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的例子都反映出争吵是可以避免的,而且也应该避免。在父母子女之间。父母坚持孩子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要以不和孩子起争端来赢得这份尊重。不论孩子以多恶劣的态度挑战,父母都要把他们的观点平静合理的表达出来。此外还要培养一点幽默感,常常松弛紧张的气氛,化解争吵的危险。但是要运用适度,否则很容易将事态导向另一面。这一点我们在别的章节中将会谈到。
有人提倡所谓建设性的争吵,但这只有在双方都赞同,而且认为他们能借这种争吵达到更亲密和信赖的关系时才能发挥好的作用。其实当“争吵”能有好结果时就已经不能称为争吵,而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了。
看来,意见的的分歧本身并不会造成恶语争吵,关键在于说话的艺术。生活中的很多“不赞同”可以造成极有意义的讨论,也可以造成无谓的争吵,结果如何全看你如何运用。如果说话得当,问题肯定能得到完满的解决。即使仍然得不到统一的定论,双方也可以达成协议,允许彼此各自的意见存在。
最后我们要提一下关于说服的“艺术”。前面所说,一直把“讨论”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当然这是它的主要功能。但是讨论本身也能带来乐趣,因为它使双方有兴趣倾听并尊重对方的意见而增进家人间的亲密关系,也因为许多有意义的谈话能促进个人成长。
对家庭中的父母来说,晚餐时间是教给孩子良好的谈话艺术的最好时候,因为此时不宜用来解决问题。不能同桌吃饭的家庭就缺少了这种机会,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失去了学习谈话的好机会。现代有许多家庭开着电视机吃饭,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因为这样将会失去了家人之间在一天最轻松愉快的时刻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
我们应该鼓励(不是强迫或唠叨)家里每一个人加入谈话,表示意见、联络感情等等。教导孩子尊重别人表示意见的权利,当别人不同意时怎样以尊重友好态度表达意思,不要胡乱粗鲁的插嘴等等。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以及培养家庭中和睦美满的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把问号挂在嘴巴上
这个小标题的意思是说,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多提问是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是和说教、训话等坏习惯相比较而提出来的。当然,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在某种情况下,说教和训话并不一定是破坏性的,比如说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就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简单扼要的训话有时对孩子是有益的。在孩子的眼里,大人是无事不知的,因此如果你用友善的态度,以肯定的语气简单地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多半是能接受的;第二,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总有他不懂的事情,而这有时需要由别人肯定地来告诉他。但一定要在“需要”的时候简要地说;第三,在有人提出要求时,更可以这样做。当孩子向你请教的时候,就要向他讲明。当然要浅显易懂,并设法引起孩子求知的兴趣。
在父母教给孩子价值观念时最容易采用说教的方式,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然是可行的。但到孩子长到十几岁时,父母的说教显然就已不那么有权威性了,而且这时你要教给他的东西已经过很多遍,可能会你说上句他说出下句,换言之,你的训词他已经背熟了。因此,如果你依然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说教,他会掉头而去,而且以后有什么问题也不再向你请教,怕又遭到一次“疲劳轰炸”。这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他越不来找你,你越会觉得有必要“找他谈谈”,越谈他就越不敢来找你。因此,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双能够倾听的耳朵和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前面提过的三种情形以外,一般来说在家庭里的说教和训话都是有害的。许多父母也知道,但不知不觉地说教起来,孩子不满他们的说教而有所表示时,他们常会大吃一惊,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父亲答应这个周末带14岁的女儿去一个公园玩。但因为工作关系,周末常有一些临时安排自己事务需要处理,而这个周末恰好又临时安排了事情。那天上午父亲从办公室打电话回来,说他不能带女儿去,女儿跑去告诉母亲说她难过,因为父亲“不守信用”。但是这位母亲处理得很不恰当,她说:“你应该想想爸爸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为了我们这个家!”然后是一段冗长的说教,赞扬她的父亲如何好,如何伟大!而女儿的眼睛却一直瞪着天花板,脸上是“又来了”的表情。等到母亲的训话结束以后,女儿的心情却是更加愤怒、难过、失望,反复叫着:“可是他不守信用!”这个母亲真是失败!
