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修炼篇
37467900000027

第27章 修身篇(2)

第13天

用理智驾驭情感

有一位乒乓球运动员极有天赋,教练一直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希望他能为国争光。但是这位运动员脾气暴躁,常常会为一些小事发火。有一次,外国乒乓球队来队参观。为了相互切磋,提高技艺,双方决定举行一场友谊赛。经过研究,队里决定由他和其他几位较出色的运动员出场。他的竞争对手也颇具实力,球打得非常刁钻,而且没有规律性。按理说,他应该小心谨慎,沉着应战。可是几个回合下来,他的脾气逐渐上来了,对手的打法令他非常恼火,连连输球更让他烦躁不安。结果比赛时间未到,他就气得将球拍一摔,不打了,并大声指责对方,搞得外国友人不知所措,极大地损伤了整个团队的声誉。

每日自我提醒

脾气人人都有。关键是要用理智控制脾气,不要动不动就发火。虽然不会发脾气的人不一定是有修养的人,但动不动就发脾气,而且不分场合发脾气的人则一定是缺少修养的表现。

第14天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有一次,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到王宫去做客。为了表示诚意和尊重,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宫廷小汽车到火车站去接他。火车到站了,乘客们纷纷走出站台,司机到处寻找这位大科学家,他想:如此享誉全球的大人物,一定是一位衣冠楚楚很有风度的教授。可是,直到旅客们全散尽了,他也没有找到心目中那个伟大的影子。无奈,司机只好空车而回。他对国王说:“教授今天没来。”国王和王后非常疑惑。半个小时后,爱因斯坦步行来到了王宫。只见他穿着满是灰尘的破雨衣,脚上是一双旧皮鞋。大家谁也没想到,这就是声名赫赫的爱因斯坦。

每日自我提醒

简朴的物质生活往往能孕育出如宝石般瑰丽的思想。而舒适和安逸则常常导致头脑的懒惰。因此罗曼·罗兰说:“简朴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

第15天

自信心,成功的第一秘诀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在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他顺利通过了预赛,决赛时被排在最后一个上场。轮到他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稍作准备后,他就开始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他以为是演奏错了,于是指挥乐队重新演奏。但是他仍感觉不对劲。难道是乐谱出现了问题?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们可都是权威人士啊!他有些犹豫了。是错觉吗?可是反复演奏之后,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地说:“不!一定是谱子有问题!”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全体起立,向他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小泽征尔是大赛的获胜者!

每日自我提醒

很明显这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圈套。小泽征尔是自信的,因而他成功了。培尔辛说过:“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了。”所以,我们在修炼品性的同时也要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第16天

志存高远,心贵平和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一生中建树卓绝,蜚声全球。他一共有九十四个荣誉头衔,奖章、勋章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他把这些奖章都藏了起来,从不愿意佩戴或拿出来炫耀。人们对此不理解:“法弗拉第先生,你有那么多的奖章,为什么不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这位大科学家憨然一笑,答道:“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每日自我提醒

名利和荣誉是与成功相伴而生的,如何看待它们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追名逐利只会令人患得患失。难以保持心绪的平和。只有淡泊名利才能轻装上阵,抵达理想的彼岸。有修养的人应该胸怀鸿鹄之志,却又不失宁静淡泊之心。

第17天

在自我解剖中升华

列夫·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曾有过一段放荡的生涯。他不专心读书,考试科目大多不及格,只好降级重修。而且他还借债赌博,与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一起鬼混。这样他白白浪费了足有一年的光阴。不久,他开始醒悟。他认为自己过去的行为简直无异于禽兽,为了督促自己改过自新,他把错误的原因详细写在日记本上,共有八条:缺乏毅力;自己欺骗自己;有少年轻浮之风;不谦逊;脾气太躁;生活太放纵;模仿性强;缺乏反省。这次深刻的反省好像是一个晴天霹雳打在他身上。他决心结束自己放荡的生活,于是跟着哥哥来到了高加索,在炮兵部队里当了一个下级军官,并逐步迈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每日自我提醒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有些错误需要别人指出来,但更多的是需要自我反省、自我剖析。深刻反省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心灵上的污点,能使人在错误中不断走向成熟,走向人格的完善。修养就是要在自省上下功夫。

