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37434400000004

第4章 沟通的前奏曲(4)

这便是不朽的凯撒精神!在你出发去征服你对听众的恐惧时,何不将这种精神变成你的?把每一分消极思想都扔进熊熊大火之中,在通往踌躇的每道隘口上都紧紧关上钢门。

关键在于多练习

当有人问萧伯纳,他是如何学得声势夺人地当众演说时,他答道:

我是用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个劲儿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

年轻时,萧伯纳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常在门口走上二十分钟或更多的时间,最后才壮起胆子去敲他人的门。他承认:“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因为单纯的胆小而痛苦,或极度地为它感到羞耻。”

后来,他无意间用了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来克服自己的羞怯、胆小和恐惧。他决心把自己的弱点变成最强劲的资产。他加入了一个辩论学会。伦敦一有公众讨论的聚会,他就会参加。萧伯纳全心投入社会主义运动,并四处为该运动进行讲演。结果,他成为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具信心、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说话的机会随处皆有,不妨参加任何组织,志愿从事那些需要你讲话的职务。在公众聚会里站起身,使自己出个头,即使只是附议也好。开会时,千万别去敬陪末座。尽量去说话!使自己有机会活跃地参加各种聚会。你只要往自己周围望望便会发现,没有哪种商业、社交、政治、事业,甚至社区里的活动能够离得开向前迈步、开口说话。除非你说话,不停地说,否则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进步。

一个年轻的商务主管一次对我说:“这些道理我全都明白,可是我总是犹豫着不敢面对学习的艰难考验。”

“什么艰难考验!”我回答说,“快把那种思想从心里除去。你从来就没有运用正确的——征服性的——精神来想过学习。”

“那是什么精神?”他问。

“冒险精神啊!”我告诉他。接着我又对他谈起一些当众说话而能获致的成功之路,同时个人的个性更能由此变得开朗起来。

“我要试试,”最后他说,“我要去从事这项冒险。”

在你继续阅读此书并将其中的原则付诸实施之际,你也是在进行冒险。你会发现,在这项冒险中,你的自我引导的力量与敏锐的观察力会支持你;你会发现这项冒险会改变你,不论内在或外在的!

勇气和信心的准备

有的人在家里说话泰然自若,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可一到众人面前说话就期期艾艾,惶惶恐恐,好像连嘴巴也不听使唤,手也不知怎么放。其实不过换了个环境而已。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可谓世界著名演说家,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情况。下面是他的同时代人对他的一段回忆:

“他好像是不知所措,很吃力地去使自己适合情景,在过分忧虑和过敏的感觉中挣扎片刻,因而更使他难堪了。这时,我很同情他,他开始讲话,声音尖锐难听,古怪的姿态,黄皱的面孔,疑虑的动作,好像一切都在与他为难似的,好在这仅仅是一会儿而已。不久,他镇定了,他的才能也开始了。”

这段回忆说明,初登讲坛的人总不免会有一个由恐惧到镇定的过程。

跟众人说话与跟家人说话有什么不同呢?无非是跟众人说话,场面大些,生人多些。面对这种场面,说话人内心往往会产生胆怯的心理,怕讲得不好被人耻笑,怕讲错了要负责任……诸如此类的压力,都会造成说话者的恐惧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威根也是广受欢迎的演说家,然而在他成功的背后也有一段如何克服恐惧的生命历程。多年后,他在写下这段经历时,提到他的高中时代,如何一想到要上台致词5分钟就寝食难安的情景:

“随着那致命的一日步步逼近,我几乎吓病了。每次一想到这恐怖的事,我就头晕目眩,两颊发热,必须躲到教室的后面,把脸贴在冰凉的墙上,希望冷却那烫人的脸颊。一直到上大学,老毛病还是没改。有一次,我仔细地牢记了一篇演讲词的开端:‘亚当斯和杰佛逊不要重现。’当我面对台下一张张仰起的脸孔时,我的头又开始晕了,晕得我自己不知置身何处。我努力想要说出第一句话,结果说成‘亚当斯和杰佛逊已经去世’,然后我就说不下去了,所以我就低头一鞠躬,在掌声中沉重地回到我的座位。接着主席起立说:‘哦,艾伯特,我们很遗憾听到这个悲哀的消息,不过我想我们会节哀顺便的。’一语未终,可以想象全班的哄堂大笑,当时地底如果有个洞,我就会钻进去,一辈子再也不出来了。”

