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培根论人生赏析
37445900000019

第19章 论进言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坦诚和信任莫过于忠言相告。在其他关于信任的事情中,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一部分委托于人,比如他们的田地、货物、子女、信用,还有一些特别的事情等。但是他们一旦听取一项建议时,就将交付自己的全部信任了。在某种程度上,他把自己所有的信任与正直的声誉都押上了。

由此可见,这些谋士也就更有义务保持忠信和诚实。最明智的君主是不会认为,听从臣属的劝告会有损于他们的伟大,或者会贬低他们的能力。就连上帝也不例外,他也认识到忠告和建议的重要性。他授予圣子耶稣的诸多尊号中,就有“劝世者”这样一个名号。

所罗门曾经说过:“接受忠告意味着稳定。”对于一种事业,如果没有事前大家聚在一起反复地推敲、斟酌、计议、商讨,集中群策群力加以完善,就难免在实施中因为现实的反复无常而出现难以预料的差错。事情的发展好似一个看不清路程、辨不清方向的醉汉跌跌撞撞。一项计划如果在实施前不先颠簸于辩论与商议的风波之中,就只能让它在命运的波涛中起伏不定了。虽然所罗门看到了接受忠告和建议的必要性,但他的儿子却由于听信谗言而导致亡国。所罗门的这个一度为上帝所宠爱的国家,最终由于谗言误国而山河破碎了(事见《旧约》。指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即位后听信谗言,终于亡国的故事)。

这个历史教训告诉人们听取忠告时的两个指导原则,差劲的建议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第一,那些来自年轻气盛、缺乏经验的人的建议不可听取;第二,那些过于激烈极端的建议不要听信。

古人用形象的故事阐明这个道理:君主与智慧是融为一体的,君主是否有智慧与他能否接纳忠言是密不可分的。关于君王如何明智并且策略性地听信忠告,古人的议论很高明而且寓意深刻。史诗中传说众神之王朱庇特的王后是米狄司,而她正是言论建议之神。这个结合暗示着忠告和建议与君主统治相结合的重要性。另外,这个忠告与君主结合的故事还有下文,与朱庇特结婚以后,米狄司怀孕了,但是朱庇特不愿意让她生下这个孩子,他把米狄司吞了下去。结果他发现她怀着一个孩子。后来朱庇特的独生子帕拉斯就从朱庇特的头顶上生出来了,出生时全副武装。

荒谬的故事其实蕴涵着深刻的政治思想。它告诉我们:一个明智的君王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应该与臣民一起去商量建议——这好比朱庇特与言论之神米狄司的结合,至于选择和决定采用什么政策的权力保留给君主自己——这好比由朱庇特的头脑中生出全副武装的儿子帕拉斯一样。这样,君主就能既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又能拥有臣民的广泛拥护和忠告建议。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开放言论的弊病以及补救的措施。

号召建议与言论的批评有它的麻烦之处:第一,开放言论,使事件必须公开出来,国家难以保守秘密;第二,言论的盛行势必会导致君主和国家权威的减弱;第三,存在着有人因为自身的私利而提出不利于社会的建议的可能。针对这些弊病,法国曾经采用过意大利人提出的那种“秘密的内阁”制度,只有内阁成员参与国家大事的议论与决策。但是,这种制度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比公开的开放言论的危害更大。

关于保守秘密的问题,作为君主本来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告诉所有的顾问,他可以有所选择和有所保留。同样,别人可以给予他关于处理事情的建议,但是他也没有必要全都按照别人的建议办事。作为君主要注意,秘密的泄露往往是君主他们自身的问题。也许下面这句话可以作为一种关于开一些秘密的内阁会议的忠告,那就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那么一些琐碎无聊的人,喜欢把知道秘密当作自己的光荣去吹嘘,结果坏了大事,他们本来应该懂得保守秘密是他们不容推辞的责任的。的确,有些事需要极度地保密,除了君主本人,也只能让一两个重要人物知晓。除了秘密之外的事情,顾问团往往会有一点不同意见。不过也无碍大局,只要他们的言论不干扰政策的实施就行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君主非常谨慎且手腕强硬有力,或者内阁之中有一两个明智并且对君主非常忠诚和值得信赖的重臣。就像英王亨利七世,他独揽大权,秘密事件也只与莫顿和福克斯两名重臣知道。从不透露给其他任何人。

关于君主的权威受到削弱的问题,以上已经给出了一些补救的方法和措施。当君主自己作为顾问团体的首领的时候,君主的权威不是被削弱了,而是依旧至高无上,并且有助于加强它。同样君主也不会因为依赖顾问团言论的力量而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只是在顾问团中存在一些害群之马,或者他们力量过于强大,或者他们紧密联合成为帮派,局面才有危险。不过这些问题都可以及早发觉并加以制止。