第18天

失意而不忘形

我们经常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看到这样一些镜头:有些著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后,仍然能微笑着向获胜者表示自己的祝贺,显得彬彬有礼,豁达大方;而有的运动员则在处于不利形势时,当众发脾气,摔东西,在颁奖时,对他人视而不见,独自板着个脸,可以说毫无风度,不仅输了比赛,更输了人。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虽说当你失败或不高兴的时候,这种没有自控力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失意忘形的行为却是不可以原谅的,因为你没有权利将你的不快强加给别人。

每日自我提醒

失意的时候是一个人最不容易把持住自己的时候,有的人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有的人怨天尤人愤愤不已。如果此刻你能表现出坦荡和从容,则充分展示了你豁达大度的良好风范,会为人所敬重。在得意和失意时都不忘形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的人。

第19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战国时期,梁国和楚国接壤,两国都在边境上设立了界亭,并在自己的地界里种上西瓜。看管梁亭的亭卒非常勤劳,瓜秧长得繁茂,而楚亭的亭卒比较懒惰,疏于浇水施肥,因此瓜秧瘦弱枯黄。于是,楚亭的人偷偷地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发现后,很是愤怒。于是他们就将此事报告了边县县令宋就,声言要报复。宋就说:“他们这样做是卑鄙的,但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再反过来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呢?这样做我们不是和他们一样卑鄙吗?别人不对,我们不能跟着学。你听我的,从今天起,每天晚上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梁亭的人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后,深感惭愧。楚王得知后特备厚礼送梁王,从此两国结为友好邻邦。

每日自我提醒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干的,自己不希望发生、不希望看到的,就绝不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是一种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待人原则,既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又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境界。

第20天

向自我欲望挑战

东晋时,皇帝下诏命吴隐之去广州任刺史。当时,广州发展得较快,人烟密集,物产丰饶,因此,广州刺史是最引人注目的肥缺。前几任刺史中也有原来素称“廉士”的,但无一例外都满载而归。吴隐之上任途中,一天在广州城的石门过夜。傍晚他去游览当地的“贪泉”。据说,这贪泉之水只要一沾唇就会萌发无尽的贪欲,前几任中有多年洁身自爱的刺史就因误饮其水而犯贪污之罪。吴隐之不顾大家的阻拦,径自俯身舀了一杯泉水一饮而尽,并说:“真正品行高洁的人,一定不会改变初衷的。”上任后,他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简朴,只用青菜或干鱼下饭,除维持简单生活以外,一切收入都交给公库。他昼夜操劳政务,待卸任北归时,行装几乎没有任何添置。

每日自我提醒

人既有欲望又有理智。一个欲望满足了,另一个欲望又接踵而至。但人之所以贵为万物之灵长,就是因为人的理智能够控制欲望的滋长。抑制欲望比满足欲望更值得引以为荣。吴隐之能始终保持清廉,就是因为他能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克制自己。

第21天

气节展现高贵灵魂

1836年,在莫斯科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知识界的事件:《望远镜》杂志刊登了一篇猛烈抨击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的文章,被官方下令停刊了。别林斯基是这个杂志的撰稿人和编辑,杂志停刊后,他便陷入了贫困和饥饿的境地。为了维持生活,他四处奔走,可经常连买个面包的钱也没有。莫斯科的冬天异常寒冷,他只能在冰窖一般的屋子里忍受饥饿的煎熬。但他并没有因贫穷而丧失气节。当时,有一批反动文人正在筹组一个刊物,企图拉拢别林斯基。别林斯基看穿了他们的用心,坚定地拒绝了反动文人们的邀请,愤怒地说:“让这些下流胚和白痴见鬼去吧!我不需要他们的钱,即使把我从头到脚都撒上金子我也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