年龄稍大的孩子尤其不喜欢说教。说教不但没有,而且常使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就像上面说到的那个女儿,因为受了母亲的一通说教后,反而更不去理会父亲了。当女儿向母亲诉说“父亲不守信用”时,母亲应该给她机会让她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你觉得一个人应该绝对守信用吗?”如果她回答:“当然!”那么再问她:“假定你答应妈妈做完功课才做别的事,而在做功课时房子着火了,你顾不得做功课跑了出来,还算不算不守信用呢?”这时她大概能同意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这时你再让她想想父亲的处境,能不能冒着失业的危险为了信用而带她去玩?父亲的失约是不是有他合理的一面?这些问题留女儿自己想,如果你直接用问题的答案来进行说教。适得其反,她不但不会有机会通过这些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而且还会进行抗拒。
关于这一点,这位母亲可能会回答说:“可我已经告诉她了,还是没用。”的确,把问题的答案全部说出来,并不能解决问题,何况女儿只是巴望着母亲能尽快结束说教,根本就听不进去。但如果母亲用关怀的态度先提出问题,女儿是不会置之不理的。
提出问题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对对方所想的、所表达的意思能更了解。例如可以知道他在逻辑上是否出现了谬误,有些什么错误的假设,忽略了哪些重要的事实等,然后一一指出来。再者,通过发问可以把隐藏的根本问题发掘出来。例如,也许女儿的父亲惯于不守信用,那么他就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并加以改正。如果用说教的方式,则会使许多问题隐藏起来。
有一个儿子对父亲说:“姐姐真笨……”父亲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你的姐姐?她那么聪明,不仅在学校里功课好,在家还教你做数学题!以后可不能再说这种话!”
父亲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番说教,差点使女儿送命!原来儿子的意思是要告诉父亲,才14岁的姐姐偷偷跑出去和邻居骑摩托车,弟弟劝阻,她却不听,因此这个弟弟希望父亲能阻止她,但父亲不等他说完就训了他一顿。他没有机会把事情全部说出来。几天之后,这位粗心的父亲,女儿坐在摩托车后座上,风驰电掣,撞上了别的车,因此受了重伤。如果当初父亲问清儿子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让他举出实例来,这场灾祸也就可以避免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说都教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说教的确断绝了家庭成员间进行感情、信息沟通的可能,因此我们要重申:要提问题,找事实,对别人(尤其是家里的人)的话要表示感兴趣。许多父母都努力要和孩子打成一片,我们还要奉劝:多向孩子提问,让他自己去想,相信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家庭中的人们学会将问号时常挂在嘴上时,很多美妙的感受就会成为答案涌现出来。
唠叨害处多
生活中唠叨就象感冒一样常见,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但是感冒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唠叨却是一种顽固的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使全家人的生活遭殃。唠叨很容易污染家庭里温馨宁静的情绪气氛。长期如此,往往让人无法忍受,它会使日常生活变成无止境的磨难。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家中出了一个爱唠叨的人。唠叨可以说是无事生非,是一种极为不良的沟通方式。因为它对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太大,完全可以把它和叫骂、牢骚、争吵并列。唠叨其实与叫骂、牢骚、争吵等家庭痼疾大同小异,在我们下面的讨论中多半用“唠叨”来表示,凡是反复的要求、责备、警告等都包括在内。
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唠叨和“时常提醒”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尤其需要时常提醒,因为他们尚未完善自己的内在责任感,责任的培养很不容易,孩子还很难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动,主要还是靠外在的控制,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控制。对不太感兴趣的事他的注意力很差,而且很容易转移,忘了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对小孩,特别是小学低年级以下的孩子,要经常提醒他们该做的事,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和唠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通常父亲都会问:“我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在唠叨,还是在反复提醒他?”这里有一个很容易看出来的区别,就是不论次数多频繁,“提醒”一定是保持友善的态度,口气中没有不耐烦或生气的意味;而唠叨通常从语气中就能听出来。还有一点更基本的差别,“时常提醒”的结果是有益的学习,尤其是配合以适当的奖惩时;相反地,唠叨非但没有建设性的结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趋向更紧张。
