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道理大智慧:带来好运的100贴小秘方
37431400000040

第40章 风趣幽默路好走(1)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为了您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风趣幽默的性格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冷眼看世界,笑脸对挫折,适时转换行为角色,与人交往起来才可得心应手;具备优越的口才的人才能口吐莲花,舌绽春雷,快口如刀,呼风唤雨,交际中立于不败之地。

1.断章不要断意

断章取义幽默术的关键在于能否荒谬断章,经过你的断章后所产生的意义与本义相差越远或越荒诞,就越幽默。

我国流传很久的一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笑话,就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一个说:“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个轻轻一改,意思便迥然不同。“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里面不排除标点符号的巨大作用,但标点是在断句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不同的断句对于句子意义的影响。如果说断章取义,断句只是其一个方面,断章还应包括断字。例如把“驴”读成“马户”,“破”读成“石皮”,“糊”读成“米胡”,“明”读成“日月”等等。

刘指导是著名的前国脚,退役后带领家乡队伍纵横联赛赛场,威风八面。但因此君文化水平低,迟迟未能有大作为,其本人也每每嗟叹不已。眼见年华老去,刘帅痛下决心,准备狠抓队伍的文化知识建设,恰好中国足协这时也有相关文件出台,刘帅召集球员,亲自传达。当读到文件上一句“已经获得大专文凭的和尚未获得大专文凭的球员,都需要参加考试”这一规定时,刘帅竟将其念成:“已经获得大专文凭的和尚,未获得大专文凭的球员……”立时队员们报以哄堂大笑。刘帅当即火冒三丈:“笑什么笑?你们看,现在和尚也要有大专文凭,你们更得抓紧学习,可别像我……”言下颇多辛酸。

这位刘帅可真够“惨”矣!可生活中的我们难道没犯过这类错误吗?没闹过这类笑话吗?刘帅的断句乍一看,还蛮通顺哩!只是凭空冒出个和尚来,让球员感到实在荒唐,自然报以哄堂大笑。这种幽默未免有点“黑色”味,让人觉得有点悲哀,刘指导念成这个样子实在也有情可原!我们要熟练运用断章取义幽默术,就要主动驾驭这种技巧,利用其可笑性“故作愚蠢”,幽上一默。

一位老师在新学期开学初,与班上的同学相互见面。由于双方彼此都不了解,为了避免学生的紧张情绪。这位老师就运用了一下断章取义的幽默,一下子调活了气氛。

只见他刚上台便一语惊人:“我是校长——派来的,我来给大家发枪——知识的猎枪,一人一杆——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上课从不批评人——是不可能的。”

随着这位老师的断句,学生的心情一起一落,经过一番跌宕,最后又回落到现实,在这种心理的交叉变换中,酝酿着幽默的情趣。最后“一锤定音”,幽默效果顿生。

有时候断章取义还包括将“章”断开之后,重新组合,取其新义,比错断、误断的幽默又难上一级。要求相应的文字、语法知识。例如有一位先生多次恳求一位书法大师赐字,可那位大师不愿乱题字。经过先生的多次乞求后,随手写下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条幅戏弄这位先生。可这位先生依旧如获至宝,他拿回去一裱,便挂在了堂上。不几日,朋友来访,只见墙上挂着“小处不可随便!”一句戏谑语经过先生的“巧断妙取”,竟成了一句警语。足见断章取义幽默之妙矣。

秘方点拨:只要抓住时机,巧妙断章,荒诞取义,开怀一笑之余,不也为沉闷的生活抹上光彩的一笔?

2.言听计从事好办

“似听实非听,似从实非从”,乍看是很大度地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实际上却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言听计从幽默术是说话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无理要求难以做到,但又不便正面拒绝,于是将它完全接受下来,并立即付诸实际行动,从而达到巧妙回绝对方,不伤双方感情的交际目的的幽默技巧。

言听计从幽默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以退为进以及顺水推舟,可以说它是多种幽默技巧的综合运用。它作为一种常用的幽默技巧,也与其它技巧具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打破常规,造成期望与结果的强烈反差,博得谈话双方的会心一笑。

在某市议会选举期间,一个参加竞选的政客向一位食品商说:“我可以在本次选举中指望你的支持吗?”

