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们就应该保持安定,安定在大自然所安排给我们的那种状态之中。由于注定降临到我们头上的这个空间总是远离两个极端,所以,我们多了解一点宇宙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多了解一些,也只会长进一点点。我们不总是无限远离终极吗?即使多活十年,我们的生命不是同样远离永恒吗?
与这些无限比较起来,所有的有限都是相同的,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要把我们的想象力放在某一个有限上而不是放在另一个有限上。仅仅以我们自身来和有限作比较,就足以使我们痛苦了。
如果人把自己列为研究的第一对象,他会发现自己是多么难以向前推进。部分又怎么能认识整体呢?但他也许渴望至少能认识与他有着比例关系的那些部分吧。然而,世界的各个部分都是彼此相关、互相联系的,所以,我相信不了解其他部分和整体,就不可能认识某一部分。
例如,人跟他认识的所有事物联系着。他需要一个住的地方,他需要有生活时间,他需要有动作才能生活,需要一些元素构成自身,需要热量和食物给予他以营养,需要空气来呼吸。他看见光,他感觉到物体。总之,他与一切保持着彼此依靠的联系。因此,要了解人,就必须要知道他为什么需要空气才能生存,而且要了解空气,我们就必须知道空气为什么会跟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火焰没有空气就不能存在,因此,要理解一种,就必须理解另一种。
因为万事万物既是因又是果,既有所依赖又有所支持,既是远亲又是近邻,一切都由一条天然的却又是不可察觉的纽带连接起来,这条纽带可以使极其遥远的和极其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所以,我认为不了解整体就无法认识部分,同样的,不详尽地认识部分就无法了解整体。
事物的永恒,也一定会使我们短暂的生命惊讶不已。大自然恒定不变的稳定性,和我们自身经久不息的变化比起来,一定有着同样的效果。
造成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原因就在于,事物是单一的,而我们却是由两种相反的、种类不同的本性构成的,即灵魂和肉体。我们的理性部分不可能不同于精神的部分,如果有人坚持认为我们仅仅是肉体的,这就更加排斥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没有什么比说物质能认识自己更不可思议的了,无法想象物质如何能认识它自己。
因此,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物质性的东西,那我们什么都了解不了。如果我们是由思想和物质构成的,那我们就无法完整地理解仅仅是简单构成的事物,无论那是精神的事物还是物质的事物。因此就有这样的结论:几乎所有哲学家都在事物的概念上混淆不清,他们用精神的用语谈到物质的事物,用物质的事物谈起精神的事物。他们大胆地说,物体有下落的倾向,物体要寻找自己的中心,物体从毁灭中飞升,物体害怕虚空,物体有自己的嗜好、同情、憎恶,所有这些特征都是只适合于思想的。而在谈到思想的时候,他们认为思想会在某个地方,认为思想能够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这些性质又只适合于物体。
我们不去接受这些事物的纯粹理念,我们去用自己的品性来渲染它们,而且为我们所思索着的一切单纯事物铭刻上自己的复杂的思想。
我们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人人都认为这种结合对我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然而,这恰是我们理解的最少的地方。对人类而言,其自身便是自然界中最奇妙的对象,因为人无法理解肉体是什么,更无法理解精神是什么,最无法理解的是肉体如何竟与精神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人最大的困难,也是他生存的本质。
赏析
对于我们,如何读《思想录》呢?我们的建议是,不妨就把它当作闲书来读。换言之,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我们兴趣的文章。
本文便是《思想录》中极具趣味的文章之一。帕斯卡尔依旧对人作出思考,指出“精神”和“肉体”是人的两种相反的品性。精神与肉体结合的方式无法被人理解,而这种结合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