这些历史上的巨匠尚且如此,普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希望自己一鸣惊人,从娘胎里掉下来就是演说家。鲁迅先生早就告诫我们:不论怎样的天才,生下来第一声仍然是哭,而不是一首诗。想想这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相反,那种从未对公众讲过话的人,一上场便镇定自若,谈吐自如,倒是令人奇怪不已,甚至难以置信。

既然我们承认紧张、恐惧心理是初学说话者和演讲老手都会碰到的问题。那么,下一步就应该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它了。

怎样克服紧张、恐惧心理,罗马大将凯撒当年统帅雄师渡海踏上英国土地时,使他的军队百战百胜的方法,值得借鉴。当时,凯撒命令全军站在杜弗海的悬崖上,俯瞰200英尺以下汹涌的巨浪。士兵们发现来时乘坐的船只已被大火烧毁,这正意味着完全断了退路,唯一求生办法只有努力向前征服敌人,打败敌人。士兵们建立起了必胜的决心,结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凯撒的这次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军队最大限度地拿出了勇气,树立了信心。

同样道理,要克服自己紧张、恐惧说话的不健康心理,也很需要这种勇气和自信心。建立必要的勇气,树立必要的自信心,是克服说话者胆怯心理的关键,是提高说话信心与魅力的第一步。

见多还要识广

有些会议,在主要发言人讲完以后,非得下面的干部一个个表态。有些明明没有什么好讲的,也要来那么三五句。除了会风不正之外,从说话的角度讲,也是违反说话基本要求的;既然没什么说的,硬憋几句,除了浪费时间,引起听众反感、烦躁之外,还有什么效果呢?因此,没有话说宁可不讲。

要有话说首先要有内容,“练”才有依据。我们力求每一句话都实实在在地表现一定的思想。为了充实我们的思想,这就要千方百计加强观察与记忆。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要处处观察、研究社会,因为人的认识依赖于实践,来源于实践。既然人的认识总是通过自己的感官从客观世界取得感觉经验开始的,而感觉经验又必须接触了某种事物才能产生,所以实践活动越多越深入,直接接触的事物越多,能提供我们说话的材料就越丰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文化不高、但生活阅历广的人,天下之在,熔于一胸,谈天说地滔滔不绝,就是因为见识广,说起话来就有了充分的内容了。

但不是凡阅历广的人都善于讲话,阅历广只是一个基础,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

学会观察一切

发明电灯的大科学家爱迪生,有27个助手。这群助手每天在从灯泡厂到研究室的路上来回。有一次,爱迪生说要出一道基础题,要大家准备一下,助手们废寝忘食准备了几天,应考时,爱迪生问的不是课文知识,而是问路上有一棵什么果树,居然没人能回答得出来。

为什么这些助手在此时无可奉告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留意观察。光看不行,还要想,否则许多摆在眼前的事物会视而不见。《纽约时报》名记者迪姆士·泰勒初当记者不久,去采访某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了剧场以后,才发现演出已取消。于是空手而归,回家安然大睡。半夜时分,泰勒被电话铃吵醒了,编辑气冲冲地在电话里斥责他,其他报纸的头条新闻都报道这位女演员自杀。编辑说:“像这样一个名演员的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被感冒堵塞了。”

过去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要求,每个初来的记者向他报到时,第一件事要说出上办公室前爬了多少阶梯。对方若回答不出的,要下楼重数。然后,总编告诉记者:“你想要成为有出息的记者,就要从楼梯级开始学会观察。”如果我们对周围的各种人和事不注意观察,如一团烟雾,浑浑沌沌,即使硬要说,也只能影影绰绰,不会有鲜明感。那么还会有什么话说呢。

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要向儿童学习。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入天空,他想潜入蚊穴……”儿童们丰富的幻想,无休止的好奇心,无穷无尽的疑问,对一切都想进行探求。永保童心就是保持探索客观现实的激情、兴趣、专注和豪放的思想,开阔的意境,对纷至沓来的新事物都执着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思考,刨根求源。许多有重大价值的事实往往在细致的观察中发现,否则,再有价值的事实你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