾素5.0千克,广西地区每亩施钾素3.4~5.0千克,江西省水稻每亩施钾素4~8千克。四川省试验结果,当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60ppm,亩施钾素6千克;土壤速效钾含量60~80ppm,亩施钾素4千克;80~100ppm,亩施钾素2千克,高于100ppm时水稻可以不施钾肥。由此可见,水稻施钾肥量与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水稻施钾素用量,每亩5.0~8.0千克,增产效果显著。水稻施钾肥除了增加产量外,还能提高稻米品质,可使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1%~1.5%,而且能增强水稻抗病的能力。

(4)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据全国化肥试验的资料表明,水稻单施一种化肥对水稻有增产效果,施用二种以上化肥,其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单施一种化肥。湖南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81~1985年5年水稻田化肥配合施用。水稻施用化肥,最好是氮、磷、钾配合施用,其增产效果都高于单用一种或两种化肥。

(5)水稻锌肥适用量:我国南方各省低锌土壤上,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少量锌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据湖北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在江汉平原水稻田试验的结果,每亩稻田施1千克硫酸锌,增产5.7%~9.4%。同样试验表明,水稻锌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增产24.1%,比单施锌肥产量高1倍多。

水稻施用锌肥,我国南北方都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以长江流域各省稻田施锌肥效果最显著。四川地区用锌肥沾秧根,增产13.8%。福建省水稻施锌肥,平均增产38.6%,晚稻施锌肥,平均增产33.6%。北京市顺义县水稻施锌肥试验,平均增产26.4%。说明水稻在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配合施少量的锌肥,水稻增产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