“啊,真是很对不起您,”食品商坦然相告:“我不能投您的票,因为我已经答应支持另外—位候选人了。”

“嗳,这并不难办。”政客笑着说:“在政治上‘答应’和‘实行’完全是两回事情,您不妨再考虑考虑。”

“这个……”食品商略思片刻,慷慨地回答道:“那好吧,我很高兴地‘答应’您,先生!”

这位政客的要求真可谓无理而恼人,食品商面对他的那一套“政治逻辑”显然有两条路可走:第一种是接受对方的要求,违背自己的诺言,让对方牵着鼻子走;第二条路就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但这就要冒“得罪”对方的危险,那样无疑会对自己构成不利影响。

食品商巧妙抓住对方逻辑上的错误,比较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用的就是言听计从幽默术。先接受对方的理论,随即将它付诸实践:既然在政治上“答应”和“实行”是两回事情,那么我现在也“答应”你,但不一定要去“实行”。明退实进,明柔暗刚,让对方无懈可击,又维护了自己的立场。

所以说,言听计从绝不是简单地牺牲立场,牵就别人,它是一种权宜之计。运用该幽默术总是能给对方以“计谋得逞”的假相,略加思考才会发现说话者是跟自己开了一个并无恶意的玩笑,无奈之下,怎能不哑然失笑?

小童和阿利是一对老朋友了,有一天他们在街上相遇。小童:我求你一件事儿,你可一定得替我保密。

阿利:当然可以,说说看什么大事儿?

小童:近来我手头有点紧,身上的钱全被爱人拿去‘缴公’了,你能不能想点儿办法,先借我一百块钱?

阿利:不必担心,我就当什么也没听见。

小童要求阿利对他借钱的事儿进行保密,意思是让他不要声张给别人,但阿利将此作了巧妙的夸大,从而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看似答应得慷慨大度、干脆利落,实际上滴水不漏,让对方无机可乘。就这样,“言听计从”成了空欢喜一场,叫对方啼笑皆非。

秘方点拨:巧妙抓住对方语言、逻辑中的漏洞,然后“慷慨应允”,立即推己及人。由于表里不一,失望代替了希望,因而形成了强烈的幽默效果。

3.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人毕竟是人,不可能万事俱周全,处处有防备,那岂不是活得太累了?

攻其不备就是兵法上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原意是说,在对方失去戒备、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使对方不知所措,在慌乱中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以致上当失败。这一谋略在军事上的运用,早已十分普遍,像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突袭波兰等,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同样在幽默中,“攻其不备”的谋略也常被人们所采用,而且还能产生颇为幽默的效果呢!

作为一种幽默技巧,攻其不备的目的是引人发笑,予人启迪。它不同于战争或谈判中置对方于死地的险恶用心、服人之术。它仅仅是创造幽默,妙语调笑,给人带来轻松和惬意。攻其不备幽默术就利用人的一些特点在适当的时候“攻”其一把,给生活添点乐趣,给人生加点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要以为出色的幽默大师总是攻于心计、巧于言词,难于匹比。不要紧,经常爱开玩笑,善于创造幽默的人,他也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只要你有自信心。鼓足勇气,抓住时机,同样可以反幽一默。所以你的文化基础并不是你的主要障碍,关键是要保持充分的自信,敢于发挥你的幽默的天分,要相信自己:幽默我可以创造!

攻其不备幽默术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转移主题,然后挥“剑”一击,对方往往还依原来的思路来回答问题或做出反应。这就导致一种逻辑上的交叉,对方在你的突然转向前,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思路调整,于是“乖乖”地进了你的圈套。当然,攻其不备必须要抓准时机:对方“不备”时。即心理上放松警惕或毫无防备时,猛然出击,不要让对方事先觉察而起戒心,否则你的幽默就很可能失败。

记得有段相声说的是,甲方的回答必须与乙方的问话牛头不对马嘴。乙问:“你多大了?”“我孩子三岁”乙再问:“你住那儿?”甲答:“我二十八。”乙再问:“你结婚了吗?”甲答:“我想去看海棠花。”乙接着问:“几句了?”甲答:“三句了。”

前三句都过了,第四句甲却“栽了”。乙在这里运用的就是攻其不备幽默术。前三句无非是麻痹对方意志,让甲形成思维定式,第四句忽然转题,甲便防不胜防,以为是题外话而忽略了要求。乙知道甲在答话时肯定比较集中注意力,若连续问下去,不易使对方上当,便故意轻松地问了一句很迷惑人的话:“几句了”,甲正把注意力集中到乙的考题上,没想到这正是乙设的陷阱,甲随口就答,以为下边还有问话。谁知这正是乙的问话。因此乙的攻其不备幽默术非常成功,把甲打了个“措手不及”,待明白上当后,已悔之晚矣!幽默的趣味就在甲上当时产生了。

秘方点拨:幽默技巧嘛,总是要有一点“花招”的,不然何以称“术”,何以“搞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诱人上当,引人发笑。你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它吗?

