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施肥知识(上)
37479300000050

第50章 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提高磷肥利用率必须根据植物需磷特性、土壤条件和磷肥性质综合考虑。

(1)根据不同植物的需磷特性施肥。在轮作中注意磷肥的合理调配。不同植物对磷的敏感性和吸收利用能力有很大不同,凡是对磷反应敏感的喜磷植物,如豆科植物、糖用植物、油菜、萝卜、荞麦、玉米等,在多数情况下施磷肥可取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因此,应将磷肥优先分配在喜磷植物上。

由于磷肥都有后效,前茬旱作上磷肥的残留磷在水田环境中可有较多磷的释放。因此,应该将磷肥的重点放在旱作上。在其他轮作制度中,也不需要每茬施用磷肥,可根据植物喜磷的强弱,将磷肥施在能最大限度发挥磷肥效果的茬口上。

施用磷肥,还要考虑植物磷素营养临界期,如水稻、小麦3叶期,棉花2~3叶期,油菜、玉米5叶期以前等,注意种肥、苗肥,以提高磷的肥效。

(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土壤的供磷情况,特别是速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效果的重要条件,在缺磷土壤中,对绝大多数植物施用磷肥均能显著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缺磷土壤上。

土壤的磷素供应水平与有机质关系密切,一般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磷素水平高,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磷肥最好施在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上。

(3)根据磷肥的特性,结合土壤条件及植物对养分的喜好施肥。对于普钙、重钙等水溶性速效磷肥,可将其施用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以防止磷的固定,而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弱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最好分配在酸性土壤上,以利于磷的酸解释放。

磷肥中含有一些副成分,如铵、钙、镁、硫、硅等,不同作物对它们喜嫌程度不一,在施用时,除考虑植物对磷的利用能力外,也要考虑植物对其他养分的喜好。钙镁磷肥含有硅、钙,可施在喜硅水稻和喜钙的豆科植物上,磷铵不宜施在能固氮的豆科植物上。水溶性磷肥可基施,或作种肥、追肥,水稻可蘸秧根;枸溶性和难溶性肥料宜作基施;水溶性磷肥少量时可条施,大量时可撒施、条施或穴施;枸溶性、难溶性磷肥宜碾细撒施。土壤严重缺磷,可将磷肥集中施于种下3厘米左右,土壤含有效磷中等时,以深施磷肥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