其实你是否在唠叨,孩子(或其他沟通对象)是最敏感的。当孩子觉得不耐烦,要发火,而你也觉得火气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肯定你是在唠叨。一旦开始,就陆续会有一些征兆,例如:不耐烦的回答,敷衍拖延,借故拖辞,发牢骚发怒等。我们可以将唠叨定义为:反复不耐烦或生气的要求或指责,其结果不是建设性的学习,只是烦扰对方,引起他的反感。唠叨一般还涉及其他不恰当的沟通,象夸张、讽剌、挖苦等等。
一般做父母的还会问:“有时我们是想多提醒孩子,却变成了唠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父母常常不太清楚做好父母应付出多少努力,他们常以为说一两次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去做了。而当孩子没有去做的时候,他们就生气,不耐烦,而且形于声色。结果孩子也不高兴,父母就更生气,形成恶性循环;另一个原因是,人(包括父母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都想表现自己的权威。命令和要求都是权力的表现,而违抗命令也是一种表现方式;第三个原因则是家人间由于沟不够清楚具体,从而造成唠叨现象的出现。假设有位母亲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去倒垃圾!”孩子回答:“我等一会儿去倒。”这“等一会儿”的意思太模糊,而母亲多半会出现下列三种不好的反应之一:她会“等一会儿”,然后开始唠叨;她不管孩子现在干什么,立刻把他揪来倒垃圾。这使孩子很气愤,觉得母亲不讲理,以后他就更不听话;她想“算了”,还是自己去干。这是最糟糕的办法,因为前两种情况至少还表示想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不仅避开了问题,而且会使孩子觉得他的权威性很强。
做父亲的大概都有共同的感觉,就是让孩子放任自由要比教他自我约束容易得多。但是我们既然让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使他们学会生活。内在的约束没有培养好,他们这一生的缺憾就比物质的贫乏或身体的残疾更严重。以上三种都不是好的做法,应该坚持清楚的沟通,避免唠叨。孩子说:“我等一会儿再做。”你要问清楚具体时间,他说不出来,就由你来决定。然后告诉他不干的后果如何,那么在这之前你就无需要提醒他,由此我们引出第四个原因,为什么提醒会转变成唠叨:当你对孩子的拖延没有订出规则,并说明后果,如奖惩之类,孩子就容易对事情敷衍拖延,父母也就会随之而唠叨起来。
如果一家人之间都能有好的沟通,就造成一种和谐的气氛,那么一般来说提醒不会变成唠叨,但是父母如果耐心不够,容易被孩子的权威所左右,或者是家里的沟通不够明朗,赏罚不够分明,就很容易发生唠叨。孩子因拖延而被唠叨,会表现出发牢骚、生闷气、不安份,逃避该做的事,而父母则表现为唠叨、叫骂、要挟等等。
下面我们谈谈孩子发牢骚的问题。通常孩子会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中学会发牢骚:
(1)当孩子平心静气要求而父母不理会时。有的父母要等到孩子大吵大闹时才答应,使孩子会通过大吵大闹来达到目的。
(2)父母对已经答应的事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时。
(3)当父母经常毫无理由地拒绝,“不可以”成了自然的反应,然后再找借口搪塞。孩子会觉察出父母的不合理,以至更气愤,甚至反抗;万一“不可以”引起孩子的吵闹,而父母经不起这一闹而答应了了事,那么等于是“教”孩子以后用吵闹来威逼父母答应。
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如何防止呢?当然,要想完全防止孩子发牢骚是做不到的,但是做父母的至少可以做到不教给孩子发牢骚的习惯。当孩子以平静的态度提要求时,你不论答应与否,都要表示相应的关注。当孩子吵闹时,你要以慈祥而坚定的语气说:“你什么时候不吵了,我才回答你。”同时注意自己:不要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对孩子的要求要认真考虑之后再回答,不要习惯性地说:“不可以”。万一不能答应时,一定要说明理由(不是口),而且一定要立场坚定,不被孩子的吵闹所左右。但是有一种情形应该例外,就是当有人——孩子或第三者——指出这件事合理的一面,或者情况有所变化时,你可以也应该重新考虑改变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