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修炼篇
37467900000006

第6章 创造篇(1)

世界靠创造,生活靠创造,人生靠创造。

第1天

创新思维助你踏上成功之路

不管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事业),创新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它往往会成为你事业获得成功的催化剂。请看下面的故事:在法国一个城市的偏僻小巷里,很多人挤在一起。只见一位50多岁的男人,拿出一瓶强力胶水,然后拿出一枚金币,他在金币的背后轻轻地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再粘到墙上。不久,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来碰运气,看谁能揭下墙上的那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最终没有任何人拿下那枚金币,金币牢牢地粘在墙上。原来,那男人是个老板,由于他的商店位置偏僻,生意不景气,他便想出了这个奇怪的广告办法:用他出售的胶水把一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粘在墙上,谁揭下来,那枚金币就归谁。那天,虽然没有一个人拿下金币,但是,大家认识了一种强力胶水。从此,那家商店的胶水供不应求。

每日自我提醒

创新实在是一门艺术,创新思维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必由之路。成功者都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创新这门艺术,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第2天

大胆想象与小心求证

创新离不开大胆的想象,大胆的想象给我们带来创新的动力。当然,大胆想象出来的计划最终还得靠小心求证来完成。这才是创新的全过程。

伊朗发明家依拉迪·赫萨比最擅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由想象而产生的灵感,进行验证,做出发明。一天,他见妻子给花喷洒杀虫剂,心想:难道一定要用有毒的杀虫剂吗?忽然他又想到人的耳孔从来没被虫子叮咬过,说不定可以从耳孔中的物质里提取一种没有毒的杀虫剂。他马上在实验室里对耳垢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发现耳垢由120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够驱虫,甚至将虫杀死。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不含毒素的杀虫剂。

每日自我提醒

这个例子说明,尽管大胆的想象在创新的过程中起了前提和先导的作用,但是还应该对此想象进行细致验证,才能有所成就。

第3天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成语“江郎才尽”出自一则典故:古代有个读书人名叫江郎,书读得不少,可写出来的文章却是毫无文采可言。一天,江郎午睡时,梦见一书生模样的人借给他一枝笔,并说:“我是城外文昌阁里的执事神仙,因念你平日能刻苦用功,今借笔一枝与你,以开你闭塞之文窍。切记明年这个时候,即将笔还我。”说完人就隐而不见了。江郎惊醒,赫然发现面前书案之上放着一枝笔。待他拿起笔来,顿时觉得文思如泉涌。从此,江郎的文章在当地渐渐地出了名,他也因此常被人邀请去现场做文章。久而久之,江郎便沉迷于此,书也懒得读了,并忘了到期还笔的约定。一天,江郎又去参加一个盛大的文会,并答应为该会之盛况作赋一篇。岂知,当他踌躇满志之时,发现自己平日一向敏捷的才思变得呆滞起来,这才猛然想起了与神仙的约定。他只得掷笔一叹道:“我江郎已才尽矣!”引得众人一阵嘲笑。

每日自我提醒

这当然是一则神话故事,然而,故事留给我们的教益却是深刻的。创造,固然意味着事业上的转机,创造性的思维,固然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力量,但是,要想真正地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还要有勤奋的实践态度才行。

第4天

遇事谋定而后动

中国留学生王某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一家国际知名的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他频频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被国际物理界认为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科学之星”。然而,正是这颗“科学之星”,在受朋友之邀做了几次股市行情预测并获得极大成功之后,便再也耐不住寂寞了。他认为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太辛苦,自己真正的才华应该在金融投资、股市预测方面,于是将目光瞄准了华尔街,并且不顾导师的苦苦相劝,抛弃了理论物理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股市上。他从事的风险投资,开始还大有赚头,可是越往后,形势越不妙。他逐渐发现,股市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领域,在国际金融大鳄面前,他还嫩得很。等到他想打退堂鼓时已经晚了,他不但荒废了本来可以取得巨大成功的研究事业,而且还背上了巨额债务。

每日自我提醒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当你觉得自己似乎可以在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有所作为时,请切勿冲动,要三思而后行。你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在这个未知领域是否真正具有一定的基础。你还可以经常询问你的亲戚朋友,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5天

偏见是葬送创新的“杀手”

清朝道光皇帝时,生产力发展缓慢,科技发明已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社会日现颓败之势。其时英国早已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在英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以说,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英国相比已经显得相当落后了。按道理“能者为师”,我们落后了,就应该打开国门,虚心地向西方人学习。然而,偏见却使我们将这种和平学习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拒之于国门之外。据说,一开始,有几个英国商人带着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求见道光帝,请求互通有无。可道光帝却固执地认为,大清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天朝之所在,西方人之所有皆为末流,乃奇技淫巧,不通也罢。就这样,整个清朝,从上而下,面对西方先进于自己的科技,不但不思改进,反而滋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排外情绪。到后来,太过落后了,当然就要挨打了。

每日自我提醒

偏见就如同一道无形的障碍,横亘在你通往成功的大路上,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落后于他人。故欲获成功,必有创新,欲有创新,必先破除偏见。

第6天

目标引你走向成功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普朗克,在童年时代,根据自己的爱好,曾一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后来,一位职业音乐工作者认为他不具备成为音乐家的素质,劝他放弃。他虚心听取了劝告,毅然放弃了音乐。继而他先后选择了古典文学、数学等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事业目标,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当他为自己年龄日长却诸事无成而苦恼不已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物理学方面崭露出过人的才华,从此,普朗克便将物理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并立志要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他成功了。

每日自我提醒

人生毕竟只有一次,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明确的奋斗目标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你应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知识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确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7天

