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能成为自我挑战高手
37434100000008

第8章 挑战抱怨的烈火(1)

敢于向抱怨发出号角

大千世界,难免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这时你可否会发出沉重的呼声。

也许你并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也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发脾气,可是就有一两个人老是惹你生气,他们可能是你的老朋友,邻居或同学。

就像你老觉得别人在侮辱你一样,不管你做什么事,他都做得比你好,或者他会说哪个人做得比你好。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只好开始夸耀自己,宣扬自己的成就,甚至可能夸大自己的能力。你为了报复,只好开始侮蔑他,同时愈来愈觉得愤怒和厌恶。你不仅无法忍受别人,你也变得不喜欢自己了。

令人最生气的人,很可能也是你最亲爱的人。即使是全副武装的敌人,也不致于像你身边的人给你那么猛烈的攻击。

我们都知道谁是自己的敌人,也知道为什么他是我们的敌人;可是对亲近的人而言,我们却常常否认彼此之间存在的困扰,而且还要为他找借口否认真正的问题——直到下一次,怒火又上升了为止。

到底是谁怎么惹你生气的?你现在可能知道答案,也可能不知道。但你可以一直探究下去,知道惹你生气的人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感觉,还有问题在哪里。如果你老是被同一个人激怒,你可能会发现他的某些行为特别容易惹你生气。

愤怒的九种行为

(1)为别人的受害而愤怒。也许对方并没有直接惹你生气,你只是替他生气而已。他老是跟你说别人怎么亏待他,怎么利用他,连亲戚也欺骗了他。每一次都告诉你这些事情,你听了以后也很气那些人,可是你对那些人还是束手无策。

(2)传播别人反对你的谣言。他先跟你说有个朋友或邻居批评你,然后又要你别说出去,他会说:“你不要把我说的告诉他……”所以,你无法和反对你的人摊牌,只能随别人怎么说,内心却激动不已,结果只有增加束手无策的感觉。

(3)永不兑现的诺言。譬如:“过了这个周末以后,我一定会戒酒。”“一年以后,我一定会比现在富有。”“两个月后我会辞职。”等等。

(4)坚持要你也有某种感觉。希望你听了某些事情后,就会变得愤怒或开始幻想。要不然就是他讲完笑话以后,自己猛笑,也期待你有相同的反应。

(5)老是问一大堆问题或作一些小小的要求。不管你帮了多少次忙,也不管你耐心地回答了几个问题,总有人会让你再帮一次忙或再答一个问题。你迟早都会失去耐性。

(6)重复告诉你,你做的事情不对。譬如,老是喜欢挑你的语病:“你上个礼拜不是说很喜欢吗?”“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为什么要去那里度假呢?”或是老让你觉得自己像个呆子:“难道你不知道快下雪了吗?”“你看不出来他已经结婚了吗?”“我实不搞不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7)时常提醒你,他帮过你什么忙。

(8)否认别人会有敌对或不公平的行为。在宴会里,你刚离开一批讨厌的人,当你提到自己无法忍受他们的时候,他很吃惊的看着你说:“你实在太敏感了。”

(9)不肯倾听别人的谈话。可以花个把钟头和你谈他的问题,可是等你要和他谈你的问题时,他就说:“噢,我现在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得回去工作。”

摸清别人对你的看法

摸清别人对你的看法,可减少抱怨的增值。

应付令你激怒的人,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你自己的感觉和看法。譬如,有人想左右你对某件事情的反应,请记住你也一样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反应。你可以说:“我并不觉得这个笑语有那么好笑。”或者说:“也许你认为他们是好人,可是我无法忍受他们,我认为他们这样做会伤害别人。”

你要求别人不要做某种行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认定他有什么恶意。他有什么动机并不重要。你只要让他别再这样做,使你不再气恼就行了。否则,找个朋友聊聊,发泄这种感觉也就够了。

不过,可能还有更恶劣的情况。对方可能自私地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等于说他不在乎你的感觉。不过,你最好认清这一点,免得老是因为害怕发现这个事实,而遭受挫折、恼羞成怒。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对,可是就是没办法改变。他会为自己的习惯道歉,也知道这样做可能会惹人,可是他还是继续提醒他为你做了什么事,或继续开他的“空头支票”。也许他的行为是强迫性的,可是你还是有权利每次都提醒他。即使你的朋友无法改变讨人厌的行为,至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减少一些愤怒。

