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自卑的人往往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他往往会把自己同那些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进行比较,这样,便感觉到难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于是悲观失望,产生自卑心理。人有一点自卑心理可以促使自己进步,但是太过自卑的话,就迈不开自己前进的步伐。
人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有一些十全十美的事物,也只是人们美好愿望的描绘和展示。自然界的事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人无完人”,凡是人,总有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十个手指不一般齐”。长处再多的人,也不免有所短;弱点再多的人,也必定有所长。对任何人和事都要全面分析,正确看待。可是,有的人却过分追求完美,他们强迫自己勉力达到不可能的目标,他们总是不断鞭策自己,同时又总是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事实证明,强迫自己追求完美不但有碍健康,会引起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形成自卑心理,而且也会影响工作效果、人际关系等,从而招致失败。
太过自卑,往往会形成一种自傲、冷淡的态度,给自己套上一层保护膜。因为自卑,所以不敢尝试,害怕失败,为了掩藏,在人前表现出傲慢和不屑一顾的神情,其实,内心深处却很脆弱,不堪一击。
为了避免太过自卑,凡事应该辩证地看,对自己应该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人贵有自知之明”,既不能盲目自高自大,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拒批评于千里之外,也不能自暴自弃,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一点本事都没有。要力求使人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另外,还要放弃追求完美,相信任何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这样自己的心情便会放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有创造力,工作也能出成效。
三、不要与自己过不去
1.心理不平衡会带来灾难
人有时心理不平衡是正常的。但如果总是心理不平衡就会带来灾难。有人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就采用非法的手段去偷、去抢、去骗,结果受到法律制裁。有的干部清正廉洁了一辈子,快退休的时候,因为不能控制心理上的不平衡,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滑入了腐败的泥坑。这些事例举不胜举。
产生心理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就是盲目攀比。盲目的攀比,是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这样,总是把眼睛盯在别人的成功之处,总是看到别人在不断地得到利益与好处,于是就会心生不满,产生不平衡心理。曾经有人羡慕地问一位世界闻名的歌唱家,如何使人生如此成功,那位歌唱家说,人们看到的只是她在舞台上的光彩照人,看到鲜花和掌声,其实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带着一个有智障的儿子生活。
产生心理不平衡的原因还有个人欲望太强烈,欲望是永远都无法真正得到满足的,名利是谁都想要的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名,天下攘攘皆为利”,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心生怨恨,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会铤而走险去满足一己私欲,而不顾他人的安危。
心理不平衡最容易引发嫉妒。嫉妒是用棍子打别人的影子,看到别人比自己优越、优秀,心里会非常难受,恨不得别人立刻死掉,其实这样只会损害自己的心情,丝毫伤害不了别人。因为嫉妒而实施报复手段不仅自己得不到好处,反而会损害自己和别人的利益,这些都是心理变态的反应,也是走向灾难的开始。古代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而借机对其施用膑刑,结果最终还是因孙膑智高一筹,在双方的一次交战中,庞涓败于孙膑指挥的军队,被乱箭射死。
要克服心理不平衡就要转移焦点,自得其乐,不要把眼睛盯在别人的成功之处,而应该看到别人成功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各种诱惑面前心静如止水。
2.要有一颗平常心
许多人总想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让世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于是有人希望“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总而言之,就是不能忍受自己的平平常常。其实平常孕育了生命和生活的美丽,不珍惜平常的人,就无法领悟人生的真谛,就无法享受人生真正的幸福,感受人生的情趣,也无法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佛家认为,“平常心是道”。在现代社会里,平常心是什么呢?平常心是指人的心境到达一定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任何鲜花、荣耀、苦难都可以被当作普通的事情来接受,不会引起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古人有一句话用来形容平常心最为合适,那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于一切光荣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的花开花落;对于官职的升迁和得失都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的随风聚散。
在人的一生之中,总要追求许多东西,或者是名声,或者是利益,等等。如果你因追求不到而失望痛苦,那么,你等于把自己抛进了深渊,你因为不能得到你所追求的东西而忽略了那些在人生中你唾手可得的东西,于是你永远什么都得不到,永远都在失去。如果这时你有一颗平常心,虽然你无法达到那些人生目标,但你也可以享受到日常生活的乐趣。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有一颗平常心,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在其~生的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可谓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但他仍然能够在被下放期间,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好日常的工作,这样的心胸又有几人能有呢?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虽然你是一个普通而平常的人,但是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美丽,只要你默默地开放生命之花,相信总会有人欣赏你。
3.心态须经常调整
在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是一败涂地,因此,心态要经常调整。
调整心态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心态总的来讲,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心态对人有很大的益处,它促使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任何事,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振作精神,东山再起。相反,消极的心态就是一种心理误区,人特别容易在失败的时候走人心理误区,产生诸如自卑、怨恨、嫉妒、报复等这些不健康的情绪,这些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自己事业的前进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调整心态就要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了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说:“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只是淡淡地回答说:“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孔子毕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经历了许多挫折,然而,孔子能够坦然地对待挫折。任何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失意的时候,如果始终以悲观失望的情绪来对待事物,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凡事都必须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太阳。但是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能得意忘形,而更应该谦虚谨慎。
调整心态还要每天求得一个好心情。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心情不快时连悦耳的鸟鸣都感到烦心,心情愉快时,愿以温馨的爱拥抱整个大自然。可是欢乐与幸福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假如你终日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以敌视的目光对待周围的人与物,没有了知心朋友,没有了欢乐与微笑,没有了执著的追求,没有了奋进的目标,又怎么能快乐呢?
4.学会宽恕自己
古人曾经说:“攻人之恶毋太严,须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就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也就是要注意到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过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这是儒家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宽恕”原则。这种态度只适用于对待他人。古人又教导我们说:“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就是说,责备别人不可太刻薄,但是反求诸己则必须严格要求,如此一来自己也就能不断进步。古人从修身养性的角度要求责己宜严,太过于放纵自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阻碍自己身心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责已宜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人的一生之中,如果过分地自我责备会导致恶果。
成功者往往能认识到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坚持下去,更加努力地去尝试。而失败者则在发生失误时怨天尤人,大骂自己“笨蛋”,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下一次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还是会失误,这样,自责的心理就会越来越重,最终使自己裹足不前,永远都无法取得成功。
所以,学会宽待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学会宽待自己就要允许自己犯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一辈子不犯错误?在总结教训之余,要安慰自己,即使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的错误也要宽容原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下一步的成功。
尤其是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活就等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如果对自己责备太严,不会宽待自己,很可能会患精神分裂症或神经衰弱症。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对自己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