果断地抓住创新的契机

人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者曾经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可是实际上,法国一位名叫希尔的化工工程师才是氧气的第一个发现者。希尔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马上写成论文。可是等到他准备发表的时候,却又犹豫不决起来。他虽然隐隐地知道,他的这一发现如果正确的话,肯定会震撼整个化学界。但是,希尔又想,在化学界,自己毕竟只是个无名小卒,弄不好论文公布之后,会遭人耻笑。因此,为保险起见,希尔决定先把论文投寄给一位化学家看看再说。可是,论文投出之后,便再无音讯。不久,希尔便听说了那位化学家因为发现氧气而荣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在看了那位化学家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提供的论文之后,希尔又发现该化学家的论文与自己原先写给他看的那一篇实在是大同小异。希尔追悔莫及,从此在抑郁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每日自我提醒

人生短暂、抓住创新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在不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了实现创新的机会千万不要再错过,要果断地拿出行动方案来,这样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第8天

乐观使你信心百倍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然而,镭元素的发现过程极其艰辛。一开始,科学上的直觉使居里夫人敏锐地感觉到,按照元素周期规律来推算,应该还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她与其丈夫约·居里马上开始了实验,想通过实验来确定镭元素的存在。其中的困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然而,夫妇俩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们从实验一开始,便在互相鼓励对方。他们在镭元素的发现过程中,从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实验室的条件虽然很差,但是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却始终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气氛。终于有一天,当居里夫妇俩拖着疲惫的身躯推开实验室门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昏暗的实验室里,一个东西正神奇地发着幽蓝色的光。“镭,那是镭!”终于发现了,居里夫妇俩激动得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

每日自我提醒

艰辛与创造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在艰辛面前畏缩不前的人永远谈不上有什么创造。而在艰辛面前始终保持乐观向上态度的人却往往能够得到命运的垂青,因为,乐观往往让我们在再大的困难面前也会信心百倍。

第9天

要学会逆向思维

现实生活当中,好多人习惯于“顺向”思维。要想解决某个问题,总是千方百计地就事论事。这样一来,许多问题本来并不复杂,却往往被我们弄得复杂化了。而有的时候,面对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抛开其表面的现象,而尝试着从其反面来思考,我们往往会觉得思路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妙处。历史上曾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是田忌的三匹马实力均不及对手的三匹马。若按照常理,以同等次的马相对应,则田忌必输无疑。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主意:“用你的下等马对对方的上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对对方的下等马,用你的上等马对对方的中等马,必可取之。”田忌依计而行,果然得胜。这里,就体现了一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

每日自我提醒

创新就应该不拘一格。在很多情况下循规蹈矩常常会使我们的一切努力毫无结果。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逆向思维往往会帮助我们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10天

唯一正确的答案

20世纪40年代,飞机无法进行长时间飞行,运载能力很小,而且故障率高。当时,美国环球航空公司曾组织了一次航空知识有奖问答比赛,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对航空业的未来作出预测。一位叫海伦的航空爱好者认真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到1985年,喷气式飞机的载客量可达到300人,最高时速可达到700英里,航程可达5000英里。有的飞机可以自由降落,甚至可以在楼房的平台上紧急降落。到那个时候,美国人可以乘坐飞机到达美丽的夏威夷、澳大利亚、罗马甚至埃及的金字塔……这样大胆的设想在当时几乎没人相信,因而海伦的答案不被看好。但是,40年后,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当美国环球航空公司查找当年的档案时,发现在当时13000份答案中,只有这一份答案最完美,于是公司费尽周折找到了已经是80高龄的海伦,并向她颁发了5万美元迟到的奖金。

每日自我提醒

对于现实而言。保守可能是一种正确的答案。但对于未来而言。美好的希望和大胆的设想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第11天

梦想常常给你灵感

有关苯的分子式苯环的发现过程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化学家凯勒经过长期的实验与反复推演,已经很准确地测出了苯的分子量以及本的化学性质,但是令这位化学家感到寝食难安的是,苯的分子量有了,化学性质也已经一目了然了,唯独缺了苯的分子式!化学分子式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对一个化学家来说,发现了一种物质,却写不出它的分子式是件非常着急的事。一天中午,他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会儿,又累又困,就睡着了。他惊奇地梦见了一条小金蛇正在拼命地追咬自己的尾巴;由于咬不到,所以它便越转越快,终于在一阵令人头晕目眩的旋转之后,小金蛇咬到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状体。“哈哈,终于给我发现了!”凯勒大笑着从梦中醒来。于是他不再犹豫,马上拿笔写下了苯的分子式。由此,著名的苯环结构也就诞生了。

每日自我提醒

追求创造与进步的人往往会为了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但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越是精神紧张地苦思时,却越是想不出什么结果来。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钻牛角尖了,不妨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说不定,梦中出现了的灵感会给你答案。

第12天

带着风险创造成功

风险与创造有着不解之缘。面对风险,人们一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人瞻前顾后,踌躇不定,他们更多地想到了失败;而另一种人虽然也看到了失败的可能,但是他们却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成功。比如,1990年,在温布尔登举行的网球锦标赛女子组半决赛中,网球名将、美国选手津娜·加里森取得了胜利,而她的对手,比她体力要好得多的年仅16岁的南斯拉夫选手塞莱斯却输了。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当比赛在激烈地进行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塞莱斯的最大对手不是加里森,而是她自己。赛后塞莱斯垂头丧气地谈到自己的失败时说:“这场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太接近了,因此,我只想求稳,只敢打安全球,而不敢轻易向对方进攻,甚至在津娜第二次发球时,我还是不敢扣球求胜。”缺乏冒险精神使塞莱斯最终输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