关于最后的那个弊端,就是人们所提出的建议不一定都是对君主有利的,他们往往掺杂自身的利益来考虑。只是要知道“世间本来没有诚信”。这是人们的天性,只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是虚伪狡诈的。总有那么一些人,生性诚实、真诚、坦率、简单朴素、值得信任和不狡诈。最重要的是,君主应当善于发现和任用这样的人。另外,这些议政的顾问团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因此可以利用他们彼此之间的嫌隙,利用其他顾问人员去监视那些有私心的人。那样的话,一旦顾问团中有任何分裂,或者有因公循私的打算,必定会很快传到君主的耳朵之中。不过,最好的补救措施,就是君主了解他的顾问团,同时顾问团也了解他们的君主,两无嫌隙。先哲那句名言放在这儿正适合:“英明的君主贵在知人。”(语出罗马诗人冯梯。)

另一方面,顾问不应该对他们的君主的为人风格过分好奇。一个真正的顾问官所包含的品质,宁可要对于处理国家事业富有经验,也不要依从他们自身自私的天性。他们应该给予君主以忠告和建议,而不是讨好君主,博得君主的欢心。君主征求意见的方法很简单:他需要在私下和公开两种场合都征求意见。这是因为私下发表看法较为自由,而在别人面前发表看法难免拘束和有所保留。在私下里,人们更多的根据自己的思考发言,而在公开场合,一个人的意见就容易受多数派别意见的影响。因此,听取两种场合下的意见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听取地位较低者的意见时,私下场合更为适合,这样他们可以无所顾忌。而听取位高权重者的意见时,公众场合更为适合,这会使他们出言审慎。如果君主不希望自己寻找关于事情的忠告时徒劳无功,那么他应该接受这个关于用人的建议:“事情如同死亡,而处理事情的生气则在于用人是否得当。”

当然,关于用人的建议只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可以根据类别来选择合适的人才,通过数学式的精确描述,看看哪些性格品质是一个人才应该具备的。这也是用人的建议之一。如果是以阶级为标准的话,那将是不明智的做法:“最好的顾问是那些死去的人。”话讲得不错。活着的人受利益所左右,善恶断定又受时势所蒙骗,很难完全做到公正。因此君主应该多多阅读那些古人的著作吸取有用的教诲,特别是那些曾经活动于国家政治舞台上的先哲们的经验之谈。

现在,许多的议事机关只具有形式上的表决作用。他们只是附和政策而不是参与制订和选择政策,这对政策将是十分不利的。在讨论重大问题时,最好在议事的前一天提出问题,到第二天才进行讨论,给议事机关以考虑的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黑夜带来妙计。”例如对关于英格兰和苏格兰是否应当合并的问题,议会就曾这样做,那是一个严肃而有秩序的会议。使用请愿书的做法很合理,因为一方面给予了请愿者更多的参与性,另外一方面它使议会从某一固定的阶层的看法中解脱出来,得到更多不同阶层的不同意见。在议会的基础上,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在议会决定对一项已经发展成熟的事业设立专门委员会的时候,最好是任用那些不持偏见的人,而不应该忽略这一点,结果任用了那些有偏见、爱走极端的人。

除此以外,还可以建立一些常设的专职机构,比如关于贸易问题的、财政问题的、军事问题的、司法问题的一些大省的行政政策问题的等等。如果只有一个议会(比如西班牙),虽然它有着不容替代的权威,但是效果绝对没有那些专职委员会好。因为具有这一方面经验的专家比门外汉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性。这些专门委员会需要承担责任,审查专职范围(比如法律、航海、商业等等)之内的事务。如果问题重大,有必要请议会复议,则向上面行政机构提交报告和申诉。但是提交委员会讨论时不可让过多的提议者参加,以免议会中争吵喧闹不休,局面失控。

在议会中座位如何排列,是采用长桌的方式,或者方桌,还是让所有的座位靠着墙,看来只是一件形式的小事,其实是实质性的事情。一条长桌,只有少数人能坐在首席,结果体现对问题的决定性意见。但是如果需要广泛议会的意见建议,那么君主应该采用其他方式,降低位置倾听意见,更为适合。当君主主持一次讨论会议的时候,应当注意不要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想法。否则,君主的意向给讨论者以暗示和压力,他们也许会压抑自己的想法,见风使舵,恐怕本来是征求意见的讨论就只能听到一片“我主圣明”(指基督教祷礼中为逝者所唱的赞美诗)的颂歌。

赏析

没有任何人完美到不需要任何适时的建议。那些不懂得察言纳谏的人都是一些无可救药的蠢才。即便是最为特立独行的人也应该注意那些友善的劝告。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但你只需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个人的批评,但是你要保留你自己的判断。三思而后行,这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