4.小题也需大做

幽默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调侃和逗趣。它还有帮助你增进与他人的感情,提高你的处世水平的作用,关键一点在于你怎样恰当地运用技巧。

不能否认,我们日常所进行的交往和语言交流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有时候我们要求朋友办事,有时我们需要同素昧平生的新识者进行合作,这是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都生活在一张“交际之网”当中。

小题大做幽默术是各种技巧中比较容易掌握又行之有效的一种,它是指一个人在遇到困境和难题时有意识对自己所赞同的观点加以夸大,以造成与常理相悖的“歪理”,顺利摆脱困境,自圆其说的幽默方法。能不能把“小题”通过离奇的推理和类比加以“大做”,这是引出幽默效果,以笑声折服他人的键所在。

高中时候我就有过一次“小题大做”的经历,多少年来我一直印象很深,所以很想给大家叙述一下。

中学里为加强对自行车的管理经常实行一下“门牌制度”,进校门领牌,出校门交牌,从老师到学生,概莫能外。

那天我准备到教育局去领取高考准考证,车骑到校门发觉车牌忘带了。

“通融通融吧,我有急事儿!”宿舍离这儿少说有几百米远,我央求门卫。

“那不行,”门卫硬梆梆地说:“回去取车牌去!”

看来再央求也没戏了,我掉头准备回去,随口气冲冲地说:“你这不是在‘妨碍’我为早日实现‘四化’做贡献么?”

“你回来!”门卫显然听见了我的抱怨,大有不满之意:“你嘴里头嘟嘟嚷嚷些什么来着?”

“噢,是这样的,我本来是要赶到教育局领准考证的,如果领不着准考证,我就参加不了今年的全国高考了;连高考都没资格参加,我的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算是白丢了;进不了名牌大学,中国的二十一世纪就要少一名大师级的社会科学家;要是那样的话,对祖国建设能没有妨碍吗?”我滔滔不绝地对他说:“所以我说你要我现在回去拿车牌是妨碍了我为‘四化’的早日实现做贡献!”

门卫绷紧的脸一下放松了下来,我幸运地做了一次“漏网之鱼。”

事实上,以一张车牌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其中明显存在着很多漏洞,因而“小题大做”幽默术的关键在于运用滑稽和夸张语言,而不是依赖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具体些看,为取车牌而返回宿舍,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耽搁取准考证,这是漏洞之一;其二,即使参加考试也未必一定能榜上有名;第三个漏洞,若考上大学,能否肯定是名牌大学更是有疑问;最后,上名牌大学与一个人成为“大师级的社会科学家”并无一一对应关系,更勿论他究竟能否影响“四化”建设的进程了。进行不严密的推理,加以离奇的夸张,这样便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幽默氛围。

有一位老人看不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一些作风,但又不想直接将这点表现出来,因为他更怕别人说他落后了,跟不上潮流了。

有一天他去公司散步,迎面过来一个油里油气的小伙子。

“喂,老头儿,对对火!”那家伙不礼貌地冲着他说道。

老人掉头就走,有人觉得奇怪,便赶上去问他为什么那么怒形于色。

“哦!那小子想跟我对火,我才不干哩!”老人解释道:“因为那样我就一定会跟他说话;一说话他就会问我家住在儿,我当然不能不告诉他;那么他就会到我家去聊天;那样糟啦!因为我女儿一定会爱上他,这么一来他就有权继承我的家业了。你想想看,我能把自己的家业白送给一个我并不了解的人?”

秘方点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故弄玄虚,捉弄对方,它的目的仅限于使自己在笑声中摆脱僵局或者自圆其说。超过了这个限度,那样不仅有悖幽默的目的,甚至可能弄巧成拙,使眼前的问题更为棘手。