在令人激怒的情境中,千万不要做任何为自己辩护的行为。如果朋友不理你说什么,你不要向他大喊,只要把他拉到旁边,然后要求他听你说。如果有人数落你的过错,你也不必马上提出反证。如果你愈让这种攻击影响自己的行为,就愈加强了它对你的重要性。

有些人并不让你公然发怒,只让你感到模糊的焦虑。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

你顾念到他是你的老朋友,又愉地在一起度过好些日子,所以很多问题都视而不见。但是对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他都觉得微不足道。他可能还会提出你“太严肃”或“太敏感”。你对这些都一直保持沉默,但是却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隐隐地升起一股被压抑的焦虑。你多一次听任他排斥你的感觉,就等于多一次赞成他的意见——你应该排斥你自己。

千万别这样,你应该的把问题说出来。你觉得什么重要,它就是重要的。你得在这当中做个选择:你要改变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行为,以符合你的朋友的要求;还是说“不”,我有权利和他不一样,他也有责任尊重我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感到焦虑或愤怒,主要是因为我们一方面想以某些行动来维持自己的标准,另一方面却因这些标准受到别人的攻击,而动摇信心,就以某些行动(例如恐惧地保持沉默)来贬低这些标准。

但你仍然可以看得出来,也可以不加否认地举出例证。有些贬损人的方式非常间接,但却足以让你了解它的意思(譬如扬眉举目、冷嘲热讽、或哧哧发笑等)。

碰到这种情形,你大可不必沉默地忍受,你应该坦然地面对它。你必须确定自己的感觉是不容忽视的,譬如别人对你挑毛病,你不要说:“我看得出来你不相信我。”而要说:“你挑毛病的样子,让我觉得你不相信我。”他可以否认他的意图,但却无法否认自己公然挑毛病的事实,也无法否认你的感觉。

摆脱挑衅的困惑

只要某个人在,在你还没走进这个房间,就可以感觉到紧张的气氛遂升,你知道又有一场唇舌之战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你只要不理他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没趣,甚至很蠢,但最后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想想看,对方并没有怂勇他人加入他的舌战,没加入者也不致于看起来笨笨的,而且他好像还比你轻松。每一次你被某个人拉进他的唇枪舌战中,就多一次机会增强他的不良动机。

你贫,他富,那么他就很快把话题转向他有多少财产。你未婚,她已婚,那么她就一直谈婚姻生活多么愉快,一副扬扬得意的样子。她上过大学,你没上过,那么她就满怀同情地谈非大学生如何不被重用的情形。这些谈话都不是公然的侮辱,但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弱点上。如果你让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你的母亲刚把你介绍给一个人,你知道他希望你谈谈你的学问,或你那富丽堂皇的新居,你的任务就是让别人敬畏你。还有一种陷阱是这样的:副总经理把某个主管的不良行为告诉你,然后要你下个评语。他的目的是希望从你这里取得贬低对方的口实,但是如何你感到为难,却不知道该作什么反应,就会开始焦虑。如果你弄清了他的意图,又会产生一种焦虑,觉得自己如这样做很不好。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自古以来就有,不管你作什么决定,结果都会使自己遭受困扰。如果你让自己依照别人的意思,做出基本上自认为错误或丑恶的事情,最后一定会觉得更糟糕。如果你牺牲了自尊,你也将逐渐无法享受由此获得的一切。

敢于为自己发出抱怨

如果有人做了一件事,于情于理你觉得都应该抱怨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抱怨和责任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劝人家把怨言“说出来”,真是说比做容易。但是光要做到“说出来”,又比提出刚正有力、不偏不倚的反对要容易多了。就像所有艺术一样,要提出反对也得经过练习。乍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做法很不自然。

如果你经常和某人争吵,非常希望你也能试试这些方法。也许你不希望永远使用这些方法,不过你可以先尝试一下,它们很可能为你带来一段平和安详的日子,如果你反对的对象也愿意接受这些方法,你的反对将更容易达到目的;如果你们两人都愿意暂时试用这些方法,你们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找出彼此间的问题。你可以把依循下列的基本原则视为一个有价值的计划,将它运用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将这些原则变成习惯,你可以避免许多混杂的事情。

对大多数人而言,受到批评就像受到人身攻击一样。事实上,批评常被用为一种人身攻击的工具。所以毫不足奇的,批评常将两个人搅在一起。如果你当着别人批评对方,表示你并不在乎对方会有不愉快的感觉。为了对方和你自己的公平起见,你最好等到单独两人的时候再批评他,除非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会使等待造成更大的损害。而且不管你怎么批评他,他都权利对不同的人形成各种不同的印象。

这表示,即使你当着别人的面赞美他,也可能伤害他。

没有一个人愿意别人说他比其他人差。相提并论的比较,往往会使人不想听你说话,即使你要提出的怨言非常合理。

无论如何,这种比较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在这套标准下我们有自己认可的行为,但别人也有他的一套标准,所以你想以比较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根本无效。你还得注意一种隐含的比较,这种比较流露在你失望的表情中,而令你失望的人,却只和他自己较好的部分比较。

当你们单独在一起,又可以清楚讨论的时候,直言无讳地说出你的意见。就像任何工作一样,拖延得愈久就愈难。在等待的时候,你的愤怒会逐渐上涨,并且更容易使你提出与此事无关的怨言。如果你过了很久才提出批评,别人会觉得你好像在孵蛋,把你当作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以后和你相处也觉得很不愉快。

把怨言说出来,不要只把它挂在脸上

许多宴会就因为一个呵欠而终止。许多丈夫也常运用脸部表情。有时候确实可以推动别人去做原来不想做的事情,可是我们绝不希望别人对我们露出失望或叹息的表情,以逞他的威风。也许使用这种战术的人最中意的,就是他们的嘴脸战术,不致于被受害者发现。过一阵子以后,使用这种战术的人也忘了自己应该怎么影响别人,最后倒霉的就是他的嘴脸了。

任何脸部表情,都是一个人灵魂的外在延续。我们的表情总是活泼而富于变化的,但是如果把它当作一项工具,用来表达我们不愿口述的讯息,那么它就失去了这份特质。

抱怨之前,不要先作开场白

“听着,有件事情我老早就想告诉你了。这些话可能会伤害你,不过请你不要觉得我是在攻击你……”

“我想跟你说一些事情,这完全是为了你好。现在请你注意听我说……”

还有什么比这种开场白更糟的?你不但没有让听者对痛苦免疫,反而用皮下注射逼死对方。你的开场白等于告诉自己和对方,你的抱怨会有多恐怖,就算你这么顾念友谊也可能让他无法接受批评。被开场白伤害的人,可能和被怨言伤害的人一样多吧。

如果告诉别人,你为了自己的意见和他不同而难过,就等于为自己诚心诚意说的话道歉。为了和别人的意见不合而道歉,等于要求他在你碰到这种压力的时候来扶持你,免得你倒下去。这样做只会增添别人不必要的负担,减少你的成就感,并对自己是否有权述说自己所做的事产生矛盾。

不要问别人为什么要做你反对的事情

如果你希望他们不要这样做,就直接要求他们停止。“你为什么要跟我吵?”“你为什么要把脚放在我的椅子上?”这两种情况很明显,都是要求别人停止某个行动,但这种要求在对方听起来,也许不够严正有力,而且还可能故意把它当作科学问题来思考。这比讲错了你的要求更糟糕。要求一个人停止他正在做的事情,比要求他探讨自己的原因,然后再正确地述说出来要容易多了。有很多人还认为,探讨他们的动机,就是侵犯他们的隐私。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事先练习怎么提出怨言。

反对别人某种行为时,不要扯到他的原因

你只要告诉他们正在做什么就行了,如果有关的话,你也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你觉得不应该这样做。下面是一些不宜使用的例句,因为其中包含无关的假设,似乎认定犯过者有某些动机。

“你从来不愿意让我把话讲完。”

“你根本不在乎让我等多久。”

“你别想再惹我生气。”

如果你不再玩心理的游戏,不再对他们的原因下诊断,而只述说他们的错误行为,他们一定会更乐意接受你的批评。上述的句子,每一句都可能遭致一项不必要的危险,就是如果听者认为你假定的原因有错误,他有个很好的理由,不睬你的抱怨,尽管它对你很重要。

这类叙述往往会使听者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大大激怒。只要是人,很少会觉察不到这两句话有什么差别——“请不要插嘴”和“你从来不愿意让我把话讲完”。避免用“总是”和“从不”等辞句,因为这含有